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周振鹤:用道契“拼”成的外滩地区原貌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近代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上海的外滩指北起苏州河口,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口的黄浦江滨地带。这里讨论的外滩地区范围稍大,包括从江滨一直到福建路一线,这块区域曾为英租界地区。上海外滩地区在开埠前后是一番怎样的面貌?如何借助相关材料复原外滩地区原貌?今天的"外滩"在过去如何称呼?外滩最早建造的是否为今外滩33号内的原英国总领事馆建筑?围绕这些问题,周振鹤教授近日接受了本报采访。
    文汇报:你们最近完成的这项研究非常有趣,把开埠以前和开埠初期外滩地区的面貌准确并生动地复原了出来。请您先谈谈,开埠以前,上海的外滩地区是一番怎样的面貌?
    周振鹤:我们一般所谓的外滩这块区域,过去只有定性的描述,而无定量的描述。以前我们只知道,那里在上海县城北面,属于郊外,有人说是一派田野风光,也有人说是一片荒芜,冢墓累累。总而言之,对于当时的上海县城而言,那里就是东北郊区,是荒郊野外,而当时的野外的景观无非就是这么几类桑田、河浜、土路、坟墓。
    西洋人来上海,一般都是从吴淞口上岸,或陆行,或乘船往黄浦江上行。因此他们一路上看到浦江沿岸及县城以北的风光都是差不多这种郊野风光,外滩地区在当时也不例外。比起苏州河以北的其他地方而言,这块地方离城里又相对近一点,这块地上没有房舍,不是居民区,但这些地是有主的,这些荒郊野地的主人可能就居住在县城里面或县城附近。而且,这些地的主人是很明确的,哪块地属于谁,主人姓什么,都可以查到。而且,同一个人拥有的地可能是分散的,这里有一块,另一个地方又有一块。这些信息我们查阅上海的道契资料就能获得,所以道契是很有用的历史资料。
    文汇报:您刚刚谈到东北郊的荒野地区。开埠以前,上海的北郊和西郊也是荒郊野外吧?
    周振鹤:对,但是整个外滩这一块,就是在东北。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外滩地区,范围是稍稍扩大了,把它扩大到山东路了,其实外滩本来只是指黄浦江滨地带。
    当时山东路还是河。后来,今山东中路段就是沿着河浜修建的一条土路,原来造的房子可能就是在河边,到通路的时候也用不着拆房子了。
    文汇报:现在俗称的"外滩"和以前所指的"外滩"有何不同?请您简单谈谈"外滩"这个地名的沿革。周振鹤:现在的"外滩"和过去所谓的"外滩"完全不一样。现在的外滩这个地方,以前一直是叫黄浦滩的,不叫外滩。真正的当时普遍叫外滩的是什么地方呢?是十六铺外滩,也就是小东门外滩,十六铺相当于小东门,小东门是城门,而所谓铺,就是一块一块分块治安的区划单位。
    "外滩"这个称呼大约从南市地区沿江地带的习惯称呼而来,因为宣统元年(1909年)出版的上海指南中有大量的以"外滩"缀尾的地名出现,如南市董家渡外滩、南市新码头外滩等,在更早出版(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上海杂志里,则可见多处小东门外滩、十六铺外滩的称呼。而与此同时,今天的外滩在当时明确称"黄浦滩"。英租界里的五条主要马路,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与广东路都写明是从黄浦滩到泥城浜(只有福州路的别称四马路比较特别,注明是从黄浦滩到大新街)。泥城浜就是西藏路,那里原来也是一条河浜,上海很多道路其实都是由河浜填成的。这是河网地带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之一。
    上海指南式的书,最早一本就是上海杂志,内载各银行地址有:中国通商银行黄浦滩六号,汇丰黄浦滩十二号等等。不说黄浦滩路,只说黄浦滩。
    而法租界的沿江部分,则称法兰西黄浦滩。
    直到1948年4月,上海解放前一年出版的上海市大观第二章第四节标题还是"黄浦滩草莱初辟",正式名称仍为黄浦滩而不是外滩。但在比较黄浦滩与垂直于黄浦滩的"后街"(如派克弄,即后来的南京路)时,则也同时称外滩,因为对比起垂直于黄浦滩的街道来,黄浦滩的确是在"外"。这本来也是南市沿江地带称为外滩的同样理由。所以今天闻名于世的"外滩"的叫法其实出现得很晚。而且是移用原来南市沿江一带的称呼而来。现在喧宾夺主,南市的外滩反而要称为"南外滩"了。
    文汇报:以上所提到的都是中文的上海指南一类书,那么有外语类的早期上海导游书吗?书中又是怎样称呼外滩的?
