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确立了发展的自然史观。 古希腊神话向人们讲述了关于自然运动变化才是永恒的真理。只是这样的表述他们采用了神话的象征文化方式。这一点,体现在《神谱》所确立的神位的三世转换上。 从天神乌兰诺斯起,就预感到要被后世的来者推翻,结果,为保住它的永恒秩序,采用了不让小神出生的方式。主神宙斯就遭到了这样的命运,他一生下来,就被天神乌兰诺斯吞入口中。后来被地母盖娅采用了“狸猫换太子 ”的方法。才使宙斯获得了克里特岛成长的历史机遇。无独有偶,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出生也遭到了同样的历史命运。当聪慧女神墨提斯怀有雅典娜时,又被宙斯吞入口中,但是,历史在前进,宙斯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他感到头痛的无法忍受。于是,匠神赫淮斯托斯用铜斧劈开了宙斯的头,智慧女神才来到了人间。在这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方式有所不同,但实质都是物质世界的生产方式。世界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只有适应挑战,确立发展的世界观,才能与世界同在。这样的深刻内涵,历史的落到了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上,纵观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这既是科学精神永无止境的历史内涵,同时又是历史进步必然的归宿。 3、回应了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 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人们的视野又转向实验科学,占有统治地位的柏拉图哲学逐渐被淡化。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成为唯物论的主流。人们在三段论逻辑的指导中,纷纷确立研究的自然对象,学科越分越细,专业越来越窄。人们以为实践,实证才是科学精神,实验室,烧杯才可以振兴人类。正当科学家们踌躇满志时,他们发现在形而上学的指导下,自然界被分成了静止的封建庄园,各门学科不相互往来,人们象蜜蜂一样专著于自己的专业,没有哲学的理论思维作指导。人们惊异的发现,科学失去了前进方向。 西方科学勃兴的17世纪上半叶,一些科学家迷于形而上学的观点,自然界成了预成论的翻版。自然成了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科学还深深禁锢在神学中。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在科学发展又出现历史转折考验之际,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此分析后提出: 让我们回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创立者的观点: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到处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只有这样一个差别:在古希腊人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结果,因而也就具有确定的多和明白得多的形式。(7)1755年,康德的《自然通体和天体论》,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一缺口。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在某种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希腊人关于自然的发展、联系的辩证观点上来,才能发展科学。并因此明确指出:“一个民族没有理论科学作指导,永远也站不到科学的前沿”。 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神话,以及由此孕育发展出的原子论思想和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对于人类发展的指导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希腊神话的精神文化滋养,人类不会产生伟大的原子论思想,不会出现文艺复兴,科学的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及今天的人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希腊神话可以称之为我们人类的《圣经》。他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精神财富,就象古希腊民族的戏剧高峰——悲剧一样,属于永远。 4、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人类留下了创造力的空间。 古希腊民族,对于神话这种象征文化的喜爱,可以称之为民族魂。虽然科学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已问世,但民族并未因此而有所舍弃,相反,一样津津乐道。不仅存于民间 ,甚至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引用神话素材来写作《克里蒂亚》、《理想国》。 柏拉图作为博通古今的大师,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来写作?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体素材,对于不同的情感的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要表达出那种令人韵味无穷的意境,非唐诗宋词难以奏效,所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是深谙此道的。所以,对于宇宙、苍生这样内涵丰富,从量上讲属于无限,从时空上讲属于永远的大课题,非神话这种象征文化素材难以把握。 古希腊神话可以说是一部哲学诗,在为人类留下了创造力空间的同时,具有无限的求解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上希罗多德对神话的记述,柏拉图对神话的引申,黑格尔对神话的精神成长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人类创造力的成长需要空间,希腊神话客观上提供了这片园地,使得希腊民族在驰骋想象力的同时,借助社会基础提供的现实素材,创造出了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观念意象。 当人们在信息时代,再回头看交通神赫耳墨斯,一定会由衷的感叹希腊神话的伟大。当人们知道,在公元前776年,在雅典附近335公里的奥林匹亚村举行的运动会,一直到今天还是著名于世的体育盛会,一定会感慨。而当人们知道运动员都要裸体竞技,并且只有五项全能运动员才有资格雕像时,可能露出惊讶。是的,这就是古希腊民族,古希腊神话的故乡,产生如此伟大艺术作品的土壤。 三 古希腊神话形成的社会基础 任何神话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艺术加工和反映。