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功夫在“书”外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历史学家茶座》约我笔谈“治学之路”,一时不知从何起笔。某日忽然想到“功夫在书外”这句话,觉得不如以此为题。所谓“治学”,无非是指学习或研究自己的专业,我的专业是历史地理,应该讲我如何进入历史地理的研究领域才是。不过我觉得,纯粹的专业范围太窄,具体心得也难免有此局限,对非本专业的朋友未必有用。倒不如讲些专业以外的甘苦,或许能提供些经验或教训,这才想到了这个题目。所谓“书”者,是指本专业。
    与今天的学生相比,我进入专业领域实在太晚了——1978年10月才考取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的研究生,还差两个月就满33岁了。而在此之前,我的全部学历是高中毕业加上一年上海外语学院夜大学两年级。报考研究生时我并不知道历史地理专业的确切定义,以为是历史加上地理——都是我喜欢的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新婚成家,不想离开上海,所以只能在上海的大学和导师中选择。到复试阶段,看了当时上海图书馆能找到的有关书籍,包括先师和顾颉刚、侯仁之、史念海等人的一些论著,才知道并非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
    研究生入学后,发现四位同门中,两位是本校本专业的毕业生,一位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一位虽非历史或地理专业出身,却也毕业于名牌大学,且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自然最低。我们的年龄排列也很巧——每人差一岁,我也是排在最后。开学时,谭师还是住在华东医院,为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医院的大厅中进行的,以后才转到医院附近辞书出版社的一间会议室。除了政治、英语和我自己加修的日语外,没有其他课程,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找书看。见其他同学都已轻车熟路走上正轨,我却还不知道从何入手,只能按照先师布置,从读《汉书·地理志》入手。看到有的同学确定了研究方向,有的已在撰写论文,心中更感焦急。但一年多后,学校领导决定由我担任先师的助手,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机会。当时先师已69岁,由于在1978年初突发脑血栓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左侧手脚行动不便,但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相当繁忙,承担着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我担任他的助手后,一般每周去一二次,电话联系就更频繁,帮他整理材料,处理信件,安排日常事务,也做些科研和教学的辅助工作。在他外出时,我一般全程陪同。1981年5月13日,我陪先师赴京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大会,接着又在香山参加民族史讨论会,到6月1日才返回上海。这是我第一次陪先师外出,也是平生第一次乘飞机。此后直到1991年10月他最后一次发病,除了我去美国访问一年外,我一直陪同他外出或住在工作场所,最多的一年有13次之多,最长的一次达半年。
    由于朝夕相处,随时可以得到先师的耳提面命,我不仅逐渐熟悉了先师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也了解了他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包括他尚未发表的观点和正在探索的问题。例如他对历史上的中国应如何解释,如何界定的探讨经历了很多年,在“文革”期间曾以此为题作学术报告,但当时难免不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
    1981年在民族史讨论会上他又就此问题作了一次报告,但在整理发言稿时仍有一些地方不满意。多年后此稿发表,但他仍不时与我谈及其中一些观点。《中国历史地图集》出版后,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评价文章,他觉得有些方面没有说清,或者并没有涉及要害。在他的启示下,我也写了一篇,较深入地讨论了一些旁人较少涉及的方面。他觉得有新意,认为有些问题应该在编绘《国家历史地图集》时加以改进。又如他撰写《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时,我陪他经历了从确定题目,收集资料,解决难题,到分享完成的喜悦的全过程。与其他同学及同事相比,我不仅增加了很多接受先师言传的机会,更能随时接受他的身教,学到必须通过意会的学问。1981年10月8日,我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该文当年底即在《中国史研究》发表。1982年3月,我被录取为先师的在职博士生,一年多后,我完成了课程和博士论文,经教育部特批提前毕业,于1983年8月通过论文答辩,8月获博士学位,为全国文科首批。1985年提升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教授,1993年评为博导。1996年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第三任所长,1999年兼任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被聘为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由于我对先师的道德文章有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对他的学术和经历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先后为他起草了自传、学术概述,在赵永复先生整理的基础上整理编辑了他的论文选集《长水集》上下册,还帮他整理了几篇论文。先师归道山后,我整理编辑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日记选》,为他撰写了70多万字的传记《悠悠长水》。在协助他工作的过程中,我也有机会分担了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如《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修订,《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册》的编纂等。1982年12月,我因陪同先师而列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首次编委会,后担任其中的人口图组组长,以后增补为编委,兼任编辑室主任,承担日常编务。这些经历不仅使我较快地具备了独立从事重大课题研究的能力,而且增加了这类大型、长期、多学科、多单位合作科研项目的运作管理方面的经验,使我受益无穷。
    在担任先师的助手期间,我随同他参加过很多重要活动,如几次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大会和相关活动(如视察和评估相关的研究所、选举新院士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社科院、中国史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方志协会及其他很多学术会议或工作会议,到了国内很多地方,有机会见到很多学术界前辈,有时还能问学受教,对上世纪80年代还健在的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大家名人,我几乎都有直接的印象。这些都是中国学术史的组成部分,我有机会亲历,曷其幸哉!
