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对退休官员很照顾,在968年规定:“老耄者,增俸以休于家。”不仅增加薪俸,保证衣食无忧,还授予荣誉性的官衔与爵位,以示尊崇,身体有病的,另派医官随时诊治。 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退休。至明中期,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退休。而且,退休后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仍享受原级别待遇。 清朝赵慎畛《榆巢杂识》载,嘉庆帝“优礼旧臣”。乾隆帝则喜欢同退休老臣诗词唱和,“凡御制诗章,时附驿寄,命之赓和”。 2.经济待遇 汉代规定,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三分之一的养老金。也有特例,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贤官第五伦申请退休时,被汉章帝赐“以两千石俸终其身”,并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所。 ![]() 网络配图 “唐致仕官,非有特敕,例不给俸”。除非皇帝特批,否则的话,唐朝官员退休后没有退休金,但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宋朝“国初循用唐制,至真宗乃始诏致仕官特给一半料钱,盖以示优贤养老之意”。宋真宗除了给退休干部发半薪外,还给他们加级,这叫“迁秩”。但“迁秩”是要经过考核的,“须有清名及劳效”。 明初曾规定退休官员食原俸,但很快就取消了,一般情况下不给退休官员发退休金,家里实在太穷的话,根据个人申请,“有司月给米二石,终其身”。清朝基本按照明朝退休制度执行。 3.退休生活 古代官员有“致仕悬车”的做法,既然退休了,就安享晚年,不出来打拼了。 汉元帝时的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坐着皇帝赏赐的车子回到家后,就把“安车”(高级轿车)挂了起来,表示自己退隐江湖,不再出山了。这也是一种荣誉展示,那是皇帝赏赐的高级轿车啊! 历史上的官员,文化素养普遍较高,退休后,常常著述立说,传播文化。当然,也有好多退休官员依然关心政事,积极发挥“余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