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标题】The Formation of Proto-Industrial Regions in England ZHANG Wei-liang (Department of Hitor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内容提要】“地区”观是考察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英国原工业化的形成与“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琼·瑟斯克在分析了英国的一些乡村工业地区以后,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与畜牧业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决非如此简单,它是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特点、社会结构以及继承习惯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摘 要 题】外国经济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 regional viewpoin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hat looks into a reg ional 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formation of proto-industrialization in England has close relation to the‘region’.After analyzing some industria l regions in English countryside,Joan Thirsk considered the rural industr ies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astoral regions.However,the formation of p roto-industrial regions in England was by no means simple,but a result of complex factors in the region,such as the natural resources,agricultura l characteristics,social structure,inherited customs,etc. 【关 键 词】英国/原工业化/地区 England/proto-industry/region [中图分类号]K503;F119(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4)04-0032-08 【 正 文】 在工业革命以前,原工业可以说散布于世界各地,但在一国之内又相对地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原工业往往有着一些鲜明的地方特征,即使公认为典型的英国也是一样。每个原工业区域的形成都有自己固有的因素,也有着共通的因素。英国的原工业区域在中世纪晚期即已出现,在16~17世纪则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即使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一派兴旺的景象。本文旨在对英国原工业区域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些考察与分析,以裨于深入地了解英国工业化的发生与发展。 一 以地区的视角来考察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过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笼统地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谈一些宏观的数据,那么只能隔靴搔痒,含糊其词。德国著名学者桑巴特在分析中世纪的手工业时,就注意到了中古时代工业地区的复杂性,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经济史家考虑的问题。[1](p160)在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对“工业地点”(location of industries,我国经济学界用的术语为“工业区位”)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工业在一些地区发展,而不在另一些地区发展的原因。阿尔弗雷德·韦伯把影响“工业地点”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另一类是在工业的区域分布之中把工业集中于某地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集聚因素”。[2](p33~34)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韦伯旨在找出“工业地点”的规律性。而现代经济学家的兴趣则集中于区域政策,他们的区位理论倾向于静态的分析,并以均衡理论来解释工业的位置,但是历史研究则倾向于“地区”持续的不均衡的变化。[3](p247~248)英国原工业区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原发性因素。 “地区”观是原工业化理论的一个基本要素。原工业化理论的倡导者门德尔斯把“地区”作为原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对于“地区”这一概念,门德尔斯给予的线索是“与地理学家定义的传统地区基本相连的地理空间”[4](p77)。在20世纪80年代初,波拉德提出要以地区结构的观念来理解英国的工业革命,并强调在审视一个国家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时,一个地区的视角特别重要。[5](p3~41)赫伯特·基希也认为“原工业化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在有些地区发展了农村工业,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没有”[6](p220)。这一观点在帕特·赫德森主编的《地区与工业:看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视角》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7](p5~38)在工业革命前的时代,“地区”之间的差异特别分明。“在18世纪之前,相似的前工业地区并存,但因为交通条件差以及缺乏能刺激重大运输改革的经济互补性,大部分地区互相隔绝。这种类型的地区从18世纪中叶起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有特色的、内部整合的和经济上更专业化的地区,跨地区的出口基地成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8](p102)“地区”是一个随着时间、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等因素变动而变化的一个地理单元,同是一个单元,但在区分上可能会出现不一致。英国的许多区域就与单一的地理单元不相一致。例如,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同一的地理区域,但英格兰西部的情况就不同,其纺织业可以在不止一个地方存在,尽管一些地方没有相同的地理和农业特征。同样,东盎格利亚地区由斯多尔河流域地区和诺里奇周围的一个十分不同的地区组成。[9](p441)在英国史学界,学者们对以“地区”的视角来审视原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多少分歧,但对原工业化理论单纯的地区类型,如对克里特等人认为的“原工业只产生在严酷的、荒芜的、山地的地区”持有异议。[10](p14) 尽管“地区”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概念,但每个地区的相对特征还是十分突出的。英国的原工业区域聚集是由地理、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传统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决定的。中世纪的英国农村就已经形成比较鲜明的地方特征,尽管主要地以集中于城镇的手工业特征著称。在罗杰斯的《六个世纪的工作与工资》中列出了13世纪中叶标有制造布匹的城市:林肯以产绯色布见称,布莱以产羊毛被见称,贝弗利以产褐色布(地榆花色)见称,科尔切斯特以产粗布(赤褐色)见称——关于1301年的议会方案中,涉及这个城市的8个织工。沙夫茨伯里、刘易斯和艾尔舍姆以亚麻布的生产见称,沃里克和布里德波特以产绳索见称,后者又以大麻织物著名。威科姆、亨格福德和圣奥尔本供给精美的面包,马斯蒂特供给刀子,威尔顿供给缝针,莱斯特供给剃刀。班伯里以产饮料著名,希钦以产蜜酒著名,伊利以产麦酒著名。格洛斯特是产铁器的主要地点,布里斯托尔是产鞣皮的主要地点,考文垂是产肥皂的主要地点,唐克斯特是产鞍带的主要地点,切斯特和什列斯伯里是出产皮与毛皮的主要地点,科夫是产大理石的主要地点,康沃尔是产锡的主要地点。格里姆斯比供给干鳕,拉伊供给鳕鱼,雅茅斯供给鲱鱼,贝里克供给鲑鱼。里彭是一个马市场,在16世纪仍是如此,在哈弗希尔买手套、诺丁汉买牛、北安普顿买鞍具。[1](p160~161)城镇的手工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城镇周围的乡村完成的。在中世纪晚期,许多的城市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开始转移到乡村生产,以至形成了新的各具特色的原工业生产区域。[11]这些原工业区域的特征往往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直至现代社会。 就原工业的起源而言,迈克尔·泽尔认为可以追溯到14世纪,那时英国的乡村纺织业在各个主要的地区建立起来,在1500年之前已经繁荣:英格兰西部、东盎格利亚、约克郡西部和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12](p228)英国的原工业地区在16和17世纪更是特色鲜明,至18世纪初,丹尼尔·笛福在游历英国各地时还对颇具特色的地方工业发出了强烈的感慨。[13]在工业革命前夕,英国原工业的地区单元已经非常明显,以原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不包括威尔士和苏格兰,单英格兰就大约有12个地区,其中4个是主要的毛纺织区:东盎格利亚、英格兰西部、西南地区和约克郡的西雷丁地区;较次要的毛纺织区是什罗普郡—威尔士边界地区、以肯德尔为中心的威斯特摩兰工业区、包括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和萨里郡、伯克郡和汉普郡部分地方的南部地区,以及一个分散的中部地区,包括在考文垂、北安普顿和林肯这样的城镇及周围的制造业。