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为一代学人剪影——记吴廷嘉、赵淑凡、刘大年、孙思白、吴静渊、何兆武、李慎之等学者(下)(20040809)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何处觅清高?
    “清高”,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如今已难见踪影,试看时下的行文,不论是长篇、短论、散文、随笔又有哪篇、哪句言清高? 时过境迁,无可奈何花落去,“清高”已经随着岁月流失了。
    要说“清”字,中国人对此情有独锺是毫无疑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许多美好的称誉,往往是清字当头: 卓越的才能是清才,志行高洁的称清士,儒雅的文章称清文,廉洁奉公的官员称清官,纯洁的友情为清交,还有清秀、清名、清醇等等,凡属令人敬重的人品、举止,物性、事理,几乎都要冠上一个“清”字。“清”字再加上“高”字当属顶量级的称誉吧,不然,它曾是压在知识分子精神上的重负。
    远在半个世纪以前,中国知识界就已开始了没完没了的运动,从五十年代初批判肖军的《我们夫妇之间》肇始,就把知识分子那种温情脉脉,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加以鞭笞,由此揭开知识分子改造的序幕,接踵而来的批判胡风、反右派、拔白旗、反右倾、十年浩劫,矛头不仅指向时政言论,就连温良恭谦让的性情,温文儒雅的风貌也在扫荡之列,致使那些素来洁身自好的,不争名于市的,不轻言附众的,不太随和的,不耻奉承的等等具有个性的知识分子,纷纷以清高进行自我批判。很显然,这“清高”在社会舆论中已是眨词,与褒词早已绝缘。然而眨是眨,却又是臭豆腐一块,虽臭亦香,因为这清高与政治立场错误相比,是轻量级的,不会伤筋动骨,检讨、检讨容易过关,因此不论是真清高,假清高,一旦要做思想检查莫不以“清高”自谴自责,运动过后倘若以清高作结论,已属不幸中的大幸,又不免在自怨自艾中沾沾自喜。这“清高”在知识分子情感中纠集的喜怒哀乐,真是一言难尽。
    虽说这“清高”已经异化,但毕竟是淡泊明志的操守,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敬重,即使在极左思潮的暴风骤雨中,那些耿直放达之士也多以清高自重,在心灵深处葆有这一方净土。
    可悲的是,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这“清高”已难有容身之地,且不说那粗制滥造,泡沫泛起的学风,败坏学术研究的声誉,就是那学术腐败的丑闻也是不绝于耳,为了争名争利争评奖争职称,不惜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拉关系,送红包,甚至雇人代笔,假文凭,假学历屡见不鲜,这种“学术蝗祸”,打而不绝,浊浪滔滔,何处言清高?
    在这一团乌烟瘴气日益弥漫之际,一位老学者的清风劲节,仿佛一缕春风吹向学人的心田,不得不使人耳目一振,清高归来兮!
    这是今年参加“史学前沿理论研讨会”得到的感受,不,这次会议的本意,原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史学理论》杂志社联合召开的祝贺何兆武教授80寿辰的纪念会,只是因为何先生坚持谢绝,才改为理论的研讨,何先生自当是会议的上宾,殊不知,会议的当天,何先生突然“失踪”,引起与会者的惊叹。虽然我并不赞成他的临阵脱逃,但何先生一生埋头书案,不计功利,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是他一贯的作风,更何况要一个谦和、淳朴,视荣华如浮云的老书生,当众接受花环,听颂歌,也是太难为了,对此我也甚为理解。他在史学界从来就有德艺双馨的美誉,改革开放之后,是他最先系统地引进国外的史学理论,翻译的史学名著其信、达、雅,在同行中有口皆碑,有的译文成为经典性的名句,被广泛引用。作为高龄的著名学者,笔耕不辍,近年来出版的《历史与历史学》、《历史理性批判》等洋洋百万言著作,其渊博的中外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学术见解,无愧为史学理论的领军人物。可他长期甘当人梯,无怨无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凡是行内行外有学术问题相求的,他必尽心尽力,无私付出,对年青人更是爱护有加。像这样一个忠厚长者面对应得的荣誉,却坚辞不受,怎不使人动情,葛兆光教授说:“ 像他这样的学者,恐怕再也难找了。”的确,他惠予学术同仁的不仅是学问见地,更有当前最为宝贵的学德和学风。
    诚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中,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正在发生变化,清高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以清高品评何兆武教授的治学为人,也不尽恰当。但他在言行操守中的高风亮节正如《孔丛子》所说:“ 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当今学风不正,学德败坏,甚或利欲横行泯灭良知,对此倡导一下“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的清高品格,永远不会过时。
    清高归来兮!
