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秦与马其顿战术系统的比较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一,简介 
    这篇东西的起源是因为经常看到网上流行的所谓“东西比较”,例如马其顿与秦,罗马与汉等等。虽然有人认为这类讨论属于毫无意义的行为,不过我对此一直颇有兴趣。所谓art of war的研究,无非是由历史 事实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用这个总结出来的理论来进一步分析具体问题,其中也包括各种假想的对抗。 在archer jones的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中,就对一些假想的战斗进行过预测。问题是如今常见的所谓讨论,全部都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空想和臆测代替了理论。这里为此将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 
    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就应该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 
    1。收集事实(例如历史上的战例) 
    2。分析事实,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说理论 
    3。验证理论 
    4。将该理论应用(例如用于预测一些假想的对抗) 
    显而易见,如今没有人在这类问题上使用这种方法,几乎都是直接由历史上的战例(通常还是一知半解)一步前进到假想的对抗。中间的桥梁仅仅是空想或者臆测。更有甚者,一些民族主义的情绪被引入(包括对本民族的夸大和贬低),严重破坏了问题的本来面目。这篇文章希望能在此方面做一定的尝试,由于本人水平的限制,欢迎指教。 
    二,讨论范围和资料来源 
    这里不打算大言比较马其顿与秦的整个军事系统,而是局限于“战术系统”。也就是,忽略战略补给等因 素,假定两军以类似兵力在战场相遇,探讨可能发生的情况。忽略战略和补给,是因为无从比起。忽略兵力,一方面是因为兵力受到战略和补给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东方史料中的兵力有些不让人信服。在西方发达的历史研究条件下,许多原本在古代史料中出现的夸大的兵力(其庞大的数字丝毫不比中国逊色)被一一纠正,而在中国历史学界,基本上还是完全引用古代史料的兵力数字。两者比较有欠公平。总之,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各兵种特色分析。 
    资料方面,使用的理论为archer jones,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阐述的理论体系。其他马其顿方面的兵种资料来源包括j.f.c.fuler,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西方军事史),trevor nevitt dupuy, the evolution of weapons and warfare(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和阿立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同时用到的西方资料还包括charles oman, the art of war in middle age(中世纪战争艺术),trevor nevitt dupuy, the military life of hannibal, father of strategy(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其中,西方战争艺术和西方军事史国内应该有中文版,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亚历山大远征记和战略之父汉尼拔的军事生涯均www.warstudy.com有中文电子书。 
    中文资料则非常糟糕,古代历史学家似乎不太注重兵种的描述,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们则似乎对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之类的课题更感兴趣。好在东方的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兵马俑为代表的考古发现。使得战术系统的分析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中方资料参考中国军事通史。第三卷 战国军事史,以及各种考古发现的结果。 
    三,archer jones兵种战术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这种假想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好应该先形成理论并验证后,再应用于预测虚拟的情况。显然,本人没有能力完成这种工作,就算自己总结个理论出来估计别人也不信。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已经有的成熟的并且是实用的理论。再一次,中国历史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只能求助于西方的研究成果。这里选用 的是archer jones,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的理论体系。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是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archer jones在其35年军事历史研究经验基础上的著作。作者总结了数千年军事史的大小战例,归纳出一套被证明是颇为可 行的理论体系。在这里这套包含战略战术方方面面的东西不可能被全部阐述,经过本人归纳,仅仅列举其中关于各兵种的战术分析部分如下[1] 
