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门问学记——兼忆史学家龚书铎
龚书铎,福建泉州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曾担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1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前些天上网,突然看见龚书铎先生去世的讣告,我一下子就懵了。去年冬天,我曾到医院看望过龚先生,晚上和他聊了半个小时,他怕我们说话的声音影响别人睡觉,便说等他好些时,我可再去。此情此景,恍如昨日,我不禁痛哭失声。 龚先生是著名学者,对我这个父母皆不识字的农家子弟而言,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处世的尺度上皆有教育之恩。初读龚先生的文章时,我刚20岁出头。那年,我买了本《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内收录先生的文章,便想着将来要是考研究生,就考他的。那是一个乡下中学老师对研究中国文化史学的渴望,显得有些遥不可及。没想到后来真能见到龚先生。 1998年,龚先生来广西师范大学主持历史系硕士生论文答辩,我与他偶遇。趁答辩中场休息,我向龚先生表达了要报考他的博士生这一愿望。当天晚上,唐凌教授安排我与龚先生在宾馆的房间里谈了半个多小时。龚先生问起硕士论文准备研究哪些内容,我说想研究章太炎的伦理思想。龚先生说,国内章太炎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是复旦大学的姜义华教授,随即,他又说了一些文化史学研究要注意的问题。次日,龚先生与历史系师生座谈,内容涉及史学能否假设等问题,并谈到做史学研究需刻苦努力。 我早有考博士研究生的愿望,但在与一所师范大学签约后,加上父亲去世的打击,便想放弃。后来,在朱从兵老师的再三督促下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考试,还真考上了,自己都觉得意外。由此,跟随龚师开始了三年的求学生涯。 龚先生给我们开设了包括文化史在内的近现代史课程。他上课基本要早到半小时,主要是去系里拿信或报纸,而我们这些学生则主要是见面聊天,说近期新闻,有时也谈一些趣事,谈得热火朝天时,先生亦加入,说说他的一些看法。先生喜欢抽烟,上课亦基本不“断火”。在烟雾缭绕中,先生看起来仿佛也慈祥了许多。 读博士学位时,让我头痛的是该如何确定选题,原打算继续做硕士论文的后续研究,先生遂让我将硕士论文及其评议书交给他,看看是否还有写作空间。我很是高兴,这样博士生涯就轻松了,章太炎的材料毕竟没少读。没想到,再见先生时,他说要重新定选题。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我跟先生说想做近代翻译机构的研究,但先生说那大多是描述,很难写出思想深度。这可把我愁坏了,又换了几个题目,先生都说先要好好读书,大概是不同意的婉转说法。我感到压力巨大,有时晚上苦闷得睡不着。睡着了,也在梦中苦苦地想选题。有一次,半夜惊醒,毫无睡意,面对窗口打发时光。当时我住顶楼,向下俯视夜幕下的学院路,灯火散落在树荫的婆娑之中,不时有出租车像夜猫子般静悄悄地掠过,为了熬过漫漫冬夜,我便数出租车。 记得上课时,先生曾讲过很多选题可考虑,其中包括从翻译比较的层面去解读严复及其思想。在图书馆里,我发现《天演论》各版本的一些差别,并试图就此对进化论传播时间与维新思潮进行研究。我把自己原为英语专业的背景及研究设想跟龚先生说了,得到了先生的首肯。此后,趁上课前空隙时间,常与先生商讨自己的心得,并介绍说南开大学有严复校对的《天演论》稿本,颇有价值。先生让我去查看,我虽口头上答应,但觉得为一本书专门去一趟,值得吗?后来,先生多次问我去了没有,这才匆匆赶去。这一行果然有收获,我找到严复的校勘本《天演论》,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史学史研究》上,并参加博士生京师杯论文赛,获得一等奖。 但我的博士论文要集中做《天演论》版本校勘,并从中剖析思想,三年之内能否做出来自己也没有把握。我跟先生说,严复的社会学思想研究很少,材料很多,自己想将题目拓展一下,先生有点失望,但旋即同意。开题陈述时,我称要在严复译著语境中呈现并解读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意义。