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阎崇年:明清一次次痛失的改革机遇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爱思想 阎崇年 参加讨论

    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开始,到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共2132年,中间经历了上百名皇帝。有人统计是219位,有人统计是350位,因为取样不同,所以统计的数字不同。而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执政200年以上的只有四个:汉、唐、明、清。这四个大一统的王朝,汉朝和唐朝,离我们太远;明朝和清朝,离我们比较近,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就选择明清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改革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思考,作为今天的主题。
    我国有两位著名的大历史学家,很巧都姓司马,一个是司马迁,另一个是司马光。司马迁用10个字给历史研究的使命做了规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就是为了当代的发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向宋神宗进书表里也说过一段话,概括起来说是6个字——“考古今,知兴替”,知道历代王朝的兴替,也是为了当下更好的发展。所以,为了今天的发展,要研究历史的兴替经验,研究他们改革的成败经验和教训。明朝和清朝都经历了一个发展、兴盛、衰落和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内在机制发生作用。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研究明清社会的发展就要研究其内在的原因是怎么演变的。
    一、明朝的兴替与改革
    (一)明朝的兴起以及贡献
    明朝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贡献巨大。明朝有16个皇帝,历经276年。这16个皇帝当中,可以称作“雄才大略之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个是明成祖朱棣。朱元璋17岁出家做和尚,碰上灾荒,他就托钵游食、乞讨要饭要了3年。回到黄觉寺做和尚时,正赶上元朝末期民变四起,就从军了。朱元璋起兵后,经历了16年的拼搏,于公元1368年建立明朝,他又在位31年加起来,他在政治舞台待了47年,接近半个世纪。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纷争中,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明太祖实录》中大约68万字就是讲他的贡献。但我个人认为,朱元璋的历史贡献主要就一条,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话出自《明太祖实录》第26卷,这16个字意义重大。中国从北宋算起(北宋和辽是并立的),一共是167年;接下来是南宋和金的并立,共157年;之后蒙古取代它们,统治了98年。合起来算接近近400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北方,契丹、女真、蒙古不断地更迭政权,当时老百姓最大的渴望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朱元璋做到了这件事情。
    分裂和战乱自安禄山开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北京起兵,打到洛阳,打进了长安,从此之后唐朝衰落,出现了潘镇割据,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再到朱元璋这时候,从公元755年到1368年,中间经历了600多年的时间,朱元璋把这个局面改变了中国重新出现了统一。朱元璋说要立纲陈纪,就是要恢复到盛唐时期的典章制度。朱元璋在位31年,还是在实践这16个字。所以,我认为,朱元璋这16个字概括起来说就是两条:一是民族,二是民生。前8个字就是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8个字就是民生——“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让老百姓生活得好一点。
