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15时10分,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总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来新夏先生以其开创性的北洋军阀史研究而闻名史学界。他在“文革”时受到冲击,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因为研究北洋军阀史,被人指为是专门研究“坏人”的历史。 夫人焦静宜表示,遵照来新夏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4月2号上午的遗体告别式只有家人和亲戚参加。 家人 先生因肺病感染入院 此前,来新夏身体较好。夫妻俩曾经来北京,参加中华书局《三百年来人物知见录》修订版的座谈会。当时,来新夏气色不错,声音也很洪亮。焦静宜称,来新夏是3月1日因肺病住院的,在住院的一个月时间里,自己一直在医院照料。在医院,来先生又发生了急性心梗。主要还是年纪大了,抵抗力变差。 来新夏生前曾经表示,他希望丧事从简。焦静宜说,来新夏去世后,“我和家人在家里挂了他的遗像,设了一个小灵堂,供他生前接触的社会各方人士前来吊唁、告别。2日上午的遗体告别式,只有家人和少数亲戚参加。” 学界 张鸣:他是优秀的前辈学人 人大教授张鸣表示,“来先生是北洋军阀研究的开创者和先行者,我从他的著作和编的史料中受益。我不认识来先生,但是早年看过他的书。我刚出一本讲张勋复辟的新书《共和中的帝制》,还用到了他编的一些北洋史料。” 张鸣说,“来先生是他那一代学者中的佼佼者,他的学风值得尊敬。他的《北洋军阀史》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于研究对象带有贬义。作为历史学家,对于研究对象不应该怀如此的先入之见。在来先生那一代学者当中,这样的做法很普遍,来先生也没有完全免除。但是,来先生文笔很好,他的书比较好读。相对于一些学者唯物史观没好好用,写得又枯燥,来先生超出他们很多。” 弟子 我们没有在他生前把传记写完 来新夏的弟子刘刚获悉老师去世的消息后,立刻从南昌动身赶回天津。而刘刚的夫人,同为来新夏弟子的李冬君教授也从苏州赶回天津。 刘刚称,自己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在南开求学时,听来新夏先生版本目录学的课。“来先生讲了两句话,让我和李冬君受益终身,一句是太史公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讲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怀抱,感情很深,当时对我震动很大。他当时讲的目录学内容我现在记不太清了,但这句话的大格局和大视野,我印象非常深刻。还有一句话是章学诚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句话讲的是具体的治学方法。” 记者几年前去来新夏先生家里采访时,曾听他说起过自己想要做的多种学术计划,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刘刚证实,“他多少年以来一直是这样,当年下放到牛棚里都没有闲着。白天出去劳动,晚上回来治学。一些上百万字的巨著,就是这样做出来的。他快90岁时,还在做几百万字的张之洞《书目答问汇补》。除了这些以外,他晚年还写了几百万字的随笔、书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文学性的,他写的都是第一流的文字。” 刘刚表示,“来先生88岁米寿后,把给他写传记的重托交给了我和李冬君,但是我们没有完成,总觉得他身体很好,没想到去得这么突然。目前,我们已经做完了他的年谱,预计传记今年写完。” 出版方 他一生都在为文化传承努力 中华书局编审、学者柴剑虹说,“我与来先生有三重关系:他是我们的老师启功先生最早一批学生,我是启功先生后来的学生;我们是浙江同乡,他是萧山人,但是出生在杭州;然后是作者和出版者之间。我们认识很早,后来启功先生介绍了之后,我们的往来才增多。” 两人往来密切是在1998年之后,柴剑虹在中华书局汉学编辑室做主任,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皓首学术随笔”,收入了来先生的著作。后来,来新夏又在中华书局陆续出版了《书目答问汇补》、《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增补本)、《清人笔记随录》、《古典目录学》、《友声集(精)——来新夏教授九十初度暨从教65周年纪念集》等著作。来新夏得知柴剑虹退休以后帮冯其庸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了一本《瓜饭集》,说自己没有在商务印书馆出过随笔,于是,柴剑虹帮他联系,“商务这边很高兴,我给他这本书做了责编。” 来新夏80岁的时候,90多岁的启功先生托柴剑虹给他带去一幅用硬笔写的诗,其中第一句是 “难得人生老更忙”,称赞他笔耕不辍。柴剑虹称,自己前不久还收到过他寄来的新书《旅津八十年》,没想到这竟成了与先生的最后一次交往。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来新夏 资料图 人物小传 来新夏,浙江萧山人,1923年生于杭州,194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垣、余嘉锡、张星烺、启功等著名学者。后入华北大学,随范文澜读研究生。1951年至今,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校务委员、图书馆馆长、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图书馆学情报学系主任等职。去世前任教育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 来新夏在学界素有“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之称,在历史学、方志学、图书文献学等学科领域都开一时风气之先。代表著作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书目答问汇补》、《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和《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等。 来新夏笔耕不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笔写作。出版有《冷眼热心》、《依然集》、《枫林唱晚》、《一苇争流》、《邃谷谈往》、《且去填词》、《出枥集》、《80后》、《交融集》等。今年初,他出版了随笔集《旅津八十年》。去世前不久,他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将写作坚持到生命最后时刻,履行了自己“有生之年,誓不挂笔”的诺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