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玛松人的传说一样,“独眼人”和怪兽格里芬争夺黄金的传说也是古希腊人中很流行的神话。一般认为他们都只是传说中的角色,但传说也未必全是虚无飘渺之物。比如“独眼人”吧,没有人会真地相信有什么民族是天生一只眼睛的,但奇怪的是不光是斯基泰人说存在这么一个民族,古代中国人也相信。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在我们先秦的古籍《山海经》中,也提到了一个“一目国”[4]。《山海经》记载的奇奇怪怪的民族和动物太多了,不可能是客观的实录,但作为民间传说集成,“一目国”的记载告诉我们:所谓的“独眼人”并不单纯是斯基泰人的想象之词,可能真有一个民族被西方的斯基泰人和东方的我们同时误解了。照希罗多德的说法,“独眼人”的名称(Arimaspi)来自斯基泰语,arima是“一”的意思,spou是“眼”的意思(四27)。对此,有研究吐火罗语的学者指出,这是斯基泰人或者希腊人的一个误译。因为arima相当于吐火罗语的arma(“孤独的”),spou相当于吐火罗语的spasa(“看,望”)。这样一来,Arimaspi的原义就不是什么“独眼人”、“一目国”,而是“孤独的守望者”的意思。这个民族其实很正常,不是什么天生一只眼睛。那么什么又是“孤独的守望者”呢?我国学者们的解释是:在新疆北部以及蒙古西部一带,分布着大量的游牧民族树立的石人像;这些石人像的作用是守卫王族的陵墓(后来中国王陵前的“石翁仲”可能就是学习了这种风俗);而且它们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以前,所以“孤独的守望者”可能指的就是树立了这些石人像的民族(参见这里)。这个民族究竟是谁,现在仍不得而知。不过从石人像的分布,以及我们在前面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绘制的欧亚大草原东部的地图,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他们居住地的范围。 拉脱维亚现在的国徽,右边的动物就是格里芬(点击可放大) 相比之下,半是狮子、半是鹰的怪兽格里芬(grypos/gryphon/griffin)在后世西方文化中命运则好得多,它得到了大量的、长期的表现。在希腊人、罗马人的神话中、在中世纪的教堂建筑中、在贵族的纹章中,我们总是能看到格里芬的形象(参见左图)。和它们有关的故事最主要的就是它们为了保卫黄金和“独眼人”作战的神话。既然“独眼人”也许不是子虚乌有,那么格里芬呢?是否也有一点事实基础?回答是肯定的。 斯基泰人的格里芬饰物(点击可放大) 因为格里芬是斯基泰人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在斯基泰人的神话里,这种半狮半鹰的动物是一种神兽,出土的斯基泰人的装饰品中经常出现它的形象(参见右图)。这种神奇的动物对于斯基泰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斯基泰人的神话世界里,格里芬只是一种凶猛的怪兽,喜欢捕食动物(特别是马),不过从来没有和人交过手,所以它们和“独眼人”为了黄金而打仗的故事应该是希腊人的创作。可能是因为斯基泰人喜欢用金子铸造有格里芬形象的小饰物,导致希腊人把格里芬和黄金、宝藏联系到了一起,从而有了它们是黄金看守者的传说。既然有了看守者,也就需要有它们防备的对象,所以“独眼人”便被说成是企图抢劫黄金的人。如果说这个神话中有一点历史依据的话,那么就是在阿尔泰山脉,即历史上的“独眼人/孤独的守望者”居住的山区,确实是富产黄金的地方。阿尔泰山(Altai)的原义就是“金”山。 刻有独眼人和格里芬战斗场面的希腊头饰(点击可放大) 所以历史上可能真地有“独眼人/孤独的守望者”和斯基泰人争夺黄金矿的事情发生吧?于是希腊人便创作了这个神话(参见左图)。 不过格里芬的形象通过这个神话,从此在西方文明中成了“宝藏的看守者”、“勇敢的斗士”的代名词。前面提到一些贵族的纹章中有格里芬,而当时的规定是只有在战场上表现出特别的勇敢的人才能在自己的纹章中用它的图案。另外,西方文化传统中原来是没有“龙”的形象的,后来在中世纪出现的龙大多是格里芬的变形(当然还混有其它神话动物的因素)。明白了这个,你才能理解为什么西方文学中龙都是有翅膀的,而且总是看守着什么宝藏(关于西方文化中的格里芬,可以参见这里)。 貔貅(点击可放大) 至于格里芬在中国文化中有没有什么表现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中国神话中的“貔貅”(读作pí xiū,又名天禄、辟邪)可能就是格里芬。除了貔貅也是半狮半鹰的形象之外,中国的传统中貔貅也是看守财富的神兽,现在很多生意人也喜欢在公司里放一座它的雕像,以求多财(参见右图)。不过请注意不要将“貔貅”和“麒麟”混淆起来。麒麟是没有翅膀的,而且上半身是狮子、下半身是鹿,不像貔貅,有鹰一样的翅膀。 