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伟大征程,从上海出发——重温建党建团的峥嵘岁月(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文汇报 曹典 参加讨论

    革命青年觉悟新渔阳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陈独秀等在建党初就考虑到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性,他主张参考苏俄少年共产党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后备军。维经斯基等也积极推动青年团的创建工作。
    中共发起组成立不久,青年团体的组建正式提上日程。陈独秀等曾约集俞秀松、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金家凤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密商成立青年团体,这个团体后来采用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称。1920年8月22日,俞秀松等8人正式组织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陈独秀等中共发起组成员都参加了团组织。
    在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同时,中共发起组和俄共代表团联合创办外国语学社,办校的目的就是培养青年干部,为输送革命青年赴俄留学做准备。校长是杨明斋,俞秀松兼任秘书。外国语学社聚集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学习的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汪寿华等几十人,很多人加入青年团,其中一些佼佼者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上海的团组织成立后,积极推动各地建立青年团,实际上起到了国内团的发起组的作用。1921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新渔阳里6号成立,团中央机关就设在这里。然而,青年团的创建遭遇重大波折。随着中共发起组及青年团的主要领导者和骨干离开上海,青年团团员因思想混杂而引起的矛盾纠纷开始显现,"五一"前夕法租界巡捕搜查新渔阳里6号“五一庆祝筹备会”,内外交困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被迫于5月暂行解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