记得当时就有老师说严复译著比照本身就有难度,再上升到世界的高度,难度更大了,做得了么?陆续有老师提意见,先生没有说什么。终了时,先生说:“让他试试吧。” 接下来就是博士论文写作。为了对严复译著有准确的把握,我每天清晨到学校的林荫道上大声地朗诵《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等英文原著,以增进理解。我的论文共有四章,可能是材料积累多了,一下笔不能自持,第一章便写了十多万字。在论说思路上,将严复与李鸿章幕府相联系,试图在社会与思想之间解读严复译著,并注意文本的社会语境。其中,还引用了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中对严复的看法。孙氏的日记有厚厚几大本,与严复的交往零散地呈现在日记的字里行间,这让我心中暗暗叫苦。有一次,我看到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严复与孙宝瑄交往的史料全文摘录,心中窃喜,就直接引用这一史料汇编。 论文的第一章第一节交上十多天后,龚先生叫我到他家去取,看到论文的头十几页上面密密麻麻的“龚氏字体”,心中颇惭愧。我可能写了一万多字,而先生批注有四千多字,且核对注解并依据史料说我下的结论稳妥与否。面对先生指出的问题,霎时大汗淋漓。更让我难堪的是,先生指着《忘山庐日记》说,你写东西核对了没有,我说核对了。龚先生说你看看,他便开始数,1、2、3……一直数到81,“你看看怎么回事,怎么会掉了81个字?”我惭愧得想找条地缝钻进去。我承认自己用的是史料汇编,但偷懒没有核对日记原本。先生说,若有第一手材料的,当然是首选。没有的,才退而求其次,即使图方便也要核对史料的原始出处。回到宿舍校对日记原文,这才发现史料汇编漏印了整整一行字。这次教训我终身难忘。 我的博士论文写作非常辛苦,也颇艰难。就写作而言,论文中部分句子表达不畅,就如译文那样生硬。这可能跟自己学英语的背景有关。先生说了多次,有一次,甚至拿出桐城派关于文法的段落,给我逐字解释。如此苦心,学生唯有更加刻苦。最终答辩的博士论文约20万字,四易其稿,总字数近80万字,先生皆不厌其烦地仔细批阅,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答辩时,由于我对论文过于自信,竟反驳个别答辩委员的质询,气氛有些冷场。当同门三人答辩全部结束后,先生表示对我有话要说,指出我所谓在史料考证中见思想脉络的说法,有夸大之处,他专门打电话就我的论文与有关专家交换意见,认为我的考证功力有待长进。先生顺便提及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我的自负予以批评,希望我毕业后在研究上继续探索,语调轻缓却不乏严厉。 毕业后,因种种原因,我到安徽大学新闻系任教。先生对我换专业显然有些失望,但终究没有说什么。他告诉我,第一年要将大学讲台站稳,备课最要紧。上课得心应手了,再谈科研。我自己则表达了想一个人写一套中国近代报刊史系列丛书的愿望。先生说,报刊史现存的问题是一些著作将一个个报刊变成创刊、发行或终刊等名词解释之类的串联,没有很好地揭示近代报刊与社会的血肉关联。他叮嘱我既然到了新闻系,就要好好在这方面努力。同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注意新闻专业的特点,不能拿历史系的那一套应付新闻系的学生。 与同门相比,我的幸运之处是龚先生数次到安徽大学讲学,作为学生的我常被学校指派陪先生走一些地方,诸如黄山、九华山、歙县等地,这样就有了更多与先生独处的机会,也“收获”了诸多的合影。有一次,在九华山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上我同先生聊天,先生说这儿的空气太好了,他要抽支烟。看着眼前的先生在这偏远之地惬意地吞云吐雾并若有所思,我不禁笑了,说先生您就在这儿多待几天吧。先生说此地是世外桃源,回北京有看不完的书稿,更有接不完的电话,是真正的心累。接着,他问我近来读了哪些书,研究有何进展,我一一汇报。 记得先生说这些话时是在2003年10月份。时隔8年,先生却突然与我阴阳两隔。此时此刻,正在伦敦访学的我,只能向着中国的方向与先生垂泪告别:先生,您在学术上对学生的栽培,我终生不忘,永远缅怀您给予学生的教诲!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