    请平民学者进入史书
    2000年1 月1 日在北京的九华山庄召开了全国第一届“1949年的中国”国际研讨会,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年份,可对这一年的研究却姗姗来迟,历经半个世纪才有了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会议的时间又安排在千禧年的元旦,在步入21世纪的第一天,回顾20世纪的风风雨雨,那是什么感觉? 如果这一年又在国史、家史和个人的生命史上铭刻着深深的烙印,甚至是一生的重大转折,那沉潜在心灵深处的情结,随时都有可能扬起情感的波涛。在这次会议上,两位学者意想不到的相逢,使与会者深深地受到感动。
    这事骤然看来,也许有点偶然。50年前正是国共两党进行最后决战的年代,一名台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冒着生命危险,穿过硝烟迷漫的战场,从台北奔向大陆;与此同时,另一名东北大学的学生顶着连天炮火,从大陆赶往台北师范大学就读。丙个素不相识的小青年,几乎在同一时刻,作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先后成为台北师范大学的校友。谁也想不到的是50年后竟然在“1949年的中国”国际研讨会上不期而遇。当初从台北奔向大陆的是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教授,从大陆远赴台北的是日本爱知学院的教授水明富先生。而对他们穿针引线的,则是出生在台湾的台北师范大学的年青校友,中央研究院的谢国兴教授。当白发苍苍的龚教授和水教授,同时站在讲台上热烈拥抱的时候,那50年前志趣各异的追求,背道而驰的行程,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立足点,都已化作过眼烟云。人们常常用“相逢一笑泯恩仇”来形容那些捐弃旧嫌,握手言欢的朋友,可他们原本素不相识,时势促使他们站在相互对立的一方,历史的机缘又使他们殊途同归,为1949年中国的历史巨变欢叙一堂,两位历史学家成为同一年度的历史见证人,这在学术界也是一个难得的佳话。
    生活的真实,比虚构的小说、戏剧更为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尤其在关键的年代或是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某件事变、某个人物,某种遭遇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群体、民族、社会的共同感受和记忆。两位教授传奇般的经历和相逢是千百万同胞中的一例,可这一例表明,同为炎黄子孙,任其天各一方,信仰各异,也不论有多少分歧和争议,共同的文化血脉又使彼此相互吸引,声息相连。这无处不在的文化力量,能穿越不同政治体制的垒障,经济水平的差异和地理区域的隔离,使历史形成的隔膜遂渐淡化而至消解,这才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他们都是一介书生,论其经历,没有驰骋疆场,跻身政要,也没有前呼后拥,高官厚禄,唯其平民性,才更贴近大多数民众,为民众所理解。以平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际遇,不仅比史学教科书生动,也比种种说教更多的留给人们一份启迪和思索。新世纪的史学,不仅要继承前人的遗产,继续解决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更要有视角下移的胆识,充分反映各种人群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史学研究需要有多方位多角度的纵横编织,才能谱写一部中华民族的全息史。古代治史的局限留下诸多资料的残缺不全,最大的缺陷是缺少平民的踪影。当代口述史学的兴起,正是在某种意义上补充既往史学的不足,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史学研究的视野,那些生动、鲜活的经历,是谱写现代史取之不竭的资源。
    请平民学者进入史书,必将给史学开辟一片灿烂的园地。
    不是谢幕,是序幕
    李慎之先生自病重之后,他的安危存亡就牵动着许多知识分子的心,海内外认识的、不认识的问讯,纷至沓来,许多人一直守候在他的病房外,有的还特地从外地赶来探望、守护...。
