伏兔,是古代车上位于轴与舆底两轸十字相交处钩连车轸与车轴的部件,因其形如伏兔故名。伏兔又称。《考工记》中有“加轸与”的记载,《注》引“郑司农云:……谓伏兔也”。《说文》中也说:“,车伏兔也。”伏兔又叫屐、輹。《释名·释车》云:“屐,似人屐也。又曰伏兔,在轴上似也。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轴上也。”由于都是指伏兔,所以唐代以后,輹不分。对《说文》中“輹,车轴缚也”的说法,阮元在《车制图解》中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舆下轴者为,谓之輹,輹谓之伏兔。在舆底而衔于轴上,其居轴上之高与輈围径同,至其两旁则作半规形,与轴相合,而更有两长足,少锲其轴而夹之,使轴不转,轴后又有革以固之,舆底有则不致与轴脱离矣。”书中也附有伏兔的图形(图一,右)。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进一步肯定了这些看法。清代戴震在其《考工记图》中还绘有伏兔的示意图(图一,左)。可以看出,伏兔是纵向置于轴上,上平载舆,下有半圆形凹口以轴,并以革带缚于轴上。 据现有资料,在殷代的车迹中至今尚未发现伏兔的痕迹,但在周代的车迹中已多次发现伏兔的遗迹。陕西长安张家坡第二号车马坑的第二号车,在轴的两侧各有一伏兔,但不在轸下,而在车毂内侧约30厘米的舆底,报告推测原来是垫在两侧的车轸下的①。伏兔是顺着轴放的,形状如鞋底,大概是象屐之形。北京琉璃河西周车马坑也发现有伏兔②。简报称“舆下两侧轴上有‘伏兔’”。由于简报没有详细的描述,伏兔的形制不明。但从发表的车子的结构图(图二)来看,伏兔外侧紧靠铜轴饰,高度和辀的“当兔”相同,长度和车轸的宽度相同。在上村岭虢国墓地第1727号车马坑的第3号车迹上也发现有“伏兔”。报告称“轴靠近两毂内端处,各有一块长方形木头,长15、宽7、高3厘米,可能是伏兔”③(图三)。这些都是先秦车子的实例,可以看出周代车上的伏兔是屐形或 方形,顺向放在轴上,并无文献中所谓轴的钩心。 但并不能以此认为戴阮两家有关伏兔形制之论为非④。因为,这些都是周代车子的例子,而戴阮所论则已到了清代,其看法难免受到周代以后伏兔形制的影响,这样所产生一些差异是正常的。至于伏兔是否用革带缚于轴上,则未见说明。当然,也有在制车时把伏兔与轴制为一个整体的。1952年河南洛阳下瑶村东区发掘的第151号西周墓中就发现一例⑤。这仅是一个孤证,很难排除由于遗迹难以分辨而误断的情况发生。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伏兔的材料也有不少,如陕西陇县边家庄5号春秋秦墓⑥和甘肃平凉庙庄战国秦墓⑦车马坑中的车迹中均发现有伏兔。 当兔是位于辀下轴上连结辀与轴的构件,也象一只深伏的兔子,因其处于两伏兔之间,故称当兔。由于当兔是车舆下辀和轴之间的一构件,加之在一般的车迹中是很难发现和清理的,所以考古发现中的当兔资料十分少见,这与其处在车舆之下有很大关系。 在长沙汉墓的第203号墓中,第2号车和4号车迹中也发现有伏兔⑧。其中2号车的伏兔据发掘报告说“轴上为伏兔,长10.1厘米,接轸木处高1.0、厚1.1厘米。底部稍凹入,以便接合圆形轴木的上部。……,现在发现的实物,知道汉代车子的伏兔是象一只偃伏着的兔子;也象古代的漆屐”(图四)。 考古材料中,伏兔和当兔最形象的资料,则要推秦始皇陵出土的一、二号铜车上的伏兔和当兔⑨。据发掘报告称,一号车的伏兔(图五),顺置于轴上,形状近似长方体,上窄下宽,上平载舆,下有半圆形凹口,与轴相合而挟持之。舆、伏兔和轴三者以皮条捆缚固为一体。伏兔长16、高6、宽4~4.8厘米。二号车的伏兔(图六),亦顺放在轴上,形状近似长方体,上窄下宽,上平载舆,下有半圆形凹口,与轴相合而夹持之。舆、伏兔和轴以皮条捆缚连结为一体,伏兔连盖板通长24.7厘米,舆下部分长21.1厘米,高6.4厘米,宽5-5.85厘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号车的伏兔的高度已超出于辀在与轴相交处的围径,使辀与轴在相交处出现悬空状态,所在二号车的辀与轴之间则还设有一当兔(图七)。伏兔上下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凹口,均为曲面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辀与轴连结紧密牢固,由此可见古代制车工匠在制车过程中的巧思。 至于伏兔的功用,除阮氏所认为的“舆底有则不致与轴脱离矣”之外,张长寿、张孝光先生认为“伏兔的里端垫在车轸之下,外端抵住车毂不使内侵”[10]。郭宝钧先生则认为,伏兔的设置,是为了使舆底与轴的接触处于同一平面上,以消除车舆左右倾斜之弊[11]。这些看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并不是那么回事。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轴的特别构造,已经解决了车轮在运动过程中的内靠和外逸问题[12]。至于说是为消除车舆左右倾斜之弊,那么没有伏兔的车子,其车舆就会有左右倾斜之弊吗?