其他两个不同的纺织区也能清楚地列举出来:兰开夏郡,原来是一个毛纺织业区,但后来集中生产亚麻布和粗斜纹布;以特伦特河谷为中心的针织区,包括诺丁汉郡、德比郡和莱斯特郡的部分地区。最后,有一个主要专长于小五金制造的地区,大部分位于西密德兰地区。[9](p441)如果对这些原工业地区再进行详细的分类,那么还可以分出很多的小地方单元。如果放大到整个英国的原工业化地区,包括威尔士、苏格兰,那么英国原工业地区的数量就远远不止这些。 二 在考察英国原工业所在的位置时,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英国的原工业大多数出现在畜牧区,而较少出现在农耕地区,这似乎说明了原工业与畜牧业地区之间的密切关系。英国著名的农业史专家琼·瑟斯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在1961年发表的《乡村工业》一文中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形成于畜牧地区。这一结论是瑟斯克通过对几个典型的英格兰乡村纺织业地区考察分析后得出的。在英格兰西部,乡村纺织地区和乳牛业地区在位置上具有一致性。在威尔特郡存在两个主要的农业类型,一为乳牛业,二为绵羊/谷物种植业。乳牛业位于早已被圈地的乡村,而绵羊/谷物种植业保持在索尔兹伯里平原和科茨沃兹地区的白垩和石灰质土地上,很多的土地和公有地开放到18世纪末。在16世纪,两个农业类型间的对比才比较明显地见到,“圈地的、非庄园的乡村即奶酪和黄油的乡村是家庭农耕者和自雇工的地区,而庄园化的、优势的、绵羊/谷物的乡村即白垩、科茨沃兹羊毛和珊瑚状土地的乡村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和农业革命的主要发生地”[14](p74)。这一地区两个互相毗邻的农业类型所从事的不同产业在笛福时代依然如此。笛福在游历威尔特郡、萨默塞特郡和格洛斯特郡的部分地方时,也发现了一个繁荣的纺织业和一个“我们叫做畜牧业的大饲养业”,那里出产奶酪,并以奶酪残渣喂肥猪。[13](vol.1,p278~280,283~284) 在英格兰东部,瑟斯克认为也有相似的证据。萨福克郡在15世纪晚期和16世纪早期以纺织色布著称,纺织业集中在萨德伯里及周围的中萨福克南部。中萨福克的农业区涵盖了这个郡的约2/3,一直以森林/牧草区著名。在16世纪,这个区的奶牛场向伦敦出口大量的奶酪和黄油。纺织业主要位于这个郡的乳牛区。萨福克郡纺织业没有散布到整个萨福克的森林/牧草区,而是集中在南端。其中原因,瑟斯克认为,其一或许由于这个郡南半部的河流网络,湍急的河水流入斯多尔河、奥韦尔河和德本河的港湾,远远优于这个郡北部边界水流缓慢的韦弗尼河;其二或许是社会的因素,即人口的快速增长。萨福克中部的庄园规模小,力量弱,庄园经常由不多于拥有2或3户小农的农场所构成。薄弱的庄园组织能够并且允许那些地区经移民而引起的人口异常快速的增长,那里有土地吸引无地农。另一个可能则是地方的继承习惯导致了大量的人口。在林肯郡的沼泽地村庄,部分继承的习惯即以父亲土地的一部分提供给所有男性的孩子,对大的村庄社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萨福克也实施部分继承的习惯。这种习惯与长子继承原则(让家庭拥有物保持在一个男性成员中,让其他男性离开)有同样的影响。[14](p76,77)显然,这一区域的纺织业也与畜牧业相联系,而且与薄弱的庄园体系及大量的人口有关系。 在17世纪,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也曾经有繁荣的纺织业,虽然它在18世纪就开始衰落,但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畜牧区。威尔特地区在古代是森林,那里的居民点由小村庄和分散的农场构成,其中的一些在12和13世纪就已不存在,所有的耕地或许很早就被圈占了。在16世纪时,威尔特地区的农业主要由一些乳牛业构成,这与肯特郡东部的主要耕作区(谷物种植和谷物出口)形成鲜明的对比。在16世纪的威尔特教区,人口众多,到18世纪末,它的农场明显地小于肯特郡东部的农场。第二个因素是威尔特地区森林资源的存在,为男人们提供了除农业以外的谋生职业,如伐木、木匠、木材车削、烧炭、冶铁。迈克尔·泽尔认为威尔特地区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畜牧”地区,[12](p230~231)其分析在理论上似乎也适合于瑟斯克的观点。 北部的威斯特摩兰是个小郡,其区域的一半由山区和沼泽地构成。它的农业结构是养牛出售给低地的农民,养羊出售羊毛,这是一个畜牧业的郡,人们对沼泽地拥有附属的公有权。威斯特摩兰最显著的特征是大量的人口保持在狭小的河谷地区,这有利于发展乡村的纺织业,如粗呢绒和织袜发展起来,劳动力来自人口稠密的低地河谷地带。威斯特摩兰的中心是肯德尔,其纺织品在14世纪末就已经出名,但至15世纪纺织业才进入乡村。在都铎王朝初期,单单在格拉斯迈尔教区就有18个漂洗坊。在伊丽莎白时期,这个行业神秘地消失,正像17世纪肯特郡的纺织业。沼泽地的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农业经济处于危机的边缘。谷物地无论如何是有限的,当歉收的时候,饥饿和瘟疫的危机接踵而至。1622年对威斯特摩兰大量人口做出评论的和平法官解释了由缺乏面包引起危机的严重性,1597年歉收导致了另一场灾难,影响到整个北部4个郡。[14](p82)由于河谷地区的农业经济存在着危机,因此,一些人口就流入畜牧区从事纺织业。 对于一些另类的乡村工业地区,瑟斯克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她指出,在许多半农、半工的社区,后来发展起了如花边制造、制帽、织手套和编织篮子这样的乡村工业。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个人口稠密的小自耕农社区,经常主要的是自由持有农(像在萨福克)或具有几乎与自由持有农(像在肯特郡的溪谷区)一样良好占有权的习惯佃户,从事着畜牧经济。