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象形文字,识别它具有相当的难度。 古英语写的诗歌《贝奥武夫》。要阅读手稿,还有一些当时的书法规则要学习。 学科建设,主要是要有优秀人才。这里,我愿就培养世界史学科优秀人才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供大家参考。 世界史学科的优秀人才,应该可以从国外吸收一部分(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这方面已经做过一些,以后还可继续扩大这一渠道。但“楚”材是否为“晋”用,还有一些问题,并非那么简单。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也不可能只依靠引进外来人才建设自己的学科,所以立足点还是自己培养。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培养世界史人才的经验,而且也出了一些相当优秀的人才。但总的来看数量还相当少,质量也参差不齐,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 世界史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 首先要求能良好地掌握外语,上古、中古史还要掌握有关的死文字,一些非洲、亚洲国家的语言文字属于小语种,使用范围不广,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要掌握这些语言,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会影响到历史学科本身的训练。有的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了世界史专业的本科、硕士连读制度,收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总结、推广。 掌握语言还只是工具性质的训练,要培养出优秀的世界史人才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从世界史专业来看,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方面的基本训练还是不错的,包括具有基本理论、史实、技能等方面的系统知识素养。但知识面可能不够广泛,对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知识少一些。知识面不够广泛可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影响,思路不够宽阔。 培养出水平比较高的博士只是第一步,还应该让他们在高等院校、科研机关继续深造。这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应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有和外国交流的良好条件,可以进行人员往来,方便我国的世界史工作者去搜集资料,进行学术访问和进修等。其中图书资料的建设是一个大问题,西方从18、19世纪起就使历史研究逐渐科学化,出版大批图书资料,以后代代积累,如今可谓“汗牛充栋”。而我国这方面图书的购买只是凤毛麟角,欠缺很多。所以如何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能为世界史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的中心,应该是一项当务之急。而且,作为外国,我们的资料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所要研究的对象国相当。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要到该国搜集原始文献和资料,这就要求世界史的博士生、教师、研究工作者能有到别国进行访问、进修的机会。当下,在许多地方院校,这种渠道并不畅通,有待加以改善。 世界史研究应有中国人的特色 中国人研究世界史,应该有中国人的视角,具备中国人的特色,这样有助于跳出欧洲中心的圈子,有所创新。什么是中国人的视角或中国人的特色,如何才能有中国人的视角,需要探索。现在不少人提倡研究世界史者,应该有相当的中国文化的修养,才能具备中国人的眼光。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新中国成立以前,大学中的世界史教学不过是一些留学生照本宣科,并不从事研究,所以没有什么积累。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化革命又使我国自己的学术传统几乎中断。由此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中国文化传统的修养大不如前。迁延至今,历史系的学生,尤其是世界史专业的学生,对我国古典学术确实所知不多。这样在学习西方的时候就缺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参照坐标,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现在已经有许多人认识到这一点,提倡为学生补习中国的古典学术。如此一来,世界史专业的学者在花大力气掌握外国语言、文字等各种工具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中国学术传统,形成更大的压力,这如何可以达到呢?我想中国文化传统的修养,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文化的涵养,有一种观察问题的比较方法,是要从社会环境中逐渐培育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现在就要把这件事重视起来,实行起来。 以世界眼光研究世界史 中国人研究世界史,不仅要有中国人的眼光,而且还要有世界的眼光。对世界历史的重新审视应该说早已开始,相延数百年的欧美人构建的史学大厦已经受到挑战。上世纪80年代,萨义德的《东方学》出版,提出东方主义是西方人构造出来的,体现了西方的文化霸权。萨义德的说法在世界文坛与史坛引起巨大的反响,由此促使人们思考重新构造世界历史的问题。此后,有弗兰克、吉尔斯、阿布—卢格霍德等对世界历史体系重新考察,划分出世界历史的发展周期,认为直到18世纪东方都比西方先进,而后西方才暂时胜出;彭慕兰的《大分流》也具体论证直到18世纪欧洲并不比东方先进,后来西方率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乃是西方地理环境和殖民主义的结果。目前,论述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和西方文明一直到18世纪仍然落后于东方的书籍已经大为流行,成为世界历史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当然,颠覆历史学上长期构建起来的西方主义大厦还需时日,但应该说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国世界史工作者的世界眼光,就是要理解、重视这些革命性的变化,并且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我们达到批判欧洲中心论的一种途径,也可以以此探索如何构建新的世界史。 如何具有研究历史的世界眼光?我以为首先是学人应当高瞻远瞩,建立宏大志愿,为国家、民族、学术贡献力量;其次还应该了解民生之不易,稼穑之艰难,从社会中学习自己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学术上既要百川汇海,吸收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也要在一定领域力求专精,深入钻研。如果没有广博,就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研究,不能提出体系性的问题;如果没有专精,就不能深入了解西方学术之根本,无法窥其堂奥,如何还能推陈出新呢? 因此,希望我们整个社会都来创造条件,培育良好的客观环境,利于人才的成长。这个良好的环境之一,就是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术。良好环境之二,就是要有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制度环境。应该在研究中提倡百家争鸣,自由争论,以利于得出正确的认识。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