    我的第二项“书”外功夫,是对专业以外的关注。由于高中毕业以后就当中学教师,除了读过一年夜大学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所以在报考研究生前,我并没有什么“专业”的概念,只是随心所欲地看书,积累知识。虽然我一向喜欢文史,但对自然科学也有兴趣,加上文革期间既无书可看,又不敢再作“成名成家”的打算,只是满足个人兴趣及当教师的需要,所以只要能找到的书报杂志我都会看。当时有一种内部发行的《国外科技动态》,我每期必看,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一度流行的新技术,我会找学理科的同学请教。但我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明白基本原理就行了。像射流、可控硅、风洞、仿真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导等概念和知识,我就是这样弄明白的。年轻时记忆力强,当时学到的往往能长期保持。对国内外新闻中涉及的科技知识,我也会想方设法找书看,找人问。林彪外逃和尼克松访华后,《航空知识》一度成为我的必看杂志。上海开始造大飞机后,我一位学航空的同学正好参与,使我又学到不少飞机方面的知识。
    读了研究生,特别是选择历史地理专业后,我才发现以前无意中积累的知识对我大有裨益,因为历史地理本身就涉及历史、地理和不少相关的人文、社会及自然学科,需要较广的涉猎和触类旁通。这样的兴趣我一直保持至今,只要有机会就会利用。去年暑假参加学校的工作会议,我与高分子化学系主任同住一室,趁机问了不少问题。参观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时,矿方专门派了一位技术人员陪同,让我证实或更新了一些旧概念。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加选择地吸收新知识既不实现,也绝无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一个人只能或只需要将自己局限于本身狭小的专业。另一方面,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的确要有所节制,分清主次,不能贪多务得,或者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目的和主见。正因为如此,我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一般仅限于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对过于高深或自己一时弄不明白的问题,我总是及时放弃,留待以后,绝不坚持。
    尽管如此,这些专业以外的知识还是使我受益无穷。学问的基本原理是相通的,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用的。历史地理研究本来就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不少领域,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正是开拓新领域的捷径。我在历史人口地理、人口史、移民史、环境变迁、人地关系、文化地理、文化史的研究中,都曾得益于以前随意涉猎的结果。我曾写过一本《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多少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其中就运用了不少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们与哈佛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目标是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由于中国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延续的、完整的历史地理资料,在内容上的先进是有保证的,但在技术方面,也要保证先进,才能在总体上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我没有能力掌握先进技术,但作为项目主持人,我必须了解有哪些先进技术可以利用,并解决利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制定编码方案时,我们曾经请国外一位专业人员设计,他搞了一段时间没有成功。在与他讨论时,我明确提出对“一地一码”的技术要求,将他做不到的原因归纳为:现有的技术达不到我们的要求,现有设备的容量与速度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资金与人力不足,他缺乏能力。由于我对相关的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他不得不承认是他个人的原因。我们停止了与他的合作,自己解决了编码中的难题。我们确定的“一地一码”的编码原则和具体方法,用“数据标准化”处理史料中时间和空间的模糊性,都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肯定。