    周振鹤:上海外滩的出名其实是很早的,从苏州河口到洋泾浜(现延安东路)口这段沿江大道,是外国访客一定要观光的地方。比上述上海杂志更早一点出版的一本英文的上海导游书ShanghaiIts Chief Objects of Interest所列举的第一个景观就是外滩,并称之"世界上最有趣的,最有名的与最漂亮的大道之一"。想想,这时还是20世纪的开头,外滩的建筑群还处于第二期的形态,远未有1930年代以后的辉煌。当然,西洋人称外滩用的是Bund一词,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书的最前面有一节是"洋泾浜英语",是让来华的外国人学会这种简单的混合语以应付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一句跟我们上面的的问题相关,是教洋人若想乘人力车到外滩去游览,那么应该说Bund这个词,但如果这样说不灵光,则应改口说Wangpoo,这样车夫就懂了。Wangpoo是上海话"黄浦"的对音,也就是说,当时的洋人是知道中国人将今天的外滩称作"黄浦(滩)"的。
    文汇报:也就是说,有这样一段时期,"外滩"和"黄浦滩"这两个地名其实是同时存在,但分别指不同的地方?
    周振鹤:同时存在过。那个时期外滩通常指小东门外滩。
    所谓的外滩其实是这样的:黄浦江过去比较宽,后来越来越窄,因为它有涨滩,也就是说,支流汇入黄浦江,携带了泥沙,黄浦江的河滩就一直涨出去。涨出去了多少亩,是要申报的,这个是公地,不是私有的。涨出去以后,就可以在外滩修一条马路,那么过去的外滩其实就叫里滩了,因为有新的外滩出来了嘛。所以过去外滩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涨出去的滩都叫外滩,外滩不是一个明确的地名。不像现在这样,是固定指中山东一路那一带。
    文汇报:何时开始,"黄浦滩"和"外滩"的所指发生变化了?
    周振鹤:既然一直到1940年代还是把外滩称为黄浦滩,那么我就再找找看,什么时候开始叫外滩了。后来查到费唐报告,全称是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完成于1931-1932年。其中文译本在提到公共租界的界线时说:
    公共租界临黄浦江之滩滨,计长六哩。为苏州河割分两段。(一)东段(略),(二)又一段自苏州河起,至法租界之界线止(计长1,250码)可称为外滩地段。
    这是现在能看到的较早将今天的外滩称为外滩的时间。根据这个费唐报告的中译本,从苏州河到法租界之北界,也就是到延安路洋泾浜这个地方的一段,可以叫外滩。但是也就是这一段,在这个文本中,有"外滩地段"这个叫法,这并不是命名,也并无特别,只是这样叫一下而已。而且,也并没有在其他材料中发现是这样叫的。
    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了增订上海指南,依然将今外滩指称为黄浦滩。
    而到1940年代的上海市大观还是以"黄浦滩"来指称。"外滩"这个叫法,恐怕要到解放以后才普遍用以指现在的外滩吧,因为到了那时候,这里已经遍布了银行、海关等机构,"外滩"这个地方对上海而言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了。
    也就是说,今天的外滩在开埠以前是郊野之地,并无固定地名,相反,县城东南市一带是传统的繁盛商业区,这里的沿江地带习称外滩。此名称移用于今天的外滩时间相当晚,最早只能溯至上世纪30年代的费唐报告译本,而且所用口气是"可称为外滩地段"。
    文汇报:小东门外滩、十六铺外滩所指的"外滩"呢?
