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项对青少年有关中华文明历史知识的试卷调查,被试者平均得分仅有27.69,及格的只占1.5%,这反映了青少年历史知识的严重匮乏。耐人思索的是,不是这些人不想学,被试者表示对历史有兴趣的占七成以上,认为历史重要的竟在九成以上。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历史知识的贫乏,形成这样大的落差,问题出在哪里?结论是:“应试教育把‘活’的历史教‘死’了”。 试看当今的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那种干瘪的内容,晦涩的文字,枯燥的说教,又怎能引动读者的兴趣? 正当其时,有易中天呼啸而出,以史学家的思路,文学家的情怀,融汇正史野史、笔记小说、话本杂剧于一炉,娓娓道来三国时代的人物传奇,使人耳目一新。一时间“历史饥饿”者众众,若痴若迷。此时此地若没有易中天,也有李中天、张中天出来,是时势造英雄,成就了易中天的声名。史学工作者应该感谢这一批先行者,促进了讲史热,为史学的通俗化打开了宽广的道路。如果史学研究成果不能走向民众,又将何为? 有一件事使我深有触动。安徽有一座明代商人王直的墓,这是他在日本的后人来中国寻根后兴建的祖坟,几年前被几个愤青砸毁,声称这砸的是倭寇。王直是安徽大商人、大地主,也是东海最大的海商集团的首领,他打过倭寇,也雇佣日本浪人做过海盗,他多次提出开放海禁,互惠通市。当时活跃在沿海的徽商和闽商很多都是亦商亦盗,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二十年来,此种看法在明史学界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遗憾的是此种论点只停留在专业圈子,没有及时推向民众,民间仍然沿袭三四十年前的观念,以致发生砸毁王直墓的事件。因此网上有人责怪史学家,为什么没有将这研究成果晓之于众,避免这一事端?对此,只能报以叹息! 由此生出感慨,信息时代正在改变传播方式,随着史学读者的平民化,史学研究者需要改变写作风格,能上能下,能雅能俗,才能让读者乐于接受学术的研究成果,使史学更加通俗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