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盛世,但当时的具体情况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记载是很难想象的,倒是马戛尔尼访华时期随行的英国宫廷画家以他的眼光将当时的盛景真实地再现了出来,这些图画也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被保存了下来,以供后世之人欣赏研究之用。 18世纪末,英王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之名,派出以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庞大访华团。随团正式画家为托马斯·希基(1741-1824),他的中国之行并没有留下几幅作品。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则在访问时画了大量反映乾隆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作品。涉及到生活各个层面,他的作品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最早的影像资料,此作品也成为西方人关于西方景象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来源,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 威廉·亚历山大作为马戛尔尼团的绘图员,随团由天津进入北京,但没有被安排赴热河晋见乾隆皇帝。尽管如此,他凭着亲眼目睹和同行者的描述,画出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水彩画,并陆续被精选刻成单色和彩色铜版画。据说,乾隆帝在接见马戛尔尼时,西方画师描绘这一场景的作品被发现,乾隆帝认为马戛尔尼身材高大,自己则相对显得单薄,他告诉威廉·亚历山大,在中国画的传统中,帝王要高大,使节要渺小,于是威廉·亚历山大立即照乾隆帝的要求修改了画面,以免激怒这位帝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