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am的意义是“(苏美尔人的)国土”尤其指苏美尔最南部的乌鲁克和乌尔所在的地区。例如乌鲁克王恩沙库山那的王衔是“苏美尔之君(en),国土(kalam)之王”。另一统一苏美尔南部的乌鲁克王卢旮勒札给西的王衔是“乌鲁克之王,国土之王”,而在他的一个铭文中,他的王衔被称为“乌鲁克地方之君,乌尔地方之王”,可见“国土”大约对应“乌尔和乌鲁克地方”所在的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亚的最南部。北方霸主基什城此时虽在苏美尔文化圈中,但它狭义上排除于“国土”和“苏美尔”地区之外,因为它位于巴比伦尼亚的北部的阿卡德地区。没有发现基什王采用“国土之王”作为王衔的例子,“基什王”本身广义上就有“霸主,北方霸主”的含义。阿卡德人萨尔贡首先夺得基什王权,建立了包括基什在内的阿卡德城邦,称“基什王”;后击败了南方的“国土之王”卢旮尔札给西,统一南、北方后。他的天子王衔是由北方的“基什王”和“国土之王”二部分组成的:“阿卡德王、伊丝塔尔的代理人,基什之王、安奴的祭司长、国土之王,恩利勒的公侯”。这里“安奴的祭司长”代表他在乌鲁克的王权(天神安努的主庙在乌鲁克),“恩利勒的公侯(ensi)”代表他在圣城尼普尔的王权,“国土之王”代表他在乌尔-乌鲁克地区的王权。可见“国土”的原义仅指南部的苏美尔中心地区乌鲁克、乌尔地区,后扩大到所有苏美尔人所在的地区,类似我国历史上的“华夏”、“中国”。如果我们对kalam的理解是正确的,基什王阿旮的使节对吉勒旮美什的威胁就立刻清楚了。基什和乌鲁克都在幼发拉底河网地区,完全依靠河水进行农业,双方的控制区相邻接。但北方的基什城位于乌鲁克、乌尔地区的上游地区,很容易在幼发拉底河或它的农业供水渠上筑坝截断下游地区的供水,从而控制了下游地区的水源。正是由于这一地理优势,它首先在苏美尔称霸,而霸主的一个主要功能可能是统一管理河水的使用和分配。考虑到基什对苏美尔水源的控制和管理特权,如果它要迫使南方下游的乌鲁克、乌尔地区的纳贡臣服的话,阿旮的使节一定会威胁吉勒旮美什说:如果不是基什的霸权对河水的管理,乌鲁克的各种用水就要枯竭,因此乌鲁克必须纳贡。言外之意是不服从的话,基什和它的盟友就要切断流入南方的幼发拉底河水或与其相连的供水渠道。苏美尔地区干旱少雨,越往下游降雨量越少。一旦幼发拉底河水被切断,乌鲁克城邦的农业立即陷于危境,大麦、小麦地和枣椰园将颗粒无收。面对如此严重的威胁,乌鲁克只有二种选择:或者战败上游的基什,夺取霸权,把水利资源的控制权掌握手中;或者臣服基什,承?掀涠运纯刂疲越被蝗∷闯┩ā;峒彩菇诤螅贞该朗仓荒苋缡迪虺だ匣岜ǜ婊驳乃鞴奔安环媪俚亩纤玻⑶胨侵С炙牖簿鲆凰勒剑崛∷目刂迫āT诔?/SPAN>C或B中,乌鲁克的长老会害怕战争会导致付出更大的代价,或选择了投降,或拿不定主意。他们很可能是怕战败后丧失水源。乌鲁克的年青人因崇拜他们气盖河山的英雄国王吉勒旮美什和其英雄战友恩基都的无敌力量,坚信战则必胜而选择了战斗。有趣的是关于长老会的回答,各个抄本并不一样:在一个抄本中(抄本A),长老会一致同意国王的作战;而在另一个抄本(抄本B)中,长老会不能决定是战还是和,反问国王是投降好还是战斗。 史诗中说到“他(吉勒旮美什)砍下了他的(阿旮)大船的船首,他俘获了基什王、在其军中央的阿旮”。阿旮及其军队是乘船来到乌鲁克城下的事实可能支持我们的“基什以霸主的身份控制幼发拉底河水,要求乌鲁克臣服”的分析。 根据以上的全新理解,下面我们将该史诗直接从苏美尔语译为汉语。苏美尔原文请见尧默(Romer)《苏美尔短史诗吉勒旮美什和阿旮》(AOAT 209/1, 1980年)一书,书中有15个抄本(多是残缺泥板)相互参照的苏美尔语拉丁化编辑。 1-2 恩美巴腊给西之子阿旮的使节们频频从基什城来到乌鲁克城面见吉勒旮美什。 