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北侧鱼池建筑遗址中,曾出土一件带有铭文的青铜矛[1]。1997年8月由陕西省考古所秦陵工作站移交秦俑博物馆收藏。 这件铜矛(原编号:241号,图一)矛体窄长,通长19.2、身长11.9厘米。矛体中部骹较长,为上小下大的起脊,圆筒形,体内中空,锋部至矛身7.2厘米处为实心。脊两侧各铸两道血槽,槽长8.2、宽0.6~1.6厘米。矛身中部略凹,骹两侧有钉孔。矛体一侧血槽与脊之间阴刻“ ,□工”另一侧刻有“二 ”,矛另一面骹上刻有“ ”。 矛属“刺兵”,由矛头、柄和镦组成。矛头分身和骹两部分。身一锋二刃,中为脊,骹部有銎,用以纳柄。由于柄为木质,出土时一般仅剩矛头。秦陵地区前也曾出土过一些铜矛,秦俑坑已出土铜矛5件[2],其中Ⅰ型矛有2件。通体宽扁且直,体的中部起脊,脊两侧各有一道风槽,直刃前聚为锋。椭圆筒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刃对直,侧有钉孔。如标T19G80205号铜矛,通长15.4、叶长10.7、宽3.2厘米,骹长4.7、口径2.3×2.9厘米。体内中空,锋部长1.5厘米的一段为实心(图二)。Ⅱ矛3件。铜矛除无血槽外,其形制同Ⅰ型矛,且较Ⅰ型矛略长。如标T10G70639号铜矛,通长17.6、叶长11.6、宽3.6厘米;骹长6、口径3×2.4厘米。体内中空,锋部长2厘米的一段为实心。骹上有“寺工”二字(图三)。 以上描述可看出,此次出土的这件铜矛与秦俑坑的铜矛有着很大的区别:秦陵铜矛与秦俑坑的Ⅰ、Ⅱ型矛相比较,矛身窄而长,而秦俑坑铜矛矛身则宽而短;秦陵铜矛矛身中部略收,刃底部近骹处作双弧内收,而秦俑坑Ⅰ、Ⅱ型铜矛刃部较直,无内收现象;秦陵铜矛骹较突出,鼓起呈棱状,秦俑坑的铜矛中脊仅略略突起;秦陵铜矛脊较长,长7.3厘米,且骹为上小下大的圆筒形,径1.7~2.5厘米,截面为圆形,纵截面为梯形,秦俑坑Ⅰ、Ⅱ型矛骹长仅4.7~6厘米,骹为椭圆筒形。 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秦陵出土的铜矛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这种矛在国内也能见到相类似的例子。从形制上看,它与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Ⅲ型战国铜矛[3]相似。新郑出土的铜矛长16厘米,矛身横断面呈椭圆形,脊部与刃部起凸棱,形成矛的血槽,骹部作圆形筒状。并有一钮,可系缨,为战国晚期器(图四)。另外,在山东济宁也出土了一件Ⅳ型铜矛[4],其形制与秦陵铜矛相类似。这件铜矛叶微束,棱形脊,两侧有凹槽,长骹中空,中端一鼻钮,下端内弧。槽内饰对称蝉纹,骹下端饰夔龙纹、云雷纹组成的图案。通长20.4厘米、骹长8厘米。其时代为战国时期。 从秦陵铜矛与齐鲁、韩等国铜器的对比看出此矛与六国的兵器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这件铜矛矛身刻有“ □工”铭中的“ ”字上部从周攴,下部从系,写作“ ”。字书无此字。疑为“ ”字的异体。“ ”也作“繁”。“繁”、“ ”通作“偏”。“偏”与“繁”、“ ”为旁纽、旁转,可通假。偏《六书故·人一》:“以中言之,中之两旁谓之偏。”《字 ·人部》:“偏,侧也,旁也,……又半也。”古代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军,“右偏”,疑即右军。器铭中“邦□工”中间一字仅残存几道笔划,上部从“ ”,下部不清,疑为“左”字。赵国兵器铭文有“邦右库工师”“邦左库工师”。矛铭的“邦左工”疑为“邦左库工师”的省称。根据铜矛形制和铭文分析此矛当为赵国“邦左库工师”制造,后入于秦,故在秦始皇陵园内出土。 从以上论述推断,秦陵所出土铜矛的时代约为战国晚期,为赵国督造。矛上的“二年”为某赵王的纪年,矛骹上的“廿”为编号。 图一 图二 图三 [1]《陕西临潼鱼池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第4期。 [2]《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年,文物出版社,上册。 [3]《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器》,《文物》1972第10期。 [4]《山东济宁拣出一批古代青铜器》,《文物》1992年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