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古希腊文明特征新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本文就笔者研习希腊史的一点体会来论述在研究古希腊文明特征时,必须注意的两个 根本问题。
    一、古希腊文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大概在今天仍有许多人持充足的理由相信: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诸文明迥然不同 ,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 成的。甚至常常有人把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制度等直接归 结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固有本质”的衍化。
    其实在古代,米利都的赫开泰乌斯认为,希腊人长期以来就是埃及文明的子孙①(注: (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1分册),谢德风译、李活校,商务印书馆1 988年5月第1版,第66页;另参阅希罗多德:《历史》,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6 月第1版,第340页。);希罗多德指出希腊的一个主要城邦底比斯的创建人卡德摩斯就 是属于闪族的腓尼基的一个王子,并且指出希腊的许多神名来自埃及;文艺复兴时期的 法国古典学者约瑟夫.斯卡利杰也指出希腊人受益于非希腊人的成就;伟大的科学史专 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 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 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②(注:(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 人文主义》,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64页。)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 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 西方——更确切说是古代东方诸文明,③(注:早在1928年西方就出版过Ramsay,Sir Wm .,Asianic Elements in Greek Civilization,New Haven 1928。西方世界最近出版的 有关这方面的作品有:《世界有色伟人》(1946)、《偷来的文化遗产》(1954)、瓦尔特 .伯克尔特(W.Kurkert)《东方化的革命》(1982)、马丁.伯纳尔(M.Bernal)《黑色雅 典娜》(第1卷1987年出版,第2卷1991年出版,计划要出4卷)、魏斯特(M.L.West)《赫 利孔的东方面孔》(1997)。尤其是伯纳尔的著作在古典学界引起了一场空前的争论,有 人指责他没有足够证据就轻易下结论,也有人说这是赶修正主义派的时髦。但是不管怎 么说,他提出的希腊文化受北非、西亚文化的影响这个重大命题,是无法轻易地置之不 理的。不过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非洲中心论者”——这种观点早已以世界文明“埃及 源流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不仅否定古代希腊人在哲学、科学、民主等方面的成 就,而且竟说苏格拉底和克里奥帕特拉都是黑人,亚里士多德盗窃了亚历山大里亚的图 书馆等等如此荒谬不经的话。参孟悦《:什么是西方文明》,载《读书》 1998年第8期;董乐山《东方和西方,相会终有期》,刊董著《文化的误读》,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具有一种开放和扩张的特征。
    (一)前古典时期希腊文明对东方文明之吸收 事实已经证明:东方的各种文明——苏 美尔文明、埃及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希伯莱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等等——对 古希腊文明都有较大的贡献,尤其是赫梯文明扮演了古代东方和古代欧洲的桥梁作用。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在今日所说的近东一带,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叙 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区,就已建立了高度发达且严密的政治和文字系统国家。这 一近东文化圈与邻接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往来关系,不仅有政治、军事、商业、技术上的 交流,而且更有语言、文学、艺术上的互渗。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地中海世界东部的爱琴海一带,产生过一个繁盛的克里特文明 ,这种文明同亚非大陆的关系非常密切,深受西亚和埃及文明的影响,而当时的欧洲— —“希腊地区”,还是一个蒙昧未开化的区域。和希伯来人不同,希腊人和美索不达米 亚自身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迈锡尼时代,希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近邻赫梯、迦南 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通过南安那托利亚的城市、迦南、塞浦路斯和克里特传送 着物质与精神的财富——毫无疑问,这些东西将在希腊土壤中扎根。几年前在希腊底庇 斯发现的令公众惊奇的地窖中的圆柱形印章并没有使考古学界震惊,可以肯定的是未来 在希腊大地上将会发现众多的此类物品。20世纪早期英国考古学家吴雷在叙利亚奥隆特 斯(Orontes)河口附近阿尔.敏纳的挖掘,证实至少在公元前9世纪末期以前,优卑亚岛 上的希腊人就已来到此地(当时可能叫Posideion),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希腊人把此地 当作一个贸易货栈,说明这一时期希腊已和西亚地区有了很密切的贸易往来。