    周振鹤:那里就慢慢湮没,没有人叫"外滩"了。那个地方后来一般就直接叫小东门,或者叫十六铺。
    文汇报:洋人来上海承租乡民的私有土地,像涨滩这样的公地也可供租地吗?周振鹤:像公家花园,就是现在黄浦公园,那块就是涨滩。涨滩一般是不允许私自开垦,也是不租的,但官府事实上也允许乡民购买一些涨滩并承认其私有属性。出租给洋人的涨滩在道契中称为"滩地"。
    文汇报:洋人为何会青睐原上海县城的北郊荒野之地?
    周振鹤:因为不能去选县城内的土地啊,城内已经没法改造了,他们只能选空地然后进行改造。任何地方租地都是这样,只能租空地。洋人如果租城里的土地然后进行改造,那么成本就太高了。租第一块地的是宝顺洋行,选址在打绳路(今九江路)那里,那个土路都是原来就有的,不是新筑的路。宝顺洋行选址在此是因为,那已经是荒郊野外相对比较热闹的地方了。因为当时在打绳路外滩南侧有上海的斗鸡场,是开埠之前外滩地区乡民的聚集区,开埠之初外国人最早集中活动的地点也在此。从后来的土地章程可知,当时要修建四条出浦大道,除去旧打绳路(今九江路)为二丈五尺宽,其余都是二丈宽,可以推定打绳路是最为热闹且商业也稍具规模之地。
    文汇报:你们在复原外滩开埠前和开埠初期景观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的材料有哪些?
    周振鹤:重要的是道契材料,还有一些早期的地图。最早的相关地图到底是哪张,我们起初也不清楚,日本学者对上海很感兴趣,有人发现了相关的最早地图1849年上海外国居留地地图(MapofShanghae April 1849ForeignResidences)。这幅地图很简单,但却很重要,现在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这是日本学者首先披露出来的。
    顺便讲讲,媒体上常常出现"日租界"这个概念,比如,林文月讲到她"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出生","在虹口日租界长大"等等。其实,上海根本没有过"日租界"的,虹口是日本人聚居区。
    文汇报:什么是道契?您是如何把道契材料的内容和景观复原联想到一起的?
    周振鹤:道契的实物材料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查到。上海古籍出版社也已经出版了30卷上海道契。这些出版的道契资料并未包含全部的道契内容,只是将道契中的正契,也就是最主要的契约部分,影印出来了。实物道契包含的内容要更详细,比如,道契中常常包含一些分地的附图,这部分内容上海道契中大多没印。
    道契里面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比如某块地是什么性质的,是田地还是河浜还是坟墓,都体现在道契上。既然一份道契对应的就是一块地的信息,那么我就想,如果能把这些地块拼起来,不就可以恢复这一片区域的面貌了吗?这是初步的想法。
    好几年前,有一个礼拜六晚上,我在办公室里先试着大致拼了一下。但当时只能是拼出相对位置。李家的道契,会写明李家这块地的情况,比如东边是王家的地,西边是陈家的地,北边是张家的地,等等。那么我必须去把李家左邻右舍的地也作为借鉴,因为这些地块之间是构成相对位置关系的。问题在于,我只能知道地与地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地块的绝对位置没有办法落实到地图上。很多人看道契材料也是一样,可以研究上面的内容,但是无法确定具体的地图上的方位,因为道契材料并没有包括地的具体坐标信息。
    文汇报:后来是如何确定出绝对位置的?