这种社区或许依靠乳牛业,在那种情况下,农场通常早就被圈占,庄园组织和合作农业自然地是脆弱的或不存在的。或许这种社区依靠大量的草场公有地繁育和饲养,那里没有实际的动力推动圈地,耕地是少量的,也没有大量的敞地和合作畜牧业的组织。在饲养区,土地资源(特别是大量的公有地)足够支持并且能够支持强制分配的习惯。在乳牛业地区,相同的习惯肯定地不能负担大量的人口。所有这些,我们能看到这些共同特征有时是联系在一起的。[14](p86) 瑟斯克的分析为英国乡村工业区域的产生给出了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理由,其观点一度成为英国原工业地区形成的流行解释,或可以看成是瑟斯克模型。其后,很多学者支持或发展了瑟斯克的观点。如帕特·赫德森认为,约克郡西雷丁地区大约1/3由放牧的山地构成,许多小自由持有农居住在那里,他们以农业和精纺呢绒的制造来维持生计。靠近市场城镇的农场一般比较肥沃,其职业是生产食物和织呢绒。在雷丁地区的东部,有一个耕作区,但那里工业是不重要的,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纺织地区种植谷物。[15]对于这种现象,克拉克森也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在靠近威斯特摩兰边界的溪谷地区以及北约克郡的农业社区,人们以放牧牛羊和手工编织供应伦敦市场的羊毛袜来竭力维持不稳定的生活。[16](p162~163) 瑟斯克模型似乎贯彻了比较优势的原则,即拿畜牧与农耕进行对比。琼斯认为:“把乡村分成谷物剩余地区和有乡村家庭工业的畜牧地区是与比较优势的原则相一致的。”[17](p61)畜牧地区与耕作地区在发展工业上相比有三点明显的优势:一是畜牧区与农耕区的自然条件相比较,畜牧区山地居多,土地贫瘠,适宜于放牧;而农耕区一般在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带,土壤条件好,有利于种植谷物。由于畜牧区自然条件不适合农耕,人们有相对较好的空闲时间,季节性影响较小;在农耕地区,谷物种植周期比较长,空闲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二是畜牧地区与农耕地区在庄园势力、社区结构、继承习惯等方面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畜牧地区,庄园势力比较薄弱,圈地速度较慢,社区结构比较松散,人们拥有比较多的习惯权力,如在公有地上放牧等,继承习惯也较少强制性。所以,瑟斯克认为,乡村工业在那些没有强大的合作农业组织地区,在自由农和习惯的租户有确定的财产权地区,以及在部分的占有导致持有分散的地区,最有可能发展。[14](p70~72,86~88)三是由于在畜牧地区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结构,人口增长的速度快于农耕地区,又耕地数量少,劳动力相对廉价,因而这些地区的家庭必须以副业来弥补农业收入的不足。因此,在畜牧地区有着发展乡村工业的优势。 三 琼·瑟斯克对乡村工业地区兴起的解释开启了乡村工业位置与农业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英国农业史专家虽然强调16世纪时英格兰农业区域的多样性,但学者们还是认同了畜牧地区与农业耕作地区有着很大差别的观点。克莱认为:“如果从蒂斯河到韦茅斯划一条线,那么在这条线的南部和东部,主要的农业形式是混合农业,既有谷物生产,又有牲畜饲养。住房建在核心的村落里,敞地是广泛的;那里财产较少分配,所以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则更穷且数量众多。那里庄园控制一般较为有效,庄园主的存在在村民生活中是一个较重要的因素。在密德兰平原和河谷地区,由于是重粘土壤,大多数土地是可耕的,又由于人口密度高,相对地几乎不可能像畜牧地区那样剩下不耕的土地。”[18](p55)史密斯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这条线的北部和西部的高地主要是畜牧业地区;而这条线的南部和东部主要是低地,实行混合的农业,那里的重点是进行农耕,但牲畜也是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到1500年时大部分土地被圈占。[19](p169)因此,英格兰北部和西部经常被当做典型的乡村工业地区来考察。人们经常以“山区”来指代英格兰的北部和西部,其气候比其他地方更潮湿和寒冷,而土地相对贫瘠,仅有少量的平地适宜于耕作,且由广阔的山脉、高沼地和沼泽地所分隔,这样的情势自然就是畜牧区。但帕特·赫德森指出,由于密德兰地区和北部地区不能有效地与南部地区的谷物生产进行竞争,这样就转而发展畜牧业了。在密德兰粘土区域,需要一种从耕作到植草的重要转变,与圈地相伴随,造成了高度的失业,仅仅部分失业者被乡村工业所吸收,包括制作花边、织袜和生产金属器皿。[20](p55)作为中部的密德兰地区,情况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然而,仅以地理区域的因素来解释原工业地区的形成是不充分的,一定地区的继承习惯和社会结构对原工业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瑟斯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关于部分继承的问题上,她认为,首先,地方研究表明,部分继承是很广泛的庄园习惯。其次,在能让渡他们土地的自由持有农中,在声称几乎像自由持有农一样获得占有权的习惯佃农中,部分继承的习惯的具体情况是不清楚的。尽管律师们坚持认为,13世纪以后长子继承制几乎变得普遍了,但根据来自贝德福德郡(没有理由怀疑那儿在一种强大的庄园习惯下部分继承的幸存)都铎早期遗嘱的少部分样本,表明人们仍经常让他们的全部或部分儿子分享土地。再次,长子继承原则是一个最使父亲为难的不自然的法律,或许直到16世纪,长子继承权才成为了威尔士的法律。