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歷史與生活 (2003070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歷史軌道的特徵就是變。人類從不斷的改變中,從過去走到現在;也會從不斷的改變中,從現在走向將來。為什麼要變?從生活的角度來看,變的目的是求生活更安適、更新鮮、更有意義。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如果想活在歷史中,就必須求變與創新。歷史上所記載的,絕不是陳陳相因之事,都是變化多端之事。
    ﹙第1期﹚
    說到歷史,一般人都覺得它是很遙遠的東西。有一次在南下的火車上,與一位鄰座的陌生人聊天,從報紙上的新聞,談到電視節目。言談之間,我知道他在廣播電台做事。在我快下車的時候,他問我在那裡做事,我說我是學歷史的、教歷史的。他突然把談話的聲音提高:「歷史?那些遙的事情,在考大學聯考的時候,曾經死背過,現在早就忘光了!」我說:「歷史不曾忘光的,歷史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他半信半疑的對我笑著說:「那請您說說看!」我說:「台中站到了,我要下車了。希望有機會再聊。」從那次聊天到現在,算來已四年。去年﹙一九八七年﹚一月,曾經在華視文化中心的講演裡,淺談過這個問題。現在就利用《歷史月刊》發刊的機會,正式談談歷史與生活。
    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說:一是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說我們承襲了袓先或上一代所留給我們的部分生活方式和生活資料;一是我們生活在歷史中,是說我們新創的一些生活方式和生活資料,部分也會留給下一代或下一代的下一代。先說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說我們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歷史。
    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
    生活有兩種,一種是曰常生活,一種是職業生活。什麼叫日常生活?譬如以前形容一個家庭主婦: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日常生活。什麼叫職業生活:譬 如常常在報紙上看到有人寫「我的學徒生活」。「我的教書生活」。就是職業生活。職業生活與歷史的關係此處不說。此處只說日常生活與歷史的關係。
    拿穿衣來說,現在一般男子在正式的場合穿西裝、打領帶。女子穿短袖洋裝、旗袍,這是上一代的人傳給我們的,歷史不遠。喜歡看古裝劇的人都知道,叫人衣袖寬大。與現在不 同;有人說那是戲衣,實際上與古人的穿著相去不遠。以民國初年為背景的電影中。有不少穿長袍馬褂的人,那就是當時常穿的服裝。民國初年,風氣不開,有的地方官禁止穿西服, 有的地方官禁止女子穿短袖衣服,也有的地方官禁止女子穿旗袍,當時人比可以說沒有穿衣的自由。究竟西服比長袍馬褂方便,短袖洋裝或旗袍比寬衣大袖更能表現女子的身材美,雖然有官禁,人們仍然大著膽子去穿,終於變成全國普遍的服裝。
    再說由布鞋進步到膠鞋、皮鞋,由線襪進步到原子襪,由不挺的全棉、全毛進步到筆挺但卻發光的達克龍、又改進到筆挺而不失全棉、全毛原樣的混紡,也不過幾十年的歷史。不管是衣的式樣改變,還是衣的質料改變,凡是上了年紀的人,都經歷過的,這就是歷史了。也許有人說,怎麼在歷史課本上沒有讀過?因為歷史太多了,一般歷史課本寫不了這麼多。曾任歷史博物館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就是專門研究中國服裝史的學者,許多歷史劇的服裝設計,都得向他請教。
    再以吃飯為例,來看日常生活與歷史的關係。一般說來,吃的變化,與地理的關係較多,與歷史的關係較少,因為不同的地區出產不同的五縠、禽畜、山珍、海味,便有不同的食物。除茹毛飲血的時期外,食的方法一旦定型,便很少改變。譬如每個人在家中都有經驗,用什麼菜燴什麼菜,炒什麼菜用什麼作料,是一定的,不能亂來。所以中國餐館只有廣東館、江浙館、北平館、四川館之類,沒有唐朝館、宋朝館、明朝館之類。不過,中國人吃的習慣,特別是近數十年在台灣的中國人,變化很大。早晨起來吃牛奶麵包,是我們的袓先所享受不到的;而父兄輩以前所極易吃到的燒餅、油條,現在已很不普遍。由於全國各地文化在台灣融合、世界各國文化在台灣交流,在台灣不僅可以很方便地吃到廣東菜、四川菜、北平菜,而且也可以很方便地吃到美國牛排、漢堡、義大利脆餅、麵條,喝英國威士忌、法國白蘭地、德國啤酒,這些都不是我們的袓先所能享受到的。
