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0中的希波战争史 对于薛西斯出征希腊的原因众说纷纭,不过,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还是希罗多德笔下的历史:他认为希波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众神时代对那些神一样美丽女子的争夺,其中包括了伊娥、美狄亚和海伦,以及由此而来的无尽仇恨。 战无不胜的叙司塔司佩斯的儿子大流士(也就是薛西斯之父),在马拉松一役中败给了雅典人。虽然在电影中,斯巴达之王列奥尼达司嘲笑雅典人都是非职业的士兵,但是在马拉松之役中,雅典人只身作战,在马拉松平原上凭借着重步兵打败了波斯的轻骑兵。这也是波斯人第一次吃到了重步兵的苦头,这对于骄傲的波斯人来说只是失败的一个开始。 继承王位的薛西斯为了向雅典人复仇,也向当年刚比西斯征服的埃及人的叛变复仇。在大流士死后的第二年,薛西斯纠集兵力,先是征服了埃及,并让埃及人受到重奴役,再来就是盘算如何征服富饶壮丽的欧罗巴,他们要从希腊和它的邻邦下手。 被扔入深井的使者。 电影中描述引起战争的原因是波斯派来使者,带着征服的各国国王的头骨,要求斯巴达人献上水和土作为祭品,表示臣服。而斯巴达之王列奥尼达司不愿遭此屈辱,将使者扔入深井中以示反抗。实际上,薛西斯并没有派出使者到雅典和斯巴达要求水和土,因为当初大流士就曾经派出使者到这两个城市要求臣服,但是一个城市把使者投入地坑中(希腊名称:巴拉特隆),另一个城市则把使者扔进深井。导演将大流士时期的事件挪用到薛西斯的时代,也从一个侧面很好的证明了斯巴达人的自由意志。这样的手法在电影中还有很多处,对历史稍作时间上的改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列奥尼达司和波斯使者的谈判中,列奥尼达司谈到雅典人,他用轻蔑的口气说,如果那些哲学家和同性恋(原文中用的词汇是boylovers)都拒绝你们……)也许这句话并不是真的出自列奥尼达司之口,甚至查不出具体的出处,但是这句话出自斯巴达人之口是绝对顺理成章的。从这里充分体现了斯巴达人轻视哲学和对雅典人的嘲笑态度,认为他们都不是男人,是软骨头,只会风花雪月,舞文弄字。在斯巴达人的字典里,只有“战斗”二字。 波斯的奴役军队。 在影片的一开始,整个故事的讲述者独眼的迪里奥斯,在篝火前慷慨陈词,来自波斯的由奴隶组成的军队正在扑向希腊。在希罗多德记录的历史中,全部波斯大军是集合了全部亚细亚中和欧洲被征服的军队,其中有美地亚人、撒卡伊人、派欧尼亚人、马其顿人、色雷斯人等,甚至还有阿拉伯的骆驼兵和利比亚的战车兵,总计两百六十万人,加上随军出征的杂役多达五百多万人,因为人数太多,以至于他们所需的用水把一些河流都抽干了。在电影中给薛西斯抬王座的人就是上文中所述的杂役中的一种人,这些杂役甚至比士兵还要多,波斯人几乎搬运了整个城池,让战争变成了一种享受,当然这只是对那些挥动鞭子的奴隶主而言。 电影进行到后半段,当斯巴达300士兵打败了波斯的不死之士后,波斯王只得派遣出大批的奴隶大军。画面中面目狰狞的监军在黎明的晨曦中疯狂地挥舞着长鞭,大喊着“向前!向前!”这个画面忠实再现了希罗多德的描述,“异邦军的官长们拿着鞭子走在部队的后面,抽打军队使之前进。”(《希腊波斯战争史》第七卷第224节)至于影片中出现的犀牛、大象、魔法师等兵种,希罗多德倒是没有提及,但是他写到了异邦军当中的许多人掉入海中淹死,这倒是和影片中大象踩到了波斯士兵的死尸划入大海的镜头不谋而合。 不死之士。 给很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战争中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不死之士。电影把不死之士描绘成了一些青面獠牙的怪物:眼睛如深夜般漆黑,牙齿像野兽一样尖利,戴着钢铁制成的面具,力大无穷,没有灵魂,狂妄自大。在希罗多德写的历史中,这些“不死队”更加真实,那些传奇和恐怖的色彩都是人为制造的,而不是什么非人的力量。“不死队”是一万人的波斯精锐部队,他们是最勇敢的军人,有最先进的装束和最多的黄金。如果其中一个人战死,便会立刻有另一个人代替他,以此保证了军队人数的永远不变。