[14](p78)继承制度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于部分继承制度使许多家庭所占有的土地愈来愈少,依靠种植农业不足以维持生计,以副业的收入来弥补农业收入就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在实行非长子继承制的地区,一般领主制度比较薄弱,从而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比较容易。钱伯斯在提交给第二届国际经济史大会的论文中就强调了雇主在庄园制度薄弱的地区容易找到劳动力,那里允许内部流动和土地在小耕种者中分配。[21](p431)戴维·海则认为,没有如此多的部分继承或庄园制度薄弱在吸引乡村工业方面是重要的,但易于得到公有权使流浪者居住下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西北密德兰地区,茅舍农在石南丛生的荒地上养牛和养羊,又通过在金属行业工作来弥补他们的收入。这样占优势的(但不是绝对的)畜牧地区,具有失业的和潜在的雇佣劳动力以及财产权的特别结构,从而成为主要的制造业地区,例如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威尔特郡的北部和西部、埃塞克斯和萨福克郡的斯多尔和科恩河河谷、约克郡西部和南部、英格兰西部和兰开夏郡的南部和东部。在一些地区,乡村工业的雇工对农业贫困没有影响,但对“赢利的其他机会有一种激烈的反应”[22](p21)。 社会结构在影响乡村工业地理位置方面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17世纪晚期和18世纪,莱斯特郡编织业(framework-knitting,即在织机上编织羊毛袜)的发展是一种很好的说明。编织业主要位于“开放的”教区,那里土地为大量小耕作者所占有,他们需要一种工业活动来弥补微薄的农业收入,一些耕作者甚至以他们的农场作抵押筹钱购买一台织机。在18世纪以前,织袜者一般是独立的生产者,但随着教区从事织袜业人口的增加,出现了一个穷人阶级,他们无钱购置织机,因而他们为已立业的编织者或为提供毛线并出租织机的商人工作。作为对比,在“封闭的”教区,土地由几个大地主所拥有,他们以大农场致力于商品性农业的形式出租他们的地产。地主支付可怜的生产费用,他们严格控制茅舍建筑,允许他们的佃农仅建造多到足于使必需的农业劳动者居住的房屋。在缺乏住房和可供选择的雇工时,封闭教区的无地劳动者面临选择:要么为大农场主工作,要么从这个教区离开。一些人去开放教区的编织业中寻求雇用。[16](p164)这样,封闭的社会结构对编织业就有着制约,而相对开放的教区就容易发展起乡村工业。 再一个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也有助于解释原工业的地理位置。在瑟斯克的分析中提到了这一因素,而钱伯斯则加以强调。钱伯斯说:“这不是否定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原材料的供应、接近水力和运输的水源、固定资本的吸引力(如漂洗厂这种形式);但在整个家庭工业的历史中,有雇主把其活动从自治城市转移、或为了逃避由特权的工人团体强加的限制或给予劳动的自治规章而采取的躲避。无疑乡村纺织工业的地点就拥有流动资本的所有者而言,大部分由寻求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所决定。”[21](p431)当然,乡村工业并不必然地永远遵循追求最廉价劳动力的规律,就像迪恩·塔克1752年所说的,“我们时常看到制造业主离开工资低的地方,转移到工资高的其他地方”[23](p94)但这并不是说廉价劳动力对乡村工业就不重要了,在很多农业地区的家庭制造业它是获得扩张的经典前提:廉价的、潜在的和失业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为零。在英国,乡村的非农业人口扩张得比欧洲的伙伴快,即使荷兰和法国也不及英国。[24]劳动力或许始终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在原工业的早期还是晚期,乃至工业化时期。 上述所见,自然地理区域的观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英国原工业之所以在某些地区发展、而不在另一些地区发展的根源。许多具有原工业化特点的乡村工业其实位于非常不同的环境,其中很多不在畜牧区和山区。在英格兰,东盎格利亚的毛纺织业,白金汉郡、贝德福德郡、赫特福德郡和亨廷顿郡的枕头花边业和草帽编织业,在诺福克和萨福克边界地区的亚麻纺织业,萨里一些地方的棉布印花业,埃塞克斯的丝绸工业,或在很多仍以耕作未圈占土地为基础的莱斯特村庄,存在着手工和织机编织业。即使萨福克的毛纺织业也不位于森林/畜牧地区,仅有一半萨福克村庄的工业活动位于畜牧区,其余的在绵羊/谷物地区。所有这样的工业是原工业,为非地方市场生产。[25](p478)克拉克森也指出:“由原工业化概念的倡导者提出的原工业化与畜牧业或贫瘠的土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似乎已被很好地建立起来。然而,这不是惟一可能的联系,有乡村工业更多地集中于谷物种植地区而不是畜牧业地区或放牧地的例子。”[16](p163)事实上,原工业并不局限于畜牧地区,也能在农业地区生长。因此,考察原工业地区的形成还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四 英国原工业地区形成的原因应该说是很复杂的,至于原工业为什么在这个地区出现而不在那个地区出现的原因则更是扑朔迷离。科尔曼指出:“要想解释乡村工业的发展和它在英国乡村的分布,应该考虑很多的原因,既可能是同时的又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继承形式、领主控制的强度、居住的放松、水力的使用、原材料的利用、附近的荒地、农业的类型、家庭的规模和地方人口的密度。”