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大学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阵地的若干思考(下)(20070429)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表现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注疏法,这种方法主要以经学材料为中 心,以经典的原文为根本,根据历代学者研究脉络走向为前进依托,代表作《十三经注疏》 ;其二,长编考异法,这种方法主要以史学材料为中心,按照时间先后对史料分类排序,在排比中判定材料真伪,代表作《资治通鉴》。这两种方法发展到清代至鼎 盛,相通为考据一途。因此今天说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主要指考据法。西方的传统学术研究,主要是演绎法与归纳法。表现在西方哲学领域,后代哲学家在前代哲学家 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更新形成自己的一套新的哲学体系,如马克思哲学就扬弃费尔巴哈、黑格尔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扬弃胡塞尔哲学,他们注重创新,而我们的经学家注重护根。在史学领域,他们的政治史学逐渐走向政治哲学 ,而我们的史学从《史记》 逐渐形成的传记体为主的材料史学发展到近现代仍然很有势力,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就是倡导材料史学的代表 。西方传统学术研究的两种方法发展到今天,其抽象思辨水平越来越高。
    近现代,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受西方冲击后已发生变化,一方面继承本民族优秀考据 传统,另一方面借鉴西方学术的抽象思辨,力图将二者扭结混融为一。王国维与陈寅恪两位现代史学奠基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已经开辟了道路,他们相通于在史料中寻 求规律,在规律中把握历史脉搏。陈寅恪指出王国维的治学方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参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 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 ”这种方法不但囊括考据学的精髓,也嫁接了西方哲学观念的治学方法,王国维深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就是明证。陈寅恪的治学方法,不仅包括了上述方法,而且创新了 种族文化分析法,其内容包含了今天一些学者应用的文化要素分析法。在陈先生的论著里,文化要素有中外之分、地域之分、民族之分、制度之分、信仰之分、语言 之分、种族之分、集团之分、文体文本之分等等,每种文化要素的因子及其再生因子包罗甚众。他是力图全面考察重大文化现象的文化因子分合,探究其间的递变规律。
    目前国内影响比较大的人文学者也都比较注重中西近代两种学术方法融合,比如阎步克、朱学勤、罗志田、葛兆光、尤西林等 。当然有些学者有急功近利倾向,他们为了迅速在学界崛起,更多侧重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材料,学风有些浮躁,这是我们应当摒弃的。
    七、历史细节与历史阵地
    细节是研究历史问题很重要的角度之一,每个人一生要经历几十年,大约两万多天,诸多细节构成每天生活。比如说今天你和谁偶遇,与谁攀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读了哪些帖子等等,每天在琐碎的生活中走完一天的行程。历史上的人也一样,他们的生活也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在细节中有常规的人性展示, 也有独特个体的非常规的一面。找共性可以发现规律,区别独特性可以感受另类人生,在感受不同的生命中,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延长了,生命内在感受也丰富多彩了。
    学习历史不是让我们沉重,更多是帮助我们找寻人生的归宿,就是既找到生的乐趣,也学会面对待死亡时应有的超脱。而对历史细节的解读尤其重要,这是我们能否找到乐趣与超脱的前提。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个体的生命属于自己更属于他所在的族群,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能够找到同类生命的归宿。我们普通的历史从业者,也是在阅读历史、思考细节中逐渐将自我放大,将生命的激情点燃,照亮别人,传承历史,将不息的、乐观的、美好的、智慧的生命传递,让后人知道人生的宝贵,死也要死得其所。历史是一种信仰,让我们真诚地体验历史和现实的细节,完成天生我材有用的过程。
