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乾隆
武则天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作者简介、目录、后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国学网 吴太昌武力
参加讨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
作者简介
吴太昌
1947年12月出生,江苏如皋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经济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代表作:论文《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垄断活动述评》、《抗战时期国民党国家资本在工矿业的垄断地位及其与民营资本比较》、《略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抗战时期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国民党国家资本的垄断》等,主编《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合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企业史?近代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等。
武力
1956年11月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兼中国现代经济史分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重点为政府经济职能演变和“三农”问题。有论著多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主编)、《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独著)、《从苏南模式到科学发展》(主编)。曾经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和重大课题。
魏明孔
1956年生,甘肃皋兰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在中国传统经济史、区域经济史,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社科院研究课题4项,现在主持“中华大典?工业典”工作(主编)。先后出版《隋唐手工业研究》、《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4卷本,主编)、《西北民族贸易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前沿》(主编)等。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朱荫贵
1950年生于贵阳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1990年作为中日首批合作培养博士项目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一年,1995年再赴日本东京大学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82 -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工作,曾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近代航运史、金融证券史等领域。出版多部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经济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剧锦文
1959年生于山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宁波市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兼职教授,兰州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第八届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第一届专家顾问委员会顾问。先后出版专著6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 录
总论
一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国家经济职能(2)
二 中国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发展(8)
三 中国近代国家资本的发展、膨胀及崩溃(15)
四 新中国国家资本的发展与运行的经验教训(22)
五 国家资本在改革开放中得到新的发展(29)
六 新时期国家资本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定位(39)
第一编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及其直接经营(1840年以前)
第一章 封建地主制经济的确立和运行(47)
第一节 封建领主制经济(47)
第二节 封建地主制经济的运行和结构(51)
第三节 我国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58)第二章 封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61)
第一节 我国封建社会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61)
第二节 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直接生产者及其消费者的利益(68)
第三节 制定统一的税收政策(79)
第四节 我国封建社会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法律法规(95)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经营(106)
第一节 官营手工业经济(106)
第二节 政府专卖制度及其漕运(114)
第三节 政府的水利建设(145)
第四节 政府对土地的直接经营(153)本编结论(160)
第二编 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的发展轨迹
第四章 晚清时期的官办与官督商办企业(170)
第一节 官办企业(军用工业)(171)
第二节 官办和官督商办民用机器企业(177)第五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资本(196)
第一节 弱政府时期的国家资本企业(196)
第二节 以私人身份投资的国家资本相关企业(202)第六章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国家资本经济(209)
第一节 以强行收购和强行参股民间企业形成的国家资本经济(211)
第二节 投资成立的国家资本企业(222)
第三节 抗战期间后方成立的省营企业公司(232)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形成的国家资本企业集团(237)本编结论(248)
第三编 1949-1978年的国家资本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257)
第一节 国营经济的建立(25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71)
第三节 1949-1978年的国家投资和新增资本(283)第八章 国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变革(302)
第一节 国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形成和演变(30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318)
第三节 政府与国营企业关系的第一次调整(325)
第四节 政府与国营企业关系的再次调整(330)第九章 国家资本的地位和经济效益(349)
第一节 国家投资和资本形成效果(350)
第二节 国营工业企业的效益分析(369)
第三节 国营企业的地位和存在的问题(379)本编结论(403)
第四编 经济转轨时期国家资本的历史性变革(1978-2010年)
第十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410)
第一节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410)
第二节 经济责任制和全面推行“承包制”(420)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产权改革(430)
第四节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442)
第五节 国有企业上市与国家资本的高级化(470)第十一章 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变迁(483)
第一节 国有企业中的管理腐败与国有资产流失(483)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495)第十二章 国有资本、国有经济的功能与深化改革的对策(505)
第一节 国家资本、国有经济的基本功能(505)
第二节 深化国家资本与国有经济改革的对策(516)本编结论(525)
主要参考资料(528)
后记(542)
后 记
本课题2006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立项时,几位成员都是经济所的同事,大家对中国国家资本问题形成一些共识,成就了本书的框架。2007年本课题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本书2010年11月完稿,2011年4月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审查结项,评为优秀。随后经申报和评审,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其间,我们对书稿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同时,本书稿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此对以上单位谨致诚挚感谢。
本书是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的成果,封面署名并不具有作者排名意义,只是有关单位因数据工作的需要将两次课题申请的负责人排列在前。作者承担篇章的顺序,本人总论部分,魏明孔研究员第一编,朱荫贵教授第二编,武力研究员第三编(肖翔同志参加了第三编部分章节的初稿写作和图表的绘制),剧锦文研究员第四编。因朱荫贵、武力二君先后调离,书稿的后期编辑和修改工作,主要由魏明孔、剧锦文和我三人完成,明孔、锦文二位贡献尤大。我们衷心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罗莉编审的辛劳和付出。
吴太昌
2012年3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三点启示
下一篇:
生态史:历史的生态学畅想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随便看看
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
“天府学”建立恰逢其时
古罗马三头政治的形成及恺撒远征高卢
唐朝玄甲军的来源 玄甲军是谁建立的
拯父老出诸水火 争国权以救危亡——
古代国子监祭酒是什么官职?相当于现
朝战一八零师险被全歼真是师长郑其贵
秘密社会与赵树理创作的“古代性”
唐诗三百首之《行宫》译文及注释
揭秘:白求恩鲜为人知的特殊三角恋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