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始皇陵园陪葬坑石甲胄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秦汉文化网 王望生 参加讨论

    石质甲、胄的出土已有二年有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才起步,很有必要再进行深入探讨。在这里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论,不妥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石甲、胄的出土情况
    经考古勘探与试掘,位于始皇陵东南内外城间的大型陪葬坑,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1368平方米。平面近长方形,几乎正南正北。在坑南北边线 东西端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门道,即四个门道。
    根据“秦始皇陵东南角大型陪葬坑试掘记录”查证,青石铠甲的确切出土时间,应在1998年 8月25日,在G1探沟内底层出土,因以前未曾见过石质甲,再加上出土的石甲数量甚少,而且该器物为残片,无一完整,又被人为移动过,且辨别工作实在困难,就暂放起来。 直到1998年9月25日,T2试掘方出土了大量的石质甲后,才证实那是一小堆残鱼鳞甲片。
    这一时期,我们共开挖了二条探沟,五个试掘方。编号为G1、G2、T1、T2—T5。 其中 G2开挖到黑垆土之下局部红烧土已露出时,因故回填。石甲坑试掘总面积为178平方米。
    以T2试掘方为例,石甲、胄是置于一个半地下室的过洞里,过洞两边有隔梁,隔梁上面托 南北向棚木,两隔梁壁面对应处,有木质的立柱。过洞里的石铠甲下部铺有南北向的铺木, 铺 木之下为夯土。在试掘方里也零星地出土了一些其他文物。主要文物还是石质甲、胄。可 惜 几乎无一完整甲衣,只是局部连接的残块甲衣,大部分甲衣相互叠压,个别石甲衣又被大火烧成白色粉状。石铠甲衣,在坑内经仔细观察辨认,当时置放时是有规律的,该试掘方的甲 衣为四列六行,共24件。从迹象观察,当时的石甲、胄是立起来的,有些学者认为石甲、胄是放在一个木架子上面的,笔者认为,这二者都有可能。目前,共出土了120余领(顶)甲、 胄。
    二、石甲、胄的分类
    根据甲片外观的特征及甲、胄结构,可分为四大类:鱼鳞甲、札甲 、特大型甲和甲、胄。
    第一类:鱼鳞甲,发现有三领,甲片一般长3.8—4厘米、宽3—3.5厘米、厚0.3—0.5厘 米,甲衣酷 似鱼鳞状,除个别甲片较粗糙外,大部分甲片精小细致,孔多密集,除实用的连缀外,还有起装饰作用的点缀孔。甲片平直,甲片上有些孔内至今还留有较鲜艳的红色。甲衣上的甲片 竟达850片左右。
    第二类:札甲,基本为长方形,近方形甲片。一般长4—7.8厘米、宽4.5—5.3厘米、厚0 .6—1厘米。这类甲占出土石甲的极大多数。甲片大而厚,正面稍凸起,甲片上钻有规律性的小圆孔。 此类甲由于身体部位的不同和甲衣结构的变化,可分四型:A型:无肩,有前后甲裙;B型: 无披膊,有前后身甲、甲裙;C型:有双肩,两披膊,前后身甲,前后甲裙。此甲占出土甲比例较大,大甲片上有绛黑色的彩绘。根据甲片的大小和有无白色圆形装饰钉可分为Ca和 Cb型。D型:由前后身甲、甲裙、肩、披膊组成。甲片近方形。
    第三类:特大型甲,仅发现一领,最大;甲片长13—14厘米、宽7—7.65厘米、厚0.7—0 .85厘米。身甲已烧成一堆白灰。
    第四类:胄,石胄甲片一般长7—7.5厘米、宽4—7厘米、厚0.55—0.7厘米。石胄均由一 整片圆形顶片和许多板瓦形、等腰梯形的甲片组成。已修复好的一顶石胄通高32厘米,最宽处32厘米,重3168克。由5层石甲片连缀而成。共计74片。
    三、石甲片与铜扁条的制作工艺
    石甲片的制作工艺几乎同玉器的制作工艺。石甲片的制作程序为选料、切割、钻孔、修整,最后再进行逐个编缀。截至目前,石甲片主要是采用青石,个别石甲片呈红细沙状。石质切 割时,是由大到小,再切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少量青石甲片从断面观察为层状,不那么坚固,但绝大多数都是很结实耐用的甲片。红细沙石做甲片虽然量极小,但现在看上去显得特 别坚实。实验结果表明,切割石板时,并不是切割一块石板就一定能成功一块石材的,也有时成为废料的。每个甲片的制作也是如此。成功的难度是存在的,更何况在2000年前的秦代 ,工匠们要完成这么大批量的石甲片,可见技术是相当熟练的。