    永乐皇帝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做了皇帝,主要有两个贡献:第一个是派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航海史、交通史、文化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用了皇帝还派亦失哈七次到奴儿干(即现在黑龙江入海口),其意义可以与郑和下西洋相媲美。因为派亦失哈到了奴儿干,明朝的国土就一直扩展到黑龙江的入海口(包括库页岛即今萨哈林岛),这个在明朝之前是没有的。永乐皇帝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名为奴儿干都司的军政机构,派遣官员视察,而且定期朝贡。所以,我认为永乐皇帝是雄才大陆之主,既派郑和七下西洋,又派亦失哈七下奴儿干。第二个贡献就是迁都北京。原来明朝都城在南京,后来往北推了大约3000里,整个政治中心的北移,表着这我们的版图向北拓展和巩固。特别是迁都北京之后,天子守国门,皇帝亲自把守国家的大门。尽管永乐皇帝犯了很多的错误,但就这两个贡献来说,用了皇帝确实称得上是雄才大略。所以,明朝朱元璋叫做明太祖,朱棣叫做明成祖,明朝成祖的只有这两个人。
    (二)明朝的灭亡与改革的拖延
    明朝后来为什么会灭亡?原因太复杂了,如果从侧面选一个点来首,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上的缺陷。在讲清朝十二帝之一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我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其实,讲明朝,可以收朱元璋既播下了明朝强盛的种子,也埋下了明朝衰亡的原因。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所以需要改革。这个基因是什么?朱元璋埋下了后来明朝灭亡的基因是什么?努尔哈赤埋下了后来清朝灭亡的基因是什么?事情很复杂,我今天只举两个例子来做分析。明朝举一个例子,就是分封藩王;清朝举一个例子,就是八旗制度。
    先说明朝。朱元璋做皇帝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他认为宋元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宋元时皇帝太孤立了,没有把子孙分封建国,所以宋朝和元朝都灭亡了。所以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分封诸王,以此来强固明朝的根本,这是朱元璋的本意。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就是让子女生活的好一点,给个铁饭碗。
    分封藩王制度埋下了明朝灭亡的一个祸根,因为这个制度有不可持续性。到洪武七年(开始分封藩王4年后),有人就看出问题了,这个人叫叶伯巨,官不大,山西平遥的训导,相当于平遥县教育局的干部,一个未入流的小知识分子。他怎么想起来给朱元璋提意见呢?当时正逢天变,星象有变,朱元璋求直言,征求意见。叶伯巨一看朱元璋征求意见,他便写道:朝廷存在最大的弊病就是分封诸王,这事要研究,要改。上报后,朱元璋说了三句话:此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这小子离间我和我儿子的骨肉之情,马上派人把他抓到南京,我亲手用箭把他射死。当时的宰相还不错,趁着朱元璋高兴的时候,说这个人先关监狱里头再说,就把叶伯巨关监狱里了。最后叶伯巨死在监狱里。朱元璋失去了这次改革的机会,问题就越发严重。
    明朝藩王分封制度有不合理性,我把这个制度总结为四个“请”和几个“不许”:一要请名,王生了孩子,要有名字,报到北京,由皇帝批;二要请旨,才能结婚;三是人要死了要请葬;四是出城要请示。结果导致了有些王爷的儿子、孙子到了四十多岁还没有名字,不能结婚;王爷、郡王的女儿、孙女,有的都三十多岁了,没有名字也不能结婚。死了以后不能葬,身体都臭了也不能葬。朱元璋还规定王子王孙不许务工、不许务农、不许经商、不许从军、不许做官、不许教书,即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军。这样一代又一代,问题层出不穷。
    有一个小王爷不念书,不做工,做什么都不行,他没事干,看上了他爸爸的妾,把这个妾给奸淫了,老王爷发现后,就打了儿子的老师,说因为老师没有教育好,实际上等于杀鸡给猴看。可小王爷不但不接受教训,还想了一招毒计。八月中秋节,小王爷请老王爷来赏灯,他事先设好埋伏,老王爷以为自己儿子学好了,就去赴宴了。结果埋伏好的人手突然跳起来,把老王爷用锤子锤死了,又把尸体收拾干净,换上干净衣服,抬到大堂,说老王爷得急病死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心梗,报到皇帝那儿,又哭又搞祭奠。后来有人揭发了他,皇帝派人一验尸,才发现真相。
    还有的黄子王孙更瞎闹了,拿弹弓打行人的眼睛,犯了法以后,府、州、县都不能管,因为他是黄子王孙,享受法律上的特权。有一个小王子要选美,把城门关闭后,开始选了600个美女,又从重筛选剩下60个人,还觉得用不了那么多,又选了一部分,没选上的不让回家,让家里拿钱赎人,更激起民愤了。还有一个王爷看好旁边一家民宅,他要占那房子,人家不同意。于是,王爷就找几个彪形大汉到这家去,即不打人,也不骂人,专挑那家人吃饭的时候把碗夺下来,一天三顿不让吃饭;喝水的时候把杯子夺了,不让喝水;睡觉的时候就躺在主人身旁,不让睡觉。这么折腾若干天,愣把人给活活折腾死了。如果告他,他既没有打你,也没有骂你,也拿不出证据来。有的黄子王孙就这样为非作歹。
