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典芹[1] 顾銮斋[2] 《古希腊罗马论丛》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瑞聚">王瑞聚ersonName>先生的一部论文集,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王ersonName>先生几十年专注于古希腊、古罗马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笔者最近有幸拜读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王ersonName>先生的大作,深感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王">王ersonName>先生在古典史研究方面的独特视角书。 首先,注重对古希腊、古罗马社会经济和经济思想的研究。这部论文集共收录了28篇论文,其中的14篇主要探讨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特征,包括古希腊人的重农思想、古希腊农业的特征、手工业问题,以及货币问题。在《论古希腊人的重农思想---兼与古代中国重农思想比较》一文中,作者论述了古希腊人重农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特征。在《从雅典国家的农业看城邦社会的经济特征---兼与农业特征论者商榷》中,作者结合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了雅典城邦的农业状况,并进一步说明雅典的农业只是古希腊农业一个特例,很难依此作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的依据。在《论古希腊人的鄙视手工技艺问题》、《论古希腊人的鄙视手工技艺不足为论证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和《试论古希腊人的工匠神赫费斯特》三篇论文中,作者不仅指出了古希腊社会存在鄙视手工技艺的现象,而且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指出,古希腊人的道德考虑和经济分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作者在这三篇论文中反复论证的一个问题就是:古希腊人鄙视手工技艺的行为,不足以反映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 这部论文集有5篇文章专门探讨古希腊人口问题。在《论亚里士多德的人口数量思想》中,作者分析了亚氏人口思想的社会背景,指出其适度人口理论建立在人口经济思想基础之上。作者在《论亚里士多德的人口质量思想》中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制,以及动荡的国际环境等特征,都是亚氏人口质量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优生优育与节制生育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与董友涛同志商榷》、《试论古希腊斯巴达人的人口优生行为及其影响》和《论古希腊斯巴达人的优生思想及其实践》等文章中,作者不仅分析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口思想,而且结合斯巴达城邦的社会实际,论述了古希腊的优生优育思想,分析其社会根源。 王先生还致力于古罗马经济与社会史研究。《论凯撒的经济改革》一文堪称他的得意之作,文中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包括土地问题、债务问题、粮食问题、流民问题,以及行省制度、经济改革计划等。 其次,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权威,是这部论文集的另一大突出特点。我国学术界已经对于古希腊经济思想有一定的研究,并公开发表了一些相关学术论文,有一些研究者还堪称古典史研究的著名学者。王瑞聚先生以认真的态度、执着的精神,敢于向学术权威发起挑战。如,在《梭伦经商可为信史》一文中,作者对郭小凌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郭小凌在《“梭伦经商”考》中指出,梭伦经商的有关史料“并非可靠”。王先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和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对此提出反驳意见,认为这两部著作均为古代作家所写,都有关于梭伦经商的明确记载。 在《关于<雅典政制>第4章可信度问题的讨论》中,作者对王敦书《贻书堂史集》中的一篇论文提出了质疑,即《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第4章‘德拉科宪法改革’说辨误》。作者就王敦书先生的这篇文章提出了18个疑问,并进行一一辩论。在《关于早期希腊人经济观念问题的商榷》中,王先生对黄洋《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中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黄洋在文中指出,古代希腊城邦社会同中国古代社会一样,都是一个以农业为特征的社会。作者引证赫西俄德的作品以及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认为古希腊人的“重农轻工商思想”不等于就是“本末观”。同时,他对黄洋在这篇文章中关于雅典政治家克勒翁的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看法,并引用《伊索寓言》中的《赫耳墨斯与手艺人》,借以证明克勒翁出身于皮革制造商。在《雅典国家梭伦时代有无货币问题初论》和《雅典国家梭伦时代有货币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再论雅典国家梭伦时代有无货币的问题》中,作者深刻论述了古风时代雅典的货币和当时地中海世界存在货币经济的问题。 第三,注重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王先生在从事古希腊史研究的同时,还常常与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更加突出古希腊文明的鲜明特色。如在《论古希腊人的重农思想》一文中,作者还同时兼与古代中国的重农思想进行比较。在《雅典国家梭伦时代有货币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再论雅典国家梭伦时代有无货币的问题》中,作者利用中国的考古发现和古代史籍中关于贝币的记载,借以探讨古希腊的货币问题。在《优生优育与节制生育思想最早产生于古希腊---与董友涛同志商榷》一文中,作者在质疑董友涛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优生优育与节制生育思想的同时,还从侧面与古希腊的人口思想进行了比较。 此外,王先生的这部论文集大都是以前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述问题比较深刻,学术性和思想性很强。而且作者在每篇论文前面都加注了一些最新评述,其中有对论文发表情况的介绍,也有对文章产生的背景、缘由的阐述,以及作者对文章所述问题的最新见解。作者甚至还结合中国历史或当前的社会现实,对问题做更深刻的剖析。因此该书的出版无疑丰富了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的成果,是对世界史研究的贡献。 [1] 侯典芹,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2] 顾銮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