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 李熊熊 图中所示这枚青花瓷片,是一只清早期瓷盘的底部残片。虽有些残缺,但整幅瓷画还算能够看清楚。从瓷片正面所示画面看,其中有江水、巨石和三只飞燕。这样的画面有什么特定的含意吗?答案应该是“有的”。现试作分析如下。 巨石独立于江畔,古人通常称其为“矶”。“矶”往往是临江远眺的风景胜地,长江边就有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三大名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和湖南岳阳的“城陵矶”。这幅瓷画在矶石的周围画有三只燕子,显然是在暗示:此巨石是“燕子矶”。因此,我们可以称这幅瓷画为《燕子矶图》。 画一幅《燕子矶图》,是要表达什么主题呢?这要从明末清初发生的一件与“燕子矶”有关的史事说起。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帝上吊自杀。消息传来,南京的文武群臣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于五月匆匆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建立首个南明政权。 “弘光帝”昏庸无能,下面的大臣拉帮结派各有算盘,新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好在被推选为内阁大臣的史可法,勉力协调,维持住了脆弱的局面。顺治二年(1645)三月,有人自称是崇祯太子来到南京,结果被审定为伪太子,关入大牢。守武昌的左良玉对此不满,起兵进军南京,要“清君侧”,除掉把持朝政的马士英、阮大铖。南京朝廷命驻守淮河前线的史可法率军南下阻击左良玉部。当史可法赶到南京“燕子矶”时,左良玉病亡,形势稍缓。于是史可法又接命令北返抗清。在这番折腾期间,清军已经南下,占领泗州等地。史可法只能在扬州城驻防。他传檄周边各部发兵增援扬州,结果来的援兵很少,降清的部队倒有很多。清军统帅豫亲王多铎多次送招降书给势单力薄的史可法,史可法都坚决地拒绝投降。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破扬州城,史可法被执,慨然就义。 史可法是南明诸臣抵抗满清入侵时宁死不屈的典型,被公认是当时最有节气的民族英雄。在史可法事迹广泛传播的过程中,有一首他的小诗,常常被人们提及。这首诗全文如下。 《燕子矶口占(时奉召剿左良玉兵)》: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这首诗正是史可法奉命从抗清前线回到南京,又接令匆匆返回前线时,在燕子矶写下的。从诗中可见,史可法对自己军务在身,近在咫尺的家不能回,老母不能见,心头是感慨万千。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最终下定以报国为重的决心,要如屈原那样让自己不能尽孝的哀伤沉入江底。 《燕子矶口占》可说是史可法尽忠报国的最好注解。随着人们对史可法事迹的传颂,“燕子矶”在民间渐渐地成了史可法不屈精神的象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燕子矶”入瓷画,应该是人们纪念史可法的一种创意。《燕子矶图》中的“燕子矶”,画得高大挺拔,犹如一座无言的丰碑,绝不是偶然的。 忠孝节气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美德。史可法的忠义,连他的对立面满清政权也很尊重。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朝廷甚至给史可法封谥号“忠正”,“建祠立碑,题像赋诗,倍极哀荣。”乾隆帝还亲赐谥文称赞史可法:“砥行能坚,秉诚克裕。遭时坎坷,恒仗节以无挠;殉义从容,竟捐生而不悔。” 几百年来,史可法一心为国、威武不屈的英雄精神激励着后人,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敬仰。《燕子矶图》是这种敬仰早期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值得欣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