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缔造者。黄龙元年(229)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启了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湖北鄂州、江苏南京、安徽当涂等地的考古发掘显示,孙吴墓葬在礼制上较多地沿袭了东汉时期的旧制,实行厚葬,高级别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器物具有相当的规模。同时,在墓葬形制、结构和营造技术等方面开始有新创,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 蒋陵何处 疑云重重 除却钟山与石城,六朝遗迹问难真。孙权陵是南京地区最早的一座六朝陵墓,墓制规则和丧葬制度对六朝时期具有深远影响。但与六朝时期的其他遗迹命运相同,因历史久远、史料记载大多较为简略、地面遗迹无存,地下墓葬尚未发现、发掘。 孙权在江东的统治一直持续到252年。据陈寿《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第二》记载:(神凤元年)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从史料记载看,蒋陵得名于陵墓所在之山——蒋山。南朝山谦之《丹阳记》记载:蒋陵因山以为名,吴大帝陵也。蒋山位于建业都城之东,原名钟山,因避孙权先祖孙钟讳,改名蒋山。孙权葬于蒋山后,所葬地在历史上称为“孙陵冈”(亦作孙陵岗)。 蒋陵具体位置在何处,至今仍是历史之谜,学界对此多有研究亦多存争议。当前学界多认为,孙权陵在今南京梅花山一带、明孝陵以南。在梅花山明孝陵石象路神道中段北侧,现建有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上坊孙吴墓墓主有多种说法 南京虽是孙吴时期都城建业所在地,但孙权的蒋陵一直没有被发现,其余发掘的数以百计的孙吴时期墓葬多数为中小型,等级比不上湖北鄂州和安徽马鞍山地区同时期的大型墓葬。2005—2006年发掘的上坊大墓改变了这一状况,为研究孙吴时期墓葬的等级制度、大型墓葬的形制等提供了实证。 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因发现于原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现并入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中下村而得名。2005年12月到2006年8月,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联合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008年发布的墓葬发掘报告显示,上坊大墓是土坑竖穴砖室墓,为当时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孙吴时期贵族墓葬之一。 墓葬由封土、墓坑、斜坡墓道、排水沟和砖室等组成。长约326米的排水沟通往一条古河道中;墓道平面呈长方形,残长10.5米;墓坑口呈“吕”字形,长21.5米,宽14.4米;砖室长20.16米、宽10.71米,由封门墙、石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组成,前后室两侧有对称的耳室,后室的后壁底部有两个壁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瓷器、青瓷俑、陶瓦、铜器、铜钱、铁器、漆木器、金器、银器等器物。 2013年,南京上坊孙吴墓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上坊孙吴大墓发掘领队、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认为,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和出土器物的特点,可以推定该墓的年代处于孙吴晚期。结合墓葬规模与兽首形石灯台、神兽纹覆顶石、虎状石棺座等高等级墓葬设施,并与东汉及同时期其他大型墓葬进行比较,推断墓主可能是孙吴末帝孙皓时期的一位宗室之王与他的两位王妃。有学者在2009年撰文提出,墓主可能是“东吴少帝孙亮在位时的权臣孙峻”。2016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宁邦认为,这座墓为孙吴中期墓葬,墓主为孙权的父亲孙坚与他的两位夫人。 当涂“天子坟”孙吴墓规格极高 当涂“天子坟”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以东12公里姑孰镇洞阳村,该墓与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以及正在发掘的江苏苏州虎丘孙吴墓,是迄今发现的孙吴时期三座前后室穹窿顶结构的大墓。 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与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天子坟”孙吴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65平方米。墓葬为前后室四隅券进式穹窿顶结构砖室墓,整体可分为墓坑、墓室、填土、封土四部分。由主墓坑和墓道组成的墓坑总长32.5米,主墓坑口长17.7米、宽5.7—8.9米;墓室由封门墙、墓门及挡土墙、甬道、前室及左右耳室、后室构成,总长约15.35米,含耳室最大宽11米。墓葬出土器物包括漆木器装饰件、女性饰品、车马器构件、兵器、日用品、佛像、俑、神兽构件、钱币九大类,涵盖金、银、铜、铁、陶、瓷等不同质地。墓葬前室石质牛头、覆顶石均与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所出形制基本相同。 关于该墓的年代,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润清提出,在该墓发现的一块隶书漆皮上书有“永安三年……”字样。此外,还发现两块刻有“永安四年”字样的墓砖,故墓葬年代基本可断在吴景帝孙休永安年间(258—264)。而根据墓葬规模、出土文物等级等证据,以及墓葬所处地理环境、相关史料记载和墓葬二次入葬等信息,有人推断,当涂“天子坟”孙吴墓墓主可能为吴景帝孙休。叶润清表示,可初步认定“天子坟”是一座高等级孙吴宗室墓,墓主身份可定位为王以上级别,不排除是吴景帝孙休与朱夫人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