    首先,archer jones将冷兵器时代兵种划分为4类: 
    1。重骑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骑兵 
    2。重步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 
    3。轻骑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4。轻步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一般的观念不同。这里“轻重”的标准并非铠甲重量,而是作战方式。凡是肉搏的一律为heavy部队,凡是射击的一律为light部队。显然,这种划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兵种特点 ,毕竟使用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兵种的特点。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注意。比如一名轻骑兵放下弓箭抽出战刀,或者一名轻步兵丢下弩拔剑,他们就自动变成了重骑兵和重步兵。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不合格的客串者。 
    多数误解会来源于这里没有仔细阅读。这里特别强调。本文的兵种划分方法与通常不同,请务必仔细理解,避免误会。谢谢 
    接下来,在理想条件下,4类兵种的强弱点可以归纳如下: 
    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这个原则要求重步兵训练有素,使用长兵器。中世纪的民兵不算。拔刀的弓箭手不算。 
    原则2:重骑兵对于重步兵战斗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毁灭性优势。这点之所以能跟原则1同时存在,是因为古代战争中重步兵战斗队形在交战中转身对付另一个方向的威胁,是完全不可能的,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下面会谈到。 
    原则3:轻步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的前提是轻步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那么轻步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步兵,必然导致失败。 
    对于这个原则,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说明。在原著中,archer jones用于证明该原则的战例较为薄弱。大部分都是非正规军的轻步兵对正规重步兵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正规步兵的作战往往意味着纪律和阵型。而轻步兵使用hit and run战术的时候,却通常要求采用分散队形并且不断的后退。这对于多数古代正规军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重步兵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方重骑兵的侧翼威胁)无法有效前进,则该原则对正规军有效。具体战例如黑斯严斯和福科克[1][3] 
    原则4:轻骑兵对于重骑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原则3非常类似,前提同样是轻骑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轻骑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骑兵,同样导致失败。 
    原则5:轻骑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上面的3,4不同,由于速度差别,hit and run的战斗很容易实行,所以优势很大。 
    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不论轻步兵是否试图转变成不合格的重步兵 
    原则7: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原因是地面平台保证更高的射速和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轻骑兵这时候通常会拔刀变成重骑兵,尽管是不合格的重骑兵,借助马匹的冲击力通常还是足以通过冲锋击溃轻步兵。 
    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这点对于重步兵非常明显,对于重骑兵则完全不符合。 
    原则9:以上原则是在双方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效。此条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原则10:以上原则仅仅反映各兵种的内在优缺点,不能确保战斗的最终结果。战斗结果还取决于指挥官能否正确的扬长避短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此条一样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认为这套理论稍微有些aggressive and bold,未必能涵盖一切情况,有些地方的结论显得匆忙。不过仍然不失为如今最好的实用性理论,以下将完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对这套理论不同意,下面就可以略过不看。如果想反驳这套理论,请去弄一本原著作阅读,因为在原著中几乎每个原则都用了很多的战例加以说明。如果还是想反驳,建议去找archer jones. 
