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战马嘶鸣,马蹄声如天上惊雷般轰响了几百年,孩子的哭声,父母的恸呼,残阳如血,白骨成堆……想来春秋战国时期恐怕是炎黄子孙最受难的日子了吧!人在那种环境下,不知道引爆了多少内在的潜力?为了生存,为了功名利禄,被逼迫出的智慧迸发出无限光彩,留下的文化足以撼动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进程。
     各种各样的人才脱颖而出,时代造就了他们。正是各国对人才的急缺,才成就了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人才挺招人羡慕的。他们能青史留名,永垂不朽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有国君的赏识、提拔、重用,和平年代不可能有商鞅、苏秦、管仲等人跳上政治舞台,更不可能有李牧、吴起、乐毅等人奇功现世。
     拼命的搜刮人才、争夺人才,没了人才,灭国危险转瞬即至,重用人才正是各国之需。让人才发挥作用,击败对手,是最现实、最有效的一个途径——秦国用商鞅,强了几代人;魏国楚国用吴起,争得了大片土地,也强了几代人;燕国用乐毅,报了齐国的一箭之仇,差点灭了齐国;赵国用李牧,打得匈奴不敢回马阴山。
     文才智才用智慧增强国力,武才将才用战争消灭敌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战争,但春秋战国的每一场战争都是没有道义,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就总结过:“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把战争的道义与否归结到是不是为周王室而战上,他所呼吁的道义战争只是一种理想罢了,没有国君会听信他的“谗言”,人,都有私心。孟子的“春秋无义战”言论非但在春秋战国时期无人认同,到后世也没多少人认可,后世人对周王室没什么感情,没吃过周王室的俸禄。
     但这言论却流传后世,这似乎有些奇怪。任何一种言论思想想流传千古,必深入人心才行,可大家既然不认同,为什么孟子的这一论题还能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想:大概是多数人把孟子说的“义”理解为广义的道义,即:为黎民苍生而战。用现在的话说,是为群众而战,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战。这才众口成辞,广为传颂。再加上春秋战国时确实也没有一场战争是为人民而打起来的,为抢人口而战的战争倒是不少,但把人抢去的目的还是为了奴役人,增强国力。
     这样一来,民生疾苦,惨不堪言,“春秋无义战”这话就似乎更有道理了。后世的教师教育学生爱好和平时,可以引用这一典故,政治家、作家也可以引用此话为自己的言论提供理论依据。
     然而,黎民倒悬之苦就真的减轻了吗?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战争是真正为了老百姓而打的?我是这样理解的:索性把“春秋无义战”更换为“天下无义战”都行得通,也许是我过于偏激,可你不妨仔细想想吧。
     我认为“春秋无义战”这句话的关键就在于“义”字,不同时代的人对这句话里的这个字有不同的理解。时代的局限令我们难以品尝当时的滋味,再现当时人们的心境,如今是讲究的自由发展,这“自由”二字里包含的意思太多、太深、太广,总的来说,是以人为本。
     有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才有人的自由发展,所以我们大家把“春秋无义战”里的道义理解为百姓的利益也没什么不对,孟子的本意就算是抹煞了,也没什么不好的,我们这个时代当然不应该随时打仗,但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个性才能释放,日子才会好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