    三年前,第一家美國麥當勞店在台北開幕而又生意興隆時,輿論界甚為擔心,認為國民心理崇洋,非國家之褔。有人問我的意見,我認為與崇洋無關,麥當勞因為能應合工業社會速簡及衛生的需要,故為部分人所歡迎;就像中國菜的變化大、味道佳,為世界各國的人所歡迎一樣。世界各國的大城小鎮,幾乎都有中國餐館,有些大城的中國餐館難以數計。許多中國餐館,因為生意好,客人要排隊等座位。在外國去中國餐館吃飯的,大部分還是外國人;如果因此說他們崇華。那就錯了。喜歡吃什麼國家的菜、或喜歡吃什麼省的菜,不會與崇洋或崇土有關,但這種吃的習慣的改變,也就是歷史了。
    住的歷史改變,比較容易覺察到。在近代以前,一般人民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屋頂是茅草搭的,牆是泥巴堆塗的,窗戶很小。這種茅草屋,很不耐風雨吹打。唐代詩人杜甫的詩:「八月秋高風怒號,捲我屋上三重茅。」茅屋頂上的茅草被捲去,就不能遮風雨,所以杜甫感嘆地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當時讀書人很窮,只能住茅草屋;有些商人或做官的很富有,可以住大樓,即所謂廣廈。大樓是用磚瓦蓋的,能遮風雨,非常安全;杜甫想住大樓,住不到。凊初孔尚任的曲:「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此曲寫富貴人家由富而貧。但也可以看出來,有錢的人住樓房,窮人住平房。
    不過,較有錢的人,或在多雨的南方,所住的平房也是磚瓦做的。台灣保留下來很多古厝,栽想很多人都見過的。現在不少古厝已經變成國寶,由政府列為一級古蹟、二級古蹟來維護,因為再不維護,就被公寓和高樓大廈吃光了。三年前,高雄巿長蘇南成為拓寬馬路,擅自拆除左營古城,引起輿論界的聲討,據說後來又修復了。兩年前,為了建地下鐵路,台北市政府把坐落在中山北路的國父史蹟館拆掉了,但還仔細地拆,保留一磚一瓦、一樑一木的完整,俾便在他處復建起來。在台灣,公寓和高樓大廈逐漸把平房吃掉,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相信現在住公寓樓房的多,住平房的少。倒有許多有錢人家改住平房,因為平房配合著大院,可以享受較多的陽光、空氣,也不會使人有吊在半空的感覺。我個人到現在仍住平房,不是有錢,是住的公家舊宿舍。
    住的歷史改變,在一般歷史中談不到,可以從生活中去體驗。去過龍潭小人國的人,能看到許多古代名建築的縮影,那些名建築,與現代建築截然不同。要不然,如果去板橋林家花園看看,林家花園的房屋,與現代建築也有很大的差異。
    住的改變,當然不只是房屋的外表,房屋以內陳設用具的改變也很多。去過故宮博物院的人,看過清代帝王坐的木椅、用的木桌,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好看,坐起來不舒服、用起來不方便。其實那一類的桌椅,在以前民間也用,鹿港的民俗文物館及許多縣巿的文化中心也都看得到。這與現代各式各樣的沙發、自動伸縮的桌子,已經有些不同了。差距更大的是床,以前的床,像個小涼篷,上面有頂,周圍用蚊帳圍起來,睡在裡面很悶;現在早已將蚊帳移到門窗上去,平躺在彈簧床上可以直看天花板。至於家中的用具、冰箱、電視、洗衣機、電話、錄收音機、錄放影機之類,在三十年前還很少,有的根本沒有,現在已經很普遍了。這些可以說都是住的改變。
    行的改變也很多。個人的交通工具,最原始的是騎驢、騎馬、坐牛車、坐馬車,實際上,這些交通工具,在民國二、三十年代還很普遍,尤其在鄉下。大概在民國建立以前的幾年,腳踏車從外國傳入大城市,當時大城巿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車,視腳踏車為危險的交通工具。我在當時出版的報紙上,看到過漫畫,畫小孩騎腳踏車摔倒的情形,標題是:「危險啊!」腳踏車傳入後,都市中的人力車就漸為腳踏車和三輪車取代,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台灣的機車漸多,造成交通問題。也是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台北市計程汽車業興起,與三輪車爭生意。三輪車爭不過計程車,又阻礙交通,政府就輔導三輪車伕轉業。現在全台灣都看不到三輪車了。前兩年去高雄,在旗津區看到兩部三輪車,如獲至寶,趕緊坐上去,兜了一圈,並照了幾張相,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即使有,也是作觀光用。像紐約中央公園的馬車一樣。計程汽車業的興起,表示國民收入提高,有餘錢坐計程車。也是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台北市自用車轎車漸多,現已普及全省,處處車滿為患。