[9](p442)瑟斯克在她的开拓性论文中也觉察到问题的复杂性:“乡村工业在一个地区而不在另一个地区发展的解释没有确定性或终结性。”[14](p70)波拉德注意到,原工业集中的所在地区可能在规模和结构上是非常不同的:城市或小城镇、大的地区相当于整个地方或狭窄的河谷、人口稠密或稀少的乡村。[3](p31~32)自然地,要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是困难的,而作模式化的理解更是危险的。 虽然英国原工业化地区形成的根源难于简单地做出判断,但一些相关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去关注。首先,英国乡村工业的地理位置不是由某个单一的因素决定的。像莱斯特郡、林肯郡、北安普顿郡和剑桥郡这样的郡都出产大量的羊毛,但那里很少有纺织业,而有纺织业的地方却很少出产羊毛,这看起来似乎有些悖论。瑟斯克也注意到羊毛在邻近的农业区域一般是可得到的,但工业不位于这种农业地区。肯特郡威尔特地区的布商能从罗姆尼沼泽区获得羊毛,或从英国东南部的丘陵草原得到羊毛,但不是在威尔特本地,以一位17世纪评论家的话来说,“没有大量羊毛的出产”。威尔特郡的乡村工业能从科兹沃德山区取得羊毛,也从索尔兹伯里平原获得羊毛,但这个行业的大部分集中在威尔特郡西北部,那儿羊毛是农业中最不重要的产品。萨福克中部的布商能购买萨福克东部或西部的一些羊毛,但事实上似乎一直依靠密德兰中部诸郡的羊毛,特别是莱斯特郡、林肯郡、北安普顿郡和剑桥郡。尽管羊毛如此容易运输,又因为英格兰的任何角落不邻近羊毛产地是可疑的,但它从未成为使一个新的工业或成或毁的因素。同样,漂白土对纺织业比羊毛更不重要,因为东盎格利亚纺织中心依靠来自肯特的供应。便利的地方港口也不是必然的,因为英格兰西部的纺织商人在都铎时期,没有因通过陆路运送他们的货物到伦敦的布莱克韦尔大厅不便利而经营不当。水对漂染过程是必需的,但单单水是不能产生一个纺织中心的,否则15世纪早期赫特福德郡这个胚胎工业不会神秘地在16世纪早期死亡。当然,可以认为一个手工业的地点可能是偶然的,仅仅由于一个个人的计划。即使在有很好档案的18世纪和19世纪找一些既是原生的又是成功的例子也是困难的。最后,因为允许地理学家列举有利于一个市场城镇或港口成长的环境,而不必声称这些是主要的或惟一的决定因素,在农业经济甚而地方社区的社会结构分析中寻求一些环境因素似乎是合理的,这些因素有利于乡村工业在一个地区而不在另一个地区成长。[14](p71~72) 在“地区”形成的决定因素这一问题上,瑟斯克模型把“地区”概念简单化了,作了狭义的“地方”理解。其实,我们说一个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并非说只有羊毛的产地才能生产毛纺织品,只有产铁的地方才能生产铁器,只有产粮食的地方才能生产食品。在那个时代,羊毛的产地由于出售羊毛有着比较稳定的收益,往往不会直接从事毛纺织品的生产,因为进行毛纺织品的生产需要一定的投资,又有市场风险,所以相邻的地方反而能成为毛纺织品的产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个别因素对原工业地点所起的重要作用。如自然资源在一个地方是长时期的、稳定的,经常被人们忽略不计,但一旦时机成熟,一个地方的自然资源就会被利用,并发挥出非常巨大的作用。如英格兰东北部和威尔士北部的煤,被开发后迅速地使这两个地区成为重要的工业区。波拉德把资源分成四个类型,第一种是矿物资源,在工业化以前,这种情况比较突出,如英国康沃尔地方的锡矿;第二种资源是可以替换的农业资源,包括工业地区可以依靠的亚麻、羊毛和木材;第三种有意义的资源是水:可以作为一种动力资源、一种运输手段、清洁、冲洗或其他工作材料;第四种资源是人力。地理位置也可以算作一种资源,它并不是纯粹的地理因素决定的,事实是历史变化促使地点沿着交通道路或易于接近市场的地方发展。[3](p35~37)地理因素中的气候作用有时也是可见的,如西雷丁地区小农在潮湿的天气下,要在贫瘠的土地种植粮食比较困难,生产纺织品对小农来说便是一个有利的副业,正如科尔曼所认为的,16和17世纪时的很多工业“由农产品的直接过程构成,是为了满足生活的三个最基本需要——饮食、住房和衣着”[26](p12)。因此,原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因地制宜、因地而异的。 其次,原工业的地点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时期出现在不同的区域。安·库斯莫尔指出:“近代早期英国乡村工业的地点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性部分在于乡村工业的特点。”[27](p145)在中世纪晚期,乡村纺织业主要位于英格兰的东部和南部,但在15世纪以后,纺织业移向了西部和北部。工业区域的变迁与兴起一样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除前述的一些因素之外,产品和技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纺织产品的变化可以看到乡村纺织业的转移,中世纪晚期乡村纺织业主要生产“斯坦福”呢绒和约克布,产品比较精致,主要供给出口。在西部,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粗糙的呢绒,产品的对象转向了大众,在北部也是粗呢。到17和18世纪,随着新产品的出现,如粗斜纹布、亚麻布及棉布,兰开夏郡的乡村纺织业迅速地发展。在乡村中,其他的工业也是这种情况。早期的铁制业主要生产最简单的农业器具,集中在迪恩森林地区,到17和18世纪产品迅速增加,各种各样的五金器具出现了,生产却集中到了密德兰地区。在18世纪以后,有三个工业地区的发展变化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在格拉斯哥和克莱德河谷,生产有着著名的连续性,亚麻—烟草—棉—铁—机械、钢和造船;东北地区:煤及盐、玻璃和化工,然后是铁,接着是钢、造船和机械;兰开夏郡的工业区:羊毛或亚麻,然后是棉、煤、化工、金属、铁和机械。