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王晴佳教授訪談錄(上)(2006071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編者按:本刊為探求西洋史學者王晴佳之學思過程,於 2001 年 1 月 8 日與王晴佳教授進行訪談。參與此次訪談者有黃明田與蕭道中。現將訪談紀錄由蕭道中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黃:可否針對老師個人的學思過程,可以從老師接觸歷史或從小一些想法開始談起。
    王:其實我開始學習歷史的時間並不是很早,我小時候的情況跟你們不大一樣,我是在文化大革命當中長大的。 1965 年進小學,當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學畢業的時候(那時候沒有國中跟高中的區別)已經是 1976 年,我是當年春天畢業,毛澤東則是當年九月九號過世,所以我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畢業的。當時也是懵懵懂懂,不過那時候也看了不少書,像小說,也看了一些通史類的歷史書。除了小說之外,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總感覺還希望看一些比較實在的一些東西,但是只看了一些。因為文革時期時候我在農村勞動,文革當時都是這樣一定要去的。當時當然想要離開這個地方,想要考大學。(鄧小平上台以後我們就可以考大學)。我是第一批考上大學的,當時考的時候,風氣也是要學數理化,所以我有點想考數理化,這是受到風氣的影響,可是當時個人興趣還是在文史哲這方面的。開始準備的時候,由於文革時候學習非常糟糕,所以我數理化的基礎特別差。所以我要先準備數學,再準備物理、化學,時間上實在是來不及。我父母當時給了我封信,就是說你現在主要想法就是要考進大學,有沒有可能這次先考文科試一下。我自己想想蠻好的,這樣準備比較輕鬆一點,因為我自幼感覺對文科方面的書看的非常多,自認為應該還是可以的。考完試之後我也確實感覺考得蠻不錯,不是說特別理想,但是我感覺考得還可以。如果這一次考不上的話,可能會換考工科或其他類的,結果考上了。我就進了華東師範大學。那個時候這所大學是全國最大的一個大學,因為它當時兼併了所有的大學。當時的名稱叫上海師範大學,後來又分開來改成華東師範大學。它是一個所謂的部屬重點大學,當時一個北京師範大學,一個華東師範大學兩個,一個北一個南。當時的這個學校西洋史的幾位老師都非常好。華東師範大學在那個階段,歷史系排名很前面,所以我還滿得意的。但是,我當時填的是哲學系,這與我後來對史學理論比較有興趣,可能有關係。我對文學也滿感興趣,但我感覺若有才華,未必要唸中文系。若要寫小說,無論任何系都可以。為了學習知識,所以我是哲學、歷史、文學這樣子排的。偶然因素,後來進了歷史系,我覺得也是滿好的。作這個決定的原因,後來想,唸西洋史可能也是個因素。因為文革之後,考進大學的人都非常優秀,他們年紀比較大,比我大最多的到十一歲,他們都是在文革中讀了不少書的,儘管當時我也讀了不少書,但還是不能比。他們有國中、高中的基礎,加上愛好文史學而又再學,所以基礎非常好。我當時有一堂姑父,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我與他談論到歷史這門學問要如何學?他說我還年輕,當時我二十歲,下鄉已兩年,比一般人晚,但也沒晚多少,很多人上大學都是三十多歲了,知識非常好,我覺得與他們比起來仍是不行,所以我堂姑夫就建議我在外語上多花點工夫,或在世界史方面多花些功夫。不過我在唸書時,對中國史仍感到興趣,特別是明清時代。畢業後要考研究生,我發覺當時有位郭聖銘老師,是中央大學一九三五或三六年畢業的,是沈剛伯先生的學生,是沈師母的學長,他後來跟我談到些關於他們的事。