    到了弘治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倪岳的礼部尚书,提出分封藩王制度不合理,需要改进。由于地位高,就报到皇帝那儿了。皇帝说,这时研究研究再说吧,就给拖下了。本来弘治皇帝比较强势,对这个之多做点改革也还是可以的,结果一拖再拖,就没办成。第三次就拖到嘉靖的时候,黄子王孙吃饭成了问题。一个名叫林润的御史,正式上奏疏建议改革藩王制度。他说天下财富,供京师大米一年是400万石,光各个藩王每年给他们的粮食是853万石,还有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用粮。所以他提出,藩王制度已经影响到国家政权了,要改革。嘉靖皇帝看到奏折,让礼部先讨论并提出方案;礼部上报一个方案后,嘉靖皇帝又让听听各个王府的意见。结果嘉靖皇帝还是不负责任,又将此事拖下去了。
    嘉靖死后,他儿子隆庆皇帝继位。机会又来了,有一个叫戚元佐的礼部郎中,又上了个奏疏,这个奏章特别长,不算标点符号2303个字。他就讲一个道理,说朱元璋的时候,亲王、郡王一共49个人,公主当时才9个人。到本朝这时候是28492位,比原来多了四五百倍,所以要改革。有人提出反对,认为祖制不可擅变,祖宗定下的规定不能擅自改动。戚元佐就驳斥,说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在理论上,在事实上也拿出数据了。他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就变了,开始时亲王5万石粮食,供应不上了,减少1万石;到永乐的时候减成2000石,永乐也在变;太祖、成祖当年也在变,他们如果活到现在也会变的,只不过他们作古了,所以我们也可以变。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办法,比如说封爵的限制、祭祀官员的限制、亲疏的限制、公主女眷的限制,等等,送到隆庆皇帝那儿。隆庆皇帝说这个办法礼部先研究一下。礼部就专门开会讨论,还找了一些其他相关部门一块儿协调,讨论之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就又报上去了。皇帝让把方案送到各个王府征求意见,王府又提困难,说不行啊。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就又搁下了。
    过了一段时间,河南巡抚栗永禄又提出这个问题来,这人很大胆,上奏章说这问题不解决不行。他说查了《玉牒》(就是皇帝的家谱),现在28924位,比上一次又多了,一年光禄米(粮食)共给王府就870万石粮食。国家在不闹灾荒的情况下征收了一年是400万石,边境还要打仗,还有兵和官员的俸禄、粮饷,皇宫自己还要吃饭。他又提出了非常详细的改革方案,共933个字,当时来说也很长了。但又有人提出反对,说这是祖宗说的,你怎么能给变了。栗永禄说,两个祖宗(明太祖和明成祖,就是朱元璋和朱棣)那时候叫作“酌时通变”(用我们今天的话叫作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也应该像祖宗那样“酌时通变”。皇帝认为这个问题还是挺重要的,让礼部负责召集相关的部门开会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这个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讨论完之后大家意见一致,就是这事还是要变。皇帝说,这事很重要,还是征求各个王府的意见吧,很快王府就全给顶回来了。改革就是改革这些既得利益者,你要与虎谋皮那肯定不行,就又把这事情搁置下来了。
    到万历的时候,当朝宰相张居正提出改革,他与李太后、宫内大太监冯保的关系很好。张居正改革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政治层面的改革,主要是吏治,他的政令一直能下到基层,就是行政效率提高了;第二条是经济层面的改革,就是丈量土地,把原来隐没的土地、不纳税的土地清偿出来,这样国家的财富增加了;第三条是财税层面的改革,增加财政收入。这三条都有一定效果,但我个人认为,史学界还有其他学界对张居正改革估计过高。张居正改革的确难能可贵,初有成效,但是张居正改革的要害是省、州、府、县,矛头向下,而影响明朝生死存亡的国家层面的制度,张居正却没有触碰。就是这么一点的改革,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即使张居正改革收到了一点成效,最后也失败了。张居正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和当权的万历皇帝取得共识,所以万历皇帝反过来整治张居正。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不郊不庙三十年,
        
    就是不祭天、不祭祖三十多年,不上朝、不临朝二十多年。
    这个时候满洲兴起了,已经威胁到皇权了,70多岁的大学时举着奏章在宫前跪了三个时辰,要万历皇帝在文华殿举行会议,共同商量在呢么对待女真兴起的问题。万历皇帝不召见群臣,不讨论对策,照样不理政事,更谈不到改革了。万历死了以后,他儿子泰昌皇帝,在位一个月就死了,也谈不到改革。再以后就是天启皇帝,16岁做皇帝,在位7年,喜欢做木匠,不理政事,23岁死了,那更谈不到改革了。到崇祯这时候,改革也晚了,一边是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都起来了,一边是沈阳、辽阳都丢了,皇太极后来改国号为金,内外两边全都打明朝,导致明朝彻底灭亡。
    总的来说,就王府分封藩王这一件事情,至少有5此机会进行改革,但明朝一次次失去改革的机会,最终导致灭亡。
    二、清朝的兴替与改革
    (一)清朝的兴起与贡献