这个贸易 点繁荣昌盛达好几百年之久,④(注: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Archaeology,edited by Ruth D.Whitehouse,London:Macmillan Press 1983,p.14.)希腊人以此为据点并进 而与两河流域进行直接的贸易往来。这种贸易把西亚的青铜器、珠宝、象牙饰品等传到 希腊,与此同时,由于西亚社会动荡,不仅许多物品出口到希腊,同时相当数量的工匠 也来到希腊世界寻求生路。他们在克里特建立起自己的手工作坊,从事珠宝饰品加工, 并制作青铜器,另有一部分工匠甚至到达了阿提卡。这样的交往和联系对希腊文化产生 了不可估量的影响⑤(注:黄洋:《来自东方的影响》,刊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 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187—188页。);不只是在西亚,古希 腊人在埃及的尼罗河支流卡诺色斯河也建有诺克拉底斯商站。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一世( 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09年)为争霸的需要,建立了强大的陆军和舰队,他的士兵大多 数是希腊雇佣兵,他还邀请了许多希腊商人在埃及定居,⑥(注:(埃)A.费克里:《埃 及古代史》,科学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第100页。)诺克拉底斯就是在这时建立起来 的。⑦(注:The Macmillan Dictionary Archaeology,edited by Ruth D.Whitehouse,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83,p.348.)到法老阿美西斯(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25年) 时答应希腊人可以把这里建造成一个纯粹的希腊城市,可按照自己的形式建造庙宇,并 且按照自己的愿望经营市场。此后,诺克拉底斯就成了埃及和希腊以及其他地中海国家 的商业中心了。可想而知,希腊人从这里学习了多少埃及人的知识。在艺术方面,被称 为“原始科林斯风格”(约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40年)时期的陶器,就明显地存在东方 痕迹。这些东方化的陶器普遍采用东方纺织品或金银工艺品上撷取的图案、动物形象及 神话人物。因此,包括希腊在内的这种地中海东部的早期文明,与其说是欧洲的,不如 说是属于东方的更为贴切。
    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早期希腊与近东的这种联系便结束了。这种局面直到公元前8 世纪时才被突破,那时希腊人走出了他们的“黑暗时代”,并再次被东部邻居的杰出成 就所震惊。这一时期,迦南的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希腊人,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从埃及象 形文字演化来的,后来希腊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并最终成为西方各国的字母;同时 ,在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开始研读巴比伦天文学家的作品,从巴比伦人那里引进了日 钟、日晷并把一日分成12个部分,⑧(注:希罗多德:《历史》,王嘉隽译,商务印书 馆1959年6月第1版,第321页。)开始进行天文学研究,这在后来雅典的哲学学派达到了 高峰。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进入黄金时代,它在艺术、建筑、哲学和文学方面几乎 都表现出了东方传统的影响。
    东方文明对人类的贡献经过希腊、希伯来和基督教一直向西流传,最终到达了近代西 方世界。在技术上,这种贡献包括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车轮和播种机器;在科学上 ,则包括对天文学研究的肇始、60进位制的数字系统——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如用度来 划分圆,把小时分成分、秒等。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观测最终导致了季节的划分和月相 的固定。伴随天文学而来是星相学,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黄道的名称——公牛座、双 星座、狮子座、天蝎座等等;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许多世纪之前,埃及人就提出了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的许多想法。希腊人的 贡献,在于使哲学发展比以前内容更为广泛,包罗万象⑨(注:(美)爱德华.麦克诺尔 .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第1卷),罗经国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1月第1版, 第231页。);在政治上美索不达米亚把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二项内容传给了西方文明 ——城邦和神圣王权的概念。城邦制度分布在整个地中海周围的大多数地区,王权—— 君权神授的观念,君应向神述职的观念——传入西方社会的本质之中;在法律上美索不 达米亚把成文法传给了西方。或许这并不是夸张,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照亮了文明世界 的大多数地方。希腊、罗马通过近东的接触而受到影响,伊斯兰世界只是在征服了现在 的伊朗,即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地带之后才有了正式的法典。究竟现在的法律中有 多少因素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已可断定,就如英国历史学家萨格斯(H.Saggs)在其 所著《伟大属于巴比伦》(1962)一书中所说的:“有关抵押方面的法律最终都可追溯到 ……古代近东。”
    【本文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2期第49~5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