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有其他可能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深圳特区报 赵青新 参加讨论

    
    书名: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 [英]理查德·J·埃文斯 译者: 晏奎 吴蕾 出版者: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赵青新
    历史语境绝非是一个单独、可预测、向“正常化”行进的线性发展过程,但即使是那些认为历史在本质上是混沌无序的人,都必须承认更大的因果关系系统依然存在并且决定着事件的总体格局。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名骑士;伤了一名骑士,输了一场战役;输了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国家。”这首英格兰民谣包含历史的假设:如果那枚铁钉没有缺少,查理三世是不是就不会输给里奇蒙德?
    历史是已然发生的过去,但正是它的不可更改,惹得无数人脑波荡漾:如果亚历山大征服了罗马,如果拿破仑赢了那场战争,如果斐迪南大公没有被那颗子弹打中,如果英国在一战保持中立,如果纳粹德国占领了莫斯科……这些如果有时只是脑补的戏说,有时却牵涉历史观和方法论,很多历史学家都不敢掉以轻心。英国剑桥大学沃尔福森学院院长、皇家历史学会成员理查德·J·埃文斯的近作《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就是关于“人类历史中的反事实”的严肃批评著作。
    前几年有一部影响力史学书籍,叫做《虚拟的历史》,由英国著名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编著,除了弗格森精心挑选、出自约翰·亚当森等人之手的九篇虚构历史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弗格森在该书导言部分的长篇大论,他以辩护者姿态尽情展现自己对“反事实”的肯定。弗格森认为,尽管“铁钉歌谣”之类的推导过于简单,但这些假设有时也不无道理,尤其是对之进行论证的过程,各种论据的相关分析可以更有助于理解当时的历史形势,他同时抨击了“历史决定论”的机械和刻板,并强调了混沌理论的意义在于它调和了因果性与偶然性,即使是一连串的因果也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是不是弗格森这本书激发了埃文斯的创作念头?《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花了大量笔墨“围剿”弗格森。埃文斯从四个层次的分析,说明弗格森所指责的决定论概念边界过于宽泛,“包含了他(弗格森)所反对的一切史学主义与方法论”。埃文斯认为,“假设事件”的可能性往往是孤立的、短期的因素,总是能够用长期事件将其重新拉回来。比如,萨拉热窝刺杀即使没有成功,也可能在其他地点、其他人物身上发生。埃文斯选用了《虚拟的历史》中的几个例子,通过对事件背景的分析使之陷入了悖论的困境。历史语境绝非是一个单独、可预测、向“正常化”行进的线性发展过程,但即使是那些认为历史在本质上是混沌无序的人,都必须承认更大的因果关系系统依然存在并且决定着事件的总体格局。
    将《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虚拟的历史》放在一起阅读,仿佛目睹了一场精彩的辩论,正反双方的辩手都很给力。没看过《虚拟的历史》也不要紧,弗格森的理论在埃文斯的演绎中基本得到了充分的还原。更何况,前者只是后者的触点,埃文斯讨论的对象还有很多。不同于弗格森的编著者身份,埃文斯的研究者身份必然要求他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阐释。除了尼尔·弗格森,埃文斯还分别讨论了杰弗里·帕克和菲利普·泰特洛克的《重塑西方》,亚历山大·德曼特的《从未发生过的历史》、罗伯特·考利的《再假如呢》等著作。希尔顿在书里引用了不少当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关于雪山高度的数据,尽管有不少并不准确,可这丝毫不影响探险家们按图索骥地寻找,虽然重点放在史学作品,但该书也囊括了影视和小说等,为什么“历史戏说”总是经久不衰呢?这也反映出历史的别样魅力。历史学家有责任防止大众过度沉迷于虚构之中,以避免对历史真相的歪曲,尤其是譬如纳粹政治理念或其他糟粕思想的死灰复燃。
    忠于史实和虚构创作,这两者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这是阅读埃文斯、弗格森和其他作品之后,我们需要得出的重要结论。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说过:“即便对于历史事实大家的解读不同,所遵循的历史脉络也不同,但这个历史事实的存在却不容抹杀。”在所有的“如果”中,如果想用神话和虚构来取代历史,就像日本教科书将侵华史实予以“洁净化”的“反事实”做法,是绝不容许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