波斯人极其迷信一万这样庞大不变的数字,它代表了巨大而牢固的力量。这一万人还可以排成一百行一百列的方阵,战无不克,功无不胜。导演用了神化和夸大的手法展现了这样强大的兵力。 战争中幸存战士遭受的待遇。 在电影中,三百个斯巴达战士中只有迪里奥斯一人生还,因为列奥尼达司需要迪里奥斯凭着生动的口才,传达他最后的命令给议院,让所有希腊人都知道这次为捍卫家园、捍卫自由而战的悲壮战歌。在真正的历史中,有两个患了眼疾的人得到了许可离开阵营,一个是埃乌律托斯,另一个是阿里司托戴莫斯。前者不愿离开军队,让别人把他引到波斯军队面前,冲到人群中战死了。另一个阿里司托戴莫斯则是电影中的迪里奥斯,他回到了斯巴达,却遭到了蔑视和排挤。没有人愿意理他,他们还称他为懦夫阿里司托戴莫斯。他忍受着耻辱,在之后的普拉塔伊阿战役中一洗前耻,为自己征得了荣耀。 从这里不难看出,在斯巴达人眼里要不就赢得战争,要不就不就战死,凡是从失败的战役中回来的士兵都会遭到非议,曾经就有人不堪遭受侮辱而上吊自杀。 电影并非精确再现了希腊历史,但是很多精神经过导演的诠释还是很符合希罗多德笔下的希腊。 二、300中的希腊精神与反希腊精神 人们总说,战争让女人远离,但是在“300”中女人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那些古老时代的偏见。 反希腊精神。 列奥尼达司教给自己的儿子用脑子去战斗,克列欧美涅斯的女儿斯巴达的皇后戈尔歌教儿子用心去战斗;当波斯使节刚刚表明来意,列奥尼达司还没来得及说话时,皇后戈尔歌就开口嘲笑波斯人的天真,表示斯巴达人不会奉上自己的自由,波斯使节非常气愤且不解的指责女人没有说话的权利,戈尔歌高傲的回答,只有斯巴达女人孕育了真正的男人;戈尔歌面对心事重重的丈夫也可以自信满满的说,只有自己的话才能影响国王的心情。 这正是电影表现出的反希腊精神,斯巴达的女人有和男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但是在希腊众多城池中诸如雅典这样的国家,女人没有任何公民的权利。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希腊最重要的祭祀盛典,但是一个女人如果被发现参加奥林匹克,会被扔下悬崖摔死,以此惩戒她们的不安分行为。斯巴达人在这一点上绝对是希腊精神中的异类,他们尊重女性,认为她们孕育了力量与勇气。在斯巴达,生孩子越多的女人越会得到尊重和荣誉,她们也会受到职业士兵一样的训练,拥有上场作战的能力,而她们的战斗力绝对不逊于很多男人。所以,在众议会上,愤怒的皇后戈尔歌可以轻易且敏捷地用刀刺穿叛徒议员的身体,没有一丝犹豫和怜悯。这也是在斯巴达女性受到尊崇的原因之一。 斯巴达三百勇士出征之前,戈尔歌直接唤列奥尼达司作斯巴达人,眼中掺杂了妻子对丈夫的依恋,而更多的则是出征前为维护荣誉的坚毅,“带着你的盾牌回来,或者躺在上面回来。”这是一句寡言的斯巴达人鲜少流传下来的名言,本来是一位母亲叮嘱自己即将上战场的儿子的话语,被用在了这里,换成了妻子来说。这也是斯巴达女人与其他女人不同的地方,如果不能赢得胜利,她们宁愿丈夫或者儿子战死沙场,也不希望他们做逃兵,苟且偷生。 看过“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的人都会有印象,雅典人都是能言善辩的人,他们靠雄辩来取得尊重和他人的崇敬。每次出征之前,亚历山大都要在众士兵前慷慨激昂的来一段讲演,鼓舞士气。在雅典,带军打仗的将军要文武兼备,不仅骁勇善战,也要饱读诗书。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450年前后,在希腊意欲称霸爱琴海的战役前夕,舰队的总指挥官伯里克利和一旁年轻的将军就形容一位俊美少年的诗句产生了争论,他们每人都引用一句古人玄妙的诗句来支持自己观点。故事的真实度难以考量,但是依迪丝?汉密尔顿的一句话倒是说出了其中的深意,“除了在希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将领们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希腊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充满了精妙深邃的文学理论和技压群雄的雄辩技巧。 