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近年来推出的常设专题展之一,展览展出的陶器再现了古人的“品质生活”,尤其是那些院藏汉代文物,将汉代人的生产、生活细节生动呈现,自 2015年开展以来,受到了专家及游客的好评与关注。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几件生活气息浓郁的展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陶灶。 在古代,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东汉刘熙所撰的《释名》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因为有了灶,便有了炊烟缭绕,有了生生不息的希望,所以,有的时候,灶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 在《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批陶灶,这些陶灶多是多火眼的灶台。据了解,战国以前,做饭多用地灶和单火眼的陶灶,汉代对炉灶进行了改革,出现了多火眼的灶台。在同一时间内,一炉多用,可煮饭、做菜、烧水,既节省时间,节约能源,又提高效率。 从无到有慰藉逝者的陪葬品 陶灶,是祭祀和陪葬用的仿实物缩小制作的陶质炉灶,也是两汉时期墓葬中最常见的明器(又称“冥器”)之一,在宝鸡地区发现的众多汉墓中,无论等级高低均有大量的陶灶出土。 汉代人有着“视死如生”的观念,将生前的用具烧成陶制品进行陪葬。在我市发掘的众多汉墓中,陶制的日常生活所需的如仓、灶、井、房子、院落等明器“出土率”最高。 自先秦时期始,中国就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说法,即使是寻常百姓家,逝者生前认为珍贵的物品通常会在其死后随棺一同安葬,这种思想也推动了汉代厚葬文化的盛行。“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目前已出土文物 1万多件,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器物,不管是从墓葬结构还是从随葬器物方面来说,堪称是“事死如事生”的标本。 少了“金灿灿”的奢华,信手拈来的泥土,经过高温烧制,一件件陶器成了明器中最接地气的一款。为了让逝者过上舒适的生活,汉代墓室的形制和结构是对现实生活的摹写和映照,他们将墓主人生前所用的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家禽、生活用品等制成模型,作为陪葬品。在考古发现中,史前居住遗址里有使用火的痕迹,称之为灶址,后来到了夏、商、周时期,人们使用的灶址与史前时期的基本相似。战国后期,随着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陶质无足炊器“釜”,出现了新的炊火设施,这就是有固定烟道和封闭燃烧室的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煮食的方式有了新的改变,灶逐步变为锅台式。秦汉时期,人们在庖厨中已经开始使用灶台,汉代中期以后,全国各地墓葬中出土的陶灶数量增多,由此证明在汉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有烟道和封闭燃烧室的陶灶了。 汉代人之所以普遍在墓葬中使用陶灶,是受到了祭灶思想的影响。祭灶活动源于对火和火神的崇拜,《淮南子·氾论训》中记载:“炎帝作火,而死为灶。”汉武帝时期,天子开始祭灶,于是上行下效,祭灶活动在全国盛行开来,灶在汉代人心中也有了新的含义,从而促进了陶灶的流行。 《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陶灶是以生活灶台为原型,融合了汉代人的祭灶思想而形成的,我们通过形制、装饰各异的陶灶可以了解汉代人们的生存背景、生活和饮食习俗、思想信仰等各方面的内容。 从简到繁形象生动的写实图 陶灶在汉墓葬明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型式也较为复杂。在《陶语诉春秋——古代陶瓷与文化生活展》的展厅内,整齐地陈列着 5件汉代陶灶,它们高约 10厘米、长约 27厘米、宽约 21.5厘米,有的似半椭圆形,有的似长方形。 其实,西汉早期的陶灶多为长方形,灶面中间有一个大灶眼,灶眼上有釜、甑等灶具,灶身前壁有门,后有烟囱。到了西汉晚期,灶面面积增大,大灶眼后还增设多一个灶眼,灶面上模印出各种食物及灶具。 汉代墓葬里陪葬的陶灶形态各异,灶门多为方孔、拱形孔,从灶形上来看,有圆形灶、半椭圆形灶、椭圆形灶、船头形灶、长方形灶、梯形灶、心形灶、抹角方形灶、多边形灶等;从胎质和釉色上分,有无釉灰陶灶、无釉红陶灶、绿釉红陶灶、黄釉红陶灶等;从灶孔上分,有单眼、双眼、三眼和多眼等。 从已发现的汉代随葬陶灶来看,它们的设计精巧,装饰精美,充分反映了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而时期不同,陶灶的造型也有所区分:西汉早期的陶灶为立体长方形,灶面中间有一个大灶眼,装饰较少,以素面为主,有的仅仅在灶前壁火门周围饰简单的装饰图案;西汉中期以后,作为明器的灶变化很大,装饰不仅局限于火门周围,在灶面和灶的四壁都出现了精美的装饰,烟囱的装饰也变得精细,由早期的圆孔形或简单的凸起状变为宝顶状等不同形状;西汉晚期,灶面面积增大,大灶眼后面有的还增设了灶眼,灶面上模印出各种食品及炊具,陶灶制作工艺沿用至东汉,直至东汉晚期,出现衰落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灶的制作和装饰越来越讲究。看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厅中的这 5件陶灶,造型写实,生活气息浓郁,其装饰不仅局限于火门周围,在灶面和灶的四壁都出现了精美的装饰,烟囱的装饰也变得精细,灶面印有鸡、鸭、鱼、肉等各类食物和碗、盘、刀、钩、铲等炊具,侧面有的印有龙虎怪兽、庖厨等内容,或是印有几何纹饰。 可以说,汉代早期陶灶为素面,主要是由当时连年战争造成的经济萧条,人们没有精力装饰灶面,在西汉中期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陶灶上的装饰图案也变得多样,甚至在很多陶灶上刻有祈求富贵、子孙兴旺的吉祥文字。其实,精美的纹饰、吉祥的文字,都反映出汉代人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是一种期盼,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 从灶到厕百姓屋里的“生态经”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东汉以后,灶面上的灶眼多到 3-5个,灶身的体积也随之增大,灶身前壁高出灶面,灶后的烟囱也制作成葫芦形,装饰更加复杂。“现代人讲究节能减排,古人早就有了这种朴素的‘环保’理念。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陈列研究室工作人员郭旭乐说,宝鸡地区出土了众多汉代陶灶,这些陶灶除了灶上置有烧煮用的釜、甑等炊具外,灶身两侧等位置通常都会摆上几口缸、坛之类的陶器。这是为了利用灶膛的热力温水,以备洗刷等之用,一灶多用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能源。走进现在的西府农村,仍有不少农户厨房内使用着一灶多眼的灶具。 在宝鸡地区出土的汉墓中,和陶灶一同发掘出土的明器还有陶仓、陶厕等生活所需品。“汉代西府百姓的生活,有智慧。”郭旭乐介绍,溷( hù n),最初专指猪圈,秦汉以后,才有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当时的厕所,已经考虑到排污和通风等因素,许多厕所筑有台阶或斜坡通向厕门,以防滑;一些厕坑边建有脚踏以防秽物脏鞋;有的厕坑底铺有碎石或草木灰;厕壁上大多有窗户通风;有些厕所还分出了男女厕。 为什么汉代的厕所要和猪圈建在一起呢?西汉初年,农学家氾胜之发现,人粪不如“美粪”好使。美粪,就是植物梗叶、猪粪尿、人粪尿、饲料残屑和猪圈里的泥,充分混合发酵而成的肥料。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农家肥是农田的基础营养,厕所也就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中转站。 从一件件汉代陶器,窥探古人的生活,这里不仅有丧葬的习俗,也能了解到汉代人的生活习惯与智慧。没错,这只是古人社会生活徐徐打开的一幅画卷之一,还有更多的精彩期待着我们来探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