    在石甲片上的孔主要有两种形状,一是圆孔,二是方孔。另外还有少量的椭圆形孔和长方形孔。一般地讲,在同一甲片上圆孔甲片上无方孔。而方孔甲片上却有圆孔及椭圆形孔,只是 极少数。从孔的周围迹象观察,甲片孔又可分为单面钻和两面对钻的情况。石甲片单面钻孔优点是孔壁直,易操作,缺点是甲片背面孔周围易掉落小石渣,其表面显得毛糙不平整。石 甲片两面对钻,优点是反正两表面美观、齐整。弊病是甲片孔对接时易错位,有个别甲片孔中间粗大,这样损坏甲片的机会就多。当然,总体讲,单面钻孔还是大多数。石甲片上的方 孔看来为单面刻。以上所用的工具都是金属工具。圆孔所用的工具,从石甲片上试用孔看,工具的端部尤如现在缝衣服时用的针尖那么细,这是毫不夸张的,可见当时的制作工艺之高 ,实为一绝。
    甲片修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甲衣甲胄在编缀时,能灵活紧凑,起伏变化自然,具有流畅优美的感觉,就要对一些甲片进行铲角、倒棱沿及甲片的表面打磨处理,倒棱沿的甲片有的 是一边削棱沿,有的是三边削去棱沿,甲片铲角一般是斜线对应的两角被铲、甲片下边沿的两角被削和甲片的一角被抹掉。以上现象不是每一个甲片都这样处理。铲角不铲角,削棱沿 不削棱沿,这主要是根据甲衣、胄的不同部位来定的。石甲片的编缀是用一根铜质的细扁条将其两端穿过一相互叠压的二石甲片的小孔内,然后铜扁条两端在第二个甲片背面朝相反方 向做90度折压,有的铜条两端朝内折压但两端不连。有的铜条两端被相互叠压,其中一端被塞进孔内,呈一字形,这样就没有挂钩,还有的铜条为斜十字形折压法。以上都是起牢固作 用的,但都不做栓结,因为在当时铜细扁条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的。每一根铜扁条都穿过二个甲片,每个甲片上都有多组小孔和多根铜扁条,这样它和上下左右相邻的小石甲片联缀 ,以编织成石铠甲衣和石甲胄。
    铜细扁条为浇铸。按所需要的长短,再做剪裁,鱼鳞甲上所用的铜质细扁条一般长3.5—9 厘米、宽0.1—0.2厘米、厚0.05—0.1厘米。札甲上所用的铜细扁条一般长6—14厘米、 宽0.1— 0.3厘米、厚0.1—0.2厘米,甲胄铜扁条一般长4.7—7.3厘米、宽0.1—0.3厘米、厚 0.05—0 .2厘米。每一根细扁条的两端都会捶打成尖状,有些明显是剪成尖状的,无论如何,都是为了石甲片串接时快捷方便。
    石甲片有长方形、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椭圆形、尖角形、“短靴子”形和不规则 等形状。
    四、石甲、胄的连缀方法
    由于石甲、胄出土时,相当零乱,无一完整。因而只能就现已修复好的一顶甲衣和一顶甲胄为例,作以分解。
    这顶铠甲通高74厘米、宽31厘米,重量18公斤左右。前身甲有甲片11排,从上往下,第一排有甲片5片,第二排至第八排有甲片各11片,第九排有甲片13片,第十排到第十一排有甲片 各21片。前身甲有甲片共137片。后身甲和前身甲的甲片每排排数相等,每排的甲片数量也相等,总计甲片数量也是137片。前甲裙的甲片为七排,从上往下,第一排有甲片21片,除 过第三排还是19片外,其余各排的甲片依次以二个甲片递减,至最后一排的甲片为11片,前甲裙合计甲片有115片。后甲裙有甲片五排,第一排有甲片21片,依次以二个甲片递减,最 后一排甲片为13片。后甲裙有甲片计85片。双肩有甲片各三排,每排有甲片各5片,共合计甲片30片。左右披膊有甲片各六排,每排有甲片九片,合计甲片为108片。
    石铠甲衣由前身甲、后身甲、前甲裙、后甲裙、双肩、披膊八个部分组成。前身甲和后身甲部分为固定串接的甲片,前甲裙和后甲裙甲片为活动连缀,甲片相互连接方法为前身甲纵向 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横联的方法是以纵向的中片朝两侧的甲片依次叠压。后身甲的甲片是由两侧的甲片向中间的甲片依次叠压连缀。前身甲和前甲裙横向的甲片压法是一致的。前甲 裙的甲片均为下片压上片,纵联中部一行 甲片向左右甲片依次叠压连缀。后身甲也是下片压上片,但纵联甲片由两侧朝中间甲片依次叠压。后身甲和后甲裙横向的甲片压法是相一致的。前身甲和前甲裙纵向甲片的压法则呈相 反方向,那么后身甲和后甲裙纵联的甲片压法也是相反的。
