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四十八)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 佚名 参加讨论

    蒋日记周周读48:说蒋介石没有文采?且看他如何用“顶真”手法写格言
    (1937年11月21日—11月27日)
    观察蒋介石本周日记中“雪耻”栏的部分内容,会发现他连续四天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写格言。顶真,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通常是用在同一篇诗词的上下句之间,而蒋是分别用在了四天的日记中,这比较罕见。再考虑到军情紧急,蒋介石居然还有闲情在日记的言辞上下功夫,就更罕见了。
    11月21日至11月24日,蒋日记“雪耻”栏内容如下:“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天的第一个字,恰好是前一天的最后一个字。“定”、“静”、“安”、“虑”、“得”,是蒋介石在那瞬息万变的局势中,追求的五个境界。
    再看本周后3天蒋的“雪耻”格言:
    11月25日 失败乃成功之母。
    11月26日 成败利钝,非所逆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1月27日 患难中得着安乐,惟在信心不摇,自反无愧,确信圣灵必佑正人也。
    仔细揣摩,会发现本周“雪耻”格言,每一句似乎都有所指,有所思,意味深长。
    21日,蒋介石写下了“定而后能静”之语。为何蒋要以“定”来勉励自己,可能是因为在纷乱的战局之下,自身“难以安定”,所以需要强调“定之重要”。果然,当天日记正文中记载了蒋的心情与往常不同,蒋写下了在处理政务之时,产生了“不公自私之心”而“被人轻视”,感到“此心愧怍,几不能安定”。虽他未写明到底是在何事的处理上有“不公自私之心”,但尚能知错,决心以后“以大公示人,牺牲一切,虽败亡亦无愧心,则几矣。”
    22日,蒋写下“静而后能安”。“安”应比前日之“定”更进一步。当天战况紧急,各种不利消息:
    吴兴第七军方面战况不利,京杭交通与通信中断,各地溃兵抢劫继起,为我军之制命伤。
    或许正是因为各种不利,蒋才自勉要心静自安,做到“绝处逢生”、“死中求生”。
    23日,蒋写下“安而后能虑”。蒋介石需要忧虑思考之事甚多,就国内战况与国际会议两方面看,均不乐观。当天敌舰队又屡犯江阴封锁线,无锡在激战之中,蒋担心“如锡澄线一旦失陷,则敌可在长江长驱直入,更无顾忌矣。”遂于晚上赶赴常州,召集守卫锡澄线的各军长训话,并连夜回京。蒋到前线,整体局势并无甚改变,反而“战局日坏”,“无锡邱巷上为敌突破,皆甚重要”。国际方面,蒋寄予厚望的九国公约国会议无积极成果,信心渐失。会议曾于15日发表宣言,对日本作道义上之谴责,蒋认为,“九国会议宣言软弱,不足为虑”。22日,蒋又记“九国公约会议已消极,恐无结果”。23日,蒋写道,“九国公约会议无形停顿”。失望之情,跃然纸上。果然,24日九国公约会议通过第二次宣言书后,宣告无定期延会,宣言依旧老生常谈,对中国无实质性帮助。
    24日,蒋写下“虑而后能得”。这个“得”主要在于国际上的情势有所好转,尽管对九国公约会议失望,但蒋在日记中提及各国态度,认为“国际形势转佳”,其标志是:“一、英美问我需要;二、苏俄待我生死关头必出兵攻倭之诺言;三、美已允借款”。世界大国中,,苏联是唯一表示愿积极支持中国的国家,蒋十分注意苏联之态度,对苏联出兵力挽颓势抱有幻想。
    
    蒋介石日记中的“雪耻”一栏
    本周前四日“雪耻”格言,格式一致流畅而下,到了第五日之后,蒋的“雪耻”之语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变化:表面上虽均是一些鼓励激励之言,然而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背后的悲观情绪。
    11月25日,蒋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前提其实是蒋已承认了近期的失败,由此可以想见局势的窘迫。这一天,“桂军溃至泗安附近”,无锡沦陷,曾被蒋看作是关键之防的锡澄线终归没有守住。蒋一方面加紧守卫首都的准备,召集高级将领与守城将领训示一切,但他十分清楚,守住南京的希望几乎为零,他已预做了首都失陷的心理准备:
    对首都与总理陵墓,以及苏浙同胞无任悲怆,何以报答此恩,雪此耻辱。
    11月26日,蒋写下:“成败利钝,非所逆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格言相比之前的“安”、“定”、“静”,更激进了些。当天,蒋去拜谒了孙中山的陵墓与众将士公墓,这实际上是离京前最后的告别,他生出“不知何日再得谒见矣”与“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无以为怀矣”的凄凉之感,只能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自我勉励。
    11月27日,蒋写下:“患难中得着安乐,惟在信心不摇,自反无愧,确信圣灵必佑正人也。”随着西迁重庆的各部门陆续到渝,蒋仍决定暂留京镇守,他相信:
    余能多留京一日,国家人民首都与前方军队,皆多得一日无穷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之灵,亦必得多安一日也。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手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知为怀矣。
    蒋提醒自己要更加注意举止:“神态不可动摇,言语更须审慎,否则将为人轻视矣。”
     