    他是一个无权无势,早已下台的老人,是什么力量吸引了如此众多的关注? 他没有长篇巨著,却以一代思想家长留青史;他不算鸿儒硕学,却以透辟的见解,过人的胆识在学术界赢得崇高的声誉;他从来没有带过学生,却有许多知名不知名的年青人慕名追随,为聆听他的一夕教诲而庆幸。虽然官居高位者经常有宾客盈门的情况,一旦离开权力中心,马上门可罗雀。而李慎之先生恰恰是在他失去权力后,出现了如此崇高的声望,即使在他身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时也未必有此荣耀。
    他在我个人的印象中也是如此。作为社会科学院的一员,我自当是他的属下,可当他在任时只不过远远一瞥,从未在意他的言说。1999年,他的一篇“国庆夜独语”横空出世,对我如醍醐灌顶,受到强烈的震撼,这就是那名满天下的《风雨苍黄五十年》。且不说那激情的告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就在那文章传出不久,我在一家小店复印文章,一个中年人见到我的复印件上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字样,立即注视着我说:“ 你是社科院的,了不起呀,你们那里有个李慎之! ”“是吗? ”我下意识地问道:“你是做什么的。”“我是商贸公司的,《风雨苍黄五十年》我们都看了,真好,看了觉都睡不着啊。”在非学术专业的普通职员中竟然激起那么大的反响,是我始料不及的,那在我同行中哩? 我永远忘不了南开大学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我说的话:“李慎之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圣人!” “圣人”?! 这是一个久违的词汇,这一评价的份量是如此之重,重得使我不得不为之久久思索。
    《风雨苍黄五十年》最使人动情的,是他那敢于直言的勇气和精神。要知道,能不能讲真话,在中国是一大难题,否则历史上何以有秉笔直书的史官屡屡遭受迫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建国后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一批又一批的人打成右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仔细一看,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讲了真话。讲真话的下了地狱,讲假话的就青云直上。此种假话还形成理论,人们大约不会忘记,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文化界大张旗鼓地批判所谓“写真实”,写真实、说真话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潮,那不真实、讲假话俨然成为“无产阶级思想”? 而这种谎言、假话,一度在中国满天飞,流毒遍及各行各业,肇至大跃进后大饥荒,明明是人祸,却推给天灾;文革后期经济濒于崩溃,充耳依然是莺歌燕舞。此种教训之深刻,足以使中华民族刻骨铭心。
    拨乱反正之后,最值得学术界反思的的是重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史学界更要召回求真实的良知。过去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是为政治、政策服务,实际上是为个人意志服务,任意阉割,篡改,随心所欲地涂抹,使得历史不成其为历史,甚至发生误导。就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热门的课题太平天国研究来说,累计发表论文3000多篇,居史学专业论文之首,那么多的文章,为什么对其拆散家庭,吃大锅饭,将男女老少分隔在男女两大阵营的教训没有认真的吸取和研究,眼见大跃进中又再次出现那种毁炉灶,吃食堂的狂热;受极左思潮影响的红色高棉实施强行拆散家庭的暴政! 虽然这不是史学问题,更不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但诸如此类一次又一次重犯早被历史唾弃的错误,作为史学研究的行家不会不知道,可是又有谁能把这失败的教训,坦诚相告,以真知建言,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作为一名史学研究者,不能不为此感到汗颜。
    想到这里我理解了那位资深教授给李先生“圣人”的评价,因为这是上下求索而难得的史学之魂,在李先生的万言书中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怎能不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地赞叹!
