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马拉松战役详细介绍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1. 前490年(波斯人具体出发的时间可能介于8月底9月初之间),波斯人的舰队护送着他们的运兵船由爱琴海小亚细亚沿岸的萨摩斯(Samos)向纳克索斯(Naxos)出发,经过了基克拉泽斯群岛,到达欧波亚海峡。
  2. 通过欧波亚海峡后,波斯舰队朝着埃雷特里亚驶去。眼看战争迫在眉睫,埃雷特里亚人决定奋起抵抗,守卫自己城市和家园,为此,他们向雅典派出使者请求援助,雅典人同意了。雅典人在组织军队的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斯巴达和普拉蒂亚请求支援,斯巴达和普拉蒂亚都表示同意,普拉蒂亚人立刻准备了一支约为1,000人的队伍,但斯巴达人由于受了卡尼亚节(类似宗教性质的活动)的限制,他们必须在9月中旬满月期过后才能出兵。
  3. 前往埃雷特里亚的波斯军此时兵分两路,由阿尔塔费尼斯率领的大约1万兵力围攻埃雷特里亚,而大提士则率领约1.5万兵力按计划在马拉松湾登陆。
  4. 雅典援助埃雷特里亚的军队组织完毕后,在总司令卡利马科斯指挥下出城向北,朝埃雷特里亚进发。得悉波斯人已在马拉松湾登陆的消息,卡利马科斯急忙命令军队右转,进入环山的阿弗龙纳谷地驻军,并在那里与普拉蒂亚人的队伍会合。波斯人的军队此时驻扎在大沼地,与雅典人的驻地当中隔着卡拉德拉河,相距约6英里。
  5. 两军对持了数日没有动作,这主要是因为雅典人的阵地易守难攻。照道理,雅典人应该坚守阵地以待斯巴达援军到来,在人数上与波斯军队达成一致后才展开战斗,但此时突然传来埃雷特里亚已经被攻陷的消息,这就意味着那部分本来攻击埃雷特里亚的兵力已经腾出了空,随时可能赶赴马拉松平原的战场,也可能转战围攻正值城中空虚的雅典。
  6. 埃雷特里亚的陷落打破了马拉松平原上的僵局,雅典人不得不决定是否在此一战,将波斯人赶回大海,要么全体撤军回雅典,守城防御。将军之一的米太亚德主战,而另几位将军则主张回雅典,最后通过投票选举,最终达成一致决定战争。
  7. 轮值的将军米太亚德提出了主要的进攻战略,他表示雅典方面在兵力上不敌波斯(雅典约1万-1.1万,波斯约1.5万),为了以防波斯军在战斗中包围雅典军,米太亚德计划加重两翼及边缘的兵力布置。
  8. 战争爆发(日期可能为9月21日左右),雅典军与波斯军各自在卡拉德拉河与小沼地间的马拉松平原上摆出阵形,按照当时的常规,两军在相隔不到1英里的地方横列了两排长长的方阵。不同的是,雅典的方阵是中部减为四排,两翼则维持为五排;而波斯的方阵则从左到右都维持为五排。如此一来,兵力布置不均等的雅典军方阵在受到波斯军的均等攻击后,雅典的方阵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相对于两翼,方阵中部的进攻速度显得迟缓,并且不一会儿就开始呈现溃散之势,而使波斯军能够长驱直入。深入敌阵的波斯方阵的两翼开始收缩,就像倾倒的沙漏一般陷入雅典军。两军原本横列的阵形开始纵向的发展,雅典军中部方阵后退的兵力补充在两翼上,使得两翼向前的进攻速度更快,并开始在波斯军的尾部向中心收拢,形成了两边包围的局面。
  9. 被迫挤在雅典军当中的波斯军,受到雅典军左右两面的夹击,阵形大乱,无法有效攻击,恐慌的波斯士兵最后放弃了战斗,转身往岸边的波斯战舰奔去,而雅典军此时一鼓作气的乘胜追击。到此时,这场战役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了,波斯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在海岸边,来不及逃亡的波斯军不得不与追击来的雅典军再次战斗,已经毫无招架能力的波斯方面这次更是败得惨不忍睹。在损失了四成的兵力和7艘船后,大提士终于带着残兵逃到海上。
  10. 另一方面,攻陷埃雷特里亚的那部分波斯军正在阿尔塔费尼斯的率领下准备在法里龙登陆进攻雅典城。因此,马拉松平原上的雅典军刻不容缓,整军赶回雅典。眼看失了先机的阿尔塔费尼斯终于放弃了进攻的计划,撤军回海上,与大提士会合后一同回去亚洲。至此,马拉松战役结束。
  1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