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就像水,读书像游泳,怎样面对水的诱惑? 一、年轻人要不要读书? 这是个伪命题,其实大家都在读书,这儿指的“读书”主要是指课外书,指课程学习外的业余阅读。 只有读书才能摆脱平庸!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方向的正确选择等等,我认为都是次要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偶然看到的几本书,从这些书里面的某些地方获得了力量,从而把他拉出了平庸。只要跨过山坡,人生就不一样了。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很富裕。 怎样才能提高生命质量?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集中人类历史上别的力量加固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而个人的魅力会传递给学生、孩子、家人和周围的人… 感谢妈妈,从来没让我做家庭作业(家庭作业都是妈妈替我做的,包括假期作业),从而让我有更多时间看书。 我读过一些古典名著,开始可能会读错,但宁可读错也要读,逐渐会走出错误,从而提高自己。 开始宁可读错,但走出错误,会更加有魅力。 出错——修正——阅读——错误——修正——…——自己的东西 (按: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同化和构建的过程) 学生应该有发傻的时间,这时候思维就像插上了翅膀。 无数正确加在一起的生命不一定是优秀的生命,只有不断的犯错误,动态修正,才能使生命更加优秀。 不要适应平庸! 1.民族文化需要优秀的人;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地球的历史如此悠久,生命的出现,动物的出现,人类的出现,自我的产生,成为一个人很不容易。白蛇传里面白蛇经历那么多磨难也没成为人。既然成为人,就应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世界上有99%的力量把你拉向平庸,只有1%的力量使你脱离平庸。而这1%的力量就与阅读有关。平庸容易使人滑向邪恶。 二、努力读第一流的书 读书的横向并不最重要,纵向才是重要的。所谓横向就是指各个专业,理工农医等;所谓纵向就是指梯度,所谓的一、二、三流。各学科的最高等级都是合在一起的。 像爱因斯坦去世前,有人问他感到最遗憾的是什么?他说的不是再也不能研究相对论了,而是说再也不能欣赏莫扎特了。 从事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找最高等级,要寻找“山顶”,“山顶”也许永远不会到达,但光辉会一直照耀着你! 第一、二、三流等级的划分并不是爬坡。读一流的书并不比读二、三流的书花费的时间更多,相反,后者可能所用时间更多些。其原因有三: 1.第二、三流的书读多了,反而离“山顶”更远了;2.第三流的书反而可能浪费更多时间,而第一流的书因为思路清晰,更能节省时间;3.第三流的书量太大。 人生早些时候读的书会沉淀为生命结构,成年后读书主要是为了工作和养家糊口了,所以,年轻时还是应该多读一流的书。 作为教育工作者或者长者,要给年轻人推荐第一流的书。 不要看坏书,不要以为无所谓,认为不好就可以扔掉。要知道,当你占领了坏书时,坏书也占领了你,你和坏书就会有适应关系。 有人说,一本不好的杂志,年轻人看一年,生命方向就会很难逆转了。 主要读的书应该是一流的。要树立书籍分级的观念,让生命更贴近最好的书。 第一流的书能快速获得知识,占领制高点。 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大字不识的年轻人想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于是他去了码头,当了一名工人,由于艰苦的劳动,练就了一副好的身体;然后他去请教名家,要学习俄国文学,询问最优秀的作家和其最优秀的作品,反复阅读,掌握精髓,这就掌握了“制高点”。然后再用同一方法学习外国文学,最后他变成了当地最有学问的人。 我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首先对每个领域排队,分清主次。分清主要、次要顺序,然后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样就首先掌握了制高点,很快就能获得成果。例如研究明史等等。我的研究方向很多时候是随兴趣转移的。 记得上大学时,我认识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对我说,通过借书卡上的借书记录,就知道读者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说的神乎其神,就像会算命一样。借书最多的和最少的,都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只有对读书加以选择,并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同一方向书籍的同学,将来最有可能成功。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什么书就决定了成为什么人。胡适之和郭沫若在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上是相左的,但他们都说了相同的话:“我的书桌上永远不放第二本书。”也就是不乱看书。 我自己的方法是,对要学的每一点都要真正掌握,然后转移,虽然可能漫无边际,但在转移到一个新问题后,也要真正深入。 三、看和自己有缘分的书 第一流的书太多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要看自己最喜欢的书。