    四,秦军战术体系 
    之所以将秦军放在前面,是因为本人对于这一方面比较薄弱。由于懒惰的原因,不太可能去啃各种原始资料,而中国历史研究又没有提供现成的东西,只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些分析。所以摆在前面,便于批判和指正。考虑对应年代,这里的秦军指的是战国时期,而非后来统一的秦帝国。秦军的兵种阐述如下: 
    1。骑兵 
    关于中国骑兵的起源,本国历史学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部分认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中原骑兵的起源。骑兵的正式成立,出现在战国中期以后。也有认为早在春秋甚至殷商时期,就已经有少量骑兵存在[6]。不过这个并非本文讨论的课题,这里关心的是秦国骑兵的兵力和作战方法。战国时期的兵力数字几乎全部来源于汉代刘向等人的“战国策”,根据战国策中张仪所说,秦国有“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题外话,战国策主要为战国纵横家游说诸侯,猎取富贵言辞的汇编[6],里面各位策士们说的“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我几乎是一概不信,跟战国人口2000-2500万比较,算出来的兵民比例只能说是荒谬。西方史料中的类似夸大早就被其发达的历史研究所纠正,而即使以前一直照搬古代史料的中国历史学家也有人指出这个数字根本不是实际兵力,而是按照苏秦所谓“一户出三男”理论从人口算出来的“理论数字”[6]。谁都知道,算出来的“理应如此”的数字跟实际数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扯远了回来,尽管有夸大的问题,不过作为专业化高的兵种,秦国有骑兵万余应该是可信的。总之,骑兵的比例不是很高。这点也跟当时的技术条件吻合,缺乏马蹬的情况下,骑兵的训练费用和时间都过高。而且没有马蹬的轻骑兵的射击能力也有所不足。 
    秦军骑兵的作战方式,从兵马俑的发掘来看,主要是使用弩的轻骑兵。似乎至今没有发现使用长矛等兵器主要进行肉搏战的重骑兵。 
    2。步兵 
    按照本文的划分标准,秦军包括使用弓弩的轻步兵和使用戟矛等长兵器的重步兵。兵马俑中发现的最长长矛可达7米,很显然这种长矛不可能用在第一排,所以类似马其顿长矛步兵方阵的多重长矛阵型是可信的。得益于先进的弩,当时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轻步兵。战国弩的射程和精度都是无可比拟的,关于这点说明文章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 
    3。车兵 
    秦军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战车,可使用弓弩和戈矛作战。战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东西方都曾经兴盛一时,最终由于适应性的局限而被淘汰。对于其野战中的功能笔者表示怀疑,因此暂时排除在外。 
    综上所述,不考虑战车,秦军战术体系包括三个兵种系统:轻骑兵,轻步兵,重步兵。其中两种步兵占兵力的多数,骑兵比例则较低。由于强大的弩箭,其轻骑兵和轻步兵都非常先进。秦军的兵种使用几乎没有什么详细的文献说明,只能根据兵马俑的排列推想为轻步兵在前方和侧翼,重步兵为主体。轻骑兵则独立在侧面担负支援和骚扰任务。总之是冷兵器时代常见的布置方法。 
    五,马其顿战术体系 
    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军队是西方历史上(有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拥有全部4种兵种系统的军队。其地位之高被认为是“整个西方历史上再由没有出现过超过其水平的军事系统”[1],被认为能够“击败冷兵器时代任何一支军队”[4]。而纵观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除了拜占庭等少数例外,整个欧洲甚至没有出现过能接近其水平的战术系统[3]。而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就是马其顿重骑兵。 
    1。重骑兵 
    马其顿重骑兵是西方(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重骑兵。它的核心为hetairoi,即“伙伴骑兵”[1][2],也有可能包括塞萨利骑兵[4]。重骑兵头戴头盔,胸挂鳞甲,腿裹胫甲,手持盾牌,腰插短剑,而且他们的坐骑也披着鳞状头胄和胸甲[4]。使用的长矛根据不同资料的数字在9-15英尺之间[1][4]。在没有马蹬的时代,重骑兵的训练难度最高。马其顿骑兵通过严格的训练成为实用的兵种。当骑兵用长矛刺击时,在刺中敌人之时或之前即放手,以避开刺中敌人所产生的冲力影响自己[1]。此外马其顿骑兵具有严格的纪律并服从指挥,在下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在古代战场上有重大的意义。 
    2。轻骑兵 
    马其顿军队同样拥有传统的轻骑兵,使用投射武器作战。不过他们的主要投射兵器是标枪。相对于使用弩箭的秦军骑兵,其作为轻骑兵的效能较差。标枪轻骑兵的优点在于,当情况需要的时候,可以将标枪作为短矛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行使重骑兵的职能。 
    背景资料