他當時剛出版一本《西方史學史概要》,是大陸第一本這類著作。當時我剛好畢業,他正開此課程。這老師文筆很好,雖然口才稍不行。大陸考研究所不是考所的,而是跟老師考的,郭聖銘當時是召集委員,收兩位學生,我考上了,另一位是女生。考上後跟著他唸,感覺滿好,也引起我的滿大興趣,並讀了不少書,主要是有關西洋史學史經典的中文版,如希羅多得、修昔底的斯等。可能也是年輕,盡管我也做中國史研究,但對當時所讀之書,印象很深。所以現在即使談西方史學發展,也比較能自如談,因為起碼都讀過,不管是中、英文,我都花下工夫,當時我花在英文方面的時間也多,能考上研究所,與英文不錯也是有關的。不過,英文僅限閱讀方面,說的方面還是不行。我考上研究生是一九八二至八四年時,當時大陸正是文化熱的時候。文化熱就是大陸剛開放,一九八0年大陸開始送學生出國留學時。翻譯的文學名著能在書店販售,買的人是大排長龍;因為與西方隔絕,對西方文化新知封閉十多年,大陸對於西方新知是非常的饑渴。對西洋史學有興趣。我的碩士論文做的是美國史家比爾德 (Charles Beard) ,討論歷史相對論,因此對西洋史學理論較有接觸,因緣既會,正好趕上此風潮。我想也是偶然因素,當時寫了一些有關西洋史學的文章,因為當時也很少人寫。所以現在回到大陸,很多人仍認為我對史學理論方面貢獻滿大。從一九八0年,寫第一篇文章,當時大學尚未畢業,但都是較小文章。到研究所一九八四年,就開始寫些中篇幅的文章,一直到一九八七年離開中國到國外為止,持續寫些論文。所以當時大家都知道我,並向我邀稿。我當時有位朋友是做上海史、地方史的,我則是做史學理論,他與我家人滿熟,就開玩笑說「我像是開一家在小馬路上的店,而我王晴佳呢則就像開在忠孝、南京東路上,很熱鬧的,大家喜歡看的地方」。因為馬克思主義當時已經很僵化,大家不喜歡,所以對西方新知非常饑渴,我的文章也很容易就能發表。
    寫碩士論文時,在北京圖書館看到伊格斯 (Georg G. Iggers) 教授的書 New Directions in European Historiography ,借來看了半天,覺得這書寫得非常好。因為我接觸的都是比較早期,雖說是現代史學,但大都是一次到二次大戰之間的。這本書則是講二次大戰後的史學,這本書第一版是一九七五年出版,所以我就知道了伊格斯的名字。在做碩士論文時,北大有位張芝聯教授,是大陸西洋史的權威學者,英文、法文都非常流利,那時他已與外國學者有很多交流。那時我在華東師大,有位王養沖教授,以前是胡漢民的祕書,後來留法、得巴黎大學博士學位,比張芝聯教授老一輩,我去北大時,他就寫了一封信,叫我去見張芝聯教授。當時張教授借我很多書,我對他非常感激,因為我跟他根本素昧平生,結果第一次見面他就借給我兩大本原版書,其中有本 The Past Before Us 講美國史學的, Micheal Kamman 編,康乃爾大學出版,回顧美國史學發展。這些書都是在國外買到的,他說我用完再寄還給他就好。老一輩學者對我很好,包括郭聖銘老師,到現在與我仍經常交流,他現在在加州,所以得到這些名師的指導,我是非常幸運的。一九八四年,伊格斯到北京來講學,他們學校與北京師範學院有一交流計劃,他正好路過,順便到北京訪問,後來在北大、北師院、中國社科學院世界歷史所講學。當時張芝聯教授給我寫了一封信,告訴了我這一個消息,當時我已即將碩士畢業,華東師範大學已叫我留校。張芝聯教授寫信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要我去聽伊格斯教授的課,另方面是找我做他的博士研究生。我聽了伊格斯教授的課,有些交流,不過當時英文不太好,不過他還是非常好,約我說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到他的房間談談。後來與他約了見面,在他房間,用英文,當時滿緊張的。他主動問我,是否有興趣到美國唸書,我說當然有的,但是是個「 wishful thinking 」,是個妄想,他說不是,用美國話就是「 It ’ s difficult, but not impossible 」。他說回國後要寄申請表給我,我說,好的。他講話時,也很照顧我,講得很慢,基本上講的都不是生活的事,都是有關歷史的。我因為沒有看很多書,所以也無法跟他多交流。後來,我沒有考北大張芝聯教授的博士生,因為華東師大已叫我留下,所以我要上課。不過,我與張芝聯教授關係仍很好,我出國留學時他也幫我寫推薦信等。這次我在北大講課,他還刻意來聽,他年紀已經很大了;一九一八年生,今年八十三歲,但身體不錯。通過他我才開始跟伊格斯教授交往。