单从这点看,斯巴达人也绝对是个异数,他们惜字如金,把很多话深埋在心里,更不要说什么温存软语了。他们从小也没有受过正统的文学教育,对他们来说那都是多余的事情,只要能认识有限的字让他们读得懂上级下达的命令就够了。出征之前,斯巴达的亲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温存的空隙,这里容不下软弱和哭泣。就像电影中所说的,只有刚强的勇敢。 那个丑陋的畸形人叛徒厄菲阿尔特是“斯巴达300勇士”中温泉关一役失败的罪魁祸首。在实际中,斯巴达人的叛徒并不是一个畸形人,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士兵。不过,斯巴达人讨厌身体孱弱的人,遗弃那些刚出生的畸形儿是确有其事的。这样做倒不是由于什么复杂的原因,他们只是认为这样的人无法作战。就像电影中列奥尼达司顾虑的那样,他们出兵作战的时候都是整齐的阵型,坚不可摧,任何一个角落的不和谐或者力量薄弱都是致命的。 对于很多希腊人来说,他们不像斯巴达人如此看重战斗力,他们也不歧视畸形人,他们只是更喜欢和欣赏俊美的人。 在电影中受到很多人诟病的是波斯王薛西斯的形象。电影把他描绘成一个高大黝黑,描眉画眼,浑身穿满金属环的人,混合了两性的双重特质,这是十分不符合史实的。首先,波斯人是白种人,其次,薛西斯肯定是高大俊美,男人味儿十足,而非不男不女的双性人。希罗多德有一段对他的描述,很是传神,“在这数百万人当中,就容貌和身材而论,没有一个人是比克谢尔克谢斯(即薛西斯)本人更有资格来统率全军的。”(《希腊波斯战争史》第七卷第187节)弗兰克?米勒在设计薛西斯形象的时候,许是参考了波斯人征战希腊之前的一个征兆:一匹马生了一只兔子。希罗多德对此的理解是波斯人出征时是神奇的,但是当他们回到同一地点时却是在逃命了。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但是,由于很多人用矫健的马匹来形容大流士,那么一匹马生下了一只弱小的兔子,也是暗示着薛西斯远不如大流士。希罗多德还写了当时的一个征兆:一匹骡子生了一只两性的骡子,男性的生殖器位于上方。这样的兆头让人们很容易理解成薛西斯兼具两性的特点且男性特征显著了。 希腊精神的体现。 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曾经问雅典来的梭伦,谁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梭伦毫不谄媚的说,“我看是雅典的泰洛斯”,因为他英勇奋战,击溃了敌人,战死疆场,这样的人才是无比幸福的人。从这个典故就能看出,在希腊人眼中,争得荣誉和捍卫自由是多么崇高伟大的理想。 斯巴达人在战斗中表现的宁死不屈的精神,便是希腊精神的完美体现。他们认为,能为了国家死在战场是至高的荣耀,斯巴达人为此争先赴死。就为了赢得那壮丽的死亡。 电影中,一些斯巴达人在温泉关修筑工事时,一个波斯的将军曾经来此恐吓,上百万的波斯人即将到此,他们的箭将会遮天蔽日。斯巴达人轻蔑的嘲笑说,那我们就在荫凉处战斗。这句话重现了希罗多德对于英雄迪耶涅凯斯事迹的赞扬,“他听了这话之后毫不惊慌,却完全不把美地亚人(即波斯人)放在眼里。他说他们的特拉奇司朋友给他们带来了十分吉利的消息,因为假如美地亚人把天日都给遮住的话,那他们便可以在日荫之下,而不是在太阳之下和他们交战了。”(《希腊波斯战争史》第七卷第226节)这样英雄般的豪言壮语和气魄,不仅让斯巴达人为此争相传颂,也让他的敌人敬畏胆寒。电影中,波斯人遮天蔽日的弓箭便再现了书中描写的场景,堪称震撼人心,而斯巴达人在盾牌后嘲笑波斯人没胆量也让大家更佳深刻体会了其中勇敢无畏的希腊精神。 希腊精神中最重要的就是崇尚“自由”。迪里奥斯在故事的最后说到,列奥尼索司和三百斯巴达勇士战死的地方,是任何灵魂自由的人都该去的那个地方。我相信,只要看过“勇敢的心”(Braveheart),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因为最后华莱士躺在断头台上仍然让“自由”的呼喊响彻云霄而振颤不已。在希腊,自由的声音渗透进每个灵魂,每座房屋,甚至路边的石头,这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和信守的承诺,传达给后世的千千万万代子孙。 