事实上没有伏兔的车子是存在的,宝鸡茹家庄一号车马坑中的1、2号车就是例证[13]。笔者分析以为,如果没有伏兔的存在,那么轴和车舆底两轸木相交处是一条直线的一部分,这样,车在负重的情况下,轴和轸木在其相交处相互作用,因接触面太小而容易使轸木和轴造成损伤而折断。因此,伏兔的首要作用,就是对轴和舆底轸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伏兔的第二功用,就是减震,而且是古代制车在减震方面所采取的一种最主要的措施。秦始皇陵一号和二号车虽系按同一比例缩小制作,但二号车上的伏兔明显要比一号车的大,这正是因为二号车比一号车在减震方面有更高的需求。 当兔的功用,则是在减震方面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为来自车轮的震动,有一部分需要由当兔来分担。 在秦始皇陵一、二号铜车上,伏兔实质上起着类似今天汽车上的“减震弹簧钢板”的作用。车轮在运动中产生的震动通过轴传递给伏兔,然后再由伏兔传递给车舆。显然,伏兔在这个能量传递过程中充当了一种“介质”。我们知道,任何介质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都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所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这种“介质”的特性即其大小、形状等物理性质。“ 介质”材质的不同,其特性是有差异的。古代制车工匠正是利用了“介质”在能量传递过程中能使能量衰减的原理,在车上设置伏兔和当兔,以达到减震的目的。可以推想,类似秦始皇陵一、二号铜车上的伏兔和当兔,在实际生活中,一定是有意识选取的某种具有良好减震性能和一定强度的材质。 西方人发明汽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如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减震方面已经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瑞典生产的沃尔沃大客车已采用了自动平衡的空气悬挂系统,其核心就是空气弹簧悬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减震技术;我国目前生产的丹东黄海DD6112H6型大客车所采用的是一种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是目前国内比较普遍使用的减震技术。但是无论今天的减震手段如何先进,其减震的基本原理和古代相比没有多大改变,那就是利用某种材质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减震的目的。除了汽车上的各种“减震弹簧钢板”外,在现今一些农村仍然使用的畜力车、人力车上也能看到伏兔的影子。使用者为了达到减震的目的,在这些车轴的上方不是直接载舆,而是顺着轴的方向放置一根类似枋木一样的构件( 有的则是在两辕之下,轴之上分别放置一木块构件),其实质与伏兔的作用相同,是其变体。 当然,车在运动中产生震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减震的措施也有多种,但震动主要是来自车轮,所以伏兔和当兔的使用,显得那么重要和必要,这无疑是当时制车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减震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3月版。 ②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考古》1974年5期。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10月版。 ④⑤[10]张长寿、张孝光:《说伏兔与画》,《考古》1980年4期。 ⑥宝鸡市考古队:《陇县边家庄5号春秋墓》,《考古与文物》1988年11期。 ⑦魏怀珩:《甘肃平凉庙庄的两座战国墓》,《考古与文物》1982年5期。 ⑧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 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版。 [11]郭宝钧:《殷周车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2]张仲立:《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13]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作者:秦俑博物馆考古队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