    到了要申請學校,對美國一點兒也不清楚,當時同學告訴我,要申請學校就要申請州立學校,他們有錢會給你錢。這顯然有誤。但是我當時沒這麼想,當時我出版作品非常多,已發表三十幾篇的文章,當時如申請名校的話可能也可以去,不過我也申請了一、兩所名校,如密西根、哥倫比亞大學,他們都收我了,但是規定第一年不給錢的。之所以申請密西根大學,是因當時八五年時托福考試在大陸並不流行,但有一個是 Michigan Test ,是密西根大學辦的所以比較容易申請,申請哥大則是因為伊格斯教授也在紐約州,比較近。也因為這個因素申請了雪城大學 (Syracuse University) 。申請這所學校還有一個很奇怪的原因。因為當時看到了伊格斯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雪城大學有蘭克的圖書館,當時心理有種想法,想把蘭克的史學理論學熟。我當時也學了些德文了。結果去了那邊確實是這樣,蘭克是一八九五年去逝的,十五年後雪城大學就把他的圖書館包括椅子、桌子都買下,放在圖書館頂樓。此外雪城大學歷史系有一位做史學史的教授 Joseph M. Levine ,專研英國史學史,他現在已是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也有很多著作。不過他的思想比較傳統,較不願與新的史學潮流有互動,很專注於本身原先的研究主題。而伊格斯則較能跟上史學時代的發展。當時我就寫信與他聯繫, Levine 教授對柯靈烏 (R. G. Collingwood) 很有興趣,我也寫過關於柯靈烏的文章。後來雪城大學給了獎學金,反而伊格斯教授的學校那一年沒有獎學金。我想這樣圖書館也有,老師也不錯,伊格斯又在旁邊,因為那裡到水牛城也近,開車只要兩、三個小時,就選擇了雪城大學。伊格斯也說我還是可以去水牛城選他的兩三門課,當時他已經用電子郵件了,我們可以電子郵件聯絡,一學期我到水牛城三、四次就可以,他把需要讀的書告訴我,然後我交報告。所以我上過他兩、三門課。後來做論文也多次與他討論。我當時博士資格考是考西洋史的,一個領域是史學理論,另兩個是近代德國史、近代英國史。因我發現德國史學的模式在美國的十九世紀末,很快就被接受,但英國因為有自由主義傳統,所以接受得慢,且這方面的研究得少,所以我當時是想做德國史學對英國史學的影響或交流等,資格考過後,我也著手收集整理有關十九世紀到德國留學的英國史家,並做了資料庫,一共可能有二十幾人。資格考通過後,剛好是八九年發生天安門民主運動。這件事對我影響很大,有一陣很激動。為什麼我會比較衝動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文化熱時,我與一些朋友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出了一套叢書,叫當代學術思潮譯叢等,有新聞、經濟等編委,我是歷史組的編委,共有五、六個編委,當中有兩個被抓。我在《讀書》雜誌發表文章時的編輯王焱也被抓進去半年。所以一九八九的民運對我影響很大,原先我想寫完論文就回國,沒有考慮要在美國長待。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以後,為了想把事件的真相告訴中國人,我與幾個同學一起編資料編了一個多月,出版了資料集。