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作者: 如果你想拥有灵魂,则一生之中起码要做一件持续不断的事情,即读书。也许你会说,我不是很爱读书么,大书、小书、漫画、小说无所不读,那还要怎样读书呢?我想说的是,读书,不仅要读娱乐性的杂志漫画,也要读上几本对人生有帮助性的书,能够让你真正的引发思考的书,而这之中,需要你认真的去读。 以前,我读书,总觉得书中所言多么崇高,自己卑微的灵魂无以企及,因此,读书的观点总是想着如何去吸收。这种读法,有种盲目的崇拜。现在,我慢慢的转变这一读书习惯了。拿起一本书,首先看序言和目录,看看作者到底想大致表述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的这种观点的产生背景是什么,他的这种观点的起点定位在哪里,然后再看结束语,看看作者写完这本书是什么样的感受,看看自己读完书后能否跟他的感情脉络达成一致,这其中,蕴含着一条重要的情感,即能够真正的接近和理解作者的本意。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带着欣赏、批判和理解的目光开始翻阅每一页。带着欣赏,是因为如果对之没有欣赏,也就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来促使你拿起这本书;批判,是因为在欣赏作者的思想精彩巧妙之时,一定要保持一颗理性和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作者展开一场对弈的思维较量,批判,能够让你把一个问题剖析得更加深入和清晰;理解,是因为作者在撰写文章之时,从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进行思考,但人的视角的局限性决定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不能够苛求作者的完美无瑕,所以在阅读之时,也要留有情面,寄希望作者能够对此问题进行更好的、更深入的分析,也寄希望作者在该问题的再次探讨时,思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与生俱来就会成功的,他怎样蜕变成一个成功之人,这其中,除了机遇,更多的是因为他能够对事物进行有礼有节和理性的分析、批判。而这种思维的能力是通过长时间训练出来的。如果你现在还不是成功人士,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你必须为自己寻找更多训练自己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事物,其中,读书进行思考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在读书之中,要极可能的认真。这种认真可以用苛刻和虐待来形容,对于自己,要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总结,只有这样体无完肤的自我剖解,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往更深一层挖掘,才能挖掘出更为可贵的东西。世上有很多警世良言,这是善于思考的人们对事物探索总结最为抽象的普遍原则,但是,我们却根本不去思考这些警世良言的真正韵意,一任孤行,最后满脸沧桑的告诉大家,人应该怎样的活着。岂不知,这些看起来哲理十足的话语在若干年前就已经被先人所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循环往复和屡教不改的现象,还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思考。 读书,有助于思考,但我们也不能够挑剔的想思考什么问题,才去读什么书,这种所谓专业书籍的读法,对于增强事物本身的触觉力是没有益处的。那是否观点被推到另一个极致,即只要是书,就去读呢?世上的书是读不完的,即使读得两鬓苍苍,也是书海中的一个幼童。如何读书,我在此不讲技巧性的读法,只讲对书籍的选择之上。我的感觉是,如果一本书的三分之一能够吸引住你,我建议你将之读下去。书中的语言俏皮幽默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什么样的观点让你激动,兴奋和思索。读书不易快,如果一本书能够让你如行云流水般的翻过,这本书对你而言是失败的,如果一本艰深得让你寸步难行的书,对你目前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是不适合的,选择一本能够锁住你的目光,让你读得“不那么轻松”,但能够“正常行走”的书,再读下去。 有人读书,喜欢一本书读完,再去读另外一本。我则不然。我喜欢两三本书同时读。这样有个好处,即思考的多元化和转换迅速性,一能训练自己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二能不致于那么“闷”。特别是专业书籍,更是如此。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许在另外一本书中恰巧碰到了这本书中某个问题的末梢,也许恰巧也正在对某一问题进行谈论呢,谈论的思维角度和背景的不同,对自己而言,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更加加深对这个问题思考的力度。何乐而不为呢。 仅仅只是知识点的把握,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去读,都能够搞清楚知识点的指向,但不容易的是,在了解知识点之余,怎样理解提出这种知识点的理论架构和理论逻辑思维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到最后,能够除去巫山不是云,也就大致可以推论自己读书颇有收获。 2006-12-27塘厦 (责任编辑:admin) |