    1937年的中山陵 
    蒋介石日记中的“雪耻”栏格言,自1928年济南惨案之后开始出现,所记内容庞杂,有时是中国传统经典之语,名人名言,有时是《圣经》词句摘录,有时是自己的观人处事的心得体会,无论何种,都是蒋内心世界的反应,摘抄或记录格言,是蒋给予自己力量的一种方式,从一个侧面折射其生活与人生态度,是研究其心理变化的窗口。
    蒋介石日记原文
    11月21日 星期日 雨
    雪耻 定而后能静。
    预定:一、重编密码代名词。二、爆破敌产。三、问黄国梁师行程。四、催滇军速进。
    注意:一重伤兵先行运输;二、英德交涉关系;三、苏俄动向。
    本日,批阅、会客。处理战务,稍有不公自私之心,即被人轻视,此心愧怍,几不能安定。此时惟有以大公示人,牺牲一切,虽败亡亦无愧心,则几矣。
    11月22日 星期一 晴
    雪耻 静而后能安。
    预定:一、摧毁青岛敌产。二、卫兵运南昌。三、滇军使用方向武汉。四、与沈、程通话。
    注意:一、九国公约会议已消极,恐无结果;二、俄倭渔业条约将签字。三、倭民公然排英。四、民主国联合阵线之动向如何。
    本日,批阅、会客,会报如常。吴兴第七军方面战况不利,京杭交通与通信中断,各地溃兵抢劫继起,为我军之制命伤,敌力甚弱,而我军士气不振,此乃非敌所能败我,而我自败耳。惟绝路逢生,死中求生,正其时也。
    11月23日 星期二 阴
    雪耻 安而后能虑。
    预定:一、任顾为苏主席。二、与果夫商议。三、与季宽商战区。四、访甫澄病。五、令刘瑞恒回京。六、任黄为浙主席。
    注意:一、英、德交涉似已失败;二、俄态无变化;三、九国公约会议无形停顿。四、锡澄线如失陷,则敌在长江即可长驱直入,更无顾忌矣。
    本日,气候阴沉,甚念吴兴战况。晚,到常州召集锡澄线各军长训话,精神必为之一振,阵地当能稳定也,当夜回京。
    11月24日 星期三 晴
    雪耻 虑而后能得。
    预定:一、任宋子文为粤主席、黄绍竑为浙主贡席,顾祝同为苏主席。二、令刘瑞恒回京。三、严守宜兴阵线。
    注意:一、英美问我需要;二、苏俄待我生死关头必出兵攻倭之诺言;三、美已允借款;四、吴兴失陷。战局不受影响。五、固防锡澄线计划。
    本日,吴兴失陷,无锡邱巷上为敌突破,皆甚重要,国际形势转佳,而战局日坏,欲挽此颓势,以冀转败为胜也。会客、批阅如常。
    11月25日 星期四 晴
    雪耻 失败为成功之母。
    预定:一、守城准备:甲、秣陵、板桥应置前进阵地。乙、固守乌龙山。丙、五一与五八各师增防。丁、空场警戒各区配备。戊、警察处置。二、补充五一与五八师。三、发表各省主席。四、点汤勿用无线电。五、电杨。六、破坏陇西路。
    注意:一、谒陵。二、防毒面具。三、青汉敌产爆破时期。四、敌情。五、俄情。
    本日,桂军溃至泗安附近,决撤锡澄线,但仍固守江阴。上、下午,召高级将领与守城将领训示一切,对首都与总理陵墓,以及苏浙同胞无任悲怆,何以报答此恩,雪此耻辱。
    11月26日 星期五 晴
    雪耻:成败利钝,非所逆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预定:一、约厚甫来谈。二、巡视阵地。三、通令安置各处各友。四、八十七师处置。五、三、九两师过江令。六、与刘、蒋、汤、程电报。七、沈、韩电报。
    注意:一、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无以为怀矣。二、电沈破坏敌产。三、令中央日报明日停刊,市长可离京。
    本日,锡澄线下令撤退,不分步骤,全线尽撤,亦未得呈报,痛心盍极矣。敌军已过长兴,其主力必出广德、芜湖,川桂军皆溃不成军。兵多被累而已,多多益善之说,进攻则可也。
    召集各警察局长训话,处置城防事务。上午,谒陵,与将士公墓,不知何日再得谒见矣。
    11月27日 星期六 阴
    雪耻 患难中得着安乐,惟在信心不摇,自反无愧,确信圣灵必佑正人也。
    预定:一、郎溪派兵。二、李江驻孙家宅。三、致辞修电。四、问宗南行踪。五、守京部队之运京与整理。六、巡视工事。
    注意:一、与城内约无线电码。二、牺牲与自私心相反,而得失之结果则成反比例,非牺牲不能得有所获得也。三、川军尚在泗安附近抗战,以此稍安。四、神态不可动摇,言语更须审慎,否则将为人轻视矣。
    本日,宗南尚未到京,辞修在宣城被炸受惊,心皆不安。故不愿决定离京日期,余能多留京一日,国家人民首都与前方军队,皆多得一日无穷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之灵,亦必得多安一日也。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手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知为怀矣。
    本周反省录:
    本周吴兴与长兴失陷,但杭州依然存在亡,阵地并无变更,亦无多大敌人。锡澄线虽破,但江阴仍安然无恙,屹立如常,可知敌人并地无用如何兵力,亦无积极攻取南京之精神,惜乎,一般将领颓衰太甚,士气不振,抢劫日多,此乃制命之伤。如何整饬军纪,整顿部队,补充实力,振作精神,此全在余一人之责任,顶天立地旋坤转坤之事业,此其时矣。
    毛泽东在1937
    11月23日 坚持山西游击战争方针,但不能束缚红军主力适当使用转移。
    11月27日 写信给表兄文运昌,告其不宜来延安工作。
    《竺可桢日记》中的1937
    11月21日 出发赴屯溪。
    11月22日 寄希文函。
    11月23日 经屯溪回建德。
    11月24日 我军放弃吴兴。周承佑赴赣。
    11月25日 许绍棣来校。
    11月26日 敌军占长兴。刚复、柏青赴常山。
    11月27日 据云政府已改组为四部,行政、立法诸院均已大事减缩。宣布高工、初农停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