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古印度的数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古印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哈拉巴文化时期起,古印度人用的就是十进制记数法,大约到了7世纪以后,才有位值法记数,开始时还没有“零”的符号,只用空一格表示,直到9世纪后半叶才有“零”的符号。这时古印度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才算完备了。这项发明是古印度人对人类进步的一大贡献。科学史还表明:古印度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有可能源自中国。 ;
    现存最早的古印度数学著作是《准绳经》,这是一部讲述祭坛修筑的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书中讲到了一些几何学知识,如勾股定理,圆周率gz=3.09等。在《太阳悉檀多》一书中,已有用三角学进行计算的记载,给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数表。499年成书的《圣使集》中,数学内容有66条,其中包括有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规则。圣使给出的圆周率为gr=3.U16。
    10—13世纪是古印度数学取得辉煌成就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数学四大家。梵藏于628年写戍《赞明满悉擅多》,书中对许多数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梵藏是古印度最早引进负数概念的
    人,他提出了负数的运算方法。他对“零”作为一个数已有一定认识,但他错误地认为零除以零等于零。梵藏提出了解一般二次方程的规则。在几何学方面,他给出了以四边形的边长求四边形面积的正确公式。他给出的圆周率为7r=3.1623。大雄继续前人的工作。他约于830年写成《计算精华》一书,在书中大雄认识到零乘以汪一数都等于零,但他错误地认为零除一个数仍等于这个数。一个分数除另一个分数等于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后与那个分数相乘。有迹象表明大雄可能已接触过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因而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室利驮罗也是一位数学家。现存的室利驮罗的数学著作有《算法概要》一书(1020年成书)。据说他还有一部专门论述二次方程的著作。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二次方程的解法。在古印度数学发展史上作明的贡献最大,在他著的《历数全书头珠》中的《嬉有章》和《因数算法章》反映了古印度数学的最高成就。作明正确地指出:以零除一个数为无限大。零号是印度人的卓越发明,没有零号,就没有完整的位值创记数法,这种记数法能用简单的几个数码表示一切的数,尽管世界上也有不少民族懂得零的道理,然而系统地研究、处理和介绍零,还是以印度人的功劳最大。7f3年,巴格达的印度天文学家,开始将古印度的天文学和数学书籍译成阿拉伯文,从而也把印度的数码介绍到中亚细亚。12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将大量的阿拉伯文数学著作译成拉丁文。意大利人斐波那契用拉丁文将印度—阿拉伯数码和记数法介绍给欧洲人。阿拉伯数码虽早在13—14世纪就传人中国,但直到20世纪初,中国数学与世界数学合流后,国际通用的印度一阿拉伯数码才被中国采用。作明在研究二次方程求解问题时指出: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数,一正一负,需依题意选取适当的根。他明确地指出:负数的平方根没有意义。他还给出了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方法。在几何学方面,他给出的圆周串是5r=3。1416或gr=3,1419,并指出前一个数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