    清朝前期的贡献,主要有三条。第一就是版图,有人说中国版图汉武帝时候最大,有人说唐太宗时候最大,都不能这么说。是清朝的版图最大。清朝的疆域北到贝加尔湖、外兴安岭、库页岛(现在俄国叫萨哈林岛)一线,东北到霍茨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西到帕米尔,西南到喜马拉雅山,东南到台湾,南到曾母暗沙。有没有根据,有,我们有图。康熙的时候画了《皇舆全览图》,那个图的特点是实测。那个时候,向中央朝贡和往来的一共有8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这些地区。所以我一直认为南海诸岛是我们中国的,应当是没有问题的。舆图证据、文献证据和考古证据,都证明曾母暗沙等南海岛屿都是中国的。明清强盛的时候,国土有1400万平方公里。现在我们的海域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8000公里。这是明清奠定的,主要是清朝。
    第二个贡献是民族。我们56个民族,当年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从秦始皇到明朝,民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蒙古问题没有解决。清朝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候把内蒙古(庸政漠南蒙古)解决了,康熙把外蒙古解决了,后来雍正、乾隆的时候,把漠西蒙古(厄鲁特蒙古)解决了。所以,康熙说“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就是外蒙古),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话说的对,历来长城是防蒙古的,清朝时蒙古成为我们国家防御俄国等外来侵略的坚固的长城。我个人认为,从秦始皇以来到清朝,民族问题纠缠了我们2000多年,清朝是解决得最好的。所以,我觉得处理民族问题,还是要研究我们自己的民族问题的管理经验,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民族管理经验。
    第三是文化。满洲人的母语是满语。现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历经3000年没有消亡的只有中国。古埃及文明中断了,古印度文明中断了,巴比伦文明也中断了,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没有中断,是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个文明维持下来了。清朝没有中断,修了《西库全书》,搞了《古今图书集成》;还出了《五体清文鉴》,这是本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对照的大字典;
    包括前面提到的康熙时的《皇舆全览图》,等等,这些都是国家一统、民族协和、文化融合的表现。
    (二)清朝的衰落与改革机遇的丧失
    清朝也存在问题,我举一个例子——八旗制度问题。八旗制度是清朝根本的社会制度,前朝没有,后世也无。清朝兴也八旗、败也八旗,八旗盛则清朝兴、八旗衰则清朝亡。努尔哈赤制定八旗制度的时候,这个制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清朝定都北京后,多尔衮把八旗制度往全国推行。这个八旗有12个“定”。
    第一,定身份。现在很多人都管在旗的叫旗民。我认为这么说不对,在清朝,旗是旗,民是民,是两种不同身份,他们叫旗人、民人(就是老百姓)。旗人身份不能转成民人,民人身份也不能转成旗人,特殊情况除外。所以定身份,世世代代都定了。
    第二,定旗份。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的永远是上三旗,下五旗的永远是下五旗。旗之间是不能变动的。
    第三,定佐领。清朝八旗三级管理,基层叫作牛录(佐领),中层叫作甲喇(参领),上层叫作固山(都统)。牛录300丁,按照人数来首相当于现在一个营,我认为大体上相当于现在一个团的建制。甲喇相当于一个师,固山相当于一个军,说24旗相当于现在的24个军。最基层的佐领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团长,佐领主要由五类:勋旧佐领,优异世管佐领,世管佐领,互管佐领,公中佐领。佐领不仅是军事首领,还是行政首领,同时还是宗族的族长、总负责,其职务如互管佐领是世袭的。
    第四,定住地。北京北城是黄旗,东城是白旗,南城是蓝旗,西城是红旗,固定了,每一个胡同都定好了。
    第五,定钱粮。旗人有钱粮,这个大家都知道。
    第六,定土地。多尔衮率清军入关的时候,跑马圈地都定好了每个人多少地。由于土地不能流转,这问题就来了,不要说万世一系,到入关以后的第二代、康熙年间的土地矛盾开始激化。
    第七,定生计。八旗子弟跟明朝一样,不许做工,不许务农,不许经商,但是许当兵,并且当兵有指标,一家一个当兵,后来增加兵额到两个。如果一个家庭有7个儿子,那剩下的5个也没有办法。
    第八,定学校。哪儿的旗人,学校就在哪儿。
    第九,定服饰。各个旗有各自的衣服,配饰也是固定的。
    第十,定婚姻,满汉不能通婚,但是后来又变通了。
    第十一,定法律。旗人、宗室犯了法,知县、知府都不能管,由单独的佐领来管,这就是法律特权,同罪不同罚。汉人和满人发生冲突时,汉人归汉官判,旗人归旗官判,旗人官员可以豁免或重罪轻罚。
    第十二,定丧葬。死了埋在哪儿还得定。倘若你是福州将军,派到福州死在那儿,还得把尸体运回来,埋到固定营地。
