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他的许多诗歌如《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吟诵至今。他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但他并非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恰恰相反,学生时代的徐志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徐志摩出生在浙江海宁。小小的志摩天资聪颖,人称“海宁神童”。志摩念了7年的家塾后,父亲希望他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把他送去了开智学堂,那是个新式的小学。在开智学堂,教志摩古文的,是外号“两脚书橱”的老师张树森(字仲梧),是个桐城古文高手。志摩在很小的时候,便受老师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十岁出头的志摩,曾写过一篇古文议论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文采义理俱佳,令人拍案称奇。 “夫禄山甫叛,而河北二十四郡,望风瓦解,其势不可谓不盛,其锋不可谓不锐。乘胜渡河,鼓行而西,岂有以壮健勇猛之师,骤变而为羸弱顽疲之卒哉?其匿精锐以示弱,是冒顿饵汉高之奸谋也。若以为可败而轻之,适足以中其计耳,其不丧师辱国者鲜矣!欲挫其锐,非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也不可,且贼之千里进攻,利在速战,苟与之坚壁相持,则贼计易穷。幸而潼关天险,西连京师,粮运既易,形势又得,据此以待援军之集,贼粮之匮,斯不待战而可困敌也。哥舒之计,诚以逸待劳,而有胜无败之上策也,奈何元宗(元宗即玄宗,笔者注)昏懦,信任国忠,惑邪说而诅良策,以至于败。故曰:潼关之失实国忠而非哥舒也。”(徐志摩《论哥舒翰潼关之败》) 可能是志摩学习太刻苦,他在大约13岁的时候便戴上了近视眼镜,这在100年以前还是很罕见的。戴上金丝眼镜的志摩,顿觉眼前一片清晰,高呼:“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1910年,徐志摩13岁那年,到了杭州最好的中学杭州府中求学,在那里徐志摩展露出学霸锋芒。志摩所在的班级后来出了两位文学巨匠,一个是徐志摩,另一个是郁达夫。1931年11月,徐志摩乘坐飞机遭遇空难去世后,他的“二十年的旧友”郁达夫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志摩在回忆里》,深情描摹了志摩在杭州府中的求学情景。 郁达夫回忆说,那时的志摩身短、头大、脸长,长得像“怪物”,并且十分顽皮,不怎么爱读书,手里总是捧着小说看。但志摩很聪明,虽然看起来不用功,却总是考第一,而且志摩写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作范文。 当时学校规定,级长由考第一的人担任,志摩在杭州府中这所当时浙江省最好的高中,连续五年当级长,真是了得。 志摩结束了中学生涯后,便开始北上求学,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学法学。在这期间,徐志摩拜了一位名师——梁启超。梁启超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启蒙大师,影响了一代青年。 志摩拜师不久后,给梁启超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兴奋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示自己十分惶恐,怕有辱师门。 “夏间趋拜榘范,眩震高明,未得一抒愚昧,南归适慈亲沾恙,奉侍匝月,后复料量行事,仆仆无暇,首途之日,奉握金诲,片语提撕,皆旷可发蒙,感抃乍会至于流涕。具念夫子爱人以德,不以不肖而弃之,抑又重增惶悚,虑下驷之不足,以充御厩而有愧于圣门弟子也。敢不竭跬步之安详,以冀千里之程哉?” 当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鱼肉百姓,西方列强觊觎中国,国势黯淡。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老师梁启超鼓励徐志摩出国深造,担任起改造社会、为国家寻找出路的重任。当年8月,徐志摩便赴美留学去了。 在前往美国的远洋轮船上,徐志摩给亲朋好友写了一封《赴美文》,表达了自己心怀国家的雄心壮志。 “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方今沧海横流之际,固非一二人之力可以排奡而砥柱,必也集同志,严誓约,明气节,革弊俗,积之深,而后发之大,众志成城,而后可有为于天下。”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到美国后,志摩成了一个“拼命三郎”,惜时如金。他先在克拉克大学学历史,一年半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又用半年时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他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得到了美国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这对于一个美国本土学生,一般需要6年,徐志摩两年就做到了,可想而知志摩留学期间,学习有多拼。 志摩在留美日记中说,他每天“六时起,七时朝会”,经常听讲座,和朋友一起去公共图书馆……他读的书非常广泛,关心天下大势,当时同学们都称呼他为年轻的“鲍尔什维克(即布尔什维克,笔者注)”。 1920年,志摩为了追随他所仰慕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改造家罗素,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在英国,志摩向著名的文学家曼苏菲尔、狄更生等学习请教,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学养。 1922年,志摩学成归国,做编辑很成功,当大学教授也很受欢迎,这跟他学生时代积累的文化底蕴不无关系。 徐志摩这个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呢?富裕的家庭环境是志摩成才的助推器,让他可以享有良好的学习资源,接触到大量优秀老师,结交了大批优质的学友。同时,徐志摩天资聪明,刻苦勤奋,求知欲强,乐观豁达,这些共同铸就了他的学霸本色。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