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马戛尔尼笔下的中国 马戛尔尼对中国的评价

http://www.newdu.com 2017-12-07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马戛尔尼访华虽然没有达到目的,获得成功,但这对他来说,仍然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为了纪念这一段珍贵的记忆,他还将它们付诸文字,以供后人研究所用。当然,这些记载确实已成为我们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窥见马戛尔尼笔下的中国以及他对中国的评价。
    马戛尔尼作为一位资深的外交家,尽管写回忆录的时候对中国官方的回绝无比气愤,但其专业的职业操守,使得他的回忆录里,对中国当时盛世尾声的描写,大都是公允客观的,正面为多,负面为少。但以中国之大,城镇数千,每地不同,军队也是这样,是以其描写也是因地制宜。而如今黑清之人则只取其负面,弃其正面,试问此辈是何居心?
    马戛尔尼来华时是公元1793年,即大清乾隆五十八年,这时的清朝已经是在走下坡路了,2年之后,白莲教起义爆发。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偌大的天朝呈现给英使的仍是色彩斑斓的繁华景象为主,英使当时的200副油画就是证明,文字可以带入个人主观及民族偏见色彩,油画则不会。
      马戛尔尼使团回国时,分水陆而行,约至澳门会合,以便於观察中国的社会状况。其副使由中国官员陪同,经京杭大运河南下,最终到达广州。马戛尔尼和其副使就沿途所见写了一些材料,后编撰成书,因為原形是记实材料,所以书中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好坏都有客观详实的描写。
    一、首先在服饰上:
    马戛尔尼认为大清帝国的官员礼服端庄华丽,同时依季节而变化,冬季御寒,夏季御暑,极为完备,而且等级森严,为欧洲诸国所不及。
    二、在经济文化城市问题上:
    马戛尔尼回忆录中,写到了直隶省的清河镇:“吾侪自馆舍出发,行四英里半出北京城,又行五英里至清河。稍息,进早食。清河乃一小镇,有城墙卫之,自清河前行,一路景色绝佳,道路亦平坦极利行车。而人民勤俭、诚实之状复与英国人民相若。吾行至此,恍如置身于英国疆土之中,不禁感想系之矣。”马戞尔尼明显是在说中国人与英国人一样很有素质。
    《乾隆英使觐见记》一书中,对杭州的描述:“方余初抵杭州城外时就船上观看杭垣景象,既知此城必为南省名城之一,及今日入城后乃知此城之殷富,大过于吾前此之理想。”就是说杭州城的富裕超出马戛尔尼的想象。
    对常州的描述:“晨间抵常州府,过一建筑极精固之三圜桥,其中央一圜甚高。吾船只过其下,无需下桅也。常州亦为南省头等都会之一,昔时衣冠之盛卓绝一时,今已渐就式微矣。已而又过三小湖乃互相毗连者,其旁有一长桥,圜洞之多几及一百,奇观也。”
    对扬州的描述:“至扬州,其地商业堪盛,吾等本拟在此略作休止。兹以松大人已改换计划,拟抵杭州后始命停船,故此间并未耽搁,扬州名胜之区仅在吾眼帘中一闪而过也。”扬州在马戛尔尼的描述中商业繁荣,人民富裕。
    对江西赣州府的简述:“夜抵赣州,乃一头等城邑,有城垣围之。”马戛尔尼称赣州为头等城邑,即误以为是江西省会。但赣州并不是省会,只是江西的一个府级城市。一个普通的府级城市被马戛尔尼误当作省会。也能从中看出大清帝国的府级城市在英国人眼中是富裕的地方,而中华帝国当时的府级城市有200多个。
    对江西南康府的简述:“早晨登陆,自南康府出发。此府亦一繁盛之区。”但是乾隆年间江西省的州府,却是其他省份的同级城市里,相对较贫穷的城市。
    虽然大英帝国的副使沿运河南下广州乘船,只记录了为数不多的城市,但总体而言,还是繁荣富裕的较多,贫困的较少。
    三、其次是民俗方面:
    马戛尔尼亲口转述一位常驻中国的英国神父劳克斯的言论:“我辈读中国历史证以目睹,则中国社会似尚无显著之缺点,唯残害婴儿一事,吾西人以为极背天理,华人则视为无足轻重,即日日见之,亦不以为怪。”什么意思呢?神父的意思即是说:我们以前啊。读了中国的历史,现在又亲眼看到来佐证,中国社会似乎还没有什么显著地缺点啊。
    四、对中华帝国大清王朝乾隆皇帝的评价:
    马戛尔尼对乾隆皇帝的印象是:“皇帝天性豁略有大度,读书解事理。性质慈善而笃信佛教。对于臣下恒持恕道,然有与之为敌者必穷治弗敕。又为国家兴盛、功业宏大之故,处事不免失之躁急。每有无关紧要之事,皇帝意中以为不善者辄盛怒以临之。怒则其势汹汹不可扼制。性又多忌,不特为大臣者不能操纵事权。”
    意思是说,天朝皇帝的优点是豁达大度、本质善良,好读书,国家兴盛,功业宏大。缺点则是独断专行、排斥异见、好猜忌、过度防范大臣。马戛尔尼自己也承认,乾隆皇帝统治之下“国家兴盛、功业宏大”。
    五、帝国工商业方面:
    马戛尔尼对于中国工业的描述:“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在马戛尔尼看来,乾隆末年,中国的自然科学,是和欧洲互有长短的,化学和医学落后于西方,但也有多种中国工业“远出吾欧人之上”。认为中国的中医学比起西医来很幼稚,这明显可以看出马戛尔尼的学识偏见。
    马戛尔尼对制瓷业的描述:“中国尚俗,客至必进茶。吾辈进茶后,总督又导余至一陈设精美之室中小坐。自广厅至此室,中间经一天井,四面均有房屋围之。此天井四周之墙壁,有五彩画图极可娱目。余初意此壁必为木质,木外复加以油漆,绘成人物宫室之形。乃逼近观之,全体均属瓷瓦。其花纹乃自窑中烧出。则东方之瓷业,洵有足吾辈艳羡者在也。”
    六、最后在军队上:
    黑清者抓住回忆录中的一句话“武装部队如同叫花子”,这在书中曾经提到,但这是在北方的一座贫穷的城镇里看到的地方武装(应该是绿营军里头的汛兵),不能涵盖当时所有的中国军队。
    而回忆录中却有不少的篇幅提到中国军队的威武形象。如途经杭州城时,驻防的八旗官兵列队相迎,书中记载中国军队盔甲鲜明,城池的大炮虽然数量不多,但有的吨位极大。
    而在广州上船时,两广总督前来送行,广东绿营水师官兵在水师船舰上持枪站立,使团们看到总督的车轿前行进著一个中队的骑兵,威武严整。
    水师船舰近百艘排列有序,“六千余名士兵举起他们的火绳枪,不惜浪费他们的火药,向我们鸣枪致意。”最后他们感叹道:“这是一支世界上无比庞大的军队。”
    而在镇江城声势浩大的军事操演里。马戛尔尼注意到濒临坍塌的城墙,2千多名士兵随着音乐声在旌旗下接受检阅。兵士们装备了弓箭,戟矛,还有少量的带羚角枪刺火绳枪。他们戴的头盔从远处看像金属那样闪闪发光,但使团怀疑涂了漆的皮革,五颜六色的制服给士兵们添上了女性的色彩。 而过于笨重的钢盾牌也只是用于炫耀而已,平常只是用一种藤制的盾牌。
    使团当时问道为什么宁肯用这种粗劣枪架的火绳枪,而不用在欧洲普遍使用带枪刺的燧发枪?中国武官却说,在西藏,燧发枪显得不如火绳枪有效。使团反驳道:“问题在于兵士们没有养成不将枪管支在铁叉架上的习惯。”
    中国官员对使团说道,存在于帝国之中的军队有100万步兵和80万骑兵。副使巴罗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两位官员是分别说出相同的数字的。帝国官员估计全国人口为3.3亿,国家的年收入为5000或6000万英镑,其中1000万进入皇帝的大内;800万用于军事开支。这笔钱足够维持以上数目的军队了。
    对于帝国如此精确度支统计的数字如同帝国的情报工作一样,另使团感到无比惊讶。然而,使团从后来各方面收集的情报来看,这些数字是准确的。
    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是法国的12倍,农业产量也比法国高得多,贸易结算总有盈余,使团就不再认为帝国官员是在夸大其词了。
    使团们还发现,除了和欧洲骑士一样,被帝国称之为旗的战士外,战争远不是中国军队日常关注的事。兵士们担负着警察和司法的任务。他们有时当狱卒,有时管船闸。他们征收税款或看守粮仓。还有的在路边、河流和运河沿岸站岗放哨。“这些兵站每隔三、四英里便有一个,驻守的士兵从不超过6名。”这里说的就是绿营里头占3分之1的汛兵。
    最后使团指出:一条同中华帝国同样古老的谚语既说到了大兵的作用,也说明了他们不受尊重:“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以上只是其中不多的负面描写,对中国大部分军队当然还是正面描写的居多,入口而后,见河面船只甚多,不可以数计,河面几为之尽塞,其南岸则有中国兵队,整列行礼,军容殊整饬可观。
    吾侪未至之前,帐门均阖,行稍尽,帐中兵丁即出帐外站班。各兵手中均执钢刀,无有荷火器者。军服系蓝布或蓝羽毛所制,镶以绝阔之红边。又有马兵一队,排列庙前。手中不持刀,亦无手枪,但有弓一张,矢一束,为状与吾英古代之甲士同也。
    又有兵丁一大队,数在五百、一千之间,向吾行迎接之礼!此兵队衣服极整齐,军械亦极锋利!
    马戛尔尼的回忆录,对于当时的天朝是毁誉参半,褒贬均有,为英国议会揭示了在表面的繁荣气象下,大清帝国骨子里虚弱的征兆已经开始流露。这是处于落日余晖下的帝国,但却并不是完全衰落的帝国。其对正在走下波路的清朝中国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当时的大英帝国的使团遭到了中国官方最傲慢的拒绝,难免一腔怨愤,使得正副使的回忆录里,都有一些主观性的轻慢话语,并且出于民族偏见,对中国人当时的习俗做了一些批判,但回忆录中大部分对中国当时的繁荣景象的描写却是客观中肯的,好在当时的随军教士还画了有200多副油画,大家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在乾隆盛世的落日余辉下,还能如此的繁荣,那么乾隆朝鼎盛时是什么摸样,大家就不难想象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