和自己的生命结构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只有一小块,但总会找到…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其中的用语,思维方式等都很喜欢,这说明你和作者有“同构”关系,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缘分。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读书也是这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你会发现原本不喜欢的作品变得喜欢了,原来喜欢的作品也可能不喜欢了,这都是正常的,是因为生命结构发生了变化。 这方面我个人也有体会,上大学时,我的同室对角同学,读了六编《红楼梦》,一位女同学读了十二遍,我却一遍也没读完,暑假强迫自己读,就是不太喜欢。但大家知道,后来我在红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书的选择也可能出现变化。 阅读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业余阅读,不是职业阅读,所以不必太难为自己。 如果发现有使自己心动的书,也不要不好意思,觉得是小孩子做的事情;同样,如果你没有读过所谓知名度高的书,也同样不要不好意思,你可以大胆的说,我不喜欢这本书。 同构关系其实是缆绳关系,是把你和伟人连接起来的纽带,沿着这条缆绳,更容易达到伟人的境界。 有人认为自己出生的地界,国家等等会决定自己的喜好。其实是错误的,出身并不决定你和什么有缘分,也就是和谁有同构关系。文学无国界,文学是不等同于社会学的天域。比如,安徒生是丹麦人,丹麦语也是一个小语种,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欢他的作品。所以,你可能喜欢欧美的、日本的作家,也可能喜欢非洲的。在阅读中寻找和自己有同构关系的书,其实,也是在寻找自我。 四、杜绝破坏性的信号 破坏性信号和邪恶相联系,往往和年轻人的生命冲动联系在一起。我遍访了各种文明,伊拉克、巴基斯坦、以色列等等我都去过,我发现文明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一是建设性的力量,一是破坏性的力量。文明程度越高自身也就越脆弱。 再伟大的文明,当破坏性力量大于建设性力量时,也会土崩瓦解。 19世纪,破坏性文化进入中国文化本体。其中的原因多少有些正义的成分,主要是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产生的,比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日甲午海战等等。现在我们国家终于重视建设了。应该说中国经济建设的步伐、社会稳定是不能怀疑的,但文化的建设仍然是比较严峻的。人们在阅读中最容易接受的还是破坏性结构,因为这种文章读起来有发泄感,骂人,会使某些人感到痛快。 期间,班里一个男生开始轻轻的骂人,过了两天声音逐渐变大了,人人都学会了骂人。这时候,一个女生也羞答答的开始轻声骂人,最后班里人人都喜欢骂人了。 青年学生朋友们,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对中华文化做建设工作,而不是破坏工作,要成为文化的建设者。 社会文化是多元的,不同的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特点,也适合不同人的口味。但有些评论家,把人家辛辛苦苦搞了十几年的东西说的一钱不值。其实,这是不对的。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一定不是好的东西。 文化建设成本很高,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承。而破坏成本极低,在我国甚至是无成本操作。批评家还是少点好,不要养成骂骂咧咧的习惯,浑身刺毛虫,像刺猬。现在我国文化破坏性因素多于建设性因素。(因为发表字数受到限制,故不能一次发完,请原谅)(待续) 五、读书选择的建议 有时候可能并没有找到自己特别投缘的书籍,这时候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当然,读书可以浏览,也可深读。我建议读以下四方面的书: ㈠千古道义。 也就是指经典名著,孔孟之学、四书五经等。很多人生最简单的道理其实我们不太懂。几年前我看过《把信送给加西亚》就给我很多启发。再像《心灵鸡汤》,虽然文学性不强,但总能给人一些启发。一些励志书籍,适当读些很有好处。中国缺少宗教精神,读这类的书可以弥补这方面(按:信仰)的缺陷。 ㈡宏观视野(思维)。 天文学基本知识,环保问题,绿色和平组织,人类最大困难是什么?中国经济去年在世界排名第几?伊拉克战争时美国的第一师打到什么地方了?(当时也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等等。如果没有宏观思维,可能会陷入琐碎。这方面提醒女同学注意,不要以为只有男人才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具有宏观思维,可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会很小,会成为一个小女人。 尽量把视野定的远些,会进入宏观思维。(按:把自己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和集体的命运联系起来,会产生不一样的思想。之所以没成为领导,是因为没把自己当作领导,没有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 ㈢创新意识。