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2007012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最近, 中共中央进行集体习, 学习内容是“十五
    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学习中, 胡
    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在当前我国正在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形势下, “要更加重视
    学习历史知识, 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
    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
    律, 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
    ⋯⋯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
    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紧紧地抓住历史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 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我觉得,
    这是我国高层领导对于学习历史、尤其是世界历史的
    意义阐述得最直接、最透彻的一次, 体现着我们这个
    民族正在对世界投入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心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封闭, 中华民族本身就是
    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
    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 这个过程就是古
    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 我们
    的民族取长补短, 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 由于融
    合, 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 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
    古代民族的兼收并取, 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 由此奠
    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实际上, 一部人类的文
    明史, 就是文明的竞争史。竞争一方面是创造, 另一
    方面是去除: 经受竞争的磨炼便可以向前推进, 创造
    新的文明成果; 未经历竞争的磨炼或未能经受竞争的
    考验的, 便成为僵化的过去, 成为去除的对象。这样
    的事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文明意味着挑战与应战。翻开人类的历史, 这种说法
    是有道理的。
    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 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
    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 但同时也意味
    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
    不看竞争的现实, 在竞争的环境中一定会碰得头破血
    流。这样一个教训, 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
    国人吃足了苦头, 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 我们就
    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 就是这样一部
    “心态史”。所以, 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
    态, 对国家的发展, 至关重要。
    那么, 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 抬起眼
    睛来看别人, 既看别人的过去, 也看别人的现在。改
    革开放以来, 我们越来越明白: 不看别人的现在, 那
    就是夜郎自大, 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之重要
    性, 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由此, 才会出现历史(尤
    其是世界史) 之“边缘化”与历史教育之“淡薄化”。
    从这个角度来读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第九次集体学
    习时的讲话, 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意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
    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 他为什么成功
    ———成功的根源在过去; 别人现在失措, 他为什么失
    措———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
    现在这棵树, 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
    信: 一个国家的兴盛, 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 而这些条件难道是在一瞬之
    间一蹴而就的, 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
    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 又有谁能够相信: 一个国
    家的挫折, 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
    面的问题所造成, 而这些问题难道是一日之间成三尺
    之寒, 并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
    的顽疾? 不懂历史, 就不懂现在; 看不懂历史, 就看
    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开放的心态, 懂得要张大
    眼睛来看别人; 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于不看别人的
    现在, 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所
    以胡锦涛同志说: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 加强历史知
    识的学习, 包括学习中国历史知识和世界历史知识,
    “既是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现实要求, 也是培
    养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
    历史知识, 能够使我们把中国的事做得更好!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 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
    史不仅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 而且是世界其他民
    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 学习历史有什么
    用? 我的回答是: 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历史纪录的是前人的经历, 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
    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 吃一堑, 长一智。经验提供
    的是成功的智慧, 教训使后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
    望自己成功、不失败,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就是成功
    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 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
    镜子前, 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 这
    就是智慧的表现。我还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比喻: 历史
    虽然无言, 但它却会说话; 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
    了不起了, 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 这就是伟大的
    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 但是要想听
    历史、懂历史, 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 在历史
    的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
    中国正置身于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中国的现代
    化大有希望。对中国来说, 现代化是前所未有的事
    业, 但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中国又有许多前车之鉴。
    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在, 世界历史有特别的意义。别国
    的历史, 无论是先发展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 都隐含
    着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让这些历史说起话来,
    对中国当然是巨大而无形的财富。近二十年来, 我们
    已经把历史的作用太“边缘化”了, 外国的历史尤其
    被忽视。这仿佛是把闪光的金子当作石头, 同时又总
    在抱怨找不到资源。有些人天天喊: 要总结经验教
    训; 世界历史上那些最宏大的经验教训放在那里都不
    去总结, 喊这种口号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 要真正让每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懂得
    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的。我们
    要长期坚持历史教育, 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
    而这种历史感, 正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但是
    对这种传统, 我们需要做一点补充, 这就是: “不仅
    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 不仅要有深远
    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正是在这
    一点上, 总书记的讲话推进了我们的传统。我们民族
    已经走向世界了, 我们看过去, 不仅看我们自己, 也
    看全世界; 而这就意味着: 我们展望未来, 不仅展望
    自己, 也展望全人类。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转自《解放日报》2003. 12. 1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