另外,L10中对斯基泰人风俗的介绍(四59至四75),其实可以看作是对游牧民族整体性的介绍。他们的很多习惯是各游牧民族共通的。比如他们的好战、他们喜欢收集自己亲手杀死的敌人的首级、他们立约的方式等等。特别是希罗多德说斯基泰人对于特别仇恨的敌人的首级,总要包上牛皮,镀上金,做成一个杯子。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的马上就能联想起《史记·大宛列传》中匈奴单于将击败的月氏王的头作成“饮器”的记载。匈奴人是阿尔泰语系,不是印欧人,更不会是斯基泰人,但既然都是游牧民族,彼此的接触肯定是少不了的,习俗有相通之处也不奇怪。更有甚者,在《资治通鉴·周纪一》中有赵襄子杀死智伯之后,“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的记载。看来即使是华夏族的赵人,因为居住的地方靠近游牧民族,也传染了这样的风俗。这样说来,后世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就很自然了。 希罗多德对斯基泰人风俗的介绍中,得到最多证实的是他对斯基泰人丧葬习俗的介绍(四71至四73)。原因是1993年,在俄罗斯南部的阿尔泰山区巴泽雷克小镇(Pazyryk,我已在欧亚大草原东部的地图上标出了此地点),距离俄、中、蒙、哈交界地带很近的地方,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处几乎没有被破坏的游牧民族墓葬,出土了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由于当地寒冷的气候,女尸其实一直是被冻在地下水结成的大冰块中的,所以保存状态十分理想。墓主人很年轻,大约25岁,她也就因此得到了一个“西伯利亚冰美人”的外号。墓的年代估计在公元前5世纪。而巴泽雷克这个地方照我们的地图,当时属于伊塞顿人,后来属于斯基泰人、萨罗玛泰人。所以这处遗址是研究广义的斯基泰人(即印欧语系游牧民族的通称)的绝佳机会。 关于这次考古发掘的具体细节可以参考这里,我在这里不详述。反正希罗多德的很多记述被“冰美人”证实了。比如他说斯基泰人将尸体内脏取出后才安葬(四71)、饮用大麻的习惯(见前)、用马给高贵的死者殉葬(四72)等等。不过也有一个希罗多德没有提到的细节:这些游牧民族喜欢给自己纹身,有时这种纹身的密集程度绝对超出现代人的想象。总之,这位“冰美人”,以及随后在附近地域出土的其他冰冻古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全面的、直接的游牧民族生活状态。 最后,希罗多德在L10的结尾引用了两个故事说明斯基泰人对外来风俗的排斥的态度(四76至四80)。我们不知道这两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两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所涉及的一位叫阿那卡西斯(Anacharsis)的斯基泰贤者,曾经也是“七贤”的入选者之一[5]。 [1] 关于游牧民族的整体性概括可参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 [2] 参见《塞种史研究》,余太山著,1992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页以下。 [3] 《穆天子传》卷三。 [4] “一目国”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 [5] 参见第一卷第18项札记。 对《历史》第四卷的评论(续完) 六.大流士对斯基泰人的远征 大流士对斯基泰人的远征(点击可放大) 大流士对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的远征,如前所述,是他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第二场战争。战争的具体进程希罗多德在L11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在前面第四卷的概述中也作了简要说明。诸位还可以看看我画的战争进程图(见左),可以对此役有个明确的整体概念。下面仅对战争过程中一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作点说明。 大流士进攻斯基泰人的具体时间,希罗多德没有说。波斯方面的记载对此也是阙如。一般学者估计应该在515 BC(此前大流士在忙于征服印度河流域)到510 BC(此时大流士已声称色雷斯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之间。 第一眼看地图,我们发现大流士为了征服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他选择了从小亚细亚出发,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先进入色雷斯,再渡过伊斯特/多瑙河,最后折向东北的路线。