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正式定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后来英国、日本也仿照美国退还庚款。我可以讲一下这个小故事,日本退还庚款没有成功,约在1929年前后,日本国会议员发言:为什么中国留美的学生都爱美国,而留日的学生都反日本?要求当时的日本政府检讨对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他们就觉得应该延用美国的办法把庚款拿出一部分,给中国学生作为生活费。国会通过了这个意见。文部省在正式执行的时候,要求中国留学生在领款通知书上签字,表示领款人要对日本国感恩戴德。据我所知,领这个钱的中国人都是不高兴,据记载有不到10几个人领过这个钱,后来的学生就都没有领过钱了。这个钱本来是中国的,你现在要退款凭什么要我们对日本政府感恩戴德呢?我们不能领这个钱。大约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曾经对留日学生发过正式通知,一律不领日本的钱。 以上的几个例子都说明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激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七,这些国家崛起,都重视科技和教育。英国和法国都通过法律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在德国,大学毕业生比商人、企业主受到更大的尊重。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把普法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德国的小学教师,他认为德国的小学教师培养了德国优秀的学生。有人认为,德国最大的本钱是智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德国开办了大量职业学校、工学院和高等商业学校,培养了许多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有知识的熟练工人。日本是后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用发展近代教育,来开发民智。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1872年以后日本就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比中国早很多年。实行义务教育的大国中,英国在1870年,日本在1872年,法国1882年,美国1918年,德国1919年,先后在国内宣布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日本的小学入学率在1908年就已经达到97.8%。前苏联在建国以后也首先国内实行了义务教育。 美国也一直重视教育。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决定全国范围内由联邦政府直接拨款支持教育,这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前提。美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等学校总数、在校生总人数、高等院校毕业生总人数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美国在科技投入上也极其巨大,据记载,1999年,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研发投入达到250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总和。这些对于发展美国的经济都作用很大。 (二)大国衰败的原因分析 对于这些大国的衰败,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几条原因。 第一条是体制呆滞,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西班牙、荷兰都有这种情形。16世纪西班牙称霸海上时,国内还是封建专制,不懂得市场经济规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抑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生长。它的霸业不能持久与此有关。荷兰虽已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政治体制并未理顺,中央的权力结构叠床架屋,中央和地方权力未能明晰区分,导致效率低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能有效运作。荷兰的国内政治制度使得荷兰的国际竞争力变弱。 法国在1789年大革命以后,国内政治体制长期得不到稳定。法国革命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政治体制多变。拿破仑当政,成为帝国,拿破仑失败后又恢复了君主制。整个19世纪,法国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再到共和制、帝国制,又回到共和制。循环往复,极不稳定。这种多变的政治体制,显然阻碍了法国在世界上发挥影响力,也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英国也有这种情形。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带头羊,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了。电力、化学、石油、电器、汽车等工业都落后于德国和美国,失去了发展机遇。英国长期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但在面对实行国家干预和指导的国家时,他的自由经济政策就会碰壁,影响它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如,英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德国实行政府干预,英国商人在与德国商人做生意时,就容易碰壁。 前苏联崩溃,失去世界大国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也与国内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僵滞有关。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错误地分析了世界形势,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在战后进入了新阶段,因而对国内提出的改革建议置若罔闻,对西方社会出现的新科技革命采取了否定和抵制的态度,使得前苏联在计算机科学方面与西方拉开了距离,丧失了发展机遇。对于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20世纪60-70年代的前苏联也曾经想改革,但收效不大,经济难以持续发展,加上其他各种因素,使前苏联走向崩溃。 第二点是国土狭小,没有国内工业基础或者国内市场。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有这个问题。没有国内工业基础和国内市场,单靠海外贸易,很难持久。当其它更有实力的国家发展起来后,这些国家很难与它们竞争。所以它们的霸权地位,不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第三个原因是殖民帝国庞大,治理困难。英国是一个典型。大英帝国全盛时期,殖民地遍及全球,实在无力东西兼顾。印度作为“帝国王冠上最珍贵的宝石”,英国费尽心机,也难以平息印度人民的反抗烈火。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1914年英帝国总面积达到338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面积比英国本土大130倍。到英国国力衰弱时,这个庞大的帝国就使英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世界大战中,英国无力保护殖民地的安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完全瓦解了。英国的大国地位也就随之消失了。 第四点就是穷兵黩武,发动和参与不义的战争。西班牙、法国、日本都是这样。16世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横行海上,到处发动战争,消耗了国力,大国地位难以保持。法国在拿破仑时期也是穷兵黩武,企图称霸欧洲。19世纪初,法国发动征服英国的战争,在海上遭到失败,接着又发动征服奥地利、德国的战争并获胜,1812年在对俄远征中失败。穷兵黩武,消耗了法国的国力,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英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伤亡80万人,军费造成财政赤字剧增,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不仅丧失了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也丧失了海上的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军伤亡30万,约50%的英国商船被摧毁。多年积累的黄金、美元储备和海外资产消耗殆尽,欠美国的债款就达210多亿元。