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至今已纂成五十多年的“外国历史小丛书”,不禁令人感慨系之。 那已是四十二年前的事情了。1965年10月我已迁出京城,住在塞外山城的东山之坡,工作是在当地书店站柜台卖书。工作渐渐适应后,一回家就看报看书看杂志。到了下一年夏天,翻到7月20日的《光明日报》,却读到了一篇简直使我如坠五里雾中的文章。 文章的题目为《揭露“外国历史小丛书”的反革命黑幕》。这可不得了,赶紧读下去:这套小丛书是根据邓拓、吴晗的“黑话”搞起来的,是一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书”。邓拓、吴晗、陈翰伯通过“小丛书”进行反革命活动,“小丛书”是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工具。 读了几遍后,我终于从迷雾中走了出来,作为一个知情者,联系自己想问题了。首先是反躬自问,这套小丛书是我当时在出版社分工负责编辑的,在总编领导下,我参与编制选题,审读稿件,决定取舍;对采用的稿件进行修改润色,并与作者通信联系,以至看校样,选插图……直到出书。既然是我分工负责,我就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力求完美。如有做得不够的地方,那是因为我水平所限。至于作为编辑,在编出这套小丛书时,是否受人指使,接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旨意,或自觉地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那是全无此事,皇天后土,可以明鉴。 小丛书的稿件由北京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编写,作者多为中学史地教师和大学年轻教师。进修学院有一位姓张的搞历史的教师专负此责。他干劲十足,与小丛书编委会和出版社两头联系。 小丛书由吴晗挂帅。北京学术界很重视小丛书的编写出版工作,为此组织了个小丛书编委会。编委会的成员也是当时史学界的一时之选,主要是在大学任教以及史学界的知名老专家,有陈翰笙、周谷城、齐思和、杨人楩、吴于廑几位,我记得商务总编陈翰伯也是一位;还有是程秋原、刘宗绪、罗荣渠等几位中青年史学界工作者,也都在大学任教,罗荣渠是位年轻人,在北大工作,他勤奋努力,当时经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关于拉丁美洲的文章,是我一位同室同事的丈夫。再就是负责编辑和出版的出版社了,商务将编小丛书的事情交由历史组具体负责,历史组由几位编辑专做小丛书工作。其时,商务的审稿制度很严格,编辑力量也是强的,不管是谁写的和看过的稿子,一进编辑室,初审、复审都不例外,小丛书的稿子最后都由总编陈翰伯签发。而且我记得,有时小丛书的稿子,还请馆内别的组的编辑审阅。如有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稿件,就请老编辑吴泽炎协助审看,因为他曾翻译出版过英国丘吉尔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对这方面的历史比较熟悉。 从《光明日报》这篇文章看来,还是出问题了,而且出了大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看来出在主编吴晗身上。 吴晗是读书人,在大学里任教,是研究明史的历史学家。他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一个民主党派的负责人,我经常去听他作报告,地点在中山公园的中山纪念堂。他精力充沛,好像有劲使不完似的。他身兼数职,而又勤于著述,竟还写过一篇有关中国烟草源流考的文章。他从1959年起挂帅主编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在读书界很有影响。 看看7月20日《光明日报》这篇文章,可谓高屋建瓴,气势逼人,又说得头头是道,当时容不得你来怀疑。而且,吴晗主编这两套小丛书,确实不是挂名,而是亲抓实干。正因如此,可以证明他是野心不小,能量很大。 我在塞外山城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我这才知道,原来这十年是失去理性的十年,恶梦一场,创深痛巨,“十年一觉山城梦”,也正耗损了我人生途中宝贵的十年。而今再回看这套小丛书,再回头认识当年的这些人和事,竟是一场触目惊心的文字狱,主编吴晗虽然沉冤昭雪,却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历史的本来面目迟早会恢复过来。最早,追溯到1961年夏天,周恩来总理鉴于党和政府在工作中出现的不少缺点和错误,究其原因,有一条就是各级干部的知识贫乏,需要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当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就找历史学家吴晗讲了普及历史知识的问题,具体地说到了为增加外事工作人员的历史知识,还得编一套外国历史小丛书。吴晗就及时地向商务总编陈翰伯说明原委并建议有必要出一套外国历史小丛书。这套小丛书随即提上议事日程,而且郑重其事地组织了几套班子,于1962年陆续问世了。小丛书出版后,虽然与四年前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比,影响较小,但还是发挥了作用的。如若论功行赏,吴晗同志应该位居首功。 吴晗做事不但雷厉风行,而且亲抓实干。按说他当时已经够忙了,可是他记着周总理的殷殷嘱咐,重任在身,仍然在百忙中为小丛书倾注了很多心力。同时,这方面也正是他兴趣和爱好所在,熟门熟路,很有经验。他对小丛书的选题、组稿和审稿都很关注。还亲自参加审阅一些重要的稿件,提出意见,同作者商量修改。出书后,就阅读成品,注意读者的反映。他对审读小丛书的有些见解很值得重视。如他说“小册子并不比大部头好写”,这是因为篇幅只有两万字,但主要的史料却不能漏掉;书稿没有正确的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但小丛书是历史书,不是理论书,不要空发议论;小丛书是普及知识的读物,不是学术论文,只能采用公认的史料和看法,不能发表未有定论的史料和个人独到的见解;要写正面人物,同时也要写点反面人物(就是多编出正面人物的读物,也可出些反面人物的读物)等等。回想吴晗的音容笑貌,是十分鲜明的。他的这些见解,也都鲜明地烙印在受过他教诲的后人的脑海里。 云散日当空。“四人帮”覆灭后,这套已有一定基础的小丛书于一九七九年恢复出版了。那时,原商务总编陈翰伯正在参与出版界的规划工作,十分忙碌,但仍担任商务董事长。小丛书的主编改请曾担任过小丛书编著者的陈翰笙先生担任。陈翰笙是位从印度回国的颇享盛誉的学者,曾任外交部顾问。他生于1897年,2004年3月逝世于北京,享寿107岁,是我国少有的长寿学者。这套小丛书月积年累,到九十年代初编出了近五百种,这时又分门别类地编纂成五十多本合订本,可以说是成龙配套的一部外国历史“小百科”。 (转自学术批评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