後來我回學校通過德文考試,當時 Joseph Levine 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級研究院做研究,所以我就去那邊,他勸我此時不要回國,但也認為若學英國史、德國史等,往後在美國教書是不易的,因為英國人都到美國尋找教書機會,中國人在美國教英國史的機會不高,因此他建議我轉向中國史。我當時想想也是對的,他還建議我如要轉向中國史就要找中國史名家討論,後來我經過介紹與余英時教授一起商訂了我的論文題目。爾後我的論文以一些到西洋留學的史家為研究對象,如胡適、羅家倫、傅斯年、姚從吾與何炳松等人,做了一些篩選後,博士論文題目訂為“ Chinese Historians and the West ”,後來又經過許多修改,就是剛出版的「 Inventing China ThroughHhistory 」。
    1992 來我到羅文大學 (Rowan University) 教書,當時還有其他幾個學校也要我,但是這個學校距費城賓州大學近,離普林斯頓也近。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到現在,教的課亞洲史、歐洲史都有。教史學方法時,我用的例子都是西方史家。由於我有西洋史的背景,我也教西洋文明史,直至九八年,我當了系主任,減了課,才專上亞洲史。但有時仍上史學方法。這大致上是我的學術歷程。
    黃:但確是很清楚的脈絡。
    蕭:我看過張戎的《鴻》,她也是文革後第一屆考上四川大學英文系,她提到當時不知有多少人想進大學,競爭非常激烈。
    王:當時有人開玩笑說是積十年的精華,入學後感覺在同學身上學到很多,他們閱歷豐富,又很發奮,因很不容易才有機會上大學,所以當時我覺得壓力很大。我在文革當中長大,雖然那時功課還算不錯,很輕易對付,但是進了大學以後就感覺不同了。我在大學的第一次考試,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感覺是我這輩子最努力準備的考試,想不到得了個八十六分。當時覺得怎麼會只有八十六分,如照以前一定是全班最好的。後來看看別人是怎麼樣讀書、學習的,才自慚不如。我的同學讀書不知讀幾遍,且做筆記,鉅細無遺。那個時代整個來說學生都是很優秀的,成績無法拉開,老師非常痛苦;有一次考試,學生中有百分之三十拿到八十八、八十九分的,因為不能給太多九十以上的。我做歷史研究很注重偶然因素,因為我覺得人的偶然性非常大。在這些優秀的人才中,有些年紀大,到大三就要結婚了,因此為成家也就不考研究所了。而我年紀小,受學術環境影響,想繼續求學,不過若這些人考研究所,也許我未必考的上。儘管後來我的學習成績也不錯,但相對而言,他們可能更好。想想看,他們在下鄉時仍持續苦讀,十年的時間讀了多少書。我記得當時在歷史系上,有些人也懂其他外語的,他們空閒的時候就學外語。此外,每個人似乎都各有專長,有一主題作為個人專業研究領域,例如像佔領一塊有關明朝經濟方面的領域等,自己去看書。另外對學術訓練有幫助的是,當時課開得少,且文革後的教育,開課仍有些顧慮。所以當時是一比一點五,即聽課一小時,再花一個半小時時間自己學習,現在的學生可能會是跑去玩,但當時我們是很用功,天天都在看書,吃中飯等排隊時,手裡都拿著一小冊子在背外文單字。這是我第一次感到一個人的生命是不能浪費的,這確實是在讀大學時才開始的。
    大陸有一很有名的西洋史專家,哈佛大學畢業,叫吳于廑。在哈佛大學時的名字為吳保安,你查楊聯陞的《胡適論學談詩三十年》就有談到他,非常優秀。他後來回大陸教書,是世界史的權威,也作過武漢大學的副校長。有次郭聖銘老師帶我與同學去開會,他也帶了幾個學生去開會,順便問到我們的背景,郭老師回答說是七七級的,吳于廑就說:是七七級就好,七七級就好,很有意思。我當時在文學院的那些朋友現都已是院長校長的。可以說當時是非常 exciting 、非常激動的,學習得也好。且當時我們的社會地位也高,大學生不得了,因此有種自豪感。