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教育本性和创新是矛盾的。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学校把未必正确的知识当作权威教给学生。课堂学习,做作业,考试等是按照书本知识。其实,在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有些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2.知识伦理关系。谁也不敢打破老师建立的知识结构。一个有权威的老师讲的东西大家都能接受,不愿意也不敢提出异议。 把过去知识凝固化,把伦理关系固定化,把校园环境模式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阻止了创新。多读课外书会弥补不足。 也许当你面对新知识的时候会很惊讶,这种惊讶正是创新的突破口。 ㈣艺术情怀。 文学使人向善,使人心变柔,更富有同情心,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想象力。 我认为,文学的最佳状态是业余写作,业余阅读,而不是专业创作。一个不喜欢读文学作品的人,没有文学修养的人,他可能可信、专业,但不一定可爱。没有想象力和艺术感,往往会降低可爱度。 建议搞文学的人不要把文学当作谋生的职业。写作要靠灵感,灵感稍纵即逝,人不可能一辈子靠灵感。 最好是做别的工作,又热爱文学,不要投入过多或全部的精力搞文学。我自己就是一个教师。 任何专业的人都应该成为文学爱好者。 以上四个方面是我的读书建议,当然,都要找四方面一流的书阅读。 六、如何看网络文学 文学发展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会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既会有弊端也会有优点,泥沙俱下。我觉得有些网络文学有些过分随性。当然文学创作要随兴,但过分随兴也不好。当年清政府讨论过是不是要建设火车道,开通火车的问题,觉得中国是农业经济,不需要那么高速度的交通工具;有的还担心会破坏龙脉、风水等等。现在看来很可笑,问题不是建不建的问题。否定网络文学就和当年讨论是否开通火车一样可笑。 我觉得,经典阅读最好不要放弃,过眼云烟会带走自己生命的绝大部分,不要寻找过多的过眼云烟。直面阅读的情趣不是网上阅读完全取代的。像鲁迅先生,把靠在藤椅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 就像火车的使用不能淘汰汽车一样,过眼云烟式的网上阅读也不能取代传统的书本阅读。要拒绝无畏的消耗。看电视从开头看到节目结束也是一种浪费。现在一项调查表明,台湾学生用于打手机的时间是惊人的。他们一项调查(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也表明大陆学生用于手机通话的时间也太长。我问过他们,天天见面的同学还用那么多时间打手机通话吗?他们说就是想打(笑),手机话费成了家长沉重的负担。 生命不可重复,不论是时间还是独特性都不可重复。青年学生趁自己心灵还是那么纯洁的时候,多读有益的书籍,会建构自己的优秀人生。 我崇尚生命的自由,为了获得自由,我在十年前辞去了校长工作。我没有手机、不看报纸,专心写作。有时候几个月外面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当然,我个人的做法太极端,大家没必要学我。但我坐在这儿的时候还不是好好的吗?所以,离开一些信息并不可怕。 以下是提问回答: 让一个人变得可爱,只读一本书是不够的。我觉的励志读物对自己影响很大,看了书以后,会使自己变得什么麻烦也不怕,这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考虑,如果一件事情很麻烦,麻烦到底了,会怎样?想想原始人的生命历程,怎样求生存的,自己还怕什么呢?想透了,就会成为自信、坚定的男子汉。当你处于这种状态,又去拉别人手(用笑容)时,会变得特别可爱。 关于《记忆文学》。其中讲的记忆是文学性记忆。细节极端重要。极细的打动我的细节,会极大的打动我的内心世界。虚构只是文学手法之一。(列举实例) 为什么喜欢旅行?中外学者在这方面有很多差距。现在中国学者很少外出,更多在书斋里。这点与西方不同,与中国古代的李白等也不同,他们更多的是走在路上。当社会制度不利于他们时,就躲在书斋里,独善其身。书里描写的东西很多是过去的,不一定适合现在,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正确,也很难切身体会。现场考察很重要。 (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身体写作”,不要过分用道德观念去看。这也是作者的权力。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应该有宽容的态度。所谓畅销,是一种时间性现象。 旅行家是我最喜欢的荣誉称号。我没有把过去的经历当作今后人生的资本。 最后,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和可爱度? 非常重要的就是整天做好事、善事,同情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每当做一件善事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喜悦,这样会激励自己做更多的善事,会变得更加可爱,就会真正成为善良的人,最美的人。在澳大利亚,看到穿着牛仔服的女学生在大街上乞讨,其实她们是在为残疾人慈善事业乞讨,心里很感动。现在社会大善人越来越少了。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