    要相信历史,即使族群历史有过屈辱,有过黑暗,那都是我们族群经历的苦难,翻开这样的历史,更会让我们找到生的目的,死的归宿。对历史我充满敬意,与历史生命经历的细节同经历同感受,才越发追求天地浩然正气,追求和光同尘的人生境界。我们是历史生命的延伸,背叛历史其实就是放逐自己、放逐族群,我们不能因屈辱过的细节就逃离自己的归宿。看到许多学者默默耕耘,在该说话时又能勇敢站出,护卫神圣尊严,我对这样的学者充满敬意。历史上闪光的细节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静,什么时候动,可以帮助我们人生充满阳光。
    一百年来,许多人和细节都过去了,一些人自己放逐了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些人生命中的细节则成为后人不断传递的火把。读历史上阳光与黑暗细节,行充满阳光的生命细节,天天向上。上无愧于列祖列宗下无愧于子孙后代。多读些历史细节,少走黑暗行程,常踏光辉足迹。族群丢掉历史阵地,意味着放弃了族群美好人生。那不是我们所要的,让我们一起审视历史细节,活出现实美好人生。
    八、行万里路与历史阵地
    要守住史学阵地,脱离生活实践也是不行的。司马迁写史记,那是走了多少名山大川,吸收了多少口碑史学。他还是太史令,可以有接触帝王将相言谈举止的生活实 际。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都不可偏废,否则会出现“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了。看看今天讲课受欢迎的老师,有下过乡的、有从事过行政的、有下过海的、还有参与社会活动较多的。即使有些老师自己没有经历,也必然嫁接了家人或至亲好友的多彩人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真理须躬行。
    阅历丰富的人生是打开有生命历史之门的钥匙。刚走入社会后,听到周围人评价最多的话莫过于书生气。这是贬义词。书生气,是被书注疏了才有的。既能走入书又能出得书,才走出书生气。走出用头脑中虚拟世界解读现实中的现实世界的尴尬。尊重有血有肉的人生,才能真正觉悟有血有肉的历史。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周围点滴的变化就可折射未来的潮流走向。读历史其实就是透过对历史点滴切入通贯它的来龙去脉,目的还是指向现在与未来。历史上现实中,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找寻其间蕴涵的规律是我们爬梳历史资料的目的。一生停留在资料爬梳中其实就是六经注我了,它的最大价值还是为后来人寻经 悟道做铺垫。清代学术最高成就者是钱大昕,他的作品不能成为经典依然是典经。清代学术综合实力最强的是曾国藩,他能走入历史也能走出历史,在中西文化碰撞历史上,他承载的文化重量是承前启后的,毛泽东就独服曾文正。
    平凡人向聪明人学,聪明人向智慧人学,智慧人向圣人学,圣人向平凡人学。这背后有着每个人理解现实人群的程度。这也是人文实践内核所在。人理解历史程度,来自对人的内在性理解程度,内在性把握程度来自于对人社会性理解程度,因为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古今人心一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解现实会更好的理解历史,理解历史也会更有意于对现实的理解。历史就活在我们身边,就活在我们心理。历史的生命因为人存续也永远充满活力。有字无字两部书唤醒我们珍惜生命价值,杜绝懒惰。因为我们每天必须面对我们为什么存在、如何存在,来说明我走回人世必要性。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守住史学阵地。
    九、考古学与历史学阵地
    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是近代的事,中国传统与考古学关系最密切的是金石学。金石学,是传统学术的重要一脉。金石学自宋代兴起后,经过绵延不绝的发展,到清代因政府的倡导,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出现了“海内士夫闻风承流,相与购置古器,汇集拓本” 的 局面,出现了一大批金石学家和研究成果。其中石刻研究的核心代表人物及作品有王昶的《金石粹编》、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补正》、叶昌炽的《语石》。最早明 确阐述金石文字对经史研究有重要作用的是钱大昕,他说:“金石铭勒,出于千百载以前,犹见古人真面目,其文其事,信而有证,故可宝也。”“金石之学,与经 史相表里。”到民国时期,伴随中国考古学的兴起,一批收藏家为碑石的汇集整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振玉、缪荃荪、关葆益、董康、李盛铎、 于右任、张钫、徐森玉、李根源等。一批一流的学者也对石刻文献研究利用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了相关新史学研究的开拓性成果,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寅恪、岑仲勉、马衡等。 而对先秦以前之古籍文本,利用青铜、甲骨等器物相参证,取得重要贡献的还有王国维、于省吾、郭沫若等。传统金石学因为传统经史被颠覆而更加受到各派学者的重视,金石器物成为证古、疑古、逆古重要资源。尤其是碑刻证史成为时下历史学嫁接考古学重要潮流,开设考古学专业是加强我院历史学阵地的重要补充。
    十一、政治文化与史学阵地
    政治文化研究是扩展历史学阵地的核心内容.