    到了清朝宣统时候,北京的旗人100多万人,养活这些人口成为很大的问题。清朝后期,好多旗人没有饭吃,规定给的粮和米却迟迟拖欠。就像明朝中后期,很多贵族开始当强盗,烧杀抢掠,还有一些隐姓埋名的去当雇工,以谋生计。常说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提笼架鸟,都是八旗制度所致,所以要改革八旗制度。
    第一制度改革机会是在多尔衮执政时。清军进入北京城后,面临的形势就变了,掌握全国政权跟在关外不一样,要考虑长治久安的问题。多尔衮照搬了他爸爸努尔哈赤和哥哥皇太极的办法,在北京实行八旗制度。顺治帝英年早逝,这个问题就要由康熙帝来解决。康熙帝在位61年,他登基20年之后全国局势基本安定下来,连续41年中原地区无战争。从秦始皇到宣统2132年中,只有康熙一朝40多年没有战争。所以我们新中国成立60余年,中原地区没有战争,给我们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个难能可贵的条件。
    康熙帝看到了住房难的问题,就拨款项盖了2000间房子,老百姓不胜恩泽。但是2000间房子解决不了问题,于是把这个重任就转给了雍正。雍正帝一登基就连着发了11道谕旨,给总督一道,给巡抚一道,给布政使一道,给知府一道,给知州一道,给知县一道,给总兵一道,给提督(各省军区司令)一道,等等,总共11道。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只能手写,每个总督一份,每个巡抚一份,当时1300多个县,给知县得抄1300份,都得事前准备好了,正月初一这一天全部发出去,雷厉风行。现在好多搞清史研究的说雍正帝是改革家,的确雍正帝做了一些改革。但是他的改革还是矛头冲下,总督要廉洁、巡抚要廉洁、知州、知府、知县要廉洁,否则严惩不贷。庸政十三年,没有触动清朝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八旗制的问题。他虽然做了一点尝试:移民,给老百姓钱、地,搬到关外去生活,自给自足。但是钱发了,有的人却不去了。还有领了钱去了,马上又回来。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按道理雍正帝这个强势的皇帝可以推行一部分改革,但是八旗制度最为关键的十二定,一条都没有改。
    乾隆在位60年,大全在握皇恩浩荡。乾隆帝也发现了住房难的问题,很多旗人从顺治、康熙、雍正,再到乾隆,已经第四代了,还住在如锣鼓巷,院里住不下了。乾隆帝说盖几百间房子象征性的解决一下,结果也没解决,特别是八旗制度这十二定,一条没解决。明朝养的是朱元璋104个封王的皇子和他的家属。清朝养的是八旗,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一共24个旗和他们的眷属,人数就多了,每个人全由国家包养起来。
    嘉庆帝登基,白莲教折腾了八九年,花了2万万两银子把这事平息下去了,也没改。重任又转给道光了。
    作为皇帝,首要责任是怎样填补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道光帝没有。鸦片战争战败,道光帝不但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反而认为林则徐不好,把他分配到新疆伊犁,没有真正的研究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该怎么解决或实行改革。历史上我们看不到道光帝改革。道光帝要承担历史责任,中国清代第一个和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割地赔款的,就是道光皇帝。
    咸丰时期,内有天平天国起义,外有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顾不上改革,31岁逝在避暑山庄。同治18岁亲政,实权很快掌控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家中关系不和,就更顾不上改革了。虽然做了一点改革,也马上遇到了戊戌政变。直到八国联军之后,慈禧逃到西安发现改革的重要,再要改革已经晚了。
    总的来说,清朝历史有8次改革的机会,都丧失了。最后清朝统治被辛亥革命推翻。现实是很痛苦的,清朝的大贵族、亲王都要靠卖字画、文物为生。一般旗人没法生活,拉洋车又没体力。
    像德胜门、安定门里一般的旗民,家庭妓院非常普遍,就靠女性卖身来养家糊口,最后损害的还是八旗自己的人。
    所以,明清兴盛的种子是明太祖、清太祖播下的,灭亡的基因也是明太祖、清太祖埋下的。清朝讲究“祖宗成法”、“率祖旧章”,即祖先订立的章程一定遵循不能改变。凡是祖宗说的话,
    清朝后来皇帝都不能变。所以矛盾越积越深,社会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连皇室自己的人都养不起了,那老百姓就更养不起了。明朝灭亡、崇祯自缢这个坟墓是朱元璋挖的第一锹,后来清朝
    宣统换地被推翻、清朝灭亡的坟墓是努尔哈赤挖的第一锹,以后一代一代往下挖。所以从明清来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明清朱氏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历史是严肃的,不带感情的。
    三、读史心得