    中國的大眾交通工具,輪船、火車,始於一八七O年代。飛機用於軍事,始於民國六、七年,用於民航,始於一九二O年代。火車原來燒煤炭,後來燒柴油,在民國六十年代,台灣的鐵路開始電氣化。都市內的大眾交通工具,大陸的城市,最初用電車,清末開始引進,民國初年漸有公共汽車,近年又有地下鐵的引進。
    交通的改變,使人的生活領域逐漸開闊。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出現前。人民大都住在農村裡。活動的範圍不過周圍數里至數十里。許多人一輩子住在農村裡。所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就是描述原始的農村生活。到火車興起。可以到別的縣、別的省;再到航空事業興起。可以到別的國、別的洲。古人的「天涯若比鄰」。原來只是一種感受。現在卻早已成了實質。從台北到桃園機場送朋友去香港。朋友巳抵香港。有時送的人還回不到家。
    生活除衣、食、住、行以外,據孫中山先土的意見。還有育和樂。育包括生育、教育。養育。在生育方面,以前在農業社會,家中需要勞力。生的壯丁愈多愈好。不喜歡生女兒,所以溺女嬰的習慣很普遍。自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夫婦都要上班,沒有人帶孩子,也養不起太多的孩子,所以家中的孩子少。一個家庭中孩子多和孩子少,家庭生活就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多熱鬧,可以互相學習。可以養成合群的性格;孩子少冷清,孩子較孤僻,許多小孩沒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只有自己。工業社會個人主義流行,原因雖多。也可能從小就養成的。近年在生育上又發生一件大變化,就是試管嬰兒,這對人的尊嚴,以及傳統中國的倫理觀念。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教育万面的變化更多。八十年前,中國學校很少。官立的學校。一個縣城只有一個。而每個縣的學生。只有十幾人到幾十人。教枓書只有千宇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三字經(上大人。孔乙己,……),百家姓(趙錢孫李,周武鄭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之類。先背書,再開講,背不會,用戒尺打。一九○二年以後,才漸漸設立現代的小學、中學、大學,以及職業學校和師範學校。體罰的習慣,則直到近年始廢止。中國在一八七○年代開姶派遣留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可留學,清末民初留日學生最多,近數十年則以留英為尚。受教育的人在近代以前只有男生,清末開始辦小學、中學、大學以後,女子可以入小學、中學,不能入大學,到民國八年以後,北京大學才正式收女生。 談到養育,老年人的感慨最多。以前在農業社會,家中子女多,又鼓勵家族同居,人愈老,愈是大家長。大家長不僅有子孫承歡膝下,而且很有權威。進入工業社會以後,子女少了,子女成人後大都離家出外工作,至少結了婚也想獨住,剩下的老年人大部分時間沒有人陪。老人沒有人陪,很寂寞。大約二十年前,我初次到紐約的時候,在紐約中央車站候車室裡發現坐滿了老年人。我問朋友:「這些老年人要去那裡?」朋友說:「那裡也不去。在車站看人。」台灣的老年人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第一、現在人壽長,許多人可以活八、九十歲,而公務人員六十五歲就退休,退了休二十年沒有去處。跑得動的可以到處跑跑,跑不動的得在家睡二十年覺,又沒有孩子陪,實在太寂寞。第二、台灣留學風氣盛,許多人的子女都在國外,不僅不能奉養年老的父母。有的甚至不能回來為父母料理後事。這若與「父母在,不遠遊」的時代相比,確是很大的變化。
