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文创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产品形式依附于市场,文化导向低龄化,文化情趣低俗化,功利心重等。在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等。出现这种浮躁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情感缺失是一个较为主要的原因。 《周易》中曾提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既是感化、教化之意。由此可见文化的一个突出功能既是“以文化民”,这也是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根本所在。在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中,情感在其中的投入比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到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中,多年来我们经常把功能性、审美性、文化性作为三个主要设计要素加以重视和体现,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情感化要素反而有所忽略。当前在产品设计中经常提到的“用户体验”其实就是指“用户情感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来源于完善的功能、适宜的审美、深厚的文化,从情感层面来看,功能、审美、文化这三点皆是为情感而服务的,与情感要素形成的是因果关系,是完成情感这一高层次信息传递过程的重要条件。列夫·托尔斯泰在《论创作》中曾经指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文创产品经常被我们作为传达情感的工具,从这点来说它不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兼备了商品与艺术品的双重特征。情感元素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所占的比例,决定了产品能否完成情感传递这一重要使命。 情感化一词本源于心理学范畴,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三个层次,即:本能性、行为性、反思性。这三个层次是人类大脑运作的规律。而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设计能否调动用户良性的情绪反应。《纽约时报》曾经评论宝马旗下的MINI COOPER这款汽车:“近年来没有任何一款新车比MINI COOPER更能引起人们的微笑。”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经常会用“有意思”“喜欢”“好看”等感性词汇来描述对产品的直观感觉,而从专业角度来讲,这些词汇都是关于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描述。在产品与消费者的交互过程中,情感因素所占的比重之大,甚至可以弥补其在功能上的不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 黑格尔曾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观点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阐述了“美”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理解的,绝非是仅仅存在于精神层面的、唯心的、纯感性的。因此,在情感化设计过程中也存在符合逻辑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设计成为必然,而绝非偶然。 情感化设计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必须加以重视:首先是要选取有群众基础的、有情感认同的文化符号作为开发元素。这样的元素极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比如:小黄鸭是承载许多英国人童年记忆的符号,几乎每个英国人在幼年时都曾接触过小黄鸭玩具。于是大英博物馆以馆藏文物古罗马战士、维京海盗、狮身人面为文化元素,与小黄鸭这一情感载体相结合,运用“移情”的表现手法设计了多个版本,成为爆红产品。 其次,必须选取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还以小黄鸭为例,虽然在中国也拥有众多的购买者,但购买动机与英国的购买者截然不同,中国的购买者多是出于对外来文化的新鲜感甚至是跟风购买,而并非出于文化的认可与情感的怀念。 第三,情感化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的责任极其重要,设计师必须自始至终做出全身心的情感投入,甚至可以将这个过程理解为创造关爱文化的过程。缺乏情感投入的产品,就像没有灵魂的骨架,容易使产品形成“假、大、空”的现象。要清晰地认识到,设计畅销产品并不是设计师对公司和社会大众的唯一职责。更优秀的设计是要挖掘出那些广泛存在于历史中的亲情与友情,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节,让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历史并不是冷冰冰的,不仅只有战争与权谋、夺位与背叛,更多的是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第四,在情感化的设计过程中要避免过度设计。所谓过度设计是指在一件产品中表达的情感达到两种以上,过多的情感掺杂反而会削弱主题,将产品引入到一种令人费解的情感体验当中去。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般一件产品只表达一种情感既可。 通过在文创产品中加大情感化设计的投入,不仅能够实现文化“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同时使文创产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避免了同质化现象,凸显了唯一性,通过对消费群体的情感捕捉,能够有效地细分市场,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为文创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