    周振鹤:这就必须要看换手的情况。道契不是永远在一个人手里的,因为土地会不断转租,道契会不断换手,换到后来,慢慢就有明确的信息告诉你,这块地的东边西边分别是什么路了。要在地图上实现复原,就必须落实到可靠的、有具体坐标的方位才行。这就是历史地理学的功夫。
    历史学就是要复原原貌,德语的Geschichte即"历史本身"。而Historie则是我们读到的或写成的"历史",其意思是我们复原的那个Geschichte,就是说,Geschichte是你没办法百分之百看到的历史,那个是历史原貌,而我们能看到的是Historie。德国人严谨一些,所以他们有两个"历史",一个是"写的历史",一个是"真实的历史",而英语中只有一个历史history。我们就是要尽量去接近Geschichte,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写出来的还是Historie,不可能是Geschichte,因为总有我们无法复原的东西。
    那么,历史地理学也是这样,我们要根据可以获得的材料,来复原原来的地理面貌。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就是根据道契材料一块一块地拼起来,最后就把外滩地区开埠前和开埠初期的面貌复原出来了。
    文汇报:所谓租地、道契的换手,都是在洋人之间?
    周振鹤:地租给了洋人以后,洋人后续会换手。比如某个洋行租了很大一块地,又分成好几块,再转租给其他洋人。这些租地不断换手,后来地价也就越来越往上涨。
    文汇报:复原过程中是否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信息无论如何都找不到?
    周振鹤:就上海的材料而言,有道契,还有后来和道路开辟有关的材料,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全部复原出来。我拼了几个样子出来,我的学生依据这个思路,然后一块块地去复原。当然这只是原则上可行,具体全部地复原,那个工夫是很大的,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很清晰很有条理的,而是经常要借用许多间接的材料来进行比照推断才能够全部复原出来。
    道契里都标明,某个分地块是属于行政区划下面哪个保、哪个图、哪个圩。比如,根据英册第一号道契记载,英商所租第八分地"坐落二十五保三图必字圩土名斗鸡场"。
    这些最基层的、一级一级的保、图、圩的信息,在地方志上是看不出来的,通过道契,我们就能提炼出来。道契的记载自然比地方志要详细很多,我们这次复原的是外滩这块地方,实际上有道契留存下来的地方,都是可以复原出来的。
    外滩地区开埠以前的复原,主要是复原过去的田野景观,当时外滩还没有新建筑、新道路。等到上海开埠,洋人承租了这里的土地,开始修建房子。开埠初期的复原就是复原当时洋人租了哪些地,房子是如何修建,建筑是如何排列的。
    1845年到1870年代这几十年开埠初期的外滩面貌的复原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材料不够,相比于后期可以查阅的各种报纸杂志,我们可以依据的只有道契材料、早期的地图、行名录上海年鉴等。行名录也不能直接用于复原景观的,是商业指南,所以只能结合其他几种材料才能复原初期面貌。到了1880、1890年代,可以使用的材料就多了,可以一间一间房子去进行复原。
    文汇报:1845年公布的第一次土地章程已经划定了位于上海城外北郊的租界范围,也确定了土地"永租"的原则,这已经保障了洋人的可以永久租用土地、不会被华人提出退租的权益,而且洋人和本地乡民之间也事实上有了租地行为,既然如此,为何还需要有道契?
    周振鹤:开埠了,洋人可以租地了,私下租地也已经在进行了,看上去洋人的确已经达到目的了。但是,私下租地是会发生问题的,以后有纠纷了怎么办呢?所以必须要有官方的保证。租地的契约要由上海道核查,要加盖一个上海道的章,才能生效。这就相当于让行政机构来保证双方不发生纠纷,而一旦发生纠纷,也可以由这个官方机构来解决。纠纷包括乡民和洋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纠纷,也包括洋人和洋人之间关于租地的纠纷。
    文汇报:道契材料还能用来做些什么研究呢?