    亚里斯多德认为人是政治性的动物 。政治文化是最能展现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领域。政治文化传承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是国家民族前进的思想资源储备库、加油站。林国华研究西方政治 哲学对比中国政治文化继承时发现:“古老先民的自然视野中可能隐藏着高贵的政治智慧似乎一点一点被忘却了。” 政治文化中蕴涵的政治智慧与技艺是个人、民族、国家生存不可或缺的。正如阿维罗伊所说:“人在此世的生活不能没有政治技艺,而在彼世的生活方才少不了沉思 的德性。 ”因为人类灵魂的野蛮,这对人法与神法的蔑视,深植于人的灵魂深处,它对文明的人世构成了永恒的挑战。在人法与神法编织的罗网中,保持住人的文明身位,这 就是政治家的技艺与使命。而从事政治文化研究的工作者的作用就在于对古代典籍不动声色的爬梳和研究中延续古代世界的生命,从而培植能够抵制乃至颠覆自己文 明秩序的最坚韧的力量 。翻阅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政治文化典籍,我们可以感受到史家们为一国文明理出秩序的良苦用心及为万民立法的执着精神。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陈寅恪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从中国史学传统出发,致力于从种族文 化角度探究中国的政治文化。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后续的相关论文是现代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在他构建的唐代政治文化 研究体系里包含许多政治文化要素,除了他界定的阶级概念以文化为标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标准外,他的政治文化研究实践基本涵盖了中西方传统政治及政治 文化概念。他承继了二十四史以政治史为主体的传统,并吸收了西方政治文化内涵,扬弃了中国帝王将相史的研究框架,也扬弃了司马光《资治通鉴》 帝王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他以政治文化要素为枢纽,以大文化背景为依托,侧重勾勒了中国中古的政治文化发展轨迹,旨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增 强华夏民族的自信心,也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提供借鉴的思路,这也是他未能完成的《中国历史教训》 一书的心声。
    今天,时代的新显学以科学技术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态,人文科学被放逐到社会的边 缘。八十年代以后,虽然涌现了大批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也迅速增加,精细化的人文学术表面上似乎强化了人文科学研究,但现实却显现出人文科学作用 日益弱化的态势。这也许和五十年来脱离“经史”传统学术精神的夸饰文学和跟风史学有一定关系,不是“经世致用”、“文以载道”之学的必然命运。而中国文化 传统中习惯于经史相济的族群习性,也就是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之基已经内化到族群遗传基因里,族群的德性欲望又促使被放逐的“经史”的复兴,在今天语境下就 是人文科学的兴起。而人文科学中包含的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又以贯穿其间的政治因素为联系纽带。今天,哲学领域有政治哲学的复兴,历史领域有政 治制度及相关文化的复兴,文学艺术领域政治人物题材的影视剧本成为艺术界及大众关注的热点。世界史研究学者刘军在《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 一文中介绍了西方政治史学的复兴,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也有着广阔的背景。
    近二十多年来史学研究有三大热潮:其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时,经济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潮;其二,伴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推进,社会风俗文化及信仰研究又成为第二轮热潮;其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和社会各项文化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邓小平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认识到中国经济改革归根结底是政治改革。把握中国传统政 治文化元素的递变规律,是政治改革深入推进的前提之一。
    十二、谋生与历史阵地
    人才市场化以来,谋生对年青人是个大问题。近年,尤其是学习人文学科的,没有学习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好找些。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操作实用性强,可以立竿见影发挥效能,人文学科学的是屠龙之技,现实中很少有龙可屠。从谋生角度讲,表象上一再表明历史专业没市场竞争力.当然从事历史教学的,学这个专业目前还能找晚饭吃,历史专业毕业生百分之八十还是耕耘在历史教学领域,改行的人也不多。由于我们就业目标没有太高的要求,饭碗问题基本还没有出现大问题。