    全身共有甲片621片。石铠甲衣在右肩下留有开合口,开合口上用铜扣扣结。从甲衣表面观 察铜细扁条线有长有短。石甲衣表面的套环有左右披膊、前甲裙和后甲裙四部分。前后身甲及双肩的铜细扁条从其表面对比,就显得特别短。这一情况主要是根据人身体部位活动大小 范围而定的,这样使得弯腰挺腹、举臂都较方便。
    目前,出土的石甲胄不少于36顶。已修复好的一顶石胄通高32厘米、最宽处32厘米,现重3168克。胄由五层甲片相互串接,第一、二层各16片,第三、四层各13片,第五层15片,胄顶部有一圆甲片,其中央有一个圆孔穿有铜环,原来可能附有一装饰品,胄末层前面有一铜 质 的环钩可开合。石胄共计74片。纵向石胄甲片由上片压下片串接,横向前面的甲胄片朝左右侧面依次叠压连缀。
    五、石甲片上的文字
    在T2试掘方里发现有一些残石甲片背面有文字。甲片背面文字多者3个,少则1个,共发现有98个文字,重复的字较多,但不是一人所为,看来有一大批工匠参与了此项工程。大部分 石文字是作为编号用的。有的石甲文字只是编号,而也有时间与编号同时出现的。还有的只是出现时间。又有另外二个字,一个是“公”字,可能意思是公家的物品,一个是“才”, 可能说明本人是学徒,刚刚才做此物。文字大部分横排,也有竖排的。字体纤细尤如发 丝,刻画较浅,但非常清楚。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这些文字,都是考古发掘所获。时代明晰,小篆味道浓厚。由于大部分甲片是残甲,有些字的排列格式等不一定准确,有待于以后 补充。现将残甲背面上的文字临摹于后。
    六、结论
    始皇陵石甲、胄的大批发现,无疑对研究秦代物质文化史,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秦石甲胄的出现数量之多,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石甲胄的出土,改变了学 术界“秦代无胄”传统认识,也对秦陵考古现状有所改变,填补了古代历史文献记载的空白 。对秦国用甲制度、军事装备、陵寝制度、科技文化和手工业的发展都有了一个全面重新的认识。甲胄都是护身防御的装具。原始形态的甲胄是用藤、木、骨、角或皮革制作的。考古 资料所获得的最早的皮甲实物,是殷代的皮甲残迹。起初是一整块皮革,后来分成几大块,这样都不便于作战,由于战争的不断加剧,青铜甲胄在商周有少量出现,但未取代皮甲。春 秋时流行的还是皮甲,直到战国时期,皮甲形制已趋成熟。成书于春秋末期的《考工记》一书中说道:“凡为甲,必先为容(模),然后制革”。《诗经·鲁颂· 宫》出现有 “贝胄朱 ”,朱 指的正是缀甲的红线。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晚期,吴国军阵中“素甲”“望之如荼”,“丹甲”“望之如火”,“黑 甲”“望之如墨”。战国竹简上也有“彤甲”“素甲”“画甲”的提法,可见当时皮甲 胄的 装饰是非常丰富多彩个性化的。那么,本文“分类”一节所述,第一类鱼鳞甲片上有红色的 颜料,可能就是“望之如火”的“丹甲”,第三类绛黑色的扎甲Ca型可能是“望之如墨” 的“黑甲”。
    始皇陵园出土的石胄与燕下都发现的铁胄形状相似,但比燕下都的铁胄更完美大方。
    前述的第二类札甲B型类似于秦俑一号坑第一类三型甲。
    秦代生产一袭铠甲,所用甲片大小相差不多,表明铠甲生产规格化、标准化程度都较高。关于这一点,不论从甲片的尺寸,背面的文字,还是整体甲衣胄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关于石甲胄在当时是不是作为实战用的呢?笔者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原因有三:1.石甲胄背面的铜扁条两端的压法前文已述,较为规范,利于穿戴。2.石甲衣的总重量和铁甲衣的总 重量接近。3.石甲衣较铁甲衣在取材、加工方面要方便得多。基于以上三点,石甲胄在当时为实战防御装具是有可能的。
    学术界公认:秦俑模拟的是皮甲和铁甲,可是截至目前未见秦国皮甲、铁甲的实物例证。最早的铁铠甲实物均属西汉,其中以广州南越王墓和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最完整。始皇陵园石 甲胄的出土给人们以完整的甲胄立体式的直观印象,这就显得极其珍贵。笔者相信,秦国的皮甲胄、铁甲胄终有一天像石甲胄出土一样,会给人以惊喜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