3-4 吉勒旮美什把这一事由提到了他城市的父亲(们)的面前,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 5-8“(使节说:)‘(如果不是基什,你们的)一个水池将要枯竭,(你们)国土中所有的水池都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用)水罐(取水)的水池都要枯竭了,所有的以绳索提(水)的深池都要枯竭了。(因此,你要向基什进贡。)’(版本A、C)让我们不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让我们一起用武器战斗!”(版本B、D+I、E+J:我们(D+I:你们)是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还是我们一起用武器战斗?)。 9-10 在举行的会议上,他城市的父亲们中的一个开始回答吉勒旮美什: 11-14 “‘一个水池将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水池都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水罐的取水池都要枯竭了,所有的用绳索提(水)的深池都要枯竭了。’(版本C:)让我们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让我们不要用武器作战!”(版本A:“让我们不向基什公室低头,让我们用武器战斗!”版本B:“我们是向基什公室低头?还是用武器战斗?”) 15-19 吉勒旮美什,库拉巴地方的君主,坚信伊南娜女神者,没有把他城市父亲(们)的话放在心上。吉勒旮美什再次把这件事提到他城市的壮丁们面前,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 20-23 “‘一个水池将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水池都要枯竭了,国土中所有的水罐取水池都要枯竭了,所有的用绳索提(水)的深池都要枯竭了。’(版本C)让我们不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让我们用武器战斗!(版本B,D+I,E+J:你们是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还是我们一起用武器战斗?”) 24 在他城市壮丁的集会上,一代表开始回答吉勒旮美什: 25-39 “常言道:这些站着的(壮丁们),这些坐着的(长老们),这些与王子并肩的(贵族们),这些驾御驴腿的(战车将军们)当中,有谁能获得(不朽的)生命?”(版本B,D+I,E+J)(你问我们):‘你们是向基什的公室低头,还是我们一起用武器战斗?’啊!乌鲁克城,诸神的工匠作坊!啊!埃安那,自天而降的庙宇!诸位大神制定了它的结构。在它高大城墙,高耸入云天的城墙里,在天神树立的雄伟的城区中,你冲在前头,你是国王和勇士,身强力壮的首脑,天神喜爱的王公!当他(阿旮)来到时,(对你的)恐惧会十分强大,以致于他们的(基什的)军队会变得藐小,随后会逃散。这些人们从来不敢对抗你(吉勒旮美什)!” 40-41 在那一天,吉勒旮美什,库拉巴的君主,由于他城市中壮丁的这番话,他心情愉快,精神焕发。 41-47 他对他的英雄恩基杜发出命令:“现在,让长矛,战斗之臂,重新尖锐,让战斗的手锤重回你的身旁!让它们发出令人恐惧的神光!这样,当他(阿旮)来时,我巨大的威势将笼罩他们!让他的判断因此而混乱,他的智慧因此而丧失!” 48-58 在不到五天或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当恩美巴腊给西之子阿旮进军到乌鲁克的郊外后,在乌鲁克的城中,人们的判断出现了混乱。吉勒旮美什,库拉巴的君主对战士们发出命令:“我的战士们应该怒视(敌人)。