如果光看地图的话,似乎从高加索山方面直接进兵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不用绕这么远的路。但是高加索山自古就是很难翻越的,特别是当大流士率领的波斯军人数有70万之多的时候,军队的后勤供应线如果需要靠翻越高加索山,那么难度将是非常大的。所以大流士选择的路线虽然绕了远路,但更容易进兵,后勤供应也容易跟上。 希罗多德说进攻斯基泰人的波斯陆军有70万人(包括骑兵),海军有600艘船(四87)。这个数目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大?波斯方面自己的历史记录没有提到军队的人数,我们也只有靠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它是否可信了。19世纪的“疑古派”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个数目是夸大的,波斯军的真实人数可能只有十几万人或者几万人而已。但他们拿不出证据,只是认为在古代想动员起这么多人、组织起这样规模的远征似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希罗多德的这个70万和600艘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后来他提到的薛西斯王入侵希腊本土时波斯军兵力的可信度,所以这里值得多说几句。 首先,我们现代人对古人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千万不要低估。秦王嬴政为了灭楚,可以给王翦60万人[1]。而当时尚未统一中国的秦,国力远不及大流士治下的波斯帝国,那么波斯陆军有70万人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另外,前面评论第三卷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大流士是怎么管理他的帝国的,像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建立“王家大道网”等等举措,都显示了波斯帝国如果准备大打一仗的话,可能动员出的力量将是非常令人恐惧的。 其次,19世纪的“疑古派”学者们对70万的怀疑,主要依据的是他们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因为欧洲从中世纪开始,所有的战争,比如十字军东侵、英法百年战争、英国的红白玫瑰战争、德国的三十年战争等等,参战军队最多也不过十几万。他们印象中最大规模的战争是拿破仑率领60万法军入侵俄国,而拿破仑的时代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了。所以他们认为尚处于奴隶制的波斯帝国居然有70万军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种限于自身历史视野的偏见,我们只能一笑置之。因为中国历史中上百万人的战争并不罕见,甚至武王伐纣时,商纣王尚能集结起70万的大军[2],所以我们中国人对70万这个数目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最后,正是因为波斯军有70万之多,才最后导致他们的失败。这一点我在下面将详细讲到。总之,在确实的反证出现之前,我们还是相信希罗多德的70万和600艘的数目。 大流士在色雷斯(今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以及保加利亚)进军时,渡过了一条今天已不可考的特阿罗斯河(Tearus),然后在河边立了一根石柱,上面刻了一段称赞这条河的铭文(四91)。这件事恐怕是真的。因为波斯人是信祆教的,而祆教有崇拜河水,特别是清洁的河水的习惯。现在伊朗的哈马丹(原美地亚王国首都伊格巴塔那)附近的一条河边就有波斯王大流士和薛西斯刻的铭文。内容倒和希罗多德记载的不一样,不是称赞河水,而是称赞祆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河水被视为阿胡拉·马兹达的恩赐)。不过希罗多德记载的铭文后半段,即大流士在铭文最后回溯自己家世的部分,倒确实是真正的波斯王铭文的格式。另外,在今天的罗马尼亚,曾经发现了一块刻有古波斯文的残片,内容正好是大流士回溯家世的部分(参见这里)。这是至今为止在欧洲发现的唯一一块波斯铭文残片,很有可能就是希罗多德在这里提到的铭文的一部分。当然,大流士的远征不太可能越过喀尔巴阡山,深入到罗马尼亚那么远的地方。这篇铭文可能是在后来什么时候被从保加利亚搬到了罗马尼亚,然后遭到破坏,成为碎片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