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自我”本是冯友兰的女婿蔡仲德为划分冯一生中的三个时代而使用的一个词语。冯友兰的一生被划分为:“实现自我”时代(1918"1948)、“失落自我”时代(1949"1976)与“回归自我”时代(1977"1990)〔16〕。其中“实现自我”时代以他早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标志。他的哲学著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已大放光彩,四十年代更是如日中天。进入五十年代,特别是从他到北大至“文革”结束,则一直处于“失落自我”的时代,但有一个在外力高压下由“半失落”到“全失落”的渐进过程。若借用蔡仲德划分的时段来看罗荣渠,他在1949年只是一个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学术上的建树还有待起步,思想上还说不上“实现自我”,因而迄至此时之前只能算是逐渐“形成自我”的时代。他参加工作后尚未实现自我就不断受到压抑。1956年调到北大,直到“文革”结束前,他都处于不完全的“失落自我”时代。因他对抗外来压力的韧性极为坚强,发展趋势与冯友兰相左,一直在“半失落”之中不断挣扎,终于从“半失落”中挣扎出来。此后才是他的“实现自我”时代,而冯友兰在同一时段却处于“回归自我”时代。 冯友兰的“失落自我”与“回归自我” 冯友兰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学术上“实现自我”一帆风顺,并曾受到“国师”的礼遇。此后,随着政权的更替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改变,他的地位一落千丈。为了适应形势的演变,他“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17〕。不料“最高指示”却告诫他:“……不必急于求成,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18〕1952年,他由清华调入北大,由一级教授降为四级教授。遭此打击,他在思想改造中不惜否定自己的过去以自赎,被认为有比较显著的表现,才得以过关,1954年底又重新评为一级教授。他遇事“顺着说”,但有时仍故态复萌,说的不合拍,又挨过批。哲学系一直不准他开哲学史通史课,到1959年才让他作为“反面教员”登上讲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环境相对宽松,他在学术上彻底改弦更张,完全按照苏联模式写出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卷,原有的独立思考已根本动摇。 “文革”开始后,他已年逾七十,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反共老手”,关进牛棚,在批斗折腾中苦熬。1968年,传出了“最高指示”:“北京大学有一个冯友兰,是讲唯心主义哲学的,我们……如果想知道一点唯心主义,还得去找他。”〔19〕冯从此被放出牛棚,感戴不已,于是屡以诗文主动上呈表示忠诚。 1973年发动“批孔”后,冯被指令担任“梁效”(清华、北大两校批判组)顾问。接着,《光明日报》发表了冯友兰署名的《对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复古和反复古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两篇文章。此后两年,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署名“批孔”文章,火力愈来愈猛。1975年又写了七万字的小册子《论孔丘》,由人民出版社大量印发,对孔子全盘否定,很受运动发动者的青睐。冯感到自己的红极一时“是一种幸福”,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同是一个批林批孔,在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我好像是一种灾难,后来我觉得确是一种幸福。”“从尊孔到批孔,从觉得好像是灾难,到觉得确实是幸福,是一种思想改造上的转变。”〔20〕当时发表的“批孔”文章和小册子不可胜数,但大多以某某批判组、理论组或例如“梁效”之类的化名署名,仅“四人帮”在上海的写作班子就使用过上百个化名,而以个人真名发表者大多为现身说法、反戈一击的头面人物所著。冯友兰以首屈一指的“尊孔派”摇身一变,公开以紧跟的“批孔派”亮相,说明他的“失落自我”已达到顶峰。此时他的作品署名虽未“失落自我”,但其思想已完全“失落自我”。由此可见,是否“失落自我”的标志在于是否能坚持本人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在于署名的表象。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冯友兰因受“梁效”案株连再度挨批,加上是年他的夫人逝世,内心的思想斗争与感情的悲伤痛苦,促使他豁然猛醒。