英国实际上破产了。 德国更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两次大战的结果都是投降。与全世界为敌,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日本在战争中发了横财,也在侵略战争中走向了末路。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这是历史的必然结论。日本在战败后被美国占领。由于美国的世界战略,美国又回头支持了日本。今天日本虽然又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它在政治上的举动受到全世界的监视,它否认侵略战争罪责,得到全世界的谴责。 第五点,这些大国都骄奢淫逸,缺乏进取精神。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都可以看到这一点。葡萄牙在海外的暴富,使葡萄牙贵族养成了奢靡之风,挥霍和享受成为社会风尚,一般平民也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作风。这样的环境使葡萄牙人缺乏进取精神,它的海上称霸坚持不了多少时间。这样情形在西班牙,也是同样的。 英国丧失霸主地位,与此也有关。殖民地的丰硕回报,在英国养成了一个食利阶层,贵族绅士都是这样的食利阶层。企业家缺乏进取精神。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落后,与缺乏这种精神有关,落后的企业不思改造也与缺乏这种精神有关。在19世纪末,恩格斯就指出过这种情形。他说,英国民族沙文主义的狂妄自大,在商业上也有表现。英国的工厂主要求客户说英语,而德国工厂主就跟客户说一样的语言,结果把英国的市场都占领了。 第六个因素是我行我素,不顾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反对,单边主义,以统一世界为职志。这个主要就是美国。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从战争中获利。二战后,美国与前苏联是两个超级大国。前苏联崩溃后,今天的世界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可以说,这个超级大国的综合国力,超过了以往所有大国综合国力的总合。美国在二战后一二十年时间,几乎可以看成一个绝对的超级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感到已经不能为所欲为了。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公开承认美国处在相对衰落之中。他认为,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前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当然,美国作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走向衰落的过程将是很长的。 美国一向以世界领袖自居。它要充当世界警察。它要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强加于世界。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大多数都与美国相关。今天美国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驻扎了40万军队。最近十来年,打伊拉克,打南斯拉夫,打科索沃,打阿富汗,虽然联合国反对,它仍然为所欲为。它还在前东欧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在亚太地区强化美日韩同盟,制造朝鲜半岛不安定局面,现在又在中东地区煽动所谓“茉莉花革命”。不断地侵略扩张,需要庞大的军费。当年的越南战争,打了8年,美国共支付111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00亿美元。维持已经占领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每月将近50亿美元。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2004年度国防开支法案,达到3680亿美元,还不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开支。庞大的军费开支对于美国,也是难以持久的。现在在阿富汗、伊拉克长期驻兵已经维持不下去。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很高。阿富汗、伊拉克尚且如此,美国还能再打一次朝鲜或者越南战争吗?布什给奥巴马总统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难以收拾。2008年秋后,又碰到金融危机,至今,美国国内就业率还没有提高,经济复苏还有待观察。美国的相对衰落,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三、中国从大国兴衰中应该学到什么 (一)中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大国 中国应该从大国兴衰当中学到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第一点中国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国。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今天已占世界前二名,似乎已经是一个大国。最近十多年每年经济发展都以10%的比例在增长。国内外都在谈论中国将成为世界大国。如果正常发展,政局稳定,社会稳定,完成这样一个发展要求将是可能的。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大国是可能的。 问题是中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国?中国是要像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一样做侵略、掠夺殖民地、瓜分势力范围以自肥的大国吗?中国要像帝国主义国家那样,做依靠发动战争以欺凌弱小国家、要靠穷兵黩武来积累财富分配世界资源的大国吗?中国是要像前苏联那样成为社会帝国主义那样的大国吗?我觉得这三种大国形态都不应该是中国发展的选项。 中国现在只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从人均GDP来说,中国距离中等发达国家还很远,现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10名之后。中国国内还有2000万以上贫困人口没有脱贫。中部和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中国国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还很多,贫富差距很大。贪官污吏实际上威胁着政权的安全。我们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我认为,中国目前还不需要津津乐道地谈论做大国的问题。即使到本世纪中叶,人均GDP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距离发达国家还很远,我们永远不要自满,永远不要做称霸世界的大国。毛主席当年说“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应该是我国发展的长远战略。我们不要做西方列强在世界上做过的那些坏事。中国要对人类作贡献,不能用损人利己的方式,不能用侵略、掠夺、压榨别国的方式,不需要用战争的方式。中国要富,要带动世界一起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国内是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宁。世界安宁了,中国才能获得发展的环境。中国获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国内稳定,就是对和谐世界的巨大影响,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二)中国要从大国的兴衰中学到什么历史教训 我觉得9个大国当中有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的,有些经验我们是不能借鉴的,另外一些要靠我们自己创造。 哪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呢?第一,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创造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政治前提。许多西方大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样的历史经验值得肯定。第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用法律和制度努力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第三,抓住机遇,实现工业革命。西方社会迄今为止,经历过的三次工业革命,我们都要努力追赶,努力实现。在未来,我们如果能够抓住生态、能源、环境和生命工程引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我们还将获得很大的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