    对于谋生有顾虑,是我们比较不同领域的收入不均衡,不知深浅进军其他领域造成的。而那些领域是与专业有距离的.我也曾是那少数不安心参与其他领域竞争的一员。虽然没有取得多数人认可的成功,但至少我知道只要在自己的阵地学到真本事,将潜在素质转移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是很容易的。我的一位朋友很有见的说,进入其他领域,只要读上几本相关领域的书,也会很快进入角色的。我是很赞成他的观点的。朋友原来是个学经济搞会计工作的,后来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抛弃历史专业进入其他领域谋生,需要基本技能转换,有的人因为专业上活学,学到真本事,很快将能力嫁接过去了。
    在校期间没有将素质能力提升,总是呼喊专业冷门,可能会断送自己最宝贵的学习时间。任何领域的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听过数学家王国俊教授两场报告,我发现他不只数学搞得好,而且人文素质也很高,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比专业的还专业,他如果花个两三年从事历史研究,照样搞出一流的成果。多数人有学科自卑倾向,其实综合素质(智商与情商)才是核心竞争力,专业文凭只是谋生的敲门砖而已。没有综合实力,永远没有竞争力。各领域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能千差万别,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有共性的东西。其他领域许多真正做出成就的,不少是喜欢阅读历史的,看看清华、同济、交大等理工院校为主的学生网站论坛,他们讨论历史问题就不在历史专业学生之下。
    十三、冷门专业与历史阵地
    十多年来,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在教育市场化潮流下出现了供大于求,历史学似乎在贬值,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外语、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比,本科不如其他热门专业专科、硕士不如人家本科,博士不如人家硕士甚至本科。历史学科在其他学科的人员眼中甚至在从事历史教学的人员心目中也是非常冷门的专业 了。历史专业优秀学苗逐年流失,优秀历史教师也有不少改行,历史这一冷门专业整体衰落了。
    在整体衰落的背景下,为扭转危局,有些学校的领导很有远见,在其他学校缩减历史系的时候,他们还在逐年加强本学科的扶植力度,如陕西师范大学就重点扶植中国古代史学科,整合了该校古籍所、唐史所、历史文化学院,并引进西北大学重点学科民族学全班人马,同时还联合历史地理所(现称西北历史环与经济发展中心)力量,整体上提升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力量,使之成为国家一级学科,这也大大提高了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品牌地位。
    目前,历史专业硕士层次人才的培养有超过本科教育层次投入的趋势。其他学科本科生有攻读历史学的硕士、博士,主要在于今天单位用人强调学历层次而不在乎专业,尤其是人文学科,本来文史哲就不分家。看看高校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读的原典是什么,再看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学生读书范围,本来区别不大,只是读书角度有点差异罢了。有些专业们就业目前还不如历史系学生,才会出现报考历史学科的。历史专业经过十几年被冷落,供求发生了矛盾,今天历史学院毕业生就业是在某些学校居然成了校第一,那是十几年被冷落换来的结果。以后跨专业考历史专业硕士的还会增加,冷门专业也会因这种趋势有所回 暖。也许几年后,伴随传统文化热历史学科还会成为热门,不过那时的历史学绝对是合并中西学问,决不是独守传统的,象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如果在世界史方面也能实现中国古代史学科一样的加强,那两个强势专业就形成新的中西历史文化高地,会再次提升师大的品牌地位。
    尽管考试是衡量学生高下的一个标准,但人文学科的实力还是要靠读书广度与深度来衡量。记忆与贯通是历史学科的特征,也是历史学科价值所在。历史是记忆的载体。一个人有记忆,才不会精神紊乱,一个民族有记忆,国家才能长久不灭。记忆历史细节,才能通古今之变,为当代及后代提供建设性思路。真诚希望我们的老师不要在考试上难为学生,更应注重培养他们平时读书的激情并形成研讨的氛围,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这样做就好比化学专业的学生每天泡实验室,只有如此才能发现历史领域真理。
    学历史的把心胸格局放大,打通中西古今,打通文史哲,这是从事人文学科工作的需要。打通不要说所有的书都读,读经典最重要。陈寅恪当年与吴宓聊天时曾谈到其实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最要的就是一百多本吧。同样西方的也是这样。那打通中西文史哲就不是什么天方夜潭,怕就怕被所谓专业局限,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有些专业学生改学历史,正说明他在本专业学不到多少真货,还是要回到历史原典、经典中去,才能满足求真才实学的心理需求。这也是浮躁的学风开始扭转的标志。没有真东西,靠炒作所谓热门专业混饭吃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只要通过学习来提升人文素质,那从事与人文学科的各行各业都会有所成的。不要被专业捆住手脚,关注自己关注的问题在历史中找寻理想答案。问题来自于个人生命的快乐与痛苦的体验。读书从困扰心中的问题开始。理解自己,把握自己,寻求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自己的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