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9 解放日报 邢建榕 参加讨论

    工人阶级人数最多觉悟最高
    由于苏州河、黄浦江的流向,奠定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主要路径是由东向西发展,南京东路接上南京西路,淮海东路连上淮海西路,东西向的马路又长又顺,南北向的马路则恰恰相反。
    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如此特点。工业区集中在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外来移民往往紧挨各大工业区及码头、车站、铁道和工厂附近,或直接住进厂区宿舍,如夏衍《包身工》中所描绘的场景。一般来说,上海本地市民主要居住在老城厢里,人口稠密、道路狭窄、住房密集。除了极少数弄堂工厂,无法再有较大企业插足,当然也就少有外来移民居住。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界区域首当其冲,遭受日军轰炸或侵占,相关区域的华商企业几乎损失殆尽。同时,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又集中在外滩、江西路、四川路、延安路一带,进一步造成了苏州河两岸“北衰南盛”的不平衡。
    以前,外国侨民和有实力的华人往往住在空旷幽雅的上海西区。犹太富豪沙逊的别墅在虹桥路;《十八春》里,暴发户祝鸿才的房子也在此处;《子夜》里的吴荪甫则住在静安寺西面。这些地区闹中取静,自然环境宜人,又有着良好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上海人曾有过“上只角、下只角”的说法。上只角和下只角不是简单对应中心地段和边缘地段,也不是简单对应所谓的租界和华界,其主要对应的应是工业区和商业区、高级居住区。坦率地讲,早期工业区的商业和文化氛围欠缺,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落后,加上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造成的污染,使得其与租界商业区、金融街和西段高级居住区相比却有所差别。但历史发展到现今,老工业区的面目已经大变样,“上只角、下只角”之旧说可以休矣。
    上海近代工业具有明显的对内、对外开放特征,既要吸纳原材料,又对内地输送工业产品和生产要素;既吸纳国际市场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又向世界输出原材料及加工品。国际国内商帮云集,为上海作为一个融合中西、交汇南北的大都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一大批工厂企业的诞生,尤其是经久耐用的优质工业产品,曾经是上海最好的名片,大大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声誉。人们想到上海,就可以从产品联系到质量、信誉和诚信。可以说,工业文明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必须看到的是,近代上海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有着建党的最佳条件。其中,最为壮大的工人阶级队伍,是我们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优势。在上海的各色企业中,诞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成立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工人阶级人数最多、觉悟最高这一因素是不应被忽视的。
     
    (作者为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本文根据东方讲坛·文化上海之“风从海上来——近代上海经济的崛起之路”系列演讲速记稿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