这从他为亡妻所撰挽联的下联中可以看出,下联是:“从此无牵挂,断名缰,破利锁,俯仰无愧怍,海阔天空我自飞。”〔21〕他后来回忆此联说:“在那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名、利之所以为束缚,‘我自飞’之所以为自由。”〔22〕这正是他“回归自我”心态的表白。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写完了一百五十多万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和二十五万字的《三松堂自序》,破伪立诚,新意迭出。《新编》最后一册的《自序》说:在写本册(即《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最后一章的时候,我“真感觉到‘海阔天空我自飞’的自由了”〔23〕。尽管有人对他“批孔”时完全“失落自我”还不谅解,但对他晚年在学术上重新绽放的自由思想无不刮目相看。 罗荣渠在半“失落自我”中挣扎 罗荣渠毕业于旧北大。从最初在中苏友协总会工作到1956年调入北大历史系,他因家庭出身不好,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总是诚惶诚恐地接受思想改造,坦白交待自己的问题以争取帮助,却累累被人当作把柄进行批判。特别是到北大后,有人对他主动“交心”谈出的思想活动加以歪曲引申,上纲上线进行批判。他一面虚心检讨,一面反复辩白,但愈辩批得愈凶,逼得他走投无路,不得不在检讨中忍辱作践,实际是口服心不服。 他初调入北大时只是一般的教员,1960年才评为讲师。从1957年到1959年,他曾被分派给本科生上世界现代史课。在教学中,他主张历史科学的党性和科学性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历史教学,必须在尊重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因为强调党性而忽视科学性。但是,当时正在大张旗鼓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史学领域也同样存在宁左勿右甚至极“左”的倾向。这种倾向对世界现代史教学的威胁尤为严重,他经常感到自己的主张难以坚持,深以为苦。1959年秋,北大为贯彻“庐山会议”精神开展教学大检查,他的课是历史系检查的重点,被捕风捉影地歪曲事实进行批判,把他尊重史实的讲授说成是“客观主义”,把他突破教条主义框框采用新资料讲课说成是“宣扬修正主义”,把他为进行学术探讨提出的争鸣意见说成是“立场问题”,并说他“把帝国主义纸老虎讲成了活老虎”。1960年初,历史系结合批判修正主义观点组织关于历史科学的党性与科学性的大辩论,他在讨论会上发言,本想通过辩论阐明自己的正确观点,谁知尚未分说明白就被中途打断,又遭到强词夺理的批判。在众口交詈的强大压力下,他被迫承认:历史科学的准则是主观如实地反映客观,但历史作为历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来说,最高准则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主观反过来统帅客观。当时他在笔记中写道:“科学的良心、对自己所持真理之正确性的责任感和现实间的尖锐矛盾在内心引起了很大交战。我开始怀疑自己。”〔24〕就在这样半“失落自我”的情况下,他虽受到所处条件的多种限制,但仍然力争坚持独立思考地进行学术探讨。1961年起,政治环境一度相对宽松,历史系分派他新开一门拉丁美洲史课。这是国内各大学都没有开过的新课。他在无所依据的情况下精心备课,一反传统进行区域史教学孤立封闭地就一个地区讲一个地区的做法,放开眼界,把视野扩大到中国与拉美乃至美洲的历史文化联系以及美国与拉美的历史关系等方面,不仅课堂讲授很受学生欢迎,而且结合教学开展学术研究。1962年,他对朱谦之提出的南朝高僧慧深发现美洲的观点进行反驳,发表了论文《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一个青年讲师敢于与资深的前辈教授在学术上争鸣,这在北大也不多见,一时传为佳话。 但他从半“失落自我”中复苏过来开始“实现自我”的好景不长。“文革”一爆发,他就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后来,他抱着老实接受教育改造的态度参加学习,不卷入任何派性斗争,力图看清大方向。但北大派性斗争激烈,他感到左右为难。1967年,北大两派间的斗争愈演愈烈。以聂元梓为首的校革委会倒行逆施,拉一派,打一派,残酷迫害不同观点的群众。他的是非善恶分明的良知动摇了他原本坚持的中立态度,使他从半“失落自我”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由拥护校革委会转而支持被迫害的群众。因他的笔下功夫出众,被与他持相同观点的群众组织推举草拟批判校革委会的大字报。他起初写的几篇措辞比较温和,其后又写了《聂元梓面面观》、《揭穿聂元梓神话》等大字报,公开点名,尖锐地命中了肆虐者的要害。他遂成为对方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遭到对方穷追不舍的揪斗,被打入“牛棚”。