[3](p234)产品的变化引发了相对工业位置的变迁,一些原工业地区衰落了,而另一些地方的工业却得到了发展壮大。 第三,乡村工业的位置也与地区农业的特点息息相关。一个地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是一种选择,而选择的原则是根据人们的经济理性出发的,正如克拉克森注意到的,“我们几乎不能认为农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优先考虑的是经济理性,因为他们试图使他们的家庭收入最大化”[16](p163)。东盎格利亚地区曾是英国原工业发达的地区,但在17世纪之后却转向了商品农业。这种转变是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在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地区都转向工业是不现实的。琼斯指出,从17世纪后期起,欧洲农业地区开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使一些农业地区有利于从事商品性谷物生产,而比较不利于集中饲养家畜并转向农村工业。无法适应市场的乡村工业比较多地集中于农耕区,如威尔特郡的丘陵地区、萨福克郡的沙地或林肯郡的山地,然而紧靠这些地区就是乡村工业区,尽管在很多地方一些商品是为家庭使用制造的。在农耕区的工业趋向于农产品的加工,如水磨坊或风磨坊,它的工厂需要比简单的家庭工业更多的资本。虽然农业加工是资本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但其生产的特点几乎不能提供转向制造业的规模。在农耕地区,资本积累在磨坊主、商人和律师的手里,被用来扩张他们自己的事业,购买土地,或可能被吸引到农业较差的地区,因为那里工业正在发展。18世纪,英国的北部和西部在作为主要的制造工业基地出现,而南部和东部因为“农业革命”的改良使农业生产获得了优势。[17](p58~71) 最后,地方人口的增长和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在使一个地区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安·库斯莫尔认为:“地方人口的增长对近代早期工业位置及其工业聚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7](p139)这种估价明显太高,人口增长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廉价的剩余劳动力总是大量存在的,但我们不能由此而说只要有剩余的劳动力就必然会产生原工业。帕特·赫德森指出:“剩余劳动力本身几乎不足以吸引和维持原工业。很清楚,接近原料供应地、市场联系和资本、企业家及劳动力的供应在原工业的位置和寿命方面都是重要的因素。”[20](p53)再说,乡村工业吸引农村劳动力并不局限于畜牧区。从17世纪中叶开始,乡村工业也传入农耕地区,莱斯特郡编织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莱斯特郡的威格斯顿马格纳地区,16世纪早期有很多小农,但劳动力相对较少。在1525~1625年间,由于移民进入这个相对“开放的”社区,人口翻倍。在17世纪晚期,编织业为日益增长的较穷居民提供了收入。[28](p37)因此,农业地区与畜牧业地区一样,只要有合适的条件,也能成为原工业区域。 【参考文献】 [1] 伟·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李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Colin Holmes(ed.).Sidney Pollard:Essay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C].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0. [4] F.Mendels.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ory and Reality.General Report:“A Themes.Eigh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Congress”[C].Budapest,1982. [5] S.Pollard.Peaceful Conquest: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urope,1760~1970[M].Oxford,1981. [6] Herbert Kisch.From Domestic Manufacture to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Case of the Rhineland Textile Districts[M].New York,1989. [7] Pat Hudson.The regional Perspective[A].Pat Hudson.Regions and Industries:A Perspective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tain[C].Cambridge,1989. [8] Pat Huds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M].London,1992. [9] D.C.Coleman.Proto-industrialization:a concept too many[J].Economic History Review,1983,36:435~448. [10] Peter Kriedte,et al.Industrialization before Industrialization,Rural Industry in the Genesis of Capitalism [M].Cambridge,1981. [11] 张卫良.