    不過,回到你們的問題上,我覺得社會關懷的問題很重要。學西洋史的人,也不例外。從一比較新的觀念來看,不一定是要從後現代的觀點來著眼,都應考慮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我相信我們在寫作當中,你是寫給誰的,自然應關心,寫法也不一樣。後現代理論提出「作者已死」的說法,雖極端些,也是有道理的,過往史家寫歷史,所以總是想盡辦法要瞭解作者的意圖,但是,應該想到作者在寫作時有其關懷與其聽眾,這都是應考慮的。所以做西洋史研究的,要做得好,不是純粹跟著西洋史家來做,因為他們有他們的關懷,我們做西洋史的也有我們的關懷,所以有些人做中西、臺美關係的,我覺的這是不錯的,有可能對學術有貢獻。我這次講白壁德與陳寅恪,白壁德名氣滿響,陳寅恪也是。白壁德 (Irving Babbit) 在美國有很多人做研究,但研究中很少看到白壁德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一面,或者語焉不詳。這是語言的限制,也是文化的限制。白壁德的東方語文很好,他把巴利文的經典翻譯成英文,他有此背景,但外國人研究是把他放在受美國教育影響下來看的。而中國人寫學衡派時就把他提一下,放在新文化背景下來談,也未能深入瞭解他本人。如果能兼通兩種文化背景,就可以做得深入一些。以前臺灣的留學生侯建,八0年代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英文系的博士論文曾做過白壁德,但寫作方式較傳統,未能詳細解釋白壁德的關懷所在,他為什麼會對東方文化有興趣。除此之外,以英文寫有關白壁德與中國或東方文化的關係,到現在為止只看過張星海的一篇文章,他是白壁德的學生,民國時期在上海光華大學做副校長。這一類研究是我們做西洋史的人可以做的,所以不一定要做純粹西洋史的課題。我並不認為我們在此做西洋史就一定困難,或回國後不做西洋史,就認為是退卻,我沒有此種感覺,這是社會關懷的不同所致。所以我寫文章,中英文一樣,都會考慮到讀者,因為社會功用的問題無法回避。
    其次,講到史學專業化的問題,這與史學功用是相關的。蘭克學派有一個說法,認為以往的歷史家都是為道德訓化,而他本人則沒有這種想法的,他只是想如實呈現,所以別人就將他想得很高尚。我認為伊格斯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蘭克史學的另外一面看了出來,蘭克史學思想中,仍認為歷史背後還是有一上帝之手,一般人難以理解歷史,但可注意其中的一點。蘭克注意的是 state ,他認為近代國家興起,是勾勒近代歷史發展的重要原因,所以他注意國家、就因為注意國家所以才注意檔案。因為他當時做的歷史,有兩邊限制,一方面他關切國家,認為國家是最重要的,所以外交、政治檔案就很重要,另方面又過份注重檔案,所以史學非常狹隘,永遠做政治、外交史。伊格斯點出蘭克史學的缺點,他講如實直書當然沒什麼不好,但是他把一般人社會生活史忽略了。後面的史學發展跟功用化很有關係,特別是德國社會科學史的興起,就是為反省德國為何會在兩次大戰中扮演挑起者的角色,在研究過程中,藉用社會科學方法研究德國社會的發展,以現代化的觀察角度,與英美比較,結果發現德國的現代化不夠徹底,走入歧路,由此歪路才導致軍國主義的抬頭,挑起兩次大戰,所以這一德國社會科學史學派的興起也表現了他們的社會關懷。伊格斯有句名言,後來我用來作《史學理論》八八年採訪他的文章的標題,即「歷史與歷史學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關懷是與歷史變化有關的。從史學發展中也可以看出此點。六0年代後發展出的史學,應聯係西方霸權、越戰等問題來看,一些學者看到西方社會的虛偽性,一方面講民主、平等,一方面又歧視、排斥一部分人。所以很多史學新潮都是社會關懷的反照,如此也漸漸突破蘭克史學的局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