工宣队进校后,仍继续对他施压,强使他承认“翻案复辟”等多种罪名,使其又面临“失落自我”的威胁。直到1969年工宣队换成了军宣队,他的处境才略有好转,被分派参加一些开门办学活动,还被历史系抽去执笔写一些上面分派下来的文章。他受到威胁的“自我”这时又处于复苏状态。前面提到的他写这类文章因不肯迎合上意而被迫修改或被全面否定的事例,正是此时他不甘“失落自我”的证明。目睹当时北大的教学质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他忧心如焚,对所谓“教育革命”、“学习朝农”、“半工半读”、“开门办学”等不以为然,虽不敢公开反对,但有时按捺不住,仍不免有所流露。1973年,随着“批孔”运动的到来,北大大肆“反右倾回潮”,校革委会在历史系的代理人伺机再次对他下手,把他作为重点进行批斗,放肆诬以各种捏造的罪名,无限上纲,其势头异常凶猛狠毒,为历来挨整时所未有。他悲愤交集,思想极为抵触,宁死也不低头认罪。北大原副校长、历史系教授郝斌回忆说:“一九七三年来,‘两校’(即‘梁效’)大批判组成立,以老罗的笔力而论,他未必不是上乘人选,但‘两校’根本没让他沾边儿。这就绝非偶然了。可是另有厄运等待着老罗。……‘反右倾回潮’,在北大也是一场几乎等同一九六六年的政治风暴……那个时候老罗几乎被逼走上不归路。‘文革’初期他挺过一关,已属不易,元气还没有恢复,又是一拳重击,再挺过来,那就不是常人的一般毅力所能承受得了的。”〔25〕事过之后,罗荣渠给笔者写信说:“当头一棒虽然一下子被打懵了,但自己也清醒了许多。”“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做到这一点确实甚属不易。”〔26〕 “批孔”运动转为大抓“儒法斗争”后,北大文科各系都奉令大搞法家著作的注释和法家人物资料的编写工作。罗荣渠作为世界史教师,本来分派给他的任务是翻译《世界史编年手册》,这时他公开表示,对在翻译工作中如何配合“儒法斗争”的宣传感到莫名其妙,上面拿他无可奈何。对“批投降派宋江”,他清醒地看出这绝不是单纯地“评《水浒》”,对此,一直保持沉默,冷静地等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1975年填写的一首《沁园春》里,他写道: 年华似水流消,把荣辱得失尽洗淘。 去名缰利锁,勤磨铁砚; 安贫乐道,笔走风骚。 过则为灾,物盈必蚀, 任凭它风打雨飘。 登高处,看天翻地覆,唱《念奴娇》。〔27〕 罗荣渠的“实现自我” 罗荣渠在1949年之前没有一个已经“实现自我”的时代,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半“失落自我”的状态中挣扎。他虽力图“实现自我”而被迫中断。这个时代结束后,他也不同于冯友兰,没有一个“回归自我”的时代。他所有的只是一个重新“实现自我”的时代。这个时代开始于1976年“四人帮”垮台之时。 当时,北大仍沿袭过去的做法,授命罗荣渠以“北大理论组”的名义执笔撰写题为《“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急先锋——梁效》的批判文章,经集体讨论修改,由《红旗》杂志于当年第十二期发表。此文在讨论定稿中,有的内容被迫修改,损害了原稿本意,但基本要点总算保留下来。1977年11月,历史系又派他参加学校的理论班子写文章,进一步批判“梁效”,从总体上对其罪行进行清算。但当时“两个凡是”统治一切,政治形势仍扑朔迷离,他花大量时间写好的稿子送给《红旗》编辑部,原定下一年第一期刊登,接着又突然决定不用,而且拒绝说明原因。后来,上面授意他修改原稿,他不得不又花半个多月功夫重写,删去了有碍发表的内容,改得面目全非,内容乏味,成了一篇勉强凑合的官样文章,才得以在1978年《红旗》第二期发表。 “两个凡是”的统治结束后,罗荣渠“实现自我”独立自主进行的学术研究才得以上马。他写出了《有关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的几个问题》和《扶桑国猜想与美洲的发现》等论文。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集中全力开拓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以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写出了《现代化新论》和《续论》等专著,在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史学比较研究中作出了前人未有的建树。若不是因过度劳累于1996年4月4日突发心肌梗塞而过早辞世,他在学术上的潜力还会有更大的发挥。 以罗荣渠与冯友兰比较,“文革”结束前罗荣渠在北大治学的半“失落自我”是心有不甘、挣扎不已的。他曾借用王船山自撰墓志铭中的“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这两句来形容自己前半生的被迫无奈之态。1993年,在一首与老同学唱合的《七律》诗里,他道出了“拨乱反正”后的心声:归燕何嫌枫林晚,秋虫仍悸雪后霜〔28〕 这两句诗透露出他“实现自我”以后虽不以为时已晚为恨,但对极“左”运动仍心有余悸。