    下面再談談娛樂與歷史的關係。一個人如果以閱讀小說為娛樂,小說中無處不是歷史。有的小說是直接由歷史改編而成的,如《三國演義》。許多人對諸葛亮、關雲長、張飛的認識,是由閱讀《三國演義》而來,不是由閱讀《三國志》而來。有些小說,反映著當時的社會狀況,譬如讀《紅慺夢》,可以瞭解清代大家族的生活狀況;讀《儒林外史》,可以瞭解明代讀書人迷戀科舉的們形;讀王藍的《藍與黑》,也可以瞭解抗日戰爭時期青年人的奮鬥面和墮落面。那都是歷史。如果以看電視為娛樂,電視中的歷史劇很多。別的不說,單就前年十一、二月到去年一月中視連續劇的《一代女皇》而論。據說收視率很高。有些人把它當歷史看,認為與史實相差太遠,非常生氣。譬如漢王李元昌在唐太宗時就死了,但劇中到唐高宗時還陰謀作亂;又譬如宮中后妃居處,大臣不能擅自進入,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則在裡面跑來跑去。有人把武則天當皇帝,視為中國女權上升的起步,對劇中一開始把武則天描寫成愛好小動物、心腸軟、嬌媚無比,而不把她描寫成智力非凡、頭腦冷靜、善於計謀、雄心萬丈的女強人,感到失望。可見歷史劇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歷史劇常扭曲歷史事實,除前述者外,又譬如西漢元帝時,以宮女王昭君(名王嬙)下嫁匈奴酋長,希望匈奴不要侵犯中國北部邊疆。王昭君只是奉命出嫁,為第一個匈奴酋長生了個兒子,後又改嫁給繼位的匈奴酋長,又生了兩個女兒,生活平常。但元朝馬致遠寫《漢宮秋》,把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搬上舞台時,可能是為了感動讀者,也可能是不忍中國佳人淪為胡虜,《漢宮秋》編造了昭君出塞,行至黑龍江,聞江水嗚咽,感懷身世,遂投江而死。《漢宮秋》扭曲了歷史,一查《漢書?匈奴傳》對王昭君的記載就知道。但一般人對王昭君的認識,卻都是從戲劇而來。
    如果以旅行為娛樂,到過台南的人,總想看看赤崁樓、安平古堡(皆荷蘭人築)、億載金城。(建於光緒年間),那些都是明清史蹟。去過歐洲旅行的人,第一站到希臘的雅典,看到公元前五世紀(即二千四百多年前)希臘的帕德嫩Parthenon神殿,皆用巨石砌成,現在雖已毀壞,但僅從留下的樑柱看來,氣勢雄偉,遊客無不嘆為觀止。第二站到義大利的羅馬。羅馬古城,從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六世紀間陸續建立起來,距現在一千四、五百年到二千七、八百年,還保留下來。大都已沒有人住,專供觀光之用。希臘和羅馬,許多人還靠著他們的袓先所留下的古蹟,賺錢為生。遊客看了這些古蹟,都會有置身於歷史中的感覺。
    人喜歡看古蹟,表示人是喜歡歷史的,雖然不一定讀歷史系,或歷史一科的分數不一定考得很高,前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台灣有個旅遊團體訪問了開羅的米納旅館,目的在慶祝開羅會議四十二週年。開羅是一九四三年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與美國總統羅斯褔、英國首相邱吉爾開會的地方,會中決定共同作戰直到日本投降,日本投降後台灣交還中國(台灣是在一代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割給日本的)。開羅會議對於生活在台灣的中國人當然很重要。
    我們生活在歷史之中
    前面是從衣、食、住、行、育、樂各方面,說明歷史並不遙遠、並不陌生,它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下面再說說,我們也生活在歷史之中。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就像我們的袓先,把他們努力創造的成果留給了我們,我們努力創造的成果,至少有一部分,也會留給我們的子子孫孫。
    拿穿衣來說,現在的服裝店所掛的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衣服,幾十年後或幾百年後,必然不一樣了。有人認為,那時說不定已經沒有服裝店,像一九六0年代,就有許多人披著一塊布或圍著一塊布到處走,有人為了倡導不穿衣服,還在人群裡裸奔。現在那種風氣雖然沒有流行起來,歐美卻早已有天體會的組織。如果每個人都想天體,一定就沒有服裝店了。不過,我看那一天不會來,因為人總是會怕冷的。為了禦寨,總得找個東西把身體遮起來,至於怎樣遮,人雖然會不斷創新,但有時也從舊的遮法中找靈感。到幾十年或幾百年後,現在所流行的服裝也許只能在博物館中找得到,也許子孫們仍酷愛作為袓先的我們所設計的服。為了讓後人慎終追遠,我們必須努力追求子孫們所喜愛的。
