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辽宁和吉林很快被日军收入囊中。尽管如此,还是仍有很多东北军官意识到国家正值生死存亡之际,自发奋起以抵抗日军的侵略。日军进逼哈尔滨时,就是由一些东北军官组成的哈尔滨自卫军自发抵抗的。那么,哈尔滨保卫战前的形势与中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怎样的呢?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张学良命令,大多官兵退往关内,一些未入关的东北军官兵自发奋起抵抗日军侵略。到1931年底,多支东北军自发抗日武装聚集在了哈尔滨。 哈尔滨当时是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所在地,它作为东北北部的政治中心、中苏共管的中东铁路总枢纽和国际贸易城市,在东北的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占领吉林后,曾试图占领哈尔滨,但考虑到苏联的影响,再加上日本前任陆相南次郎的坚决反对,所以没有轻举妄动。到1931年底,日本逐渐得知苏联持中立态度,于是重新考虑占领哈尔滨。 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城内局势十分复杂,存在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原东北边防军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降日,在1931年9月26日成立伪吉林省长官公署,自任伪长官,并将原东北军的旧部编成5个旅的伪军。其后,吉林省主席、东北边防军驻吉副司令长官张作相并未将熙洽撤职。至1931年10月,才与省政府委员诚允商议在哈尔滨以东的宾县成立吉林省临时政府。 在日军的支持下,熙洽于1932年1月5日命令伪吉林“剿匪”司令于琛俉率3个旅伪军取道舒兰北犯。同时,熙洽提出取消在宾县的吉林省临时政府。于琛俉军一路北进,很快到达哈尔滨市郊。在此危急时刻,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部到达宾县,与在哈尔滨的东北军将领商议,共举抗日讨逆旗帜,保卫哈尔滨的战役一触即发。 驻守在哈尔滨附近的东北军主要包括以下部队:赵毅的东北步兵第22旅,李杜的东北步兵第24旅,张作舟的东北步兵第25旅,邢占清的东北步兵第26旅,丁超的东北步兵第28旅及冯占海的吉林督署卫队团,总兵力共一万两三千人。 日军参加进攻哈尔滨的兵力,主要是关东军多门二郎中将指挥的第二师团,其下辖长谷部照俉少将的第3旅团和天野六郎少将的第15旅团,其中出兵哈尔滨的有步兵5个大队、骑兵1个中队、野战炮兵3个中队、工兵1个中队和战车若干辆。按照日本军队的常规编制,大约有5500人。注6此外,还有于琛俉伪军3个旅,共计2万余人。 日军参战部队为步兵第4联队(欠1个中队)、步兵第19联队(欠1个中队)、步兵第30联队(欠第2大队第5中队)、骑兵第2联队(包括本部、第1中队和2门车载机关炮)、野战炮兵第2联队(包括第2大队和第1中队,其中第2中队欠第1小队)、野战炮兵第8联队第1大队(欠第1中队)、工兵第2中队,战车若干辆及陆军飞行侦察第3中队配合作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