马克思对古希腊神话曾做过分析:“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社会的素材,不是随便一种神话,就是说,不是对自然(这里指一对象,包括社会在内)的随便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埃及神话决不能成为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母胎。但是,无论如何总得是一种神话。因此,绝不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这种发展排斥一切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一切把自然神话化的态度,并因而要求艺术家具备一种神话无关的幻想。”(8) 马克思在肯定希腊民族天才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提出了社会基础这样一个物质文化前提,这对于我们研究古希腊神话是具有启示价值的。正如结构决定功能一样,只有古希腊的社会结构,才能形成古希腊神话这样一部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才能具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古希腊神话民间创造的时间久远,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只能以象征的特有方式——观念意象来表达。因此,对于它的解读要结合历史背景,结合当时人们的自然观、思维特点。古希腊神话,作为氏族向国家转变时期的作品,它实质上是对一个时代——氏族公社的哀悼,对一个新生代——男性走上人类舞台的歌颂。在荷马史诗、《神谱》和英雄传说中又具有形成国家所必须的文化信仰——民族精神。 英雄传说,是在演变神话整体过程中形成的,它歌颂了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体现了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氏族公社时期的人,从文化形态上讲,正是处于自然人的状态。英雄传说的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氏族内部或自然融合,或被合并,渐渐形成了政体、国家。无论怎样,这样的事件,对于人类来讲,都是一个民族成长过程的不可跨越的历史一瞬,它对人心灵产生的悲剧性影响不可能完全消失于人的记忆中。因此,也在希腊神话中出现了像依理逆斯这样的复仇女神,作为对这种历史的一种特殊记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氏族解体、国家产生了。当人类发展到可回蓦之时,才有可能进行反思,也就是文学创作中所谓的移情。当人类物质文化,提供了可以产生移情的现实基础之时,才可以创作出令后人称神的观念意象,即所谓存在决定意识。 那么,古希腊社会的存在又怎样呢?让我们审视一下这个海洋民族公元前8世纪时的情况。其历史事实是: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古希腊社会由氏族直接进入到铁器时代。按正常的人类发展顺序,都要经历一个青铜时代的物质发展时期,但希腊却从克里特文明——青铜文明的灭亡中醒来后,直接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获得如此大的跨越性发展,当然离不开生产力得以发展的系统;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体制以及文化上的汲取和融合等系统的相互发展和配合。 1、古希腊的政体转变——制度文化的确立, 以雅典为例,实现了和平过渡,军事民主制的确立,扩大了平等权力,使古希腊没有出现东方的专制,而是邦联制,由邦到民族的形成,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文化信仰。在提修斯实行的阿提卡联邦化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向人们宣传新神雅典娜和阿波罗神的崇拜。大力推行法制文化,革除巫术时代的人祭旧习,代之以大麦饼等食品。 英雄主义的故乡,信仰着和平与智慧,弥漫着法制的时代气息。在英雄阿基里斯的盾牌上,还有公平的法庭审判,《神谱》中出现了对巴塞勒斯主持公正的歌颂。这样的趋势,从赫西俄德时代也有体现。赫西俄德参加诗歌比赛获奖的原因,评判委员会主席、潘尼得斯把奖品判给了赫西俄德,理由是:“他教人和平和勤劳,而荷马教人战争和残杀。”(9)同时在雅典娜城的保护神中,也有体现。海神波塞东没有排入雅典保护神的原因,是他给雅典战马——战争的象征,而雅典娜则给雅典以绿色的橄榄——和平的象征。因而雅典娜成了雅典的保护神,并兼司法律、秩序,还有阿雷奥帕格法庭。当然她还给古希腊人智慧,传授农业、园艺、手工纺织等技艺。 同时,雅典娜作为社会进步力量的代表,在有名的奥列斯特审判中,她投了关键性的一票,被恩格斯誉为“父权制战胜了母权制”。这样说明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在体现人民大众的选择的同时,还体现着智慧,文化的内涵。 从上层建筑到意识形态,古希腊的政体转变——制度文化的确立,为古希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雅典正因为这样的体制,所以有了较为自由的文化氛围。体现在宗教上,则是信仰自由。古希腊的法庭是古代法制的典型,奠定了制度文化的基础,为人类孕育了法制文化。正因为如此,所以希腊社会生产力,在奴隶制基础上大力发展。 2、航海活动跨越发展——智慧的物质基础 航海活动,古称为航海术。维柯研究人类文明进程后认为,这是人类最后一项掌握的技术。希腊原来并不掌握此术,因此没有航海权,受制于腓尼基人。提修斯杀克里特牛的神话传说就曲折的记述了这一经历。古希腊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海外殖民,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把腓尼基人从爱琴海、黑海和爱奥尼亚海驱逐出去。拥有了地中海最大的护航武装舰队,船的吨位达到20吨,而且,利用季风和风帆原理进行了长途航行等。 一系列科技的成果,远远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 航海业,是古代科技集大成的产业,需要天文、力学、数学、机械、杠杆等综合运用,来确保安全性能。航海业的发展体现了产业优势,成为带动相关产业升级的先行官,带动造船业、商业、制造业、码头、等一系列产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没有航海的进步,希腊的经济跨越性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之所以转入这样的生产结构性调整,则是古希腊民族原始的情感结——人不如动物优越原始观念。这就是孕于神话中的平等观念一种辩证思考,是人与自然绝对不平等,从神话上看就是人不如动物那样自由。智者普罗塔克的智慧起源说可以视为一种解释。 每个民族都经历这样的时期,唯有古希腊造出了智慧女神,她给民族的统一智慧追求。智慧女神,作为引导希腊民族航海的表现,则是帮助亚尔古船的英雄造了一艘可容纳五十桨手的大船。古希腊神话用这个象征意象,说明了智慧的重要作用,它作为文化的一种观念,是人与动物本质的不同,可以称之为人的本质力量。