    如果说我的第二项“书外”功夫毕竟是“书”的延伸或扩展,那么我的第三项“书外”功夫就与“书”完全无关了,那就是社会经验——各种社会活动的参与和对社会的了解。对我来说,并非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不得已的。
    我从1984年开始当实习教师,1965年8月正式当中学教师,但不到一年“文革”爆发,此后的十余年间就不务正业了。作为学校的“笔杆子”,我自己写或代别人写过各种各样的文字——表态性或揭发批判的大字报,大批判文章,致敬信,决心书,斗私批修材料,“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讲用稿,自我检查(曾代党员、当权派起草),批林批孔文章,先进典型总结材料,审查报告,处分决定,各种布告,讯问笔录,判决书(以区“公检法”名义),慰问信,悼词,凡当时用得上的文体几乎都写过。在学校里,上至“第一把手”(如“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的报告,某人在市、区会议上的发言,下至某小流氓的检查书,都写过或改过。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开全校追悼会,全部发言稿都出于我一人之手。1973年,上海市写作组为适应教育“大批判”的需要,物色年轻、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我被选中,学校已开了欢送大会,只因临时被别人顶替,才使我未进“写作班子”。
    “文革”开始当天,我就搬进了党支部办公室,负责整理材料。学校“革委会”成立后,我成为“材料组”(又称“专案组”)成员。“工宣队”进驻学校后,我被留用于“材料组”,“清理阶级队伍”、“落实政策”、“一打三反”等运动的内查外调和材料整理大多是我做的。我外调的足迹南至广州,西至成都,北至京、津,像苏北各县,几乎跑遍了。还有日常的材料工作,每位学生离校,无论是上山下乡,分配工作,还是参军,上学,入团,或者某种特殊需要(如解放军总后勤部来人“选美”,据说与林立果有关),都需要查阅学生家长的档案并加摘录,像进外语培训班,当国际海员等还得“查三代”和社会关系,这些年间我不知看过多少份档案,也了解了不少以往根本想不到的事实。
    “复课闹革命”后,我开始管理差生,以后当了“红卫兵团”辅导员、学生团委书记和“教革组”(相当于教导处)成员。当时“公检法”(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合在一起)实行“群众办案”,我校的学生被抓了或涉案,就得派人去协助办案。我去了两次后,就被邀继续办下去,对象也不限于本校或学生。三年间我俨然成了闸北区公检法的一员,有合用的办公室,出入拘留所、派出所,在分局食堂用餐,提审,做笔录,整理报批材料,拟判决书,押送犯人去外地,行使拘留逮捕,这些事都干过。与此同时,我也成为学校的派出所所长,对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就移送公检法。当时学生按地区入学,来自同一街道,加上不时有与街道里弄配合的活动,我的管理范围又扩大到校外。我处理过的事,既包括父女乱伦、持刀行凶,聚众殴斗,“反动标语”等一类必须交“公检法”处理的大事,也有家长里短的小事,如邻里纠纷,家庭失和,同学打架,教室失窃,师生冲突。学校或地区举办重大活动,我总会在场坐镇。有些教师课堂秩序无法维持,我也得赶去镇压。
    这样的经历,一般教师或校长大概很少会有的,这也使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课堂、校内学不到的东西,对社会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当我进入史学领域后,我认识到,要读懂史料的文字内容固然不易,但真正的困难是要读懂文字的真实含义,即文字背后的事实真相,那十余年的经历积累下来的经验意外地帮了我的大忙。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以往的社会现象是无法重现的,但如果你了解了今天的社会,再了解过去的社会就比较容易了。
    以上这三点只是个人的体会,并非普遍性的经验。例如第一点,就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多数人没有那么幸运。但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或可能,就应该积极争取,倍加珍惜。第三点其实也是意外收获,当时是不得已的,并不值得仿效。但现在的学生和学者同样需要了解社会,增加实践能力,对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转载于《历史学家茶座》第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末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