三、300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300”重现了希波战争刀枪剑戟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同时,其中的价值观也让很多观众迷惑不解和不认同。 电影把斯巴达人塑造成了英雄,浑身结实的肌肉,具有不死之身,勇敢坚毅,具有一个军人所有的优点。不仅这样,他们还身披红斗篷,只着内裤,就差在身前写上大大的“S”,昭告天下自己如超人般的意志和体格了。而波斯人的形象大多是被抽打的奴隶和丑恶的嘴脸,正如电影画面呈现的那个把刀缝在臂膀上的人,缺少双臂的双性人等。波斯士兵在斯巴达人的长枪下死尸如麻,堆积成山,似乎他们的命就不是命,死不足惜。 虽然战争很难分辨对错或者正义和邪恶,但是斯巴达人代表的是自由,他们为自己而战。波斯人大多是为奴隶主而战,这些奴隶很多也曾经是自由人,面对强大的势力,毫无反抗的放弃了自由,委身为奴。导演有意地夸大了双方的实力和形象的差距,也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支持和对奴役制度的抗议。 不光是“300”,美国大多数动画片和电影中,都宣扬了自由的重要性。不会因为战争中有死伤而抹煞其中正义的因素,即可以自行选择对自由的追求,而非由他人的意志操控为转移。 现代人已经不受过去的那种奴隶主的压榨,渐渐不再把自由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许正因为此,斯巴达人为此做出的努力才会有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理解。在希波战争时代,奴隶没有自由生存的权利,哪怕拥有再多的钱财也买不来一条命。 一个吕底亚人、阿杜斯的儿子披提欧斯拥有千万黄金,富可敌国,面对薛西斯征战希腊,他贡献出所有的财富和五个儿子中的四个,只想留下长子照料他和他的财产。薛西斯听闻此要求后勃然大怒,认为自己亲征希腊,军队中有他的亲生儿子和亲人,而一个奴隶没有权利要求特殊待遇逃避出征。随即,薛西斯命人将披提欧斯的大儿子劈成两半,分别放在道路两旁,让波斯士兵在这尸体中间的路上行进。 对于斯巴达人,乃至希腊人来说,失去自由就如同失去性命,随时都会被奴隶主吆来喝去,与其如此不如血战到底。他们从小就被训练得向死而生,被扔到狼群中寻求生存,他们不能有丝毫对敌人的怜悯之心,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这样背水一战的残忍也是环境所造。 不过,斯巴达人的自由也是相对的,虽然他们如此推崇自由,他们也蓄养奴隶,让他们为斯巴达人耕地种田。这也说明在自由的希腊,阶级仍旧存在,只是长年的生活让人们没有意识。虽然斯巴达人对奴隶没有苛责和拷打,只是分配给他们一个工种。即便如此,自由还是没有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奴役的形式没有彻底根除。 薛西斯的母亲波斯的王太后阿托莎曾经问波斯人的信使,“谁人王统他们,谁是兵士的牧者?” 信使回答,“他们不是奴隶,不是谁个的臣民。”(埃斯库罗斯《波斯人》) 也曾有两个斯巴达人,自愿为斯巴达人杀死的波斯信使偿命,来到薛西斯王庭,告诉全他们投降的波斯人,“你从来没有体验过自由,不知道它的味道是不是好的。如果你尝过自由的味道的话,那你就会劝我们不单单是用枪,而且是用斧头来为自由而战了”(《希腊波斯战争史》第七卷第135节)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也是这个电影最为成功的地方,它很好的传达了这个信念,并告知人们有无数人曾甘愿为此奉献生命,自由比生命更加崇高。 “过客啊,去告诉拉凯戴孟人 我们是遵从着他们的命令长眠在这里的。” ——斯巴达300勇士的墓志铭 后记: 虽然电影在表现一些希腊精神方面有所建树,但是不断出现的慢镜头,停格画面,过于接近漫画形式,而非镜头语言。这就当是不辞辛劳画故事板并参与导演的弗兰克?米勒的一点点私心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