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璋ersonName>先生交往算不上多,只在学术会议上见过几次面" /> 
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我们家的“七月派”情结——为怀念绿原先生而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我生命中极为崇敬的三位学界老人——许国璋、张正东、绿原,都先后驾鹤西去了!
    我与ersonName ProductID="许国璋" w:st="on">许国璋ersonName>先生交往算不上多,只在学术会议上见过几次面,之后通过几次信,但他是我初涉外语人生时的超级偶像。1995年初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偶然读到《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关ersonName ProductID="于许国璋" w:st="on">于许国璋ersonName>先生去世的讣告时,痛心惋惜不已。后来写了一篇《飞越无限的许国璋》怀念文字(http://big5.chinanews.com.cn:89/zhonghuawenzhai/2000-12-01/new/(19)-ifbase4-base12-JTIwMS5odG1s ),发表于2000年9月《人物》杂志上,并在《光明日报》和《中华文摘》全文转载。
    我的学术倾向和研究兴趣更多地是受到ersonName ProductID="张正东" w:st="on">张正东ersonName>教授的影响。本人创用的“自助外语教学法”浸染了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先生的心血,他扶植后昆的精神和行为更令人感动!ersonName ProductID="张" w:st="on">张ersonName>先生是今年8月离我们而去的,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拟出版《张正东教授纪念专辑》,我应约撰写了《中国外语教育的脊梁——怀念张正东先生》一文(http://www.cawhi.com/show.aspx?id=6373&cid=5)。愿我的这朵小白花能融入大海里的那片蓝……
    同样在2009年,一个月之后,我十分爱戴的另一位老人也骤然辞世,他就是当过半个世纪“隐身人”的著名诗人和翻译家绿原先生!(绿原简介:http://www.whoswhochinese.com/wsw01/luyuan.htm)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具有真知灼见的文艺理论家和诗人胡风先生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主编《七月》和《希望》杂志,并以《七月》、《希望》为阵地,扶植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据十分保守的数字显示:“七月派”作者自八十年代复出至今,先后出版的个人专集就有近百部,从而使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这一流派的鼎盛时代。
    “七月派”代表人物有胡风、鲁藜、邹荻帆、绿原、曾卓、牛汉、冀汸、罗洛、杜谷、梅志、贾植芳、胡征、孙佃、何满子、路翎、耿庸、朱健、鲁煤、徐放、化铁等。绿原先生在《白色花》《序》中写道:
    本集题名《白色花》,系借诗人阿垅一九四四年的一节诗句:
    要开作一支白色花——
    因为我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然后我们
    凋谢。
    家父桂向明是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是胡风麾下“七月派”诸多诗人和作家的挚友。他发表过一些关于友人的文章,如《黄金合铸胡风身》(《山西文学》),《绿原,诗之骄子》(《黄河文学》),《两个路翎》(《炎黄春秋》),《曾卓,不羁的诗魂》(《纵横》)等。在他的友人中,我有幸与现年已93鹤龄的冀汸先生见过面。那是我来杭州工作不久,家父来了,我陪他前去西子湖畔的浙江医院探望久违的老朋友冀汸先生。
    “七月派”诗人多数为湖北人,且部分在湖北工作。家父桂向明1950年结业于南昌大学政治专业,历任解放军五十一军政治部直属政治处干事,湖北军区后勤部见习参谋,宜昌专区干部文化学校教师。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同的志向,使家父有缘结识“七月诗派”的主要人物胡风、曾卓、绿原等人。胡风被视为“民族的脊梁”,“七月派”诗人的作品被称为“人之诗”,“七月派”诗人则被誉为“人之花朵”。对绿原来说,上世纪40年代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一春”,80年代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二春”!
    2002年4月,曾卓去世时,家父悲痛欲绝,神情恍惚数月,他们都是“钟情的人”!所以,此次绿原先生谢世,考虑到家父健康状况不佳,我们都不敢马上告诉他。绿原是“胡风集团骨干份子”,家父是“胡风影响份子”。他们都“为诗而受难”!家父在《人淡如菊》集子“序言”中称自己:
    读过书,中学没有毕业;当过兵,却不会放枪;执教数十年,评不上高级职称。……此生无大过,惟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能和胡风等高贵灵魂亲近,并蒙受七月派余泽。
    家父曾在一篇文章中称曾卓和绿原是“双子星座”,如今,两颗巨星均已陨落,年迈的家父能经受住如此大的打击么?
    特殊的家庭背景,使我和我的姊妹们有幸从小即浸润在诗的氛围中。孩提时代,我最爱翻看这些诗友们赠寄给家父的书籍,寄来的信件。读大学寒暑假回家,我第一时间要做的功课就是从家父朋友的书信文章中汲取营养。工作后,回家少了,家父还常常精选剪辑一些朋友或自己的诗文,复印一些信柬寄予我。每次收读,在我都是文化之大餐,精神之盛宴!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也俨然成了“七月派”的“影响份子”了!
