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任继新 泰山石刻,数以千计,涵盖古今,名品荟萃,冠于天下。唐泰山双束碑以其罕见的形制、浩繁的内容、稀奇的文字及背后的历史跻身名碑之列,倍受世人珍爱。 双束碑因形制奇而得名。此碑造型奇特,两块同样大小的条石并立而成的碑身,嵌于同一碑座和碑首间,碑座为方座,碑首雕作殿阁九脊歇山顶状,其正脊、垂脊、戗脊及瓦陇的雕刻极为精致,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因其有二石相束而立,得名双束碑;又因二石相依并存,俗名鸳鸯碑。碑通高323厘米,碑身单石高238厘米、宽50厘米、侧宽22厘米;碑座高40厘米,宽144厘米,侧宽85.5厘米;碑首高45厘米、宽132厘米、侧宽40厘米。双束碑的独有形制,使其在泰山数千碑刻中独树一帜。 双束碑内容浩繁如书册。双束碑铭文环刻于碑身四周,每面刻文四至六层,每层题刻一至两则,皆为正书。主体内容为李唐及武周7帝(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及周武则天)20次遣使诣岱建醮造像的纪事,自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始,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止,时间延续达137年之久,堪称一部初唐、武周、盛唐、中唐在泰山行道活动的编年史。顾炎武感慨曰:“因叹唐时六帝一后(武则天),修斋建醮凡二十计,共此二碑,亦异乎近代之每岁一碑,以劳人而灾石者矣”(《求古录》)。除此之外,该碑还有诗刻3则,其他各种题记、题名、题字19则,甚至还有宋刻3则,总计达45则,总字数达3978字(不可识读者120余字),总时间跨度达453年。双束碑集结数种内容,历数十次凿刻,跨数百年时间,使其不像古碑更像古书,这在泰山乃至全国极为罕见。 双束碑见证了女皇的起伏。武则天自永徽六年(655年)被封为皇后之初,便开始涉足朝政,“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资治通鉴》卷二百),进而“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资治通鉴》卷二○一)。而双束碑立于武氏封后6年后的显庆六年(661年),此时大唐已形成了“天下大权,悉归中宫”的政治局面。碑文第一则云: 显庆六年二月廿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并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 立碑者东岳先生郭行真,深得武则天赏识,可以“出入禁中,尝为(武则天)厌胜之术”(《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因此,双束碑当系按照武后旨意所为,利用宗教体现其以“二圣”资格御驭朝廷,与高宗并掌天下、威齐人主的政治意图。所谓碑首代表天,碑座象征地,双石并立,暗喻高宗与武后共顶一片天,同踩一片地,帝后共享天下。立碑5年后的乾封元年(666年),武后与高宗共同登封泰山,并为亚献礼,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参加封禅大典的女性。立碑22年后的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武后临朝称制。立碑29年后的天授元年(690年),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革命”。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中国开启了一段短暂而精彩的女皇治国史。武周代唐后的第二年,武则天就派员在泰山大兴醮典,正如双束碑载: 大周天授二年岁次辛卯二月癸卯朔十日壬子,金台观主中岳先生马元贞,将弟子杨景初、郭希玄、内品官杨君尚、欧阳智琮,奉圣神皇帝敕,缘大周革命,令元贞往五岳四渎投龙作功德。元贞于此东岳行道章醮投龙,作功德一十二日夜。又奉敕敬造石元始天尊像一铺,并二真人夹侍,永此岱岳观中供养。 清王昶论之曰:“此是改元之二年,命元贞往岳渎作功德,以告革命之事”(《金石萃编》)。诚然,此乃帝王宣称“易姓受命”必于泰山以告天地的故伎。登上帝位的武则天更加热衷于在泰山开展行道活动,仅在双束碑上的武周斋醮纪事就达7则,几乎每更换一个年号就有一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为除旧布新、树立权威,武则天新造了一些常用的汉字,推行全国。在双束碑中,共出现武周新字11个,其中“月”字有前后两种版本。 这些新字不仅在官方的斋醮刻文中使用,在私人的赋诗题记中也大量使用,如博城县令马友鹿于久视二年(701年)刻在双束碑上的诗歌(括号内刻字使用了新字): 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行博城县令马友鹿。 我皇盛文物,造化(天)(地)先。 鞭挞走神鬼,玉帛礼山川。 忽下玄洲使,来游紫洞前。 青羊得处所,白鹤怪时(年)。 虔恳飞龙记,昭彰化鸟篇。 晨风半山中,垆气总云烟。 光抱升中(日),霞明五色(天)。 山横翠微外,宇在绿潭边。 缇幕灰(初)暖,焚林火欲燃。 (年)光著草树,春色换山泉。 伊水来何(日),崇岩去几千。 山疑小(天)下,(人)是会神仙。 叶令乘凫入,浮丘驾鹤旋。 麻姑几(年)岁,三见海成田。 该诗被收入《全唐诗》887卷,此外碑中同期的题字也使用了新字。新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近乎普及,可见其背后政治推手的强有力,正如清叶昌炽所叹:“虽秦汉之强,声灵远讫,何以加焉”(《语石》)。但是,神龙元年(705年)二月中宗复位,三月即敕使在泰山斋醮并题刻于双束碑,铭文中已不见任何武周新字,全部恢复旧字,至此武周新字结束了其短短十五年生命历程,退出了历史舞台。由此可见,武周造字承载着新朝新气象的政治寓意,而中宗复位即刻废止,也是一种李唐复国的政治宣言。同时,我们也可以窥见泰山行道活动与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特殊关联。 双束碑是泰山上下仅存的唐碑(泰山大观峰上的唐玄宗《纪泰山铭》摩崖刻石不属碑类)。正如顾炎武所言:“此碑在山下,以小而双束,故不仆;非名笔,故摹拓者少,而独完全至今”(《求古录》)。双束碑原立在泰山脚下的岱岳观内(己毁,遗址在王母池西),1960年文管部门在老君堂东侧建亭一座,将此碑移入亭内保护,名曰双束碑亭。1968年,翟所淦等文物工作者为使双束碑免遭“十年动乱”的浩劫,趁黑夜冒险将其埋入岱庙炳灵门外地下,并覆以细沙保护刻字,实令人感佩。1982年底该碑得以重见天日,次年被移入泰安市博物馆(岱庙)的历代碑刻陈列馆内与汉衡方碑、汉张迁碑等千古名碑并列矗立,供游人观赏,至今依然。 品读此碑,我们似乎嗅到了泰山脚下频频行道的阵阵烟香,看到了武周革命李唐复国的跌宕画卷,听到了女中巨杰改写历史的千年回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