    人们都说李先生是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实,李先生更是一名铁骨铮铮的民族脊梁。他以五十年的风雨坎坷,披肝沥胆地向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提出批评。在他之前彭德怀、顾准的下场,他不是不知道,而他以剜肉还母的赤诚,再次以鸡蛋撞石头。这一次石头倒没有砸给他,没有给他戴帽子、打棍子,甚至也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却给他以无情的精神封杀,使他的文章言论无处发表,尤其是在天子足下在他任职的社科院,更无发表文章的余地。然而,在信息时代要想封杀一粒火种,只会风助火威,愈炽愈旺,李先生的文章不径而走,风动海内外,与这封杀正是成正比例地加速发展。这把扼杀公民权利的软刀子,激起的是人们更加渴望政治民主化的决心,真不知道出此对策的是聪明,还是愚蠢?!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一句古训也许对有些人根本听不进去,就在这封杀之际,一名年青人看到李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扔下一句话:“ 这是共产党的又一个补台派!”并不无嘲讽地说:“ 这是你们这一代人的傻事,到我们这一代可能就不是补台而是折台了!” 后来我把这句话告诉了李先生,李先生沉默了一下说:“ 他这是真正看懂了我的文章。”此心此情真可与日月同鉴!
    然而,现实的回报却是如此的不公,这使我想起了明朝万历时期东林党的冤案,屠杀这批敢言之士的正是他们念念不忘的君父。使东林党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是直谏而是他们的冤死,无情地揭露了封建专制者的昏愦和残暴。被这冤案惊醒的人们终究发出悲愤的呐喊,批判和鞭挞这沿袭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提出“抑尊”、“崇高尽独夫”、“势尊自蔽”的命题,力图从权力结构上限制君权,这才真正进入政治伦理的启蒙,启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滥觞。因此清代史家评论说:“ 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令人浩叹的是,一个王朝如果到了屠杀他的忠臣赤子的时候,那才是真正悲剧的开场,鉴于这些严酷的历史教训,我真不明白,一些口口声声以党的利益为重的当权者,究竟是维护还是败坏共产党?
    李先生真正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人品在同僚中也是卓而不群的,常见的是,凡在社科院身居院级领导的,不管他过去是否从事学术研究,一旦拥有权力,往往掌握一笔资金,组织人马著书立说,自己稳坐主编,甚至成为博导。而李先生早在四五十年前就是新华社著名的才子,长期为国家领导人起草报告,翻译主编大参考,就任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后,连一个研究员的职称也没有;作为副部级的职务,却没有配备秘书,直至退下来,要想复印个文章,发个传真,还得请朋友帮忙;他身为高干,四个子女没有一个从政从商,都是普通的职工。在我得知他分到房子后,曾经劝他,老人适应能力差,不宜改变熟悉的环境,最好不要搬家了。他叹了一口气说:“ 我的儿子是工人。”这一下我全明白了,他以工薪收入扶养多个子女,生活并不富裕,成为右派,复起又遭眨谪,这给他的家人和子女带来多么大的伤痛,作为人父又怎能不愧疚,去日无多了,还能给孩留下什么? 若有大一点的房子留给子女,是否可能抚慰这颗受伤的心? 我想这才是他搬家的真正原因。
    李先生并不是旧式的清官诤臣,他有深厚的西方文化修养和广博的国学知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辟透析的论理能力,折服了多少专家学者。他身跨两个时代,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他原是性情中人,年高八十,童心犹在,每年元旦前后,他都要把收到的贺年片用线串连在一起,纵横交叉地挂在客厅中,姹紫艳红,摇摇拂拂,像是闪动的五彩旗,又像是起合不定的帘幕,看着他柱着拐杖,在帘下蹒跚地走动,兴奋地谈论他要做一个公民教员的理想,我忽地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人,简单、澄明而又坚强!
    如今,他怀着壮志未酬的理想谢幕了。
    他谢幕在一场SARS横行中国之际,这是一个多事之春!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场飞来横祸却惩治了习以为常的假话和官话,撤掉了失职的官员,这是共产党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举措,在这以前只有路线斗争才罢官,作为高官的失职者有时还能异地提升,这一果敢的决策赢得民众普遍的口碑,增强了对共产党的信念,人们翘首期待新一代的领导,以此为契机,加速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往日建言达不到的,意外地受到天灾的推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无奈而被动的选择,然而李先生孜孜以求的不就是发挥主体性,以最小的代价,一步一步从体制内部,实施宪政的理想吗?
    谢幕其时,何尝不是序幕的开场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