中世纪晚期西欧乡村工业及乡村纺织业的兴起[J].史学月刊,2001,(5). [12] Michael Zell.Industry in the Countryside:Wealden Societ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M].Cambridge,1994. [13] D.Defoe.A Tour through England and Wales[M].London,1927. [14] Joan Thirsk.Industries in the Countryside[A].F.J.Fisher.Essay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 [C].Cambridge,1961. [15] Pat Hudson.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case of the West Riding Wool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18th and the Early 19th Centuries[J].History Workshop Journal,1981,(12). [16] L.A.Clarkson.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First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A].L.A.Clarks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 Compendium[M].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Inc.1990. [17] E.L.Jones.Agricultural origins of industry[J].Past and Present,1968,(40). [18] C.G.A.Clay.Economic Expansion and Social Change:England 1500~1700:Vol.1 [M].Cambridge,1984. [19] Alan G.R.Smith.The Emergence of A Nation State: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1529~1660[M].Longman,1984. [20] Pat Hudson.Proto-industrialization in England[A].Sheilagh C.Ogilvie,Markus Cerman.European Proto-industrialization[C].Cambridge,1996. [21] J.D.Chambers.The Rural Domestic Industries during the Pcriod of Transition to the Factory System,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idland Counties of England[A].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conomic History;Vol.2[C].Aix-en-Provence,1962. [22] David G.Hey.The Rural Metalworkers of the Sheffield Region[M].Leicester,1972. [23] T.S.Ashton.An 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the Eighteenth Century[M].London,1955. [24] E.A.Wrigley.Urban Growth and Agricultural Change:England and the Continent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J].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1985,(15):683~728. [25] R.A.Houston and K.D.M.Snell.Proto-industrialization?Cottage Industry,Soci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J].Historical Journal,1984,(27). [26] D.C.Coleman.Industry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M].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75. [27] Ann Kussmaul.A General View of the Rural Economy of England,1538~1840[M].Cambridge,1990. [28] Inn D.Whyte.Migration and Society in Britain,1550~1830 [M].New York,20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