让一个有胆量的人站起来,我要派他去见阿旮。”埃拉格胡尔图腊(意为“小睾丸”),他的王室宦官,开口赞颂他的王:“啊,我的王,让我去见阿旮,这样他的判断就会混乱,他的智慧就会消失!” 59-68 埃拉格胡尔图腊走出了城门。在埃拉格胡尔图腊出了城门后,(敌军)在城门口抓住了他。他们开始砸埃拉格胡尔图腊的头盔。他走到阿旮的面前并开始对阿旮说话。他的话尚未完,乌鲁克的执金官登上城头,他在城墙上伸出他的脖子,阿旮看见他,他对埃拉格胡尔图腊说: 69-81 “奴隶,那个人是你的王吗?”“那个人不是我的王。但愿那个人是我的王,但愿那是他的愤怒的额头,但愿那是他野牛似的眼睛,但愿那是他蓝色闪光的胡须。但是,(不是),因此,所有的人并没有倒下;大家并没有跳起来,大家并没有(因恐惧)在泥土中打滚。所有的夷狄并没有在他面前黯然失色。他并没有让全部蛮邦的嘴填满了泥土(跪在他面前)。他并没有把你大船的高耸的船首砍断。他并没有俘获在其军队核心中的基什王阿旮。” 82-92 他们开始殴打(埃拉格胡尔图),揍他,砸埃拉格胡尔图腊的头盔。在乌鲁克的执金官(登上城墙)之后,吉勒旮美什也登上了城墙。(他的)神光笼罩库拉巴的老老少少,他使乌鲁克的壮丁们的手拿起了战斗的武器;他使城门的门板在其轨道上移动(打开)。恩基都冲出了城门,吉勒旮美什在城墙上伸出了他的脖子。在他随意张望的时候,阿旮停住了他的目光:“奴隶,那个人是你的王吗?”(埃拉格胡尔图腊说)“那个人正是我的王!” 93-99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人全都倒下了,全体又都跳了起来,全体(因恐惧)在泥土中打滚。所有的夷狄(在他的威势前)黯然失色,他使蛮邦的嘴填满了泥土(跪在地上)。他砍下了他的(阿旮)大船的船首,他俘获了基什王、在其军中央的阿旮。 100-106 吉勒旮美什,库拉巴的君主,对阿旮说道:(版本C:征服了阿旮)“阿旮,当我的官吏!阿旮,当我的军尉!阿旮,当我的总督,阿旮,当我的将军!阿旮,当我的军队的将军!阿旮(因与你战斗),你给了我(真正的)人生,阿旮,你给了我(不朽的)活力!阿旮,(你是)离家出走的浪子,我要把你送回(母亲的)怀抱!阿旮,离群迷失的小鸟,我要用大麦填饱(你的肚子)!” 107-112 (阿旮回答:)“啊!乌鲁克城,诸神的工匠作坊!(啊!埃安那,自天而降的庙宇!诸位大神制定了它的结构。)在它高大城墙,高耸入云天的城墙里,在天神树立的雄伟的城区中,你冲在前头,你是国王和勇士,身强力壮的首脑,天神喜爱的王公!我在太阳神面前(发誓),我一定会报答你今日的恩惠!” 113 他把阿旮释放回基什城。 114-115(本诗歌手的赞语):“啊,吉勒旮美什,库拉巴的君主,你的颂歌是美好的。” (泥板结尾处有抄写者标记的题目:系列泥板《阿旮的使节……》)。 吴宇虹, 亚述学/两河流域古代文明史专长,牛津大学硕士、伯明翰大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导师。 tel. 0431-5670764 地址: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长春市 130024 e-mail: ihac@nenu.edu.cn -------------------------------------------------------------------------------- [1] 例如NATN 318, egir-buru14-šè su-su-dam, “到秋收后, (所借的3克银钱)将被偿还”,also UET 3 330 case, 364, 374, 742. [2] Orientalia (意大利《东方学杂志》) 49 (1980), 339-340页。 (感谢吴宇虹教授惠寄大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