    由于绿原先生除了写诗,还搞翻译,所以,就心理距离而言,我离他更近一些。我曾用七、八年的时间研究他的诗(有人称,他的诗仅次于艾青),他的诗论,他的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想。2007年,我在《中国翻译》杂志上发表了《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经典译作——关于绿原<浮士德>译本的思考》一文,绿原先生看后很是高兴,他曾告诉家父,过阵子准备给我写一封长信,但后来因为健康原因和精力不济,终未成文。家父也经常劝我不要过多打扰绿原先生。近些年去北京开会的机会多了,但每次想登门拜访绿原先生,都被家父劝阻了。未能与著名诗人和翻译家绿原先生谋面是我三生遗憾!其实,家父也逐渐减少了给绿原先生去信的次数,估计一年不超过10封信,而且有的信尾还注明:“不必回信”。
    近期,《东方翻译》杂志开展“让我感动的那首(些)译诗” 征文活动,我递交的文稿题为《奔向<浮士德>真谛的接力赛——绿原和他的<浮士德>译本》。
    《浮士德》的汉译者中闪烁着一连串光辉的名字——郭沫若、周学普、钱春绮、绿原、樊修章、董问樵、杨武能等。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家父桂向明就建议我读读《浮士德》,感悟人生真谛,崇尚学习与体验,但直到前些年,我才算通读了这部名著,藉助的是钱春绮、绿原二位先生的汉译本。对于绿原先生,本人更熟悉一些,主要因了家父与他的特殊私交。2000年8月4日,绿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里,我看到了他,看到了他的夫人罗惠。我感到惊喜和欣慰,因为绿原先生作为半个世纪的“隐身人”,终于亮相于“东方时空”了。其《浮士德》译本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2007年获首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理由:“以翻译德文作品为主,勇于向德语文学史上最经典的诗人诸如歌德、海涅、里尔克等人进军,翻译了他们的诸多诗选,直至攻下巨著《浮士德》。”
    1980年7月1日胡风先生致信绿原:“……我还有一种也许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能把《浮士德》介绍过来,也是你对我们中国的一点宝贵贡献。因为,虽然《浮士德》早在解放前就有郭老的译文,但我仍然认为,浮士德等于没有到中国来,以你的对于中国语言的敏感和选择能力,应该可以达到作品所应该达到的高度艺术性的。”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翻译过程中,绿原先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照国内外各种版本,直接从德文翻译。他主要采用了德国雷克拉姆出版社1983年的原著版本,参考了钱春绮先生的中译本,贝阿德·泰勒的英译本及其注释,以及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希教授和洛塔尔·沙伊特豪尔博士合著的《浮士德诠释》。经过多年殚精竭虑的艰苦努力,绿译《浮士德》于199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笔者认为,绿原先生的《浮士德》译本是跨文化传播意义上的经典译作。
    首先,它尊重语言的不同特性和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在翻译过程中大胆地以散文形式为主,只保留一小部分韵体,传递了接受美学的魅力。法国天才诗人杰拉(Gerard de Nerva],1808-1850)曾推出《浮士德》上卷的法译本。“杰拉的法译本尽管大部分用散文,歌德却称赞他译得很成功。他说,‘我对《浮士德》德文本已看得不耐烦了,这部法译本却使全剧再显得新鲜隽永’。”(艾克曼)
    其次,重视整体效果。这一点,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生导师韩瑞祥教授曾撰文作了精辟的阐述:“绿原先生的译文无论从整体的把握和由此而决定的形式的转唤还是语言的融贯上来看,译出了歌德的风格,译出了原作的神韵,是近年来我国德语文学译介中一部难得的杰作。”
    最后,译者以更亲近的口语,把《浮士德》呈现在我国青年读者面前,便于学习和了解原作中深奥、崇高、庄严、博大的义理。这些无疑都是“顺应理论”成功实践的范例。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集诗人、文学家和翻译家于一身的译者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正所谓“非知者不能译,非译者不能知”(绿原语)。
    曾有人怀疑绿原先生的德语水平。那么,这个在狱中自学德语的人,德语水平究竟如何呢?外文所曾把他译的文字古怪的让波尔的《美学入门》的一章,送给著名学者钱钟书审阅。钱阅后写了这样的评语:“译得很忠实,有些地方颇传神。”(王培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翻译家周国平评述道,“在郭沫若之后,绿原所译的《浮士德》,也同样成了名译”。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歌德与绿原并世,必然是莫逆于心的。事实上,绿原对歌德的崇拜和敬仰是由来已久。他在1948年写的《诗与真》显然受了《歌德自传》的启发。他在诗中将自己比作歌德笔下的少年浮士德,将诗比作梅菲斯特。而从其晚年创作的《歌德二三事》更可看出歌德对绿原一生的深刻影响。
    韩瑞祥教授指出:“绿原先生的《浮士德》译本借鉴于先行者的甘苦,扬其长,弃其短,在‘奔向《浮士德》真谛的这场接力赛’(绿原语)中迈出了令人赞叹的一大步。”
    作者介绍:桂清扬,浙江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浙江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方向负责人。Email:gqy118@126.co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