    周振鹤:很多。比如地价多少,不同的田地,不同的坟地,价格高低不一样,非常有用。但是挖掘这些材料工作量很大,没有人愿意去花这些笨功夫。我们的外滩地区复原也只是利用了其中很少一部分信息而已。
    文汇报:这么多的路、河浜、地块要反映到地图上,进行这样的复原,是否计算机工具和方法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周振鹤:计算机是个技术手段,是用于处理材料的。材料必须足够充分,才能使用计算机手段呈现出有价值的结果。材料如果不充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也很差。很多人以为计算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那是不可能的,垃圾进去垃圾出来,神奇进去神奇出来,计算机只能是在技术层面给我们帮助。
    文汇报:在外滩租地的洋行是否都是来此经商的?
    周振鹤:并不是。照一般想法洋行是指做生意的机构,但是依据行名录(HongList)的记载,洋"行"的意义是扩大了的。只要是洋人的机构都叫行,hong就是"行"的音译。所以事实上并不是行名录上的"行"都是做生意的,比如在行名录中,也包括了驻沪诸外国领事馆在内。
    文汇报:外滩最早的建筑是不是英国领事馆?
    周振鹤:按照行家的考证,外滩现在还留存的最老的建筑是英国总领事馆的建筑,位于外滩33号内。但现存的这个建筑是英领馆1872年再建的房子。英领馆原来的建筑最迟是在1849年7月落成的,但到了1852年,领馆又被全部推倒重新修建了。1870年英领馆还烧掉过一次,建筑和相关文件都付之一炬,1872年重新建成的官邸就是今日所见。另外,由于上海道台迟迟不肯批准,英领馆直到1867年才正式拿到了道契。
    后来,外滩的所有建筑全部改建过,而且是不止一次的改建。虽然1872年的英领馆是现在外滩最老的建筑。但,并不是外滩地区实际最早租地建房之处,若要因此说此处是"外滩源",也是不合适的。
    文汇报:除了英国领事馆之外的其他房子后来都改建过?
    周振鹤:对,这也是我们复原工作的另一部分。上海图书馆藏着一张老地图,上面有一幅外滩,1849(TheBund,1849)的画,是现在所见最早的反映外滩全景的画,建筑的立面和形式都体现在这张画上面。如果我们只复原外滩的洋行位置、行号,就不够生动,还需要进一步立体化。外滩的建筑,从最初的面貌到现在的面貌,已经变过好几次了,我们想把最初的样子复原出来。这张画正好可以作为参考,但能复原的也只是外部面貌,纵深的样子因为材料有限,无法完全恢复。
    有建筑专家将外滩的建筑总结为四期:大约1845-1880年为殖民地风格,称为Veranda式;1880年到1905年间是历史主义样式,或称为安妮女王样式;1900-1928年的第三期是新古典主义样式,差不多到1928年左右建成的中国银行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第四期比较短,1925-1937年,是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
    1937年以后外滩基本就不再新建了,因为已经建满了风格多样的建筑。最早最普遍的是殖民地风格的外廊式建筑,我们现在立体复原的暂时只有1849年的外廊式建筑面貌。过去中国人的房屋最多建到二层,一般不会建到三层,所以看到外滩建两三层的外廊式建筑,就觉得是重楼巍阁了。而且洋人所建房子的形式也与中国传统的房屋形式不同。中国人的房子是没有天花板的,屋顶的样式是硬山顶的,可以看到檩子,看到瓦片。英国领事馆起初设在县城里,下雪天雪就能从屋顶和墙壁之间的缝隙飘进来,英国人叫苦不迭,当时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Robert Fortune)就在游记Two Visits to the Tea Countries of China and the British Tea Plantations in the Himalaya里抱怨说,下雪天雪花会从窗里飘进来。洋人自己建造的洋楼四壁密封,天气热时,又有个外廊可以遮住太阳,房屋不但高而且舒适。这种房屋样式也不仅在上海有,在东南亚等英国殖民地也都有。
    作者:本报记者 任思蕴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5年4月24日第1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