    方阵(由步兵梭镖兵组成的密集部队),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苏梅里亚的一种作战队形。在希腊,也许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就开始采用方阵进行作战了。除了北部的塞萨利和马其顿等较为平坦的地区外,多山的希腊很不适宜骑兵的机动。因此,一般说来,希腊不很重视骑兵这一兵种,而着重依靠经过不断改进的步兵方阵进行作战。
    重步兵部队纪律很严,作战时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为8至12排不等。训练有素而且纪律严明的古希腊方阵的每个士兵——甲兵,通过体育运动和频繁的作战,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他们的主要兵器是长矛,其长度通常为6至9英尺。他们戴头盔,挂胸铠,裹胫甲(保护膝盖至踝节之间的小腿),手持圆盾,腰间常常插着或挂着一把短剑。交战时,前面的2至3排甲兵将矛对着敌人,后面各排把矛架在前一排士兵的肩上,形成一道屏障,以抵挡敌人射来的箭。
    方阵及其各个组成单元可按战斗队形作有限的运动。方阵在展开时往往要在长而紧密的横队之间留有狭窄间隔,以便轻步兵在战斗需要时穿行。战斗通常要经双方商定,在最平坦的地面进行。因为部队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运动会造成首尾脱节,这对整个队形的衔接十分不利。
    古希腊甲兵由各城邦的中上层自由民组成。轻装步兵无论在装备和训练上或者在纪律养成上一般都比不上甲兵,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许多轻装步兵,特别是配备有特种兵器并有熟练技术的弓箭兵和投石兵均为雇佣军。他们跟不太强大的骑兵共同负责保卫前进中的方阵侧翼。战斗开始时,他们在方阵前面组成一支散兵屏护部队。
    古希腊甲兵除了经过严格的训练,有着强壮的体格外,还具备独立城邦自由民的优缺点。他们机灵聪慧,识文认字,因此,颇有点妄自尊大。尽管他们明显地接受了在严格的纪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战术体制和秩序,但是仍然不太相信严密的组织体制那一套。
    到了公元前五世纪,由于希腊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原先尚处于野蛮状态的马其顿完全希腊化了。但马其顿在军事上的发展却独具一格。公元前五世纪和前四世纪初,马其顿国王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步兵。不过它的军事实力主要依赖于王国的贵族骑兵。当菲利普二世登上王位的时候(公元前359年),他彻底改组了马其顿军队。他一面改革骑兵,一面又特别关注步兵的建设。菲利普王的军队由马其顿本地的专职士兵组成,而不是从别的希腊军队中招来的雇佣军,他们从马其顿农民中征募而来,按照籍贯地区编成方队中的连,因此都具有一种团结精神,这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可贵的。菲利普王还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使军队效忠于他。
    经过改组,马其顿军队成了当时世界上一支最为精良的部队。这是一支紧密团结的军队,它将希腊雇佣军高超的作战技能跟希腊公民士兵的爱国主义献身精神结成了一体。通过对人和武器装备的能力及局限性的透彻分析,在人类历史上,初次出现了这样一种明确的军事思想,即通过科学周密的计划,实现合成兵种协调一致的战术行动。精心的组织和严格的训练把众多士兵结成一部完整的军事机器。假如在菲利普,后来又在亚历山大的亲自统帅下,这支军队也许能够战胜以后18个世纪,即在黑火药兵器占据优势之前的任何一支军队。
    跟以前的希腊军队和公元前3000年以来的美索不达米亚军队一样,马其顿军队的基本武器是梭镖和长矛。到了菲利普王的时候,他启用了一种更长的矛,即马其顿长矛,其长度约为13至14英尺。长矛加长后,士兵可以在敌人的梭镖还够不着自己的时候,先用长矛向敌人进攻。因此,马其顿方阵比手持梭镖的希腊军队占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说,这就是古代出于夺取战争优势的动机而有意识有目的地改良兵器的一个实例,也是早期军事技术研究发展的一个例证。在亚历山大之后,也许在他当政期间,长矛的长度曾进一步增加到15至18英尺,需要用两只手方能操持。有些权威人士甚至认为当时作战用的长矛为21英尺,训练用的长矛达24英尺。不过人们对此表示怀疑。
    菲利普军队的支柱是步兵。马其顿方阵是仿照希腊方阵组建的。不过它的纵深是16人而不是8至12人。它的队形也不象希腊方阵那样肩靠肩的十分密集,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作战时,整个方阵常常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象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在这种紧凑的队形中单兵退却是不可能的。
    古希腊甲兵分为两种类型:正规常备兵和轻装步兵。前者数量较多,携带马其顿长矛,后者配备制式希腊长矛。每个士兵的肩上都背着盾。正规常备兵的盾直径约二英尺,而轻装步兵盾的尺寸则足以遮住跪着的士兵的身体。马其顿长矛通常握在离柄端3至6英尺的位置,方阵头上4至6排士兵的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势有的倾斜,有的垂直于地面,各不相同。艾米留斯·保罗斯报告军情时说,在皮德那战役中,他一见到“密密层层向前伸出的长矛阵势,顿时就吓得魂不附体了。”
    密集紧凑的方阵队形移动起来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它队形庞大,士兵又携带着很重的兵器,但经过不断的训练,正规常备兵部队比普通的希腊方阵具有更大的机动能力。正如菲利普和亚历山大在多次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各个连都能以完整的队形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机动。但是,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正规常备兵则把长矛跟行李放在一起,改用较短的希腊长矛进行战斗。