    最后我用点儿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史心得。我学历史特别是清史几十年了,唯独关心历史人物,读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上的人物成功者少,失败者多。每三年到北京来科举考试,一般的情况下1万人左右,多的时候2万人左右,录取一般在300人左右,少的时候八十几个人,少部分人金榜题名,大部分人名落孙山。就算考上进士,有的人等了20多年,没有工作岗位;就是有工作了,和年轻时想象的一番抱负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就思考一个问题:历史上成功者为什么成功?失败者为什么失败?努尔哈赤也好,康熙帝也好,论其人生还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顺治帝也好,咸丰帝也好,论其人生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归纳而言,所有成功者的原因共两个字——四合;所有历史人物失败的共同原因就三个字——四不合。“四合”为: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与自己合;“四不合”为:与天不合、与地不合、与人不合,与自己不合。
    第一,天合。这里的天,主要指天时。所有人,上到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离不开天,都在苍天之下,无一人例外。白人、黑人、中国人、美国人,所有人都在苍天之下,因此都得面对天。所有成功的人都要有天时,魏源把它叫作大天时、小天时,用的话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如果朱元璋早生100年,
        
    那时成吉思汗驰骋欧亚大陆,黄觉寺一个小和尚能成功吗?如果努尔哈赤早生100年,那是明朝正强盛的时候,他不可能仅靠13副铠甲起兵就能把天下都拥有了。今天因为有改革开放这个大天时,所以我们很多事可以做,利用好这个天时来发展国家、发展自己,天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是看谁会借天时,谁不会借天时。
    第二,地合。这里的地,主要指地利。地利太重要了,如果朱元璋不是生长在安徽凤阳,而是在苏州,肯定当不上明太祖。努尔哈赤如果不是生长在辽宁抚顺,而是在北京通州,肯定成不了清太祖。在山沟里,以赫图阿拉作根据地,努尔哈赤借了这个地利逐渐发展壮大。萨尔浒之战,明朝之所以失败,清军之所以胜利,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地”,努尔哈赤借地利把明军打败了。我去战场考察过,旁边都是高山,中间是一条羊肠小道,一个人行路勉勉强强,明朝几万军队都要通过这条小道。努尔哈赤就利用这个地形,两面埋伏伏兵切断,围而歼之,明朝大军就完了。明朝大军没有考虑地形的问题。所以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考虑“地”,借这个“地”来发展。地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你怎么借地利、用地利。
    第三,人合。周围的人际关系,这个大家都有感受。
    第四,己合。我总结有几个平衡:意识生理平衡。首先处理自己的生理的平衡,人的器官天生不平衡,所以,要人为地主动管理各个器官达到平衡,否则就有病。生理不平衡,严重了就出大问题。二是心里平衡。压力越大、工作越累,越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据统计,我国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严重的有800万,就是因为没处理好心里平衡。无论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都要尽最大努力来处理这个心理问题。三是伦理平衡。四是易理平衡。哲学是西方的词,我们自己是易学,易理平衡就是阴阳平衡,这是更高的境界了。
    生理平衡是最低的境界,心理平衡是其次的境界,再就是伦理平衡,最高的境界是易理的平衡。《易经》的“易”字有不同的解释,但我的解释还是日月,上头是个日,下头是个月,日月之间的运转要平衡。《易经》不是某些人的看风水、算命,《易经》就是求变求新,通过变化来日日新,又日新。所以,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供你们参考——就是“三自一易。三子:第一是老子,《道德经》,字数少,5322个字,还不到报纸一版的字数;第二是孙子,《孙子兵法》也不长,6072个字;再就是孔子,《论语》是15876个字。这三本书加在一起是27270个字。字太少,大家可以试试,批判地看,不是全盘接受,增加我们的智慧。“一易”:就是《易经》,一本哲学书、智慧书。《易经》字数不到30万字,慢慢看,孔子七十学“易”,慢慢地来考虑这个事情的阴阳变化。学会反观,阳的时候从阴的角度来看,阴的时候从阳的角度来看,日中的时候要考虑到日末,月圆的时候反过来看月缺。我们吃了个大亏就是有时候光看圆不看缺,所以1958年就有说法,粮多的时候怎么办,大家是不是可以吃4顿饭、5顿饭,你光看着圆了,没看到缺,第二年就没饭吃了。我们要看老子、孔子、孙子,学一点《易经》,增加我们的智慧,更好的增强自己的修养,做好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