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议会」、「民主」与「共和」概念在西方与中国的嬗变(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四 「民主」与「自由」
    不管是古希腊的直接民主还是现代代议制民主,都是为了获得「自由」以及与之相连的「平等」权利。柏拉图曾幻想建立一个奴隶制的自由王国──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将自由与政体联系起来,认为平民政体可以享受自由。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观念之最初代表人物弥尔(John Stuart Mill)、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洛克(John Locke)、斯宾诺莎、孟德斯鸠继承了亚氏的观点,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企图以民主制度保证人的自由权利。斯宾诺莎认为,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受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没有自由,社会治安就不会巩固,科学和艺术就不会创新。
    严复对三者的关系亦有精当之论,他的侧重点是先自由平等而後民主:
    自由者,各尽其天赋之能事,而自承之功过者也。虽然,彼设等差而以隶相尊者,其自由必不全,故言自由则不可以不明平等。平等而後有自主之权,合自主之权,於以治一群之事者,谓之民主。
    西方民主思想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也或多或少与平等自由思想联在一起。正是因为 Democracy 在很长时期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文译词,所以时人不时用「自主」甚或「自由」之类的词来陈述民主思想。1887年《申报》有一篇题为〈论西国自由之理相爱之情〉的文章,与其说是在介绍「自由」,毋宁说是论述「民主」(Democracy):
    西国之所谓自由者,谓君与民近,其势不相悬殊,上与下通,其情不相隔邸,国中有大事,必集官绅而讨论,而庶民亦得参清议焉。……
    要理解这种以「自由」论「民主」或曰「自由」、「民主」两个概念的替换现象,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自由」(Liberty)在中国的初期译介。
    马礼逊的《五车韵府》将 Liberty 诠释为「自主之理」;麦都思的《英汉字典》译之为「自主,自主之权,任意擅专,自由得意」。这些便是以「自由」 译 Liberty 的起始。罗存德《英华字典》中的 Liberty 译为「自主,自由,治己之权,自操之权,自主之理」。显而易见,以上对 Liberty 的诠释,包含了大量的「民主」含义,或者说,它们更多的涉及了西方的民主概念。其实,正是马礼逊用以译释 Liberty 的「自主之理」(或以後的「自主之权」、「自主」,尤其是「民自主」)作为概念,在西方近现代民主思想(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 「自主之理」: Democracy 之早期中译概念
    本文已经介绍了马礼逊、麦都思和罗存德编撰的三套辞书对 Democracy 的诠释,不管是「既不可无人统率亦不可多人乱管」,还是「众人的国统,众人的治理,多人乱管,小民弄权」之类的译介,都没有摆脱「民主」只作为政体的陈旧概念和用法,忽略了对「民主」的新的认识与时代意义。而「自主之理」或「民自主」或多或少地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它不但状写西方民主国家的政治现实,更展示了 Democracy 的历史哲学内涵,体现了「民主」的社会和精神因素,它是一种有关民主原则的学说, 是一个发展趋势之概念和历史运动之概念。
    鸦片战争以前,郭实腊等人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以下简称《东西洋考》)中,不断阐扬「自主之理」。下面,笔者列举这一杂志中有关「自主之理」或「民自主」的论说,说明这两种表达、尤其是「自主之理」与 Democracy 的直接联系,说明「自主之理」也许可以视为现代汉语「民主」概念的胚胎。
    首先,《东西洋考》介绍的「自主之理」意味著大开言路、各随所见;说的是自由和平等之理,是「天下之正道,天下之定理」。《东西洋考》主要是在介绍西方政治体制的时候谈论「自主之理」或「民自主」的,其中涉及不少国家。但是,谈论政体的时候,主要还是强调作为「国基」的自主之理:
    此民自主治国,每三年一次选首 主,以统摄政事。〔这便是〕「自主之理」(《北亚米利加合郡》)。
    自此以後,美理哥民自主操权,掌治国也(《华盛顿言行最略》)。
    时势如此,城邑兴隆,闾阎丰裕,至国公之权渐衰,由是民尚公论自主之理也。……上古南与北省合一统治政,後七省逐西班雅之兵,操自主之理兼摄国政,无王无君,而择总督,治理国政(《荷兰国志略》)。
    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徵是议会制度。《东西洋考》是最早把「国会」或曰「公会」、「国政公会」介绍到中国来的刊物之一:「然则自主之理,如影随形,及国政公会摄权理民。」〈英吉利国政公会〉一文通过对议会亦即上下两院的详细介绍阐明「自主之权」,同时,它也是中国人了解西方议会制度的最早文献之一。民主制度的另一大特徵是司法独立。对此,《东西洋考》亦有述及。〈批判士〉一文写道:
    英吉利亚墨理加北,合邦各国操自主之理,亦选等批判士致定案。由是观之,宪不定罪而民定拟之;倘数位酌核妥议,不可厚於此而薄於彼。虽各有其意见,然公平审判乃宜矣。况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其严乎。批判士不俸禄,并无供职,亦不趋炎附势、指望做官,是以不畏人,而宜恭敬上帝。暗室屋漏,周览天下矣。如此民畏法,而悦然服矣。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自主之理」或「民自主」就是西方 Democracy 概念的早期中文对应词;「民自主」最後被「民主」所取代,「自主之理」却自行消失。
    最後 要指出的是,即便在《东西洋考》中,由於作(译)者不一,「自主」或「自主之理」并不都是西方「民主」概念的传译。恰恰相反,它有时表达的是「独裁」 。可见汉语中的一些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差异。
    「议会」、「民主」等重要思想与政治概念输入中国,首先应该归功於西方传教士和学者,但真正使其广泛传播的,则是林则徐、魏源等面向世界的中国士大夫。然而,像《海国图志》那样盛赞美国民主制度的,在当时毕竟是少数。十九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知识界对「民主」等概念多半囿於介绍而缺乏认同感。即便像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这样的开明人士,在议论法国政局与民主制度的时候也认为「泰西政教风俗可云美善,而民气太嚣,为弊甚大」。这种对民主的怀疑态度与反感是很普遍的,王韬等人都有类似看法。这些观点在西方也有同调,我们也可以视之为西方民主怀疑论在中国的一种折射。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在关注民主制度的时候,还缺乏推翻君主专制的胆略和想像,因此,不少人即便以为民主制度有其可取之处,而在提倡效法的时候却多半避开美法式之民主,推崇英德或日本式之民主,这就是所谓「君民共主」之说(君主立宪)在十九世纪盛行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