    拿吃飯來說,農業社會的人大都在家吃飯,或在田間吃飯;工業社會的人,可能只有一半的時間在家吃飯(至少上班、上學的,中午都不在家吃飯)。在農業社會,女子燒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進入工業社會以來,女子與男子有同等地位、同等職業,有些女子不願燒飯,或沒有時間燒飯,所以飯店愈來愈多,生意愈來愈好。幾十年或幾百年後,要不要吃飯,不得而知。有人說吃飯太麻煩,每天吃一粒營養丸就好了。如果這樣,將來可能不要吃飯。也有人說,世界上人愈來愈多,食的資源愈來愈不足,而可食的動植物,將來都可能被環境汙染了,必須經過精煉才能吃。如果這樣,將來也可能不要吃飯。如果人類能及早提高警覺,維護食的資源,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繼續需要吃飯。但人會愈來愈忙,雖然電腦可代替不少人工,人還會忙別的,不一定有時間做複雜的飯。為了應合子孫的需要,我們必須改良食品工業,設計各種速簡餐廳,使食品供應專業化。作為袓先的我們,不必在吃的習慣上抱殘守闕。未來吃的歷史,至少從我們這一代向下延續。
    拿住來說,農業社會的人住鄉村,工業社會的人初時喜歡住城巿,因為在城市謀生易,生活條件好。住城市的人又喜歡住高樓。但隨著工業繼續發展,人們轉而喜歡住城市的郊區或鄉下,因為城市噪音太多、空氣汙濁,郊區或鄉下各種設施與城巿差不多,又能享有較大的綠地,和較多的陽光和新鮮空氣。就住的環境而論,未來的發展當減少城鄉差別,都市計畫向這個方向走,會符合我們子孫的要求。因此,我們需在這方面努力。另外,目前已經努力有成,將來勢需繼續發展的一些居住條件,尚需進一步開拓,譬如門窗、電鈕的啟閉是用電腦控制,而不需要人力;清潔由自動吸塵器處理,而不再用掃把;室內完全由冷暖氣控制溫度,而不再用大棉被、電風扇。這些發展,將被寫到目前到未來的歷史裡。我們在這些方面努力、就是操縱或改造歷史。
    拿行來說,截至目前的趨勢,是每人擁有一部車。但若為將來設計,此一要求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每人一部車,在地廣人少的國家是需要的,因為開班車,要去的地方多、坐車的人少,無法維持。但在地狹人多的國家,若每人一部車,車子不僅沒有地方停,都擠在路上也走不動。所以以每千人擁有多少車來評斷現代化的程度是不對的。將來的行,在地狹人稠的地方,像台灣,宜發展公共交通工具,特別在城區。在鄉區,鼓勵自備汽車是需要的。努力設計出一種合理的交通制度,是符合我們的子孫的期望的。如果我們有歷史感,未來的人會笑我們目前的交通混亂而無效。
    從育來說,生育將繼續減少,試管嬰兒將繼續增多,這符合子孫的需要。目前的教育偏重實用,淪為職業訓練班,則非子孫之褔。尤使子孫不安的是目前老年人的安養制度。一個人從小到老,一至二十歲花父母的錢,二十至四十多歲賺錢養子女,四十多歲到六十多歲賺錢供自己老年之用。由現在看將來,老年人的服務業日益發展,將是歷史的必然。
    再從娛樂來說,愈來愈忙的人生,不是子孫所願見到的,因此休閒和旅遊的時間必須增加。如果沒有政治的干擾和汙染,全球性的廣播電視網將可以建立起來,這亦符合子孫們的資訊需求。未來的人由於接觸機器太多,極需要人文方面的調劑,因此文學、歷史、美術、音樂、戲劇等,不僅成 少部分人的專業,且成為大部分人的業餘興趣。作為袓先的我們,希望能夠在這些方面興亡繼絕、承先啟後。
    歷史軌道的特徵就是變
    談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從現在看過去;談我們生活在歷史中,是從現在看將來。無論過去或將來,都在歷史的軌道之上。歷史軌道的特徵就是變。人類從不斷的改變中,從過去走到現在;也會從不斷的改變中,從現在走向將來。為什麼要變?從生活的角度來看,變的目的是求生活更安適、更新鮮、更有意義。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如果想活在歷史中,就必須求變與創新。歷史上所記載的,決不是陳陳相因之事,都是變化多端之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