其后,他在致笔者的信中又借用了下列诗句表白自己的态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这说明,他为坚持“实现自我”,已决心把祸福置之度外了。 反观同一时期的冯友兰可知,冯在“批孔”时是甘心无怨、完全服帖的。早在1965年中科院学部委员会议闭幕时,冯友兰因受领袖接见得与合影,即喜极而赋:不向尊前悲老大,愿随日月科余光。1972年在接受“梁效”顾问头衔前,又口占道:为有东风勤着力,朽株也要绿成阴〔29〕这与冯友兰早年在西南联大著文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桎梏的行为,可谓判若云泥。他在完全“失落自我”后又突然彻悟,猛然掉头“回归自我”。这也许是由于冯友兰“失落自我”前在学术思想上早已成熟,因而“回归自我”无需渐进的过程。而罗荣渠却是刚刚准备“实现自我”时就遭到外力压制,一直在半“失落自我”中挣扎,所以他的“实现自我”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关于冯友兰在“文革”中的“失落自我”问题,评说者众议纷纭,对他难表谅解者仍有人在。他的女儿宗璞说:“二十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的批判最多的便是冯先生。”〔30〕 有关冯友兰的各种评说难以尽述,此处只能从略。至于罗荣渠逝世以后,论者对他在“文革”中的半“失落自我”大都深表同情与谅解,很难再见到对他的批评。北大健在的高龄教授、前辈著名学者季羡林曾与他同被关在牛棚,则对他的坚强不屈表示赞扬。1997年,季老以“风扬劲草,雪斗寒松”八个字为他的书法集题词,认为这不啻是他的写照。倒是罗荣渠对自己仍不感到满足,在去世的前一年作过如下自省:每个人都应认真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就我而言,一生深受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大思潮的熬煎,长久处在左右为难之中。我曾努力与过去告别,均不甚成功。回首往事,有如大梦,但仍未彻悟。……但是,我们曾为之追求的幻想与希望之火,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我深信我们的子孙将继续为之求索。〔31〕他还说: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真正的巨变应该说才刚刚开始。〔32〕 以一个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不断演变,他感到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也许就是他自称“仍未彻悟”之所指。 注释: 〔1〕《书屋》所载歌词内,“需人杰”误为“须人杰”,“便一成三户”误为“便一城三户”,现据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页校正。 〔2〕(3〕王学珍等四人主编:《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258、1页。 〔4)〔5〕〔6〕〔9〕〔2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303、300~302、304、139~159页。 〔7〕〔12〕〔13〕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2、194~195页。 〔8〕曹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10)〔16〕夏中义:《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12页。 〔11〕〔15〕郝斌:《“牛棚”内外忆老罗》,载台湾《传记文学》2006年1月号。 〔14〕〔15〕〔31〕〔32〕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4、268~269、240页。 〔17〕〔18〕〔19〕〔20〕程伟礼:《信念的征程·冯友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237、245~246、112页。 〔21〕宗璞、蔡仲德:《解读冯友兰·亲人回忆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22〕〔2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0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56页。 〔24〕〔26〕〔27〕〔28〕罗荣泉:《求索斋实录——罗荣渠年谱》,2002年打印稿未刊本,第53、78、82、129页。 〔30〕单纯编:《三松堂主》,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1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