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朝臣不满之声鹊起。御史朱一新奏称:“我朝家法,严驭宦寺。世祖宫中立铁牌,更亿万年,昭为法守。圣母垂帘,安得海假采办出京,立置重典。”奏折批评派李莲英随醇亲王视察海军。还有人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收受贿赂。实际情况如何呢?清代文人、著名维新派人士王小航说:醇亲王离开京城以后,每次接见文武官员,都让李莲英作陪。他的本意在避免揽权之嫌,以李莲英为他佐证。而李莲英一直记着安得海的教训,每夜不住淮军为他准备的华丽行馆,只随醇亲王起居。醇亲王见客,李莲英穿着朴实,侍立装烟、点烟,退归私堂,不见外客,日夜安静,一无所扰。当时直隶、山东的一些地方官员,想巴结这位太后身边的大太监,但都大失所望。慈禧看了朱一新的奏折,找醇亲王问明情况后,命将朱一新降级。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有人说他完全站在太后一边,反对变法,陷害光绪。也有人说李莲英生性圆滑,两面讨好,不但慈禧太后喜欢他,光绪皇帝因为从小就受到李莲英的看护,也喜欢他,叫他“谙达”(师傅),还夸他“忠心事主”。 ![]() 网络配图 王小航曾讲述一个故事: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率光绪和王公大臣出逃,第二年回京在保定驻跸。慈禧临时寝宫被褥铺陈洁净华美,李莲英住得也不错,而光绪皇帝如何呢?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前来光绪住处探望,见光绪在灯前孤坐,无一太监值班。李莲英一看,十分惊讶:光绪皇帝竟然没有铺盖。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无法入睡。李莲英立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说:“奴才们罪该万死!”并且亲自把自己住处被褥抱过来供奉给光绪帝使用。光绪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的苦楚时曾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李莲英办理完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日,离开了生活51年的皇宫。隆裕太后准其“原品休致”,就是带原薪每月60两白银退休。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1911年),终年64岁。李莲英死后,得到清廷祭奠银1000两。北京恩济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的李莲英墓,“文革”时被毁,现在只有李莲英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