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到17日之间,明智光秀负责招待长年与武田胜赖交战的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召唤德川家康到安土城晋见,据说当时由于光秀办事疏忽,被解除了招待负责人职务。羽柴秀吉传来求援的消息在15日抵达,织田信长于17日命令光秀返回其属地坂本城并准备出战。5月26日,光秀领军来到丹波龟山城,做好了出战的准备。28、29日,他参拜了爱宕神社,在与文人雅士举办的和歌会上,发表了内容耐人寻味的和歌“今日时节,细雨纷飞五月天”(原文“時は今、雨が下しる、五月哉”)。由于在日文中,“时”的发音(toki)近似明智家的祖名“土歧”,“雨が下しる”一句也可解读为“拿下天下”,故后世对光秀这首和歌的言外之意有诸多揣测。 另一方面,5月29日织田信长为了支援秀吉,带领了百余人的年轻侍卫从安土城出发,进驻京都的本能寺,计划在此处集结部队。同时,嫡子织田信忠驻扎在妙觉寺。6月1日,信长在本能寺举行茶会。 当天下午,光秀率领13,000余士兵从丹波龟山城出发,号称“接受信长公的检阅”,向京都移动。次日凌晨,在横渡桂川的时候,光秀向全军大喊“敌人正在本能寺!”(原文“敵は本能寺に有り!”),起兵谋反并讨伐信长。 翌日早晨,明智军完全包围了本能寺。在广为流传的传说中,听到兵器声响的信长,一开始以为是卫兵武士的醉酒吵闹,结果近侍森兰丸打探报告:“好像是惟任日向守(明智光秀)大人发动了叛乱!”信长远望见敌军打出水色桔梗家纹的旗帜,冷冷说道:“没有办法。”(原文:“是非も無し”),便唤侍从取长枪出外迎敌。然而敌军人多势众,信长也在乱军中负伤,侍卫忙唤信长逃脱。信长以大势不妙为由,不肯离去,于是回到殿内自尽。当时身在距本能寺约200米教堂内的传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也曾纪录下目击信长从侧门亲自以弓箭射杀明智士兵、指挥小姓持枪拒敌与负伤后退入寺中的过程,不过由于在本能寺被袭击的信长一行人几乎没有生还者,因此一些流传甚广的细节的真伪实际上难以求证。 根据信长家臣太田牛一著作的《信长公记》,混战时寺内发生火灾,而本能寺地下储存的大量火药(本能寺僧侣在赴种子岛传教时接触了来自欧洲的铁炮,之后成为日本战国时代铁炮推广的重心之一,故设有存放火药的仓库)更进一步助长了火势,信长的尸体随灰烬下落不明。 接到明智谋反的消息,身旁只有数百武士的织田信忠认为“谋这等大逆的贼党,必已把守了各个重要路口,一旦途中遭遇必定不妙,还是不要徒劳移动。”遂否决了近臣逃到安土城兴兵讨伐明智的建议(事实上光秀并没有如此谨慎),匆忙逃离妙觉寺,和当时京都行政长官村井贞胜一起逃到诚仁亲王居住的二条御所,明智在诚仁亲王离开二条御所后便开始发起进攻,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后的信忠和五弟织田胜长因最后寡不敌众而被迫自杀,信忠得年二十六岁。 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几乎夺取了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全境,而武田胜赖的势力也在这一年被织田和德川的联军所灭亡。此时,织田信长眼中的大敌,仅剩下中国地区的毛利氏、关东地区的北条氏以及北陆地区的上杉氏而已。 负责攻略中国地方的羽柴秀吉攻下了毛利氏的鸟取城,这对毛利氏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而在消灭武田氏之后,织田信长以泷川一益为统率,联合德川氏开始了对北条氏的进攻。另外,上杉氏在上杉谦信死后,发生了为争夺继承权的御馆之乱,由其养子上杉景胜掌权,本来强盛的势力也已大幅削弱,加上负责北陆地方攻略的柴田胜家猛烈进攻,上杉势力已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四国方面,信长派出重臣丹羽长秀和三子织田信孝准备渡海平定四国的长宗我部氏。织田信长以安土城为据点,统率著柴田胜家、丹羽长秀、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等家臣,结束战国时代和统一日本的目标即将达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