    轻装步兵更能适应各种战斗的要求。他们是步兵的精华,跟正规常备兵的区别仅仅在于矛的长度短一些,盾的直径大一些,盔甲稍轻一些。它的方阵队形和展开样式跟正规常备兵方队相同。他们也经过同样良好的训练,但轻装步兵可能目的性更明确,机动速度更快更敏捷。亚历山大善于使用斜线战斗队形,轻装步兵往往从右翼骑兵的后面梯次展开,这样,在骑兵跟横队中央速度较慢的正规常备兵之间形成了一个机动枢纽。轻装步兵还能作快速夜行军,袭击筑有城墙的据点,或者跟随骑兵扩张战果和进行追击。
    菲利普把正规常备兵组成的重步兵方阵当作骑兵实施突击冲锋的机动基地,其实它自身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它能以完整的横队勇猛地冲向敌人,给尚未从骑兵袭击中恢复过来的敌人以更沉重的打击。为了便于运用这种进攻性战术,菲利普和亚历山大常常选择地形平坦的战场。不过,即使地形坎坷,同样也可以采取这种战术,实际上他们正是这样做的。
    马其顿重骑兵的武器装备跟正规常备兵基本相同。他们也都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可惜在马背上很难施展。在等待交战的间隙里,往往将长矛搁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虽然长矛可以手不过肩地握着,但还是向下方刺出的。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然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结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
    马其顿军的精锐部队是由年轻贵族组成的重骑兵。由于他们总是伴随国王出征,因此被称为“御林军”。从许多方面看来,他们就是中世纪骑士团中骑士的原型。
    为了保护方阵的侧翼和后方,并且与分散在广阔战场上的骑兵保持不间断的联络,因此增加了二种更轻装的步兵。每四名甲兵配二名轻装盾兵和一名辅助兵。在战斗开始前,轻装长矛兵在方阵的后面排成纵深约8人的横队,而辅助兵(大部分是重步兵的勤务兵和粮秣征收员)则在方阵前面排成散兵横队,他们使用的是弓、标枪、投镖和投石器等古代常用的混合兵器。
    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即初级方阵)。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在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000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
    从两个战例的简要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其顿军队,特别是方阵的作战情况。
    公元前338年,菲利普在喀罗尼亚彻底击败了底比斯和雅典的军队,在希腊赢得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优势。有关这次战争的详细情况未能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当时年仅十八岁的亚历山大统帅着左路军,菲利普率领着右路军。在初次交战后,菲利普佯装退却,将雅典军拖在自己的后面。这时亚历山大加紧向底比斯军队压过去。当他突破底比斯军队的防线后,菲利普突然停止撤退,冲向并突破了雅典军队的防线。接着,菲利普率部向左侧转弯,亚历山大则转向右侧,两军会合后,猛烈袭击并压垮了位于他们中间的敌人心脏部位。作为方阵这种编队形式,要实施包括退却、前进以及协调一致的两面包围这样复杂的作战机动,必须经过高度严格的训练。不仅要能够熟练使用自身的兵器,而且要和侧翼的骑兵部队作好紧密的协调配合。
    公元前331年的亚卑拉之战是更加错综复杂的一仗。简单说来,位于右侧的亚历山大军队由一支人数不多的轻骑兵和轻步兵先行,迅速地斜向大流士一世(古波斯王)军队的左侧中央挺进。马其顿轻骑兵跟波斯骑兵接火后,便在密集的波斯军队中打开了一道缺口。大流士立即派遣装有长柄大钩刀的战车前往迎战。马其顿轻步兵击毙了战车的驾车兵,使敌人的缺口更加扩大。当亚历山大看到敌军队伍中出现了突破口后,便将军队的前进方向稍向左前方移了一下。然后,在四个轻装步兵初级方阵的紧密配合下,率领左侧亲随骑兵穿过突破口,直接冲向大流士。惊恐万状的波斯王仓惶逃出了战场。
    由于亚历山大军队向前推进的速度过快,因此,在马其顿军队方阵中的正规常备兵和轻装步兵之间也出现了缺口。于是一些印度和波斯骑兵部队便突破了这个缺口。然而,他们没有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从后面进攻马其顿方阵,相反,波斯骑兵却继续向方阵更后面的行李车队前进,据说,那里囚禁着波斯王室的成员 [ 注 ] 。亚历山大预料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早就准备好了一支强大的后备队,跟冲进阵来的波斯骑兵进行交战。方阵中的一些部队也回过头来袭击波斯骑兵,最后把他们赶到了方阵的侧翼。
    与此同时,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却遭到另一支波斯骑兵的强大进攻。亚历山大在敌军中央取胜后,转身支援其左翼部队。当时左翼部队正逐渐开始占据优势。波斯军虽经顽强挣扎,但最后还是在马其顿两翼部队的夹攻下彻底溃败了。
    所有的古代战争,有关参战军队的数量及伤亡人数等情况均无可靠的数据供查考。不过在一些显然是可靠的报道中却有许多关于作战详情的逼真描写。亚卑拉战役的胜利跟许多别的胜利一样,是优良的武器、合理的组织编制以及亚历山大高明的战术相结合而取得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