它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制度文化同样重要,所以,在神话中二者同集于一身,雅典娜女神的雕像也可以看得清楚。她手持铁矛——力量的象征,美杜莎的护胸——法的象征,手上胜利女神尼刻——智慧的象征,因为尼刻是大洋神之女斯梯克斯与帕拉斯所生的,与竞争神为同胞。意为通过海上竞争获得胜利的行为就是智慧。通过航海活动所蕴含的科技含量,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从这里我们看到,没有希腊民族的航海活动,其民族发展的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由农业为主转为工商和航海为主是难以实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航海活动的每迈出一小步,都是人类思想解放迈出的一大步。这正如今天人类的航空,航天一样。 如果我们看阿基里斯的英雄主义,难以相信,他是与雅典娜丰富内涵的神是同一宗族。实则这体现了一种辩证的统一,力量——英雄崇拜的最高形式,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就像今天人们崇拜核力量一样。时代不同,本质相同,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而已。航海,从物质基础上,为古希腊的民族意识,精神成长提供了可持续的不懈的源泉。 3、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会——传播和美育 它与公元前776年开始,奥林匹克竞技活动的开展,使古希腊的社会进入一个较为合理的传播形成时期,古希腊形成完整的传播系统,获得了空间的统一优势,每场观众的人数达到4.5万人之多,加之观众中的其他商人,可以形成了基层的传播群体。其间随着运动发展,又陆续地出现了专业运动员群体。架起邦与邦、国与国间的传播信息中心。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范围,从合唱到诗歌比赛,乃至戏剧均有所体现,客观上为希腊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思想,观点交流的场所,成为全民族实现美育教育的基地。这样大规模的广泛开始,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题讯息:自由、平等通过非语言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获得了升华的机遇和传播的可能。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广泛开展,持续时间之久,创造了古代世界的奇迹,它使来自世界运动员的辐射范围远播海外,通过航海的信息通道,也将希腊文化中的精神有效地传播。同时也为汲取世界各地的文化构建了桥梁。它充分体现了交往——信息重要性。 不仅如此,古希腊神话又创造了赫尔墨斯神的形象来使之作用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古希腊社会的跨越性发展,与这种交往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古希腊的许多科学都来自近东的邻国,天文学来自巴比伦,几何学来自埃及。即便是神话,也受到古埃及神话的影响。文化如此交融与包容,共同构成了希腊文化的一个特点:平等与自由。在他们对技艺一词的理解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古希腊,诗人与木匠均为智者,不分尊卑同为创造者,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从一定意义讲,如果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民族思想融会、交往、文化传播和美育的摇篮和基础,就不会产生出希腊神话这样伟大的旷世之作。 4、工商业的发展 古希腊工商业是于公元前8世纪的海外殖民。商业的发展,催生了社会的分工,加速了社会结构的转型,为人们的思想解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工商业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其丰衣足食,抗御温饱风险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缺点,那便使人不思进取、缺乏交流的主动性。换句话说,自私的本性,我们常说的小农意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观念,得不到摧毁。只有进入商品经济结构,社会的结构功能得到体现。人的社会性随着分工进化而体现,人的思想上方有可能转变社会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脱离自然人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转变为社会人。每个人的自私欲望,人的劣根性得到遏制,步入社会大结构,体现出了整体的合力作用。那么,置身于这个洪流中的人,才会出现那种对社会、自由、平等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 而在古希腊,这样的转型是随着航海活动迅速完成的。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工商业经济已跨入地中海强国之列,商品的辐射范围,远涉欧、亚、非三大洲。但是,古希腊社会并没有出现拜金主义思潮;相反,人们却非常关注个人的自由,人本主义的世界观为主潮流。这样的工商业基础,促使古希腊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在奥运会的传播和美育下,希腊民族的心灵得到陶冶,进而塑造了古希腊神话。使全希腊的社会结构和功能得以充分和谐。 古希腊神话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是以人的思想解放为前提条件的。或者说,在神话中,有许多令希腊民族魂萦梦牵的向往和追求,而古希腊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则是作为其精神追求的实现方式和一种结果出现的。一个社会何以转型的如此成功,源于神话作为民族转型时期的载体,体现了古希腊民族精神——自由与平等。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又同时推动时代的发展。 注释: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12页。 2、[英]W.C.丹皮尔:《